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宫女出身,却是清朝最长寿的女人,为康熙产下一子,哥哥还是重臣

宫女出身,却是清朝最长寿的女人,为康熙产下一子,哥哥还是重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80 更新时间:2024/1/19 8:29:10

定妃(1661年-1757年)万琉哈氏,亦称瓦刘哈氏,满洲正黄旗人,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但再未进尊封。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是清朝后宫中最长寿的嫔妃。堪称有清一代后妃之冠。满族万旒哈氏,满语为WanliohaHala,世居清河(今辽宁西丰小清河),后多冠汉姓为万氏、定氏。其定氏鼻祖为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定嫔,到清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时尊为皇考定妃,并在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将整个万旒哈氏由包衣身份抬入满洲正黄旗旗分佐领,定妃高龄至九十七岁薨,其族人有以先祖母爵号为姓氏者,称定氏,世代相传至今。

在清朝,皇室拥有自己的奴仆,就是内务府上三旗的那些包衣,对于那些出身包衣的女子来说则可以参加内务府宫女选秀,成功入选的话,一般会被分派给各宫充当使唤的宫女。康熙初年,就有一名出身内务府正黄旗的包衣女子入宫成为了宫女,这名女子姓万琉哈氏,哥哥名叫托合齐,原先是安亲王府的家奴,后来成为皇家内务府的包衣。这万琉哈氏出身虽然低微,但是长得却是貌美如花,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康熙帝召幸,并怀上了龙种。不久之后,万琉哈氏便为康熙生下了一位小皇子,最终排行为十二,他便是十二阿哥胤裪

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康熙的十二子胤裪降生。由于万琉哈氏名分低微,没有亲自抚养皇子的权力,当时恰逢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不久,苏麻喇姑倍感孤寂,于是,康熙就将十二阿哥胤裪送到了苏麻喇姑那里抚养。苏麻喇姑非常喜欢这位小皇子,小心谨慎地照顾胤裪成长,并对其言传身教,将做人和行事的道理都交给了胤裪。苏麻喇姑也年届古稀,但她依然身体健康,头脑清晰。康熙遵照祖母的意图,在胤祹出世不久,就托给苏麻喇姑抚养。清室妃嫔或宫人所生皇子,有付托他人代养的先例。如康熙的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宁,幼时交给“殷实官员抚养”;康熙的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自幼由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抚养;皇五子胤祺放在皇太后宫中抚养。但把皇子交由侍女抚养并不多见,说明苏麻喇姑的实际地位和在太皇太后、皇帝心目中的分量非同一般。胤祹的生母万琉哈氏,此时尚未受封,康熙五十七年才册封为定嫔。苏麻喇姑教育有方,康熙把儿子托给她,有拜师的意义。同时,也是太皇太后考虑到苏麻喇姑独身一人,生活寂寞,孩子会给她带来欢乐。

而万琉哈氏的哥哥托合齐后来也逐渐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心腹,被任命为步军统领,掌控京城防务工作。然而,不曾想到的是,托合齐竟逐渐倒向了皇太子胤礽,并在一次宴会上议论储位问题,被康熙帝察觉后关押,一年后便病死了,康熙下令将其挫骨扬灰,可见托合齐罪名不轻。虽然哥哥获罪,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万琉哈氏的前程,康熙五十七年,念及万琉哈氏多年的陪伴和生育十二阿哥胤裪之功,康熙帝将其晋封为定嫔,时年58岁的万琉哈氏终于获得了内廷主位,当时对于她这种出身的女子能够封嫔着实不易呀。

雍正继位后,因为胤裪母子并没有参与康熙晚年的政治斗争,所以他们母子也得到了善待。万琉哈氏被尊封为皇考定妃,胤裪后来则被封为履亲王。其中,定妃万琉哈氏竟然活到了97岁才溘然长逝,力夺清朝后妃寿命之冠,而胤裪也活到了79岁,是康熙众皇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了。

爱新觉罗·胤祹(1686年1月18日-1763年9月1日)清康熙帝十二子。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母是定妃万琉哈氏。自幼被苏麻喇姑抚养,没有参与兄弟皇位的争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廿四日未时,胤祹病逝,享寿79岁。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谥号懿,子2人。以乾隆帝之子永珹为嗣孙。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贝子,经常随康熙帝出巡。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二月进封履郡王。雍正二年,胤祹受宗人府弹劾,因治事不能敬谨而被夺爵,又因事降为镇国公;八年五月复履郡王。乾隆即位后,封胤祹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薨,终年七十九岁,称得上母子皆高寿,下场都不错。而乾隆和胤祹有另一层姻亲关系,胤裪的嫡福晋富察氏是大学士马齐之女,也就是乾隆帝孝贤皇后的堂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修城墙有人偷工减料怎办?朱元璋要求城砖刻上名字,六百年屹立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修城墙,明城墙的城砖文字资料,朱元璋查偷工减料

