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直接推翻了这句话。刘备手提三尺之剑,在乱世中艰苦奋斗,最终三分天下,打下了一片江山,可谓是三国第一人杰。
反观刘备的儿子刘禅,在位期间不思进取,毫无作为,崇信宦官,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亮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奠定基业,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美名流传千古。可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却是平庸无能之辈,如果他学会了诸葛亮的半点本事,蜀汉也不会灭亡了。
正所谓知子莫如父,诸葛亮对儿子可谓是非常了解,他在给哥哥诸葛瑾写信的时候,曾经这样评价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早就知道诸葛瞻将来不成气候。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成才,一方面跟自己有关,另一方面就是跟诸葛亮有关,因为诸葛亮死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在诸葛瞻人生成长最重要的时刻,诸葛亮不在诸葛瞻身边,没有好好教育他。
如果诸葛亮悉心教育诸葛瞻,他绝不会是平庸之辈。诸葛瞻虽然平庸,但是却非常忠君爱国,最后也是以死明志。
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刘禅听闻之后急忙派遣诸葛瞻御敌,他相信诸葛瞻能够打败敌人,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瞻抵达前线之后,黄崇让诸葛瞻占据有利地形,对邓艾进行狙击,可是诸葛瞻没有听他的话,结果贻误战机,被邓艾打败,退守绵竹。
邓艾劝降诸葛瞻,但是诸葛瞻说了一句话:“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说完之后,诸葛瞻就领兵作战,结果战死绵竹,以身殉国。诸葛瞻临死前这句话中的“吾内不除黄皓”这六个字,其实戳破了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蜀汉灭亡的根本就是宦官弄权,朝政不稳,分崩离析。黄皓就是一个奸臣,劝说刘禅投降,其实诸葛亮也曾劝说刘禅,让他“亲贤臣,远小人”,这个小人就是黄皓。
可惜,刘禅没有听,继续重用黄皓,结果为蜀汉灭亡埋下了隐患。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点赞、分享,谢谢!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