其实,并不是这样。李渊从一开始他心里的接班人就是李建成。所以才会让李建成留守,李世民作为李建成的爪牙出去征战。其实李渊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后方比较安全,前线比较危险,不想自己的接班人受伤。仅此而已。在李渊当皇帝后,李世民因为外出征战功劳比较明显,有很容易得到名气。自然会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李渊为了安抚李世民就给予李世民各种赏赐,希望这样能安抚李世民。可是李渊不知道的是,正是他做的这件事情在外人看来无遗不是有意立李世民为太子的缘故。李建民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采取了一些反击措施,想试图来保全自己的太子之位。
然后,李建民想保全自己的措施莫名变成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有逼自己的父亲立自己为太子。李世民的皇位就是这样来的。
李世民为了不想自己的儿子做出和自己一样的事情,和他的父亲李渊一样在当了皇上之后很快就立他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后来因为李承乾有足疾,是个瘸子,性格越来越古怪。李世民对他也越来越反感。而这个时候李泰因为招揽文人,贤名的声音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对这个身上很有文学气息的儿子也越来越喜欢。以至于有了改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
为了当上太子李泰揣摩李世民的心思,知道李世民的心结是玄武门之变后就特别在意自己的几个儿子会不会为了所谓的太子之位互相残杀,然后在李世民面前为了迎合李世民的心思故意说,如果他当上太子就灭了自己的几个儿子,然后在自己死后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或者侄子。李世民听了这话脸色就很难看,一个对自己儿子都下得去手的东西还能指望他善待自己年老的父亲和残疾的兄弟?然后,这就是李泰凉了的原因。
至于李承乾,因为在李世民不在的时候胡来,自己打扮成胡人,让人称呼他为可汗:李世民知道后没有换太子的心思就怪了。然后就是李承乾想要模仿李世民的玄武门公变,结果被李世民给灭了。
结果,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能走到这一步都是李泰给李承乾的压力太大,让李承乾产生了他会换继承人的错觉。所以才会李承乾不得已才铤而走险。所以李世民才会在下诏废黜李承乾的同时,也宣布废黜了李泰。
说白了就是,李世民给了李泰一点点光李泰就以为自己可以得到整个太阳,再往深里说就是李世民最后找了个背锅侠,最后导致走到这一步的原因还是因为李世民的不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