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就算没有女娲宫进香,纣王的江山也不过能再撑28年

就算没有女娲宫进香,纣王的江山也不过能再撑28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4/3/12 8:28:03

纣王七年的三月十五日,女娲圣诞。在纣王根本不知道这个神祗的情况下,朝中宰相、三朝老臣坚请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并说道如果祭祀女娲福神,可保国泰民安、国祚绵长。

纣王轻万乘而往祀,却得到了一个正好相反的、极具讽刺性的结果:

因为题诗亵渎女娲而被报复,竟至于断送了商朝六百余年国祚。

追根溯源,似乎一切都怪商容老大人。

若非他怂恿,纣王就不会去进香;不去进香,就不会题诗;不题诗,女娲就不会生气;不生气,就不会派出轩辕坟三妖;妲己等若不倒行逆施,成汤大厦就不会这么快倾毁……

事实真的如此吗?

非也。

正如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纣王也是一样,女娲宫他去,或者不去,江山都保不住,该来的总会要来。

女娲曾经望气,结果是“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可见就算一直相安无事,江湖庙堂也没有那么多幺娥子,纣王也最多再欢实28年而已。

然后,正如我在上一期所推测的,女娲早已经在帝国的北海开始了运作。

其时天下一共800镇诸侯,而北海便反了七十二路,占比9/100。

不反则已,一反便是接近1/10的势力,对一个大一统王朝而言,这已经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大事了。

扫平北海没两天,又反了东海平灵王。

把一个好好的国之柱石,愣是给用成了救火队员。

最后,纣王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弱点。

《史记·殷本纪》载其:

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

他身体素质棒,人又顶呱呱的聪明,精力充沛,荷尔蒙旺盛。

他对于是非善恶、过错休咎,都分辨得很清楚;但是,心里明白,却并不愿意改正,而是往往藉由高谈阔论、强词夺理来敷衍和掩饰。

同时他又自负才智,觉得全天下都难以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这就不好办了,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事必躬亲、凡事过问,上位者这样,容易给下属强大的压力,说句不好听的,除了添乱没有别的作用。

在做抉择时,容易刚愎自用、意气用事,从而走进人生的死胡同。

这其实已经符合一个庸君的条件。

然而庸君到昏君仍有不小的距离,昏的危害比庸更大。他喜欢声色犬马,追逐美色,这就彻底没治了,这个爱好彻底将他推进了昏君的行列。

《封神》中的纣王,与史书所载之人差不多。

朝中唯一能制约、敢制约他的闻太师北征后,他开始宠信费仲、尤浑。这两人虽非巨奸,亦是小恶不断,对于庞大的商朝战车而言,还伤不了根基。

直到千年狐狸精苏妲己进宫,纣王才以狂飙般的速度变坏。

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章奏混淆。

将重臣下狱,绝忠良之路;造炮烙之刑,堵谏诤之口。

以纣王的好色任性,没有苏妲己,也会有王妲己、李妲己。谁也保证不了这些女人禀性如何,但凡摊上一个妲己这样的,炮烙啊、酒池肉林啊就早晚会出现。

这就是帝国的现状——

内:有直臣而无能臣,天子自负聪明、强势非常,爱好太多,兴趣又杂,能治国而不思治,能用人而不愿用,不但百官不能制约,便连两位兄长微子和微子衍也不能制衡。

外:边疆连年祸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偌大的帝国内,除了闻太师之外,竟无一人堪膺平叛重任。

是成汤无人吗?

当然不是,成汤遍地人才,只不过朝中无能,不能提拔能臣,逮住一个闻太师就往死里用,武成王空有“镇国”之名,竟只能在朝中做个闲散阁老。

其实邓九公苏护、崇黑虎等人,哪一位不是人中之杰?

即令张桂芳、张奎等,也是大将之才!

成汤将亡之时,仍有邬文化这待奇人异士出世,仍有丁策、郭宸、董忠这等忠贞隐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谁敢说成汤无人?

然而如果没有武王伐纣,可以预见,这些殷商的精英们会埋没一辈子。

朝歌的君臣,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嗨,不接受任何新鲜血液的加入,小圈子今天没事发生,便推而广之以为天下太平。

却殊不知,肌体正在渐渐溃烂,帝国行将病入膏肓。

如此形势之下,把一切都怪罪在女娲宫进香这件事上,是很荒谬又很无知的认识。

下期预告:封神榜的签定

(待续)

文/王事情

想把《封神演义》背后的历史及故事写一写,会写很多期,会写很久很久……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这就是为什么关羽会那么厌恶孙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为什么看不起孙权,关羽索命吕蒙骂孙权片段,孙权如果不杀关羽

