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大喜之日,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内心愧疚:不然娶我女儿吧

曾国藩大喜之日,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内心愧疚:不然娶我女儿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4/1/20 5:48:31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民族的脊梁和人民的希望。但是,这样一位优秀人才的情感之路却走得分外坎坷。

坎坷的根源,还是源于其成名前是个没有家世背景的小人物。那个本该按照媒人的约定嫁给曾国藩当妻子的女人,在婚礼的现场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段让人啧啧称奇的缘分。

曾国藩的新娘子在大婚当日悔婚,让一众宾客皆惊诧不已。为曾国藩做媒的媒人有些过意不去了,便对曾国藩说:娶我女儿吧!这样的一个婚礼乌龙,却造就了一段不一样的缘分。或许,这就是“佳偶天成”吧。

笨鸟先飞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们家中比较重视教育,希望能够通过考取功名来改变家族的命运。只是,曾国藩的父亲和祖父并没有遇到他们人生的转折点。看着曾国藩的出生,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了这个孩子身上。

有趣的是,曾国藩好像在读书上并没有天赋。曾国藩五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去家塾接受蒙教育。在众学子之中,曾国藩算是较为愚笨的那一位。

他的领悟力不强,记忆能力也不好。让他背诵一篇三百多字短文,在别的学生那里都是分分钟的事情,但在曾国藩这里,反倒像是难以完成了一样。

外人皆知曾国藩愚笨,但好在这个当事人的心态比较好。纵然外人都看不上我,我也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让他们随性说去吧!

愚笨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肯努力。这个天资愚笨的曾国藩,昼夜苦读,学到废寝忘食,最后果然不负众望,于1832年考上了举人,这个“笨鸟”飞上枝头了!榜单公布以后,曾国藩及其家人欣喜若狂,飞黄腾达的这一天就在眼前啊!

接下来,曾国藩鼓足干劲,准备大展身手。他继续彻夜苦读,为参加会试做准备。不过,在参加会试的过程中,曾国藩的好运气并没有如约而至。

第一次会试,他满心期待地等着成绩的公布,结果却等到了一个名落孙山的结局;第二次会试,他继续钻研,更加努力,结果再次落榜。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彻底打击曾国藩入仕的愿望,他始终坚持着,从不说半句松懈或者放弃的话。终于,在1838年,曾国藩成功通过了会试考试,中了进士。由此,曾国藩才算是正式踏入仕途。

贵人牵线,造就一段意外姻缘

在曾国藩努力求学的路上,免不了一位好老师的指导。在曾国藩的求学之路上为其提供不少帮助的人,是他父亲的同窗兼挚友——欧阳凝祉。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虽然也比较愚笨,但他秉性纯良,为人忠厚老实,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欧阳凝祉与曾麟书的关系也不错。

欧阳凝祉是一个思维非常敏捷的人,用“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来形容此人一点都不为过。虽然他的功名头衔仅止步于秀才,但曾麟书心理清楚,这不是因为人家考不上,而是因为人家不想考。

当年,听说曾麟书儿子曾国藩考上了童生,欧阳凝祉赶忙前来祝贺。两人首次见面,欧阳凝祉就给予了曾国藩以高度的评价,称赞其的言谈举止有“上位者”之风。曾麟书听完这话,内心十分开心。这次会面之后,欧阳凝祉将曾国藩带走了,由他带领其求学。

欧阳凝祉跟曾麟书是挚友,对待曾国藩也像是对待自己亲儿子一般。眼看着曾国藩年龄渐长,他便寻思着为其物色一家好人家,以帮助其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

思来想去,欧阳凝祉选中了衡阳的大户人家家。在衡阳当地,王家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德高望重的欧阳凝祉前来府上提亲,他们自然也十分欣慰,并在欧阳凝祉的面子下应了这门亲事。

可距离婚礼越近,王家人就越嫌弃曾国藩。要背景没背景,要钱没钱,虽然欧阳先生说他的未来可期,但谁又说得准以后的事情呢?因此,王家人反悔了。他们让女儿在婚礼当天不要出现,让他自己跟自己结婚去吧。

婚礼现场,曾国藩一脸尴尬和难为情,作为媒人的欧阳凝祉也暗暗为其捏了一把汗。稍作思考,她对曾国藩说:娶我女儿吧。

举案齐眉,成一段佳话

这场婚礼的新娘从王家小姐变成了欧阳家姑娘,这种转变有些过于迅速,让宾客们猝不及防。就连新郎和新娘,从头到尾都是懵的。不过,这一段意外的姻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和谐,两个人的感情也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任何嫌隙。

欧阳凝祉为人生性洒脱,教育出来的女儿也是知书达理,温婉大方。端庄大方之人和忠厚纯良之辈的结合,又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

后来,曾国藩的仕途发展如日中天,他改变了家族的命运、家人的命运。他就想欧阳凝祉说的那样,有“上位者”的气魄。当年提亲时欧阳凝祉向王家说的话,也都应验了。此子根骨清奇,未来必成大器。如今大器已成,还不知道王家姑娘要多后悔呢。

