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西周开国诸侯,800年的传承根正苗红,却走向了灭亡

唯一西周开国诸侯,800年的传承根正苗红,却走向了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1/16 20:02:54

一、燕国历史的演变

1、商燕起源之地

从商朝的考古发现来看,商朝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以商部落为核心的众多部落的联盟。这些部落联盟与周朝的诸侯国有着明显的区别。诸侯国由周朝皇帝委托给朝臣和贵族。其疆域原本就属于周天子;

而商朝的周边部落是与商部落同时存在,甚至有些还要早于商部落,其与商部落只是合作关系,即使方国臣从于商,也是自愿选择的政治行为,而不是迫于某种政治体系。商部落的国家政权管理范围的基本分为王畿、四土与四至三个构造部分:

首先,王畿地区即商朝的都城及其周围地区,由于商朝最早建都在今商丘地区,后迁都殷墟即今安阳地区,所以商王朝的王畿大概是河南的中北部,其辐射范围包括河北的南部、山东的西部,这一地区是商文化最本土、最核心地区。

其次,四土地区是指部落范围内除了王畿以外所达到的最远疆域。最后,四至是指臣服于商部落,在保留本部落文化的同时接受商部落文化的诸边方国,这些方国一旦被商部落吞并,就成为四土的范围。

考古学家在今北京房山地区发现了商朝遗址,据此断定该地很可能为燕国的古都城燕域严重边缘化,成为分封国中最北一个。西周早期燕国兼并蓟国的同时迁都蓟城,但是对蓟国灭亡的时间有异议。之所以史料中对蓟国的记载极为少见,是因为它在立国不久便被燕国吞并了。

由于蓟处在南北大道的北端,侯仁之先生称之为“北京湾”的地域,地理位置和发展前途均优于大石河沿岸的燕毫,因此大约在成王之世,燕国就在吞并蓟国后迁都蓟,而燕毫可能作为一座陪都,使用至西周末年。在西周时代,燕国有可能实行过两都并存的制度,亦有可能燕毫被降为一般性的城市,只保留蓟一座都城。

2、烽火多变之国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战争不断,然而燕国除了面对其他六国的威胁,最大的困扰还在于北居的山戎,燕国与山戎的战争时间长久,山戎的侵扰不仅影响燕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还直接影响到燕域范围的大小。燕恒侯时期,由于山戎侵燕,被迫将都城南迁到临易。这一时期燕国疆域范围缩小,到燕庄公时期,齐国助兵伐戎,才帮助燕国取回原有疆域。

燕王哙让位于子之之后,燕国大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都城,并占据燕国三年之久,这一段时间燕国几乎处于灭亡状态,直至赵国护送燕公子职回国以后,齐兵才撤出燕国,公子职是为燕昭王。对于秦开的记载并无详细年代,学者根据时间推断,应为燕昭王在位期间。

燕昭王之后,燕国综合实力急剧下滑,燕攻赵地之时,受到齐、赵的联合报复,燕国失去中阳地区。燕王喜在位期间,与赵国发动战争,燕败,被迫割让五座城池。战国后期赵国伐燕的过程中,燕国又失去武遂等四座城池。

二、燕文化的形成

1、兴起于西周早期

商燕文化也称为“先燕文化”。商族长期居住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商人的先祖虽然多次迁都,但一直都在冀北和冀南。首都及其周边的所在地是望济。王济周边的领土是司徒,司徒的外围是一个臣服于商的国家,称为司直。早在商族繁荣之前,烟雨就已经有土著民族了。

古竹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国家。其都城位于唐山滦南地区。然而,周朝以后,周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号召众为燕,将古竹国的领土压缩到冀东一隅。因此,商代孤竹国的文化与目前讨论的燕国本土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孤竹国接受商代文化并深受其影响。由于远离中原改造中心,这里也成为商代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当然,除了古竹国,还有蓟国。蓟灭绝后,燕以蓟为都城,因此也是燕屿的原住民之一。西周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周文化,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周文化、商业文化、本土文化的融合,结合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燕文化的繁荣。以北京、内蒙古出土的燕国墓葬为基础,有占卜甲骨、祭祀青铜器、寿陶、官印等文字。

