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栖类人鱼!《山海经》记载的最原始人鱼物种,受过仙道进化?

两栖类人鱼!《山海经》记载的最原始人鱼物种,受过仙道进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66 更新时间:2024/1/17 13:12:22

[var1]

我们所熟知的人鱼通有美人鱼、鲛人,美人鱼一般被认为是雌性人鱼,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多,而鲛人是传说中的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被认为是无性别的,雌雄根据自身意愿衍化。

[var1]

在估计《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提到: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大鯾居海中。明组邑居海中。蓬莱山在海中。这里清楚的介绍了陵鱼这种半人半鱼的生物,它有手有脚,鱼身,生活在海中,同时鯾鱼(鲂鱼)、明组邑(海生植物)蓬莱山都在海中。

[var1]

这里的人鱼不同于我们现代所描述的人鱼,它是有手足的,很明显这种生物是人和鱼的结合体,并且保留着水陆两栖行动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基因品种,然而在山海经中的记述的人鱼却并不止一种。

[var1]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这里的氐人国,人人都是人鱼,但是没有脚,和我们现在提及的人鱼形象较为接近,那么这两种人鱼显然不是一类,因为首先是在《山海经》中的地域不同,然后外貌形态也不同。

[var1]

[var1]

这里的东海人鱼形状和人相似,且都是美丽女子,肤白貌美,细轻软,温婉动人,当然这里的人鱼过于类人化,让人看得似真似幻,感觉是刻意的想象和个人YY的。

[var1]

我们发现在《山海经-海内北经》海中还生活着鯾鱼(鲂鱼)、明组邑(海生植物),另外蓬莱山也在海中,那么《山海经》中出现的人鱼为什么有两种不同形态呢?是否在神山蓬莱附近的生物具有一定特殊的能力呢,所谓仙人所居之处,它们都深处海中,作为鱼类它们是否曾到过仙山蓬莱,经过了仙道进化呢?

[var1]

更多文章

  • 邱志荣 | 论越国山阴故水道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论越国山阴故水道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邱志荣绍兴市鉴湖研究会(2022年8月)摘要:山阴故水道位于山会平原东部,兴建于2500年前越王句践之时,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浙东运河的核心和标志性河段。通江达海,好运天下,在越国时期“或水或塘,因熟积以备天下”,是为越国复兴基地的交通枢纽,东汉时成为“境绝

  • 什么一个小孩竟然斩杀了苏护,谋害姜子牙?还好被杨任收拾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篇文章介绍的人物是余兆,他是潼关守将余化龙的儿子。别看他是个小孩,但却非常地厉害,不但能击杀冀州侯苏护,而且还会放毒痘。姜子牙和武王姬发差一点就被毒死了,西岐城差一点就变成鬼城了。还是玉鼎真人有见识,他派杨戬到火云洞求助,三大圣皇出手,才救活姬发、姜子牙和西岐城众人的生命。最后余兆被杨任杀死了。杨

  • 安徽挖出战国夫妻合葬墓,两句黑色棺椁完好如初,专家称疑似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安徽项羽墓,安徽挖出两具黑色棺椁

    在我国,自古都相信人后会去另一个世界生活,以至于古人非常重视墓葬的建设。不光是古人,直到现在依然有人相信这些,特别是老人,人还活着想委托子女造一座大墓。古时的王侯贵族在后会把生前喜欢的食物、生活用品带到下面,就好像把生前的家搬到地下,甚至让大活人来陪葬。正是古代的有钱人在后还想过奢华的日子,大量的金

  • 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山海经中唯一与天地同寿的神兽,如今却被淡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与龙有关的山海经神兽,山海经神兽录,山海经龙之九子

    [var1]为什么被人遗忘至今呢?古代皇帝都被称为真龙天子,成语字典里关于龙的描述数不胜数,如叶公好龙,龙精虎猛;中国人对于龙的偏好不仅表现在文字里,而且雕刻、绘画中无一不在展现龙的形象。在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龙的图案出现在西周的青铜器,而在书籍记载里则是归功于《山海经》。多年来很多学者只把山海经当成

  • 妲己和纣王调情用的东西,火遍了中国!现在每个人都在用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妲己进宫纣王迷得神魂颠倒,纣王和妲己吻戏王丽坤,妲己纣王吻戏完整

    由于妲己善用狐媚之术,纣王对他情不自禁,无论妲己提出怎样的条件,纣王都会无理由地满足她。而纣王本身品行也不怎么好,他性情暴虐,自私自利,和妲己真是天生的一对。相传纣王对于食物非常挑剔,冷了不行,热了不行,咸淡不宜也会惹得他发脾气,因此伺候他饮食的下人提起他都十分害怕。而妲己非常聪明,为了防止纣王发脾

  • 日本平均身高下跌,韩国自杀率上涨,果真日本将衰、韩国将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以偶像剧闻名全球的泡菜王国韩国,近年来接二连三的发生自杀事件,据统计,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可能在400百多年后人口灭绝。这些事件是真是假,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今日咱就来好好聊一下这两个国家的这两件事儿。[var1] 日本人平均身高的变迁之路 中国与日本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早在2000

  • 周朝天子的墓葬都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时期的墓葬在哪里,洛阳周朝墓葬,周朝历代天子列表

    不过,周朝八百年,周天子的墓葬却很少被人发现,这其中原因何在?1、西周文物其实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文物界,商朝和周朝的青铜器,绝对是价值无法估量的文物。不过,这种文物是绝对不能收藏的。毕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大部分都属于国宝,民间禁止收藏。其实这种禁止收藏,也是国家对老百姓的一种保护。毕竟,匹夫无

  • 河北广宗发现一战国陶豆 距今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该陶豆为浅盘、浅钵形,高22厘米,口径19厘米,素面无纹饰,颜色呈灰色。陶豆形似高足盘,或有盖,用于盛食物,此类器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盛于商周。[var1]△这是河北广宗发现的战国陶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宗县文保所负责人郭宏伟介绍,陶豆的盘和钵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

  • 三国魏国谋士,毒士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贾 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武威)人。善计谋,时人称其有张良、陈平之奇。举孝廉,任宫中侍卫。因疾去官。在家10余年,后随董卓。189年,卓入洛阳,封太尉掾,迁讨虏校尉,随卓婿牛辅屯陕。卓兵败,李榷、郭汜等以大势去,欲解散归乡,诩劝攻取长安,事成拜为尚书。后李、郭欲加害于他,逃往南阳,

  • 夏朝都亡了,商朝还频繁迁都究竟是为了躲谁?商朝躲的并非洪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朝历史上共几次迁都,历史上真实的商朝迁都是哪几次,商朝的六次迁都

    守旧固执的官员们坚持认为,迁都不仅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同时也是一个不祥之兆。但历史上的商朝,却是频繁迁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他们难道是在躲避什么吗? 迁都的推测及原因 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名为夏桀,和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纣王一样,都以荒淫残暴出名。荒唐了一生后,最终由商汤率领众多部族,一同将夏桀主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