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猛火油柜:源自地中海世界的五代十国秘密武器

猛火油柜:源自地中海世界的五代十国秘密武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4/1/15 16:52:18

公元11世纪,时刻处于辽国威胁下的北宋,又因西夏崛起而被迫另战端。不仅没能将看似微小的党项部族平定下去,反在李元昊称帝后又进一步暴露出羸弱惨状,并引起汴梁朝廷对将帅水准退化的深刻担忧。于是命人花4年时间编纂古今军事内容,从而诞生出赫赫有名的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堪称宋元明三朝军事理论基础

除大量来源复杂的冷兵器、舰船和布阵手法外,其中还收录了一种能喷射烈焰的特殊装置-- 猛火油柜。

《武经总要》中的猛火油柜结构图

在许多熟悉世界军事发展史的后人看来,这明显就是源自欧洲拜占庭的镇国之宝-- 希腊火。只是由于所处的环境有很大不同,才在分头演化中产生出部分差异。 但本质上的继承关系依然非常明显!

希腊火与猛火油柜的结构对比

事实上,人类很早就有开发石油类武器的模糊概念。公元前9世纪,高度专业化的亚述军队就曾依靠两河流域的天然油气田,制造过可供士兵或弹射器投掷的燃烧罐。后来的波斯和罗马等帝国,同样知晓这种包含油脂、沥青、硫磺与石灰的混合使用方法,并且很乐于在条件允许时加以运用。

亚述人最早大规模使用燃烧武器

同时,缺乏油气资源的古希腊人,也在以不同方式提升武器等级。公元前 424年的某次围攻作战中,他们将纵火装置安装到攻城锤上,从而成功击破对手的木质城墙。随后,这种思路又在罗马时代得到缓慢升级,成本可用轮子推动的大型金属喷管,以便在撞入对手的木质城墙后喷射火焰。除提前准备好的喷管内部燃烧物,尾部还有一个用于助燃的风箱。这让企图救援的敌军很难预防,但也存在有使用不便和无法控制燃烧的固有缺点。

古希腊人的纵火攻城锤

最终,两种本应平行发展的技术,被公元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给合二为一。当时,饱受罗马-波斯战争蹂躏的地中海东岸,再度被突然拍马杀到的阿拉伯人占据。某位原本生活在腓尼基地区的希腊工程师,便携带自己的创意逃至君士坦丁堡。由他觐献给皇帝君士坦丁四世的秘密武器-- 海火,很快被濒临山穷水尽的海军舰队所采纳,并在对抗穆斯林的战斗中发挥出奇效。

在君士坦丁堡焚烧阿拉伯舰队的希腊火战船

需要注意的是,这位工程师仅仅提供的是燃烧剂的化学配方,而发射用的喷管其实更早前已为拜占庭军队所配备。只有当两种要素抱团登场,才可以被称呼为希腊火。于是,帝国为同时满足扩大生产和技术保密需求,往往继续将机械结构和化学勾兑相分开。这样即便有个别人泄密或叛逃,也不无法让阿拉伯人迅速掌握整套使用技巧。有些时候,即便全套武器随舰船一起被俘获,都能让敌军感觉摸不着头脑。

拜占庭的希腊火装置非常复杂 经常让对手不能全盘复刻

此后的数个世纪内,希腊火装置就成为拜占庭帝国的超级大杀器。不仅被多次用于同阿拉伯帝国的海上角逐,还给企图背刺自己的斯拉夫海盗、阿瓦尔牧民和保加尔突厥都留下过深刻印象。而且帝国野战军的能力日益下滑,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守城武器的出场概率大幅提升。最后甚至反过来,又促成各类单兵化、小型化发射装置的推成出新。

阿拉伯人在与拜占庭的战争中 吃尽希腊火的苦头

另一方面,作为受害者的阿拉伯人,同样在为研发自己的希腊火而煞费苦心。虽然中东地区向来掌握喷火类武器的基础技术,却并不清楚对手究竟如何将分散的子系统合并使用。于是,先后采取战场俘获、人才引进与间谍盗取等多重手段,陆续补强该领域内的认知差距。但最为有效的措施,还是靠各类相似物料予以逆向拼凑。例如在用石油添加树脂,勾兑出曾令自己胆寒的燃烧液体。因为只要以石油充当底料,就能确保火焰漂浮于水面,并随着海流一同向外部扩散。 只是由于经常缺乏石灰、硫磺等附加材料,很难弄出正版希腊火的那种烟雾+剧烈响声效果。稍后进行类似尝试的西欧人,也仅仅是通过添加煤、酒精、熏香等手法,尽可能在场面上予以还原。

