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首次觐见慈禧,回家便对其子说了8个字,眼光堪称经典

李鸿章首次觐见慈禧,回家便对其子说了8个字,眼光堪称经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39 更新时间:2023/12/27 7:38:41

在晚清历史上,外号“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成为清末的实际统治者后,就开始了她一系列的祸国殃民行为。纵观她的一生,除了争权夺利、卖国求荣外,对她来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

慈禧太后生活之奢侈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慈禧一顿饭就有100多道菜,而且每道菜只尝一口。许多大臣对她骄奢淫逸的生活都无可奈何,直隶总督李鸿章首次觐见更是压根儿就没对她留下什么好印象。回家跟儿子谈话时,用了8个字评价她,眼光很是经典。那么李鸿章究竟是怎么说的,究竟是哪八个字呢?

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进宫之前乳名叫做“兰姑娘”。由于她心机深沉,深知在宫里想要熬出头唯一能帮助她的就是当今皇上,于是采用各种方法接近当时的咸丰皇帝。而后果然靠自己的美色俘获了他,生下皇长子载淳,被晋封为懿妃。

咸丰驾崩后,太子载淳即位,可他才6岁,一切都听命于自己的母亲,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垂帘听政”。而后慈禧开始一步步把朝廷的所有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心术不正的慈禧太后并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收尾。从此开始了晚清最黑暗,最腐败的统治历史。

慈禧太后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你让我一时不好过,我就让你一世不好过。”她的所作所为,简直罄竹难书。比如争权夺利,诛杀辅政八大臣,独断朝纲,害死慈安太后、罢免军机大臣,引火烧身,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赐死珍妃,剿杀义和团,捉拿维新派,将“戊戌六君子”送上断头台......

而在私生活上她也极其奢侈无度,所居住的储秀宫就连脚底踩的地砖都是金子做的。60岁的生日宴约花费白银1000万两,还私自挪用海军款二千余万两白银建造了颐和园,导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因缺少弹药而战败,可以说她的享受程度超过了中国的任何一任皇帝。

而李鸿章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对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洋务运动的领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就连慈禧太后都视他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之人,对他绝对的信任。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权在握之人,对慈禧太后的种种行为非常不满。第一次见到慈禧就看出她表面威风,实际上就是一个绣花枕头,无才也无德。回家就对自己的儿子说慈禧太后:“似有韬略,或无大才。”这8个字,观点独到,眼光也堪称经典。

并且李鸿章说的慈溪似有韬略,或无大才。实际上是指慈禧聪明又阴险,狡诈又贪婪,她的所谓韬略全部用在了歪路上。至于说到才能,在咸丰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慈禧就能和他讨论政事,为他分忧。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慈禧自然成为嫔妃中的佼佼者。而且她的绘画和文笔还有一定水准,但也只是略通一二,根本上不了台面。

由此可见,他对朝廷大权落到一个腐朽的老太太身上,该有多么的失望。但以他一己之力改变不了现实,只能默默承受。

因为李鸿章毕竟是朝廷的大臣,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手握兵权,可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从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即使是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对于像李鸿章这样的老江湖,他肯定会反复权衡得失,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了。最终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摇摆不定。

再有就是李鸿章一心想发展洋务运动,振兴国家,还劝说慈禧不要裁军,但说得口干舌燥老佛爷也无动于衷,甚至连什么反应都没有。她只是拉着李鸿章唠家常,慈禧的种种表现让老练的李鸿章彻底看透了她。

果然随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甲午战争的战败,自己亲手创立的北洋水师最后全军覆没,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留下他收拾烂摊子,他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一切并非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大清朝已经腐烂到了骨子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仅靠一个李鸿章是无法力挽狂澜,拯救黎明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他不得不给慈禧背了这口黑锅,这也许是李鸿章一生中最大的悲剧。

李鸿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慈禧的为人,也算是给她盖棺定论。因为慈禧太后一生奢侈至极,据说一盘价值几百两银子的菜她不喜欢,便说倒就倒了,根本不顾贫苦人民的死活。她的奢侈是建立在大清老百姓贫困的生活之上的,所以没有人会喜欢她。

好在慈禧太后的结局也并不好,死后葬于定陵被军阀孙殿英挖开。慈禧嘴里的珍宝被抠走,尸体也被晾了近50天。可见她生前作恶,死后也不能消停。孙殿英这种毁棺抛尸的行为虽然为人不耻,但也反过来证明了一个人作恶多端最后总会得到报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唐朝宰相,说话总跟皇帝对着干,皇帝表面欣赏私下却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任宰相之前,韩休担任虢州(今河南西部)刺史,因地处洛阳与长安之间,马车、兵车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加重了本州的税收。韩休向中央请求把税赋分摊到其他的州郡去。宰相张说说:“把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別的州,这不过是韩休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韩休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饱经宦海险象的老吏说这样做会得罪宰相