曾国藩与欧阳小姐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两个人相约共度风雨,携手走完一生。

小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话用到曾国藩的婚姻之路上,倒也是说不出的合适。

曾国藩的人生对我们很多人而言都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天资愚笨又如何,我只管努力;别人悔婚又如何,我自是有我的天定姻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更多文章

  • 洪秀全为何儿女稀少?只因他有一奇葩嗜好,后宫妃子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洪秀全后人今何在,洪秀全坟墓全景,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

    尽管洪秀全非常伟大,但在民间经常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洪秀区生育能力有限,事实上,洪秀全的确子嗣稀少,那么洪秀全为何儿女稀少呢?只因他有一个奇葩嗜好,使得后宫妃子苦不堪言,究竟是什么嗜好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讲解。众所周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而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

  • 史书不敢记载,故宫文物揭露乾隆一秘密!专家:“有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故宫展出的乾隆玩的核桃,乾隆与故宫,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

    清王朝是我们最为了解的朝代,12位皇帝里只有乾隆活到了89岁的高龄,当然对他的记载也非常的多,详细到眼睛鼻子耳朵甚至是他说话的声音都有描述,可让众人唯一好奇的是乾隆的身高,翻遍了有记载的书籍都没有,这是为何呢?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人们不敢写吧,说白了主要是乾隆对自己身高不满意,因为他都没有达到清

  • 她是康熙最爱的女人,死因竟和马桶有关,死后上百人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几乎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能够嫁给皇帝,倘若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是可以值得一辈子铭记的事情。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身在君王侧,就要准备时刻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坠入深渊,所以能在皇宫里生存下来的女人都不简单。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曾是康熙帝最爱的女人,只因做错了一件事,

  • 红楼梦:黛玉病情加重,宝钗和王夫人分头行动,想置黛玉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同时娶了黛玉和宝钗的小说,宝钗写给黛玉的信,探春喜欢黛玉还是宝钗

    忽然有一天,来了个癞头和尚,对林如海说“除非从此不见外姓人,不听见哭声,你女儿的病方才能好”,林如海没有放在心上,妻子去世后就把女儿送入了贾府。所以,黛玉的病情才日渐加重,其实黛玉身体越来越虚弱还有一个客观因素,那就是薛宝钗和王夫人的阴谋诡计。黛玉自进入贾府病情就开始加重,宝钗作为黛玉的情敌可没有闲

  • 清朝灭亡前1年,老北京城现状,老百姓生活安然没有一丝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去世后,将6岁的小皇帝溥仪推向皇帝的位置。溥仪即位两年后,也就是慈禧去世三年后,大清帝国亡国了。这个盘踞华夏大地296载的庞大帝国分崩离析。但是就在清朝灭亡前1年,没有大家想象的破涛汹涌,阴谋诡计。相反老北京城风雨平静,老百姓生活安然没有一丝影响。今天就看看,老北京城现状,看看清末普通老百姓的生

  • 和珅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向乾隆求了一个保命符,打开一看:死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传奇54集,纪晓岚和珅斗嘴最经典片段

    说到嘉庆皇帝要的杀和珅,其实在民间是有很多的猜测的,要知道,乾隆可是一位非常精明的君主,和珅贪污的事情他能不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为什么乾隆没有选择去动和珅,而且是将其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呢?因为当时的乾隆已经年迈,所以身边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大臣,而和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选,而等到嘉庆继位之后却不一样

  • 在1928年,清理乾隆墓时,除了大量奇珍异宝,还有一件吓坏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借演习为名,盗挖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的清东陵。这一事件惊动了整个中国人,闹得满城风雨。清东陵被盗以后,以末代皇帝溥仪为代表的清朝遗老遗少感到非常的气愤,纷纷要求要惩治凶手。自古以来,只要你有钱,什么事都能摆平,在东陵中大捞一番的孙殿英,为了逃过惩罚,上下打点,反而还被升

  • 清朝贵族落魄后在街边买烧饼,吃了一口才发觉,仆人骗了他2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晚清落魄贵族吃烤鸭,清朝末年落魄贵族生活,清朝贵族人吃烧饼

    所以在清王朝覆灭后,这些八旗子弟立刻从云端坠入地面,其中的落差让他们极不适应的。不过靠着殷实的家底,有些人还是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只不过进入普通人的社会,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八旗子弟们,还是很不适应的。八旗贵族说起满族的八旗,在清朝入关打天下时,都立下了赫赫功劳。清王朝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待遇,让他们可以

  • 首次金川之战,乾隆为何赐死两位朝廷重臣?与一位土司公主有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距离张广泗出任川陕总督已经负责金川战事已过近两年时间,对于迁延日久的金川战事,乾隆一直心存不满,如今接到张广泗的邀功奏折颇为不满,给张广泗的回复明显带着情绪,称这只是小小的胜利,期待他更大的捷报。“谕曰:“此亦小小攻克耳。伫待捷音,以慰西顾。”——《清史稿》在乾隆看来,张广泗获得的这点成绩,与

  • 八旗制度:从努尔哈赤建立之初,直到清末,八旗子弟究竟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八旗制度的八旗是哪八旗,正八旗与镶八旗的地位,盛京八旗和关内八旗

    正黄旗,清代八旗中上三旗之一,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主要由皇帝亲自统领。八旗中兵丁人口最多,从清初到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镶黄旗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因而为上三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