作为追赶者 穆斯林世界只能以各种土法制造自己的希腊火武器

但真正难以模仿的物件,恰恰是由希腊罗马工程师所掌握的虹吸喷管。模仿者在无法掌握全部配方的背景下,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可能也并不需要让机械装置如此复杂。于是,穆斯林工程师们就转变思路,逐步将逆向出来的燃烧剂注入石弹。作战时主要靠投石机抛出,或是利用弩炮发射有类似构造的箭矢。直至靠俘虏工匠制造出较为原始的喷筒,才得以在该领域内保持对拜占庭人的紧追不放之势。

由于使用条件苛刻 阿拉伯舰队经常以近战回避希腊火伤害

当然,无论拜占庭帝国的原版希腊火,还是穆斯林世界的各类逆向高仿,都对使用条件有相当苛刻的要求。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舰队占据上风位置,并能借助水流从容释放。倘若双方间距过于靠拢,或是索性处于下风口劣势,则会陷入处于引火烧身的尴尬境地。早期的阿拉伯海军也正是抓住这些特性,屡屡靠贴身近战的方法打开局面。稍后又会在船上备好灭火用的沙子,并用醋浸湿的皮毛等遮蔽物护佑木质船壳。

用于装载希腊火的燃烧罐

公元10世纪初,阿拉伯人研发的山寨希腊火,开始由穆斯林世界向东传播。首先是以瓶装燃烧剂的模式抵达占城,进而继续沿海路抵达长江流域。接着又用几十年时间,完成喷筒结构的进一步传递。对于正处在五代十国混战的东土而言,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助力。特别是民少国弱的吴越,经常将这类武器作为朝贡品向北输出,让后梁、后唐等中原帝国和更北方的契丹都加以运用。

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 让希腊火技术得以迅速传播

比如在公元913年,位于山东的后梁李霸首次尝试用这类燃烧剂攻城。后来南下的后唐王李存勖亦有拿来火攻对手。只不过在这个初级阶段内,他们都没有采取较复杂的喷筒模式,仅仅靠新配方提升纵火效率。但仅仅过了6年时间,吴越舰队便在长江口的浪江山寄出完整版本。为此,他们还必须顶着江淮水师的楼船箭矢攻击,从对手的两翼迂回至上游才释放。 至此,后来被写入《武经总要》的猛火油柜,才算正式登陆远东战场。作为战败方的杨吴政权,则对此是毫无应对办法。

浪江山之战中的吴越舰队 就用猛火油柜出奇制胜

到了五代末期,与猛火油柜有关的很多技术被多方势力所掌握,因而浮现出不少相互释放的美妙画卷。特别是在北宋攻灭南唐的战争中,两大阵营就分别在安庆与秦淮河的锋中有过对烧记录。相对而言,北宋方面的运用比较保守,依然停留在用燃烧剂配方辅助传统火攻层次。但因为整体优势过于明显,足以靠战前就积累的主动性优势弥补差距。作为弱势方的南唐,则可能是靠攻取的闽南沿海获得全套技艺。可惜每次都受限于风向突变,让逆势翻盘的渴望直接演变为灾难收场。但也足以从侧面印证,猛火油柜与原版希腊火之间的传承关系。

正在用猛火油柜有攻击宋军的南唐楼船

当然,更为讽刺的情况,还是出现在北宋时期。尽管新朝的大军有全盘获得猛火油柜技术,却很难将之做进一步推广。除少量设在京师等少数关键据点的作坊外,也就只有西北前线的部分边军才配拥有。而且希腊火原本就是为海战而设计的特殊武器,但在宋人手里却因水师力量的凋敝而不得要领。以至于后人很难在史籍中寻觅出使用案例,也几乎没有参与过对辽国、西夏或越南方面的大规模作战。直到女真人的铁蹄踏过黄河,才得以在开封城下所有领略。可惜,效忠新主的契丹和汉儿部队,早已对此类武器聊熟于心。猛火油柜也没可能让垂死的朝廷再多挣扎些光阴。

火药的逐步普及 让猛火油柜逐渐淡出市场

公元12世纪后,火药开始在南宋和金国的军队里逐步形成气候。对于仅仅希望提高传统火攻效率的军队而言,这是一种效率更高、使用更为便捷的助燃剂。猛火油柜仅能在守城战中保有一席之地,亦如希腊火在其原产地所面临的残酷命运。一直到蒙古帝国南下,并在14世纪尝试推广管型火器,才默默无闻的淡出武器库存序列。至于依然被拜占庭奉为护国神器的原装技术,实际上也由于帝国衰微与火器崛起而与主流军事界渐行渐远。

