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贵州茅台的万亿神话,雪球何时会瓦解?

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到贵州茅台的万亿神话,雪球何时会瓦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13 更新时间:2024/1/25 7:24:08

滚雪球大师的真相

1852年6月初,在广西被围追堵截了一年多后,洪秀全带领两万太平军,北逃窜至湖南。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冲出广西后,太平军就像滚雪球般壮大。

9月份兵临长沙城下时,总兵力已经达到七八万人。

翌年1月打下武汉三镇后,人数壮大到五十万之众。

1853年2月,太平军倾巢而出,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轴轳连天、旌旗蔽日。

结果九江、安庆、芜湖的守军,看到长江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全都吓得一哄而散。

南京的清军稍有勇气,没有弃城而逃,但也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最后没等来援兵,却落得个城破身亡的下场。

洪秀全和他的“天兵天将”们肯定没想到,胜利会来得这么突然,九个月前还像丧家之犬,九个月后就能坐拥半壁江山。

咸丰皇帝和他怀里的兰儿也肯定没想到,局势会这样一发不可收拾,毕竟当年吴三桂带领正规军造反,也没能打到武昌。

如果照此成绩来看,洪秀全无疑是一个天才的滚雪球大师。但其实洪教主在人间活了50年,也就39岁那一年擅长滚雪球。

事实上,

太平天国这颗雪球能够在1852年到1853年之间几何倍壮大,主要是阴差阳错遇上了足够多的湿雪和足够长坡道。

鸦片战争后,在廉价进口商品的冲击下,国内白银外流、手工业大量倒闭。再加上清政府把军费和赔款用苛捐杂税的形式转嫁到民众身上,社会矛盾突出,积累了大量的“湿雪”。

而太平天国在道州决策后,制定了“专意金陵,据为根本,遣将四出,分扰南北”的发展策略,所以没有广西周边徘徊,而是横跨数省“长征”,所以也就有了足够长的“坡道”。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遇上天灾人祸,总会有局部地区的民众活不下去,被迫造反。

有人造反,政府必定会派军队镇压,而军队过去了又会强拉民夫和强征粮饷,这样又会导致更多民众过不下去。

当民众过不下去时,就要找个势力来依靠,政府体系是进不去的,所以就只能加入起义军,最起码能够混口饭吃。

当一个地方的农民都去当兵吃粮,当地没人从事生产,粮食就更加不够吃,所以起义军只能向其他地区转移寻找粮食。

在经过反复破坏和转移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经济崩盘,越来越多农民参与造反,起义军规模越大,越得频繁转移,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曾国藩的话来形容就是:“军无粮则必扰民,民无粮则必从贼,贼无粮则必变流贼,而天下无了日矣。”

基金经理的秘密

2014年初的时候,贵州茅台的股价正处于谷底,才不到100块钱,总市值仅为1100亿元。

按照茅台集团2013年的151亿元的净利润来计算,

茅台在2014年初最低的时候,市盈率仅为7.2倍,廉价得跟大白菜似的。

然而那时候市场都不看好茅台,一方面是国家发布限酒令,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喝洋酒、红酒、啤酒,就是不喜欢喝白酒,所以茅台注定没有未来。

几个月后,15年牛市出现,上证指数从2000点左右,涨到了5178点,涨幅高达150%。

而茅台的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从105元涨到了240元,涨幅128%,还没能跑赢大盘。

接着就发生了连续三个月的大崩盘,上证指数从6月份的5178点,下跌到8月份的2850点,跌幅高达45%。

同期茅台的股价也跟着崩盘,从240元跌到了154元,跌幅也达到了36%。虽然没有大盘惨,但是也挺惨的。

而茅台之所以比较抗跌,其实并非机构发现它身上有什么特别的价值,纯粹是因为国家队在7月份入场救市,疯狂购买蓝筹股维稳指数,所以为茅台股价的下跌提供了缓冲。

股灾告一段落后,A股市场极度脆弱,于是国家队和社保基金就继续不断买入蓝筹股维稳市场,而当时股价最高的茅台,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标杆,获得了重点的关照。

