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秦国要长途跋涉灭了巴蜀两国,只因为司马错的三寸不烂之舌?

为何秦国要长途跋涉灭了巴蜀两国,只因为司马错的三寸不烂之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62 更新时间:2024/1/27 1:27:23

巴蜀之地交通不便,秦中央政府掌控力有限。但为何秦国不顾此时东方合纵之险,灭巴蜀两国呢?因司马错之言?还是看不起张仪

其一:秦国出师有名

看到题目不少人会心存疑问,攻伐乃不义之举,怎会师出有名?但事情偏偏很巧,巧的秦王能从梦中笑醒。为什么这么说呢?

[var1]

秦惠王九年(前316年),蜀国攻打巴国,巴国国力衰微,求救于秦。为何?话说蜀王有弟被封于苴(今四川广元一带),被尊称为“苴侯”。苴侯好交友,与巴国国王称兄道弟,而巴国与蜀国是世仇国家。弟弟胳膊肘往外拐,自然引起蜀王生气,于是伐苴国后,又伐巴国,巴国打不过求救于秦。

[var1]

秦惠王对巴蜀之地可谓垂涎三尺,很早之前就用“五牛生金”的骗局,骗蜀王开山引秦军入川。虽然之后事情难产,但伐蜀之心不减。此次巴国的求援信,正好给了秦惠王机会。于是以救援为名,却披着灭国的军事阴谋慢慢形成,虎狼之师悄悄向蜀国边境集结……

其二:司马错据理力争

为何?对于灭蜀秦国朝政分两派。一派张仪领衔,主张灭韩为先。一派以司马错领衔,主张伐蜀战。张仪脑子里满是“中原中心论”,完全看不起周边蛮族,在他看来夺取中原,定鼎天下才是根本,抢一个边边角角的土地有何用?

[var1]

司马错可谓是战略家,而非是一张嘴就做到秦国宰相的张仪可比。他说,成王者之国,其一必有广阔的土地,国家可富;其二民富则军强;其三称王要广施恩惠。三者做到了王者可成,霸业可期。

怎么理解呢?夺取蜀国的土地可以壮大秦国的地盘,夺取蜀国的财富可以充实秦国的国库,改善军队的装备。另外蜀国国力不强,秦军伤亡小。救援巴国,师出有名,灭了蜀国,天下人不会因此说秦国残暴,捞足了好处,天下人不会说秦国贪婪。因此不管从道义上,还是好处上,秦国占利不占忧。

[var1]

而攻打韩国呢?挟天子令诸侯,既是不义之举,又会引起诸侯反感,五国再次伐秦,秦国可顶不住被痛揍。因此东方合纵的借口不可创造,灭蜀更具有吸引力。于是权衡利弊,秦惠文王选择了攻蜀。秦国灭国级战役的大嘴,正在向巴蜀国张开。

其三:秦国国力强盛,蜀国危如累卵

这时的秦国,距离商鞅变法开始不过四十年。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秦国的国力不可同日而语。苏秦就曾言秦国国力“秦虎贲之士百万,车万乘,粮粟如山”。而蜀国呢?社会和平已久,军队废战,军力和好战秦人差距甚大。

[var1]

于是当秦国兵团在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区)遭遇蜀军时,蜀军大败。蜀王在武阳被杀,太子、宰相等向秦军投降。于是在(前316年)十月,蜀国投降,而巴国则被秦国顺手灭了。秦西南置三郡,派秦惠王之子担任蜀侯,之后只保留郡守作为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var1]

从此秦国占据大西南,动员万家百姓移民蜀地,因此现在的四川不少地区还有秦俗之风留存。之后秦第二任蜀郡太守李冰,都江堰治水一举使成都平原成为一个”旱涝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var1]

源源不断的粮食出金牛道到秦都咸阳,伐六国更有了粮食等后勤保障,灭六国之功大部分要记在”灭蜀“之果上。事实证明司马错灭蜀是有远见的决定,此后的楚国要面对西部与北部、陆上与水上多重秦兵压力,而秦国水师也可大显神威。

结语:秦国占据大西南,掌控“天府之国”的粮仓。东北有高山与函谷关之屏障,南有地势与河流之利。秦国水师可顺长江流域直下楚国,秦国陆军可出函谷关震慑东方诸国。

进可攻退可守,据黄河、崤山天险,控长江上流,以高临之,窥视东方,隐隐有君临天下之感。如此之利,六国伐秦何惧?八百年楚国何惧?三晋何惧?对于灭韩与灭蜀之争,各位看官有什么呢?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资料:《华阳国志》、《战国全史》

强秦的噩梦!强秦六位国君一生之痛的制造者,是怎样般的人物?

信陵君死后,为何诸侯合纵抗秦,再无胜利?其中是非,你可知晓?