2、断代于西周至春秋

燕国活动范围在周朝疆域的北部,周围有戎、狄和东胡等部落,仅东南面与齐国相邻,与中原各诸侯国往来交流不便。根据考古挖掘,在出土的西周的燕国遗址中,少数民族元素普遍使用。据于此,有学者提出燕国记载断代是因为少数民族屡次犯燕,甚至燕国在此期间处于灭亡状态。

此推测未免有些大胆。《世本》和《史记》两部记载中均提到燕召公受封以后至燕惠公共九世,说明当时是有九位国君存在,并非亡国。除了司马迁从保存下来的文字记载中编撰的部分《史记》外,《史记》的一部分还来源于外史。在历史记载中,燕国一直是一个被人鄙视的大国弱国。

例如,孟子会见张仪时称“燕子辱民”,燕王说“寡妇是蛮夷”,荆轲刺杀秦中,自称“北汉蛮夷”。可见当时的燕国确实很弱,有可能在战乱年代,弱的燕国被忽视了。

三、精神内涵正负两维

1、勇猛促进了燕国的强大

作为殷商的国土,燕承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武力统治天下、稳定社会的手法。燕域一直处于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界地,战争不断,这一时期的勇与战结合在一起。《竹书记年》中有“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的记载,《诗经幽风》中亦有关于战争的诗句记载“我徂东山,慆慆不归”“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勇”上升为一种德性,勇是“气”和“力”的结合。儒家文化的勇必须符合仁义思想,是在遵循基本儒家仁义礼智信基础上的道德的深化,是一种难得的“德”。燕域的勇猛基因激变在战国时期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地理位置上,燕域历史上曾被游牧民族统治,疆域扩大以后,与游牧民族比肩相邻,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深远,其豪放勇猛的特质深入骨髓。时代特征上,燕域一直是各朝代变更或政治动乱时期的主要战场之一,在大争之世生存必然要有大勇之精神。

在如此深远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下,荆轲刺秦的“慷慨悲歌出易水”事件爆发。慷慨则勇猛,悲歌则激昂,其深厚的情感植根于燕域固有的勇猛文化。

2、迂腐保守的因循守旧观念

燕国敢为天下先的同时存在着默守陈规的特征。孤竹国夷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既是隐忍内敛传统之源,又是迂腐保守、因循守旧的典型。迂腐保守因循守旧观念主要体现在历史改革方面。大争之势,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兴,弱则亡。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封建社会早期,土地和人口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重要因素。

各诸侯国为了提高经济实力、增加人口、充实国库,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陆续开展变法改革,并取得了鲜明的成果。经济迅速发展和政治管理有序,直接促进了兼并战争的胜利。燕国世居北隅,遵循旧制,只求稳固朝政、理顺朝野,力求廉政护国、守制安民。守旧势力极为强大,缺少改革动力,别国是向前改革变法,燕国却搞出了复古的闹剧。

结语:

燕国发生了“禅让”这一滑稽戏剧,根源在于燕国几百年的王道正统地位,产生了深厚的迂腐思想和不切实际的自大心理。面对诸国政治的风云诡谲,燕国自认地缘、实力均处于弱势,有图强之心,却无图强之力。唯一能引以为傲的就是其皇室正统血脉,在举手无措的情况下,慌不择食的选择了禅让这一道路。其结果不但没有强盛反而几乎灭国,其行为被各国所不齿,连大国尊严甚至都已经丧失。

参考文献:《战国策》

《史记》

更多文章

  • 坑杀40万赵卒,为何说长平之战后,中国古代王朝摆脱了人口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国还剩多少总兵力,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相,历代军事家对长平之战的分析

    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各个地区之间,人口数量多占据着更好的优势,能带来更大的劳动力。对人口数量有巨大伤害的社会因素是战争,在大一统之前,人们对军队的消耗量控制力度很大,任意出征,对一个国家造成的损害十分巨大。[var1]但是长平之战,参与的两方倾尽各自的实力,摆脱人口的限制,造就了历史上非凡的活动,为后世

  • 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对于楚国的危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郑袖的结局,楚怀王郑袖芈月传,大秦帝国楚国王妃郑袖

    古代社会,女人在满是男权的社会中一直都没有太高的地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命,就得不停的获得更高的权力来保护自己。然而男权社会中,女人终究还是要靠男人来获得权力,而权力的最高峰就是诸侯国君主的正室。战国中后期,诸侯国都已经称王,女人的最高巅峰就是王后,然而,王后一般只有一个,但是诸