另外

随着2015年底游资大佬徐翔被抓,以及2016年初提倡价值投资的刘士余上台,A股开始兴起一波投资白马股的潮流

,当时叫做中国版的“漂亮50”,而茅台就是其中的典型。

特别是刘主席执掌证监会的3年里,发行了700多只新股,还不让游资炒短线,所以游资和散户的日子都不好过,许多资金就跑到蓝筹股里面去“价值投资”了。

此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购买基金,也为让机构手里头掌握的资金不断增加,而这些钱又大部分投入的蓝筹股上面去。

所以每当大家买入基金,机构就拿着这些钱去抬高股价,然后大伙看到买基金又赚钱了,于是又会投入更多资金去买基金。

在经过一轮轮正向循环之后,以茅台为代表的股票,就被买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

基金不敢撤,因为一旦引起恐慌性出逃,最后谁也别想逃出去。而且基金还得不断圈钱来继续买,因为一旦股价不能继续上涨,投资者看到不盈利把钱提出来,也可能引发恶性循环。

如果把市场上的投资者,比喻成世间谋生的芸芸众生,那么散户无疑就是农民,游资像土匪、而机构则像非政府武装。

最近几个月机构抱团股的集体暴涨,而大多数股票的集体暴跌,其实就是散户亏得惨不忍睹,然后看到买基金的吃香喝辣,都纷纷跟风跑去购买基金。

所以基金经理2020年突然很会赚钱的秘密,其实不过如此!

泡沫何时会破灭?

索罗斯曾说过一句名言: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纵观人类几千年历史,这一幕确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所以投资界又有一句名言,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历史都只是螺旋式的轮回!

远的就如近代欧洲金融史上的三大泡沫:英国南海公司股票、荷兰郁金香期货、法国密西西比公司股票。

近的则如美国70年代的“漂亮50”、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日本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以及目前A股上正在酝酿的机构抱团泡沫。

那么这个巨大的泡沫,到底何时会崩盘呢?

参照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只要湿雪和坡道缺少一样,雪球很快就会从开始瓦解。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城后,洪教主和他的大臣们,纷纷开始修建府、选妃纳妾,不愿意继续流窜四方。

所以在北方还有遍地湿雪的情况下,雪球也停下来不再滚动了。而停下来不前进,领导们觉得安全了,又开始琢磨起内斗,于是斗着斗着,雪球也就逐渐瓦解掉了。

放到机构抱团股身上来说,

如果哪一天基金没能继续获得新的资金流入,那么机构抱团股的涨势也就到头了。

目前来看,

这个风险的出现,最有可能是出现在市场复苏,超跌股反弹的时候。

因为目前遍地超跌的中小盘股一旦反弹起来,赚钱效应肯定优于购买基金,如此一来,便会有基民开始抽身去买股票,这样机构就会开始松动,开始琢磨安全着陆的事情了。

从春节后这几天的市场表现来看,这种可能似乎正在增加,所以机构抱团股之间王杀王的“天京事变”,或许正在酝酿!

作者 | 范智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防止清朝窃取情报,太平天国使用一种语言,现在覆盖全球1%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江南、江北两大营的主力将士,多半来自北方,而太平军最初的主力,都来自两广,本来就有区域语言差异,再加上洪秀全刻意为之,因此让这些八旗将士犯了难。后来,曾国藩听闻此事,特意写奏折给咸丰皇帝,说太平军使用的不过是“涯话”,是两广地区的一种方言,咸丰皇帝才恍然大悟。何为“涯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客