大国沦落,为何秦穆公至秦孝公继位前,近300时间,强秦变为小丑

“出世至楚境三千里,发兵五十万灭百越”,壮哉秦国水师你知道吗

更多文章

  • 与司马家“共天下”的琅琊王氏为什么会退出东晋的政治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琅琊王氏结局,琅琊王氏50世后家谱字辈大全,琅琊王氏二十四字家训

    本鬼在前文《东晋的士族门阀很多,为什么是琅琊王氏与司马家“共天下”?》中提到,东晋的士族门阀数量不少,琅琊王氏靠运气和操作才争取到了与司马睿“共天下”的地位。琅琊王氏能“王与马,共天下”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王导的政治人脉和资历;第二是王敦的兵权。然而在永昌元年(322年)到太宁二年(324年),王敦

  • 中山国横在赵国境内,更在战场上令赵国蒙羞,最后为何被赵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灭中山国,战国时期的赵国实力,为何中山国将赵国分成两部分

    中山国的存在,令赵国如鲠在喉,极大地限制了赵国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国都将灭掉中山国为重要发展目标,但事实上,赵国不仅没能灭掉中山国,反而在战场上被中山国打败,因此蒙羞。[var1] 显然,中山国虽然小,但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并不容易对付。但为何中山国最后还是被赵国灭掉了呢? 赵武灵王横空出世

  • 武则天是这样力推狄仁杰做宰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文:驽愚风(读史特约作家)我们都知道“神探”狄仁杰,也知道狄仁杰是武则天当政时最信任的宰相。大家也许想不明白:这个“探长”怎么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呢?因为历史上的宰相们好像大部分与探长“绝缘”。狄仁杰字怀英,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700年)生于并州(今山西太原)的一个官宦之家。显庆元

  • 她是老上海滩最摩登的交际花,与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交际花陆小曼是什么人,与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的民国佳人,上海滩第一交际花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交际花”是一个褒义词,它是指那些有才华、有相貌、有背景的名媛,但凡能被称作交际花的女子,无一不是有着过人之处,其中相貌身材只是最基本的一项而已。当时的上海滩有着一对红透半边天的交际花,她们被称作“南唐北陆”。中国南方有佳人唐瑛,北方有绝色陆小曼,后来陆小曼也去了上海,两

  • 齐桓公常去青楼视察工作,宋徽宗被称为青楼天子,后宫真不如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沉迷酒色,老梁讲齐桓公之死,宋徽宗逛青楼

    [var1]齐桓公姜小白“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那可是历史上最早逛妓院的皇帝。因为他的属下管仲在都城临淄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妓院“女闾”,找了很多美女,把这个生意做的很大,管仲也赚的盆满钵满。当然,做为支持这个事的最大老板齐桓公也是经常接到管仲的邀请,让他去检查工作,提出指导。这个时候管仲就把最美

  • 宋灭南唐之战:大军围城实力碾压之下,兵法奇谋都成了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枪定南唐全集,宋朝南唐小周后复原图,五虎破南唐是哪五虎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便想和平统一南北,两方便一直议和,原本南唐后主已经有了向北宋称臣的想法,没错,南唐后主就是那个只想写诗不想当君主的李煜,他一向没什么主见,听从宠臣的意见,但他的宠臣一个空有傲气,没什么能力,一个又老实敦厚,拿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是李煜却听信了他们的建议,一面向北宋称臣,朝贡纳

  • 为何李世民在其爹在位时就敢反?而明朝的朱棣却不敢?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唐朝,我们就会想起大唐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提起明朝,我们就会想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唐朝繁荣,明朝有气节,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这两个朝代都为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和贡献。先看唐朝公元626年,长安剧变。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为夺取政权,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发动战争。当时场面一度混

  • 晋武公害怕公族做大,于是疏远他们,最终导致晋国被瓜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末年,强大的晋国突然被三个大臣家族给瓜分掉了,从而形成了战国时候的七强之三赵魏韩。为什么如此强大的晋国,竟然会突然土崩瓦解呢,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国家的制度比较特殊,从而令士族不断地做大,最后竟然凌驾在了国君之上,从而导致尾大不掉,最终被这些世袭的大臣家族给瓜分掉了。[var1]这件事,从根源上追

  • 要如何正确而客观的评价武则天的治世呢?来看看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治世的表现,曾仕强如何评价武则天,佛教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在启用寒门方面功劳是有的,不过没那么大。主动启用寒门子弟,和无人可用是两个概念,说得不好听武则天只是要养两条狗而已,狗不听话了就杀掉。武则天用的只是听话的寒门,光讲武则天给玄宗留下多少贤臣是没用的,唐朝吏治自武朝败坏,她也给玄宗开了一个相当坏的头,皇帝滥杀官员,武将文臣如草鸡,谋反事件遍地。当

  • 最有智慧的企业家,大紫荆勋爵李嘉诚,他是胡雪岩和范蠡的结合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嘉诚最崇拜的范蠡,胡雪岩子孙中最厉害的是谁,范蠡看透了人生底层逻辑

    [var1]另外李嘉诚还有一项更加无与伦比的荣誉,即爵级司令勋章,这项荣誉授权于英国,由英国女皇颁授。这样的一个奖项由一个华人所得,你可以想象是怎样的一种荣誉。他的出身与创业历程跟胡雪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处世的态度却堪比范蠡。所以本文会将他与历史上两大著名的商人放在一起讨论。让我们先看一个李嘉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