  • 孙武只因把吴王心爱妃子杀掉,是为了练兵效果好,得到吴王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武老婆,老版孙武电视剧免费观看,孙膑和孙武的关系

    [var1]孙武要求提前演练如何排兵[var1]据说当时吴王最受宠的一位妃子还担任了队长一职,于是他便向这些人交代了演练的要求,然后指定身边的弟子作为法官负责进行处罚,在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他就站在了点兵台上,甚至在讲解完之后还向这些人详细的说明了列队的规则,以敲鼓声作为命令来行动,手下的这些女子们马

  • 为什么是秦朝结束了三百年的战国乱世?原因竟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战国末期,七雄并立 ,诸侯天天处在争夺兼并的混乱状态中,使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七国百姓也饱受战乱之苦。[var1]这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卫国人公孙鞅(商鞅)入秦并开始主持变法而变法涉及到利益的重新

  • 秦王下令找公鸡蛋,满朝文武干瞪眼之时,12岁孩童机智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昭襄王搬九鼎于咸阳,秦王给大臣送鸡蛋,秦王收缴兵权

    [var1]有一天,这位秦王就给他的大臣们提了一个要求:他要吃鸡蛋,还必须是公鸡下的蛋。听命的大臣们,听了前一句还没轻松多久,就被下一句要求吓得冷汗淋淋了,文武大臣都束手无策,大王您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但谁让人家是王呢?这个寻找公鸡蛋的重任,落在了当时的宰相甘茂头上。[var1]这个问题也难住了他,每

  • 秦始皇真是吕不韦亲儿子?这个千年八卦,答案就在母亲赵姬身体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她本只是一个小歌姬,因为长相美艳,加上聪慧机敏,懂得察言观色,于是被吕不韦相中,收到了自己的府上,成为吕不韦的小妾,而吕不韦对于眼前的这个女子也是很宠爱,恰逢当时嬴政的父亲,也就是历史上的嬴异人在赵国做人质,吕不韦嗅到商机,决定赌一把,为了自己的未来,他开始尝试与嬴异人接触,不断的送

  • 善于以德服人的孔子,真的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是假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的七个处世智慧,孔子的坚韧不拔,孔子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智慧

    偶然间看到一个网络热题,问的是“假如孔子被流氓打了一顿,他会怎么做?”网友们的回答千奇百怪,但总结出来无非一个意思:孔子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儒雅又随和,被人打了,会“以德报怨”进行口头教育了事……其实,只能说这些网友们对孔子的了解流于表面,事实却是历史上的孔子是教书先生没错,但同时生于乱世的

  • 古代名人智慧:张仪无中生有骗钱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有许多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为了当官发财,他们游说列国。魏国人张仪就是其中的一个。在早期的游说生涯中,他曾到过楚国,但不受重视,生活穷困。有一次,楚王召见他,但却表现得很不耐烦。于是,张仪说:“如果大王不任用我,我请求到魏国去走走。”“好吧。”楚王答道。张仪问:“难道大王不想从魏国得到什么东西

  • 乌孙在哪,汉武帝为何要与其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乌孙和亲真实历史,汉武帝曾先后把谁嫁给乌孙王和亲,大汉天子乌孙和亲

    乌孙昆莫猎骄靡闻楼兰、车师皆为汉兵所破,汉使往来大宛、大夏,想起十年前张骞和亲之言,与孙子商议之后,派使臣来和亲。十年前,中郎将(军职四品)张骞率三百精锐,战马六百匹,赍[jī]金币丝帛数千万,牛羊万头,出使乌孙,目的是结盟乌孙夹击匈奴,断匈奴之右臂。猎骄靡已经年过一百岁期颐[yí]之年,十年前他拒

  • 地图上的秦朝统一天下:看始皇帝是如何各个击破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历史疆域变化及统治者列表,始皇灭六国顺序地图,秦朝灭六国的视频

    “秦王扫六合时,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的文治武功彪炳千古。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大一的国家,其贡献也是功盖千古的,今天丸子就用地图带你看看始皇帝是如何各个击破,最终一统天下的。[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1).公元前257年,战国只剩下周、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