明朝人虽已不会使用猛火油柜 却依然要将之写进兵书

到了公元16世纪中后期,新一轮综合性军事著作浪潮再度在东西方同步兴起。但无论是偏保守的西班牙人,还是比较激进的荷兰人,都不会再把希腊化类武器收入典籍。唯有大量抄袭前人成果的多本明朝作品,还会在字里行间给猛火油柜腾出位置。哪怕撰写者从未见过实物,更不可能理解制造与使用原理,都不妨碍他们将先祖的舶来品不断抄录下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家庭身世大揭秘:她究竟是名门闺秀还是“寒门贵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是她成为皇太后以后接受的第一个徽号。因为她曾居西宫,所以又称西太后。在她死后,清王朝还给她上了一个谥号,叫孝钦皇后,简称孝钦后。她出身于满洲的镶黄旗。曾祖吉朗阿曾任户部员外郎(户部佐贰官,参掌部务),祖父景瑞曾任刑部员外郎(刑部佐贰官,掌刑名、功赏捕亡等事。)父亲惠徵,曾做过几任地方官,后来在安

  • 大清的高级政治智慧!一招解决千年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我国实现了第一次统一,秦朝大一统之后,就开始全面实行各方面统一计划,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等。让全国有了统一性,不过之后秦始皇看到北方游牧民族胡人的威胁,所以修建起长城,限制其起兵的大肆大局进攻的可能。可是长期以往,北方的问题却一直持续了下来,成为了数千年的难题。汉朝时期有匈奴肆虐,唐朝时

  • 李皇上巡查杨广的美姬十六院-《大唐上阳》046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李皇上巡查杨广的美姬十六院-《大唐上阳》046 第十二章 遴选美色对方显然是个圣手,不停地搓巴粉嫩的姑娘,搓巴得娇喘连连,一声又一声,像小母狗的呻唤。香汗绵绵不绝,湿了颈项和颜面。若只是这么在绣榻上卷动、缠绵,让遂遂由轻风拂动,到春雷微震,再渐渐收拢,渐渐平息,也就罢了,谁知剧情的发展不是这样

  • 多尔衮骁勇善战,身体按理不差,为何只生育了一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戎马天涯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如今很多影视作品当中,都会以他为原型。要知道多尔衮是一个在马背上赢得天下,骁勇善战的人,按理说他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各方面应该都非常健壮。但是为什么他一生之中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却没有留下更多的子嗣呢?多尔衮的母亲一直以来都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于是在他出生之后,作为

  • 武则天称帝后,面对边疆三异族的侵犯,她的应对方式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平定契丹中,武则天采取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略,采取的是“以牙还牙,以硬碰硬”的战术,对契丹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军事行动。在征伐的过程中,武家子弟中的重量级人物武三思、武攸宜、武懿宗等人先后挂帅出征,虽然武家没有一个真正能算得上是将才,都是庸才,但历经数年,数动干戈,最后用数十万大唐将士、百姓的白

  • 李世民晚年的淫乱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贞观之治”的强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可惜,但凡血肉之躯,都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晚年的李世民一点一点“变坏”了,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无疑。一,堵上耳朵,踹开诤臣,拎着鞭子办事儿。《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了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怎样拐弯抹角地哄骗盛怒

  • 慈禧死后有多惨?尸体遭羞辱牙被敲碎,连史书都羞于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死在了自己富丽堂皇的储秀宫中,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有73岁的高龄,也算得上是长寿之人了,在她去世以后,大臣并没有着急将她的遗体下葬,而是先放在了储秀宫里一段时间,直到一年之后腾出了功夫,才让人将慈禧太后的遗体放入了皇陵之中。根据慈禧太后生前的遗愿,她带走 出价无数的金银珠

  • 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一代女皇武则天未来被一老者一语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公元624年一天,中午烈阳高照,长安城内一家大户院子里男子正在焦躁不安走来走去,显得非常焦躁不安,但脸上又略带喜悦精神!人逢精神精神爽不错,这位男子一会对天祈求,一会口中念叨“菩萨保佑”,不久屋里传来喜报,母子平安,恭喜老爷得了一位千金!老爷听后,笑得合不上嘴,说也奇怪,这个孩子居然没用任何哭

  • 慈禧守寡20年被发现身体异样?3个太医来查病,仅有一人得以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守寡20年被发现身体异样?3个太医来查病,仅有一人得以活命慈禧是我国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一个女人,清朝几乎是被慈禧一手断送了,尽管清朝在乾隆皇帝之后就已经出现摇摇欲坠的现象了,但是慈禧出现了之后让清朝消失的毫无尊严可言。因此哪怕慈禧已经离开人世多年时间,后世人提到慈禧的时候也多是谩骂而不是称赞。清

  • 慈禧报恩——一段歪打正着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两个女儿的惠征,丧事只能靠太太四处花钱张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娘仨个确实体会了一把。我太难了!咸丰元年(1851年)冬天,刚刚登上皇位才21岁的咸丰皇帝,便向全国下达选秀女的诏命:凡四品以上满蒙文武官员家中15-18岁之间的女孩子,全部入京候选。安徽皖南道员惠征,正四品衔,女儿那拉氏17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