    其实关羽不仅仅是讨厌孙权,可以说关羽是讨厌那些士人和权贵。关羽讨厌士人爱护士兵,张飞是尊敬士人苛责士兵。刘备认的两个弟弟就很让他头疼。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也关张,败也关张。说的就是他们两个。也不知道当时这两个人是怎么成了兄弟的。说实话关羽的这种逻辑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是贵族也不是读书人

  • 女娲既然要纣王死,为什么还派梅山和棋盘山妖怪帮助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女娲跟纣王是什么关系,商朝六百年江山毁在纣王手中,商朝纣王妲己

    文/王事情前面写到了女娲实是妖祖,轩辕坟三妖、梅山七怪和棋盘山二妖都是受到她的直接指派出来执行任务的,不同的是妲己等执行的是毁灭商朝、欲使纣王灭亡便先使其疯狂的任务,后两者却又是为了保护商朝、替成汤续命。而其结局又都很一致,全部死亡,无一人逃得性命。这里实际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众所周知,女娲宫进香

  • 司马懿之所以在诸葛亮死后从来不攻打蜀国,是因为没有时间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让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出来溜溜了:诸葛亮去世与公元234年,在五年后也就是239年只有八岁的曹芳继位,在10年后也就是公元249年司马懿独揽大权,在251年司马懿去世。这中间隔了15年的时间,其中的两个时间段都让司马懿脱不开身。首先是公元234年——公元239年这个时间诸葛亮刚死应该可以

  •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没有称帝,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表面来说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这个名头在很多人才前来归附,也正是曹操这样做对外才师出有名,对内的管理也才更加的名正言顺。对外曹操依旧称自己是汉臣,虽然很多人劝他“代汉自立”。但是曹操都拒绝了并始终称自己是汉臣,并没有想推翻汉朝自立为王的心思。说白了就是要言行一致,不能因为这一点点小事

  • 妲己怎么知道比干有七窍玲珑心?不怪别人,怪比干自己嘴不把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妲己比干七窍玲珑心,比干和妲己,封神榜86版妲己诛杀比干

    文/王事情封神中,鹿台建成,苏妲己请妖赴宴,纣王令王叔比干陪宴奉酒。群妖没喝过皇宫御酒,喝得太多,都露出狐狸尾巴。散席后,比干与黄飞虎设计,火烧轩辕坟,千年狐狸精的狐子狐孙,全部成了焦炭。妲己肯定要报仇,设计让姐妹进宫,假作重病,若得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九头雉鸡精胡喜媚装模作样一番掐算,算

  • 东汉风云:宦官弄权忠良遭屠,刘宠入京老叟送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汉名臣刘宠,刘宠个人资料,东汉末年刘皇叔珍贵影像资料

    第五种因为见忤权阉,被徙朔方,已是冤屈得很,哪知单超更计中有计,叫他前往朔方,实是一条死路,不使生归。原来朔方太守董援乃是单超外孙,一闻第五种将到,自然摩厉以须,即欲将第五种处死。第五种前为高密侯相,曾经优待门下掾孙斌,孙斌此时已入京当差,侦知单超之谋,急语友人闾子直、甄子然道:“盗憎主人,由来已久

  • 封神中纣王三次动武,一次当了太子,一次杀了媳妇,最后一次失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史记·殷本纪》中记纣王“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在那个尚力不尚谋的上古时代,这就代表着武勇无匹,能够带领部族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伟人评价他: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曾有过贡献。封神原著中的纣王大抵类此,第一回便提到他“力大无比”,他也凭此赢得

  • 甲骨文没有记载三皇五帝,为何周朝却知道?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对于三皇五帝,商代甲骨文中却没有记载,唯一可能记载的是商人祖先帝喾或帝舜。按照传承的逻辑,商代至少记载一些上古杰出帝王,周人将之整理归纳为“三皇五帝”,这才合情合理,但甲骨文没有记载上古帝王,为何周朝却知道三皇五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人唯一的文献甲骨文主要是一种祭祀文书,并非商代唯

  • 有人说司马懿早就看透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想放他一马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点是任何人都能想到,都能做到的。但是唯独一直以老奸巨猾自称司马懿。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放走了诸葛亮。但是这里也正是作者的妙笔之处。诸葛亮在这部小说里面是一个大智大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特别擅长心理学方面的东西,能够直接看穿自己对手的想法,这正是作者对诸葛亮这个人物都属相方面的描写。这一段,大

  • 这个朝代被称为“禽兽王朝”,历任皇帝堪比夏桀、商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是谁,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夏桀和商纣了吧。自夏桀继位之后,不思进取,整日骄奢淫逸,使得当时民不聊生。因为受不了夏桀的统治,因此商汤才会起兵推翻夏桀的统治。而商纣的话,则是因为《封神演义》被大家所熟知,酒肉林池什么的不要太残暴。从此以后,夏桀和商纣就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