    在冷兵器盛行的战争年代,一座城市的城墙是否坚固可能直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正是城墙在当时的重要性,统治阶级在修筑城墙时提很是注意城墙的质量,这里面的代表就是明初南京城墙。如今游客在参观南京古城墙之后,都会对南京古城墙上的铭文印象深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历史专家对城砖的来源有着两种观点:一、朱元璋

  • 哥哥爱上自己妹妹,两人居然还结了婚,生下个儿子力扛大清3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李鸿章应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这一生参与过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等。而且他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而后代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其实李鸿章的身世之谜就是一段传奇。李鸿章从小

  • 古代武将有一条金标准,赵子龙勉强能做到,清朝一武将完美达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子龙真人照片,赵子龙大战吕布,貂蝉为什么喜欢赵子龙

    比如北宋的覆灭,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当时北宋的疆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硬指标,都远远超出周边国家十倍甚至百倍,但因为武备不振,将帅乏人,导致泱泱大国遭到游牧小国的突袭而迅速灭亡。明朝开国不足一百年,因为武将人才的匮乏,引发土木堡之变的惨剧,皇帝都被抓走,大明王朝险些被腰斩。因此,优秀的武将和军事

  • 为什么朱元璋只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没什么用出的老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真的是被朱允炆害死的吗,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炆简历

    从这一战中就能看出,耿炳文这个人并是不什么名将,连朱棣都打不过,所以也就有了,当初朱元璋不杀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将领各种前进的攻击的能力较弱,只适合守城。这种人对朱允炆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留下给朱允炆做个看门的。但是,整个明朝,并不是所有人都打不过朱棣。朱允炆身边也并不是

  • 填补430余年来整理空白,明代文坛巨擘王世贞全集再出重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2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太仓市政府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举办“《王世贞全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发布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济南、福州、苏州、兰州、石家庄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与会。王世贞是明代嘉、万时期的文坛领袖,对中国明末清初文化转向和世界汉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以

  • 朱元璋发明沿用500年的口头禅,今大多数人读不对,这都怪电视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精华话,朱元璋自创口头禅,朱元璋100个视频

    自从清宫剧泛滥之后,本应该科普历史的历史剧,因为在一些历史细节上的疏忽,导致了很多观众对古代社会开始有一种误导,我们今天就讲一个这样的案例。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和同样从底层爬上来的汉高祖刘邦一样,朱元璋在统治天下的时候,显得有那么一些不自信,所以他也要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表示汉高祖得位正当

  • 洪秀全死后被剁成肉酱 为何还要被大炮送上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有多残暴,洪秀全侍女图片,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内部分崩离析,太平天国的国运也逐渐衰弱。而在此时清军的攻势也越加猛烈,江苏、浙江等富庶之地相继被湘军和淮军收复,南京已成为无援的孤城一座,而此时洪秀全也已是身患重病朝不保夕,终于在1864年6月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一个多月后天京(今南京)沦陷。清军攻陷天京后急急忙忙的寻找洪秀全的下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是如何处理柴荣如花似玉的老婆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誓书铁券”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虽说柴进是演义虚构的人物,不过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的确要求善待柴氏后人。唐宋之交那段历史被称为“五代十国”,“五代”就是中原地区更迭的五个王朝,即梁、唐、晋、汉、周。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才38岁就病死了。一个强势人物的生死,对历史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如果

  • 还珠:相比紫薇,为何乾隆更偏爱小燕子?紫薇只是夏雨荷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版还珠小燕子说紫薇才是夏雨荷,夏雨荷真人照片,夏雨荷是小燕子母亲

    每次看还珠的时候,我都暗暗在想,是不是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度真的是要讲究【契合】的?就算是亲生的,也是要讲究缘分。明明紫薇才是乾隆的亲生女儿,为何乾隆更偏爱小燕子呢?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一开始是小燕子被乾隆当做了女儿,她也毫无疑问先入为主,霸占了乾隆

  • 和珅死后,有一个人最惨,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犯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之死,死于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这自无可厚非。简单梳理,可以罗列出几个比较关键的罪行:其一,巨贪乾隆驾崩,嘉庆立刻下旨查处和珅,令抄家,抄出白银八亿两。这是什么概念呢?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派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一条是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