  • 和珅真正的靠山,并不是乾隆而是他,他若不死,嘉庆不敢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也有人很痛恨和珅,因为他为官期间贪污了很多的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最终,他也得到了应有的结果,嘉庆三年的时候,乾隆刚死不久,和珅就被嘉庆给杀了。由此,很多人说和珅的靠山一倒,他就不行了。其实,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局限性,因为和珅的靠山并不单纯是乾隆,他还有另外一个靠山。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

  • 唐朝一骗子敲诈官员,后骗子落网,被敲诈官员为何也遭贬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骗子一看,认为机会来了,便来到韦家求见,对韦厪说:“我法术无边,可满足您的任何要求!”韦厪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并详细询问具体办法,骗子煞有介事地一一做了讲解。韦厪升官心切,信以为真,当天晚上,便按照骗子的要求,在院子里设立祭坛、请骗子做法。骗子先是装模作样地祷告了一番,然后对韦厪说:“现在,请把

  • 皇帝为何不怕贴身侍卫被人买通?乾隆:你看看他们都是啥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皇太极曾经说过一段话,可以说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皇太极他介绍自己的御前贴身侍卫的时候说到:“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这里把清朝选御前侍卫的标准讲了出来,我们看了他们的身份之后,立马明白了为什么皇帝会对他们那

  • 唐朝科举该录谁为状元,主考官为难了,他自告奋勇,众人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小人物固然可以这么打发,可还有不少家伙来头甚大,连杜主考也得罪不起,不得不见,不得不听,不得不掂量掂量。这次来走后门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国家规定的录取名额严重不足,还有不少人开口就要状元、榜眼,杜主考顿时傻眼了—上哪儿找那么多状元、榜眼的名额啊?何况这帮被举荐的人中,有一多半还是上不了及格线的水平。录

  • 努尔哈赤:野猪皮?成梁孝子?不好意思,事实证明他是个旷世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方从哲 形象)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这一年,时任大明内阁首辅的方从哲拿着一封书信,敲响了明神宗朱翊钧寝宫的大门。万历皇帝不上朝,这是众所周知的。皇帝不仅不上朝,还拒绝阅览任何一封奏疏,拒绝接见任何一位大臣,拒绝处理任何一件国事。这位有明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如同马路上的石头子,道路旁的行道

  • 广州这些“名校”,韩愈、王阳明、海瑞……都来拜访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有别于官学的另一个教育系统它集藏书、修书、读书为一体既是教育场所又是研究学术、普及文化、宣扬教化的重要阵地广州书院始于南宋,兴盛于明代在晚清达到了高峰书院数量居全国首位历代文人学者开馆授徒,薪火相传,才有明、清岭南文化闻名天下让广州文脉千年传承不绝。{溯至南宋}书院之名始于唐代,

  • 历史上的雍正是明君还是暴君?为何他的名气,没有康熙乾隆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的长河里,“皇帝”一直是至高无上皇权的代名词。而在数千年存在的众多皇帝中,被平民所称赞的明君寥寥无几,暴君也只些许几人,大多数皇帝也只能湮没在烟云时光里。雍正,是清朝时期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但他明明也是康乾盛世的创造者,却被很多人所忽略。那么,雍正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又为什么他没有康熙乾隆的名气

  • 历史剧《天下长安》获期待,李雪健张涵予演君臣,秦俊杰演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055-79000改编自小说《天下长安》,讲述的是隋末唐初,李渊父子脱离群雄,建立李唐王朝的故事。 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及其麾下的许多猛将立下汗马功劳,但李渊还是按照祖制立长子李建为太子。 遗憾的是,李建成 韦武略不及弟弟李世民,他的太子地位很难接受,最终李世民发生玄武门之变,取代李建成登上了

  •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对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为何会被康熙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对于大清朝的忠心,绝对是无可挑剔的,少年便入行伍的他,靠着百战敢拼死的精神,赢得了皇太极的喜爱,还曾经因为战功被皇太极亲赐“巴图鲁”的称号。并且,不管是在“松锦会战”,还是在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战役中,鳌拜均有十分出色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军能够顺利入关以及入关后能迅速打开局势,这其中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