  • 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清朝十二帝王,每位都有一部自己的爱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你经常看清宫剧,也或许你经常看清宫小说,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爱情故事是以清宫为背景呢?这要感谢清朝的皇帝们,从努尔哈赤到溥仪,一共十二位,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可以将他们的爱情故事拍成一部恋爱偶像剧。如果真的拍的话,估计可以拍出十二部,还是连续剧。所以说,清朝是一个多情的王朝,不然怎么会

  • 九子夺嫡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胜出的是雍正,而不是更强的八爷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无论王侯还是皇族,都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为的就是避免兄弟之间争权夺位而骨肉相残。康熙十四年(1675年),便立了年仅2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胤礽的母亲是仁孝皇后,身份和辈分也能够立为太子。但是胤礽被立为太子后,却十分的嚣张跋扈,经常结党营私,一点都不将康熙这个皇帝

  • 历史上雍正真的很爱年妃吗?为何她生的儿子没有按乾隆这辈起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雍正皇帝之前古代的历代皇帝陵寝地宫中只允许陪葬皇后,而年妃以皇贵妃身份破例陪葬帝陵可见雍正对她有多么喜爱。 年妃是雍正的一生挚爱,雍正临死前特意要求年妃陪葬地宫 年妃是名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家族的祖先年有升本是在松锦战斗中被清朝抓获的明军俘虏,被俘后年有升被清朝编入镶白旗为包衣奴才,所以年氏家族最

  • 和珅是清朝的第一权臣,竟用“双料补服”定计,让恒善落入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是清代帝王消遣避暑之场所,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其景色优美雅致,是清代帝王们厌倦紫禁城深宫高墙,繁重政务时最理想的休闲去处。圆明园在雍正时期得到了扩建,乾隆继位后,一向贪图享乐又喜欢摆谱的他,觉得圆明园还是有些“寒酸”,便下令花大价钱对圆明园重新翻修。翻修圆明园的工作落在了内务府

  • 为什么清朝皇帝子嗣越来越少?这个皇帝是历史上最能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皇帝(1638—1661),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顺治帝共有8子6女,顺治第一个儿子生于1650年,顺治帝才12岁,是清朝最年幼的皇阿玛,可能也是最小年龄就做父亲的皇帝了。康熙皇帝(1654-1722),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共有35子20女,是历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之一,

  • 清朝的宫斗剧火热,为何关于元朝明朝的却不多?导演:为了赚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不拍摄元朝,其实原因挺多的。第一个就是受众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人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在元朝时期,把人分等级,想要拍摄元朝的古装剧,这一点是不可能绕过去的。再加上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播放的时候是配蒙古族的语言还是汉语?配汉语就是满满的违和感,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你看抗日神剧的的时候,

  • 看26位清朝状元的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01 戴有祺 戴有祺,江南金山卫人(今上海金山),字丙章,号珑严。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 02 于敏中 于敏中,江南金坛人(今江苏金坛),字叔子,号耐圃。(1714-1779)。清乾隆二年(1737)状元。 03 王杰 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王杰八岁丧

  • 21岁出仕,苦熬40年,还是县官,61岁被雍正看重,飞黄腾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716年,54岁的田文镜奉命前去长芦巡视盐政,一到任上,田文镜便发现长芦盐引缺额五万七千余,立马上书,希望朝廷能够恢复原先赋税,增收到原来数量,便率先在长芦实行,山东巡抚覈定题对田文镜这个方案很满意,而当时的覈定题,又是四爷党,田文镜首次出现在雍正视野之中......转眼到了1722年,康熙驾崩,

  • 郭络罗氏:一个标准现代贤妻,却被雍正挫骨扬灰,背后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人看来,吃醋是爱一个人的可爱体现,在古代却截然相反。古人有三妻四妾之说,当丈夫有了妾室,身为妻子应当贤明大义,嫉妒吃醋是最忌讳的行为,一旦触犯将被永久被列入“悍妇”之流。郭络罗氏,是清朝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的嫡福晋,出身名门贵族、家世显赫,因为从小娇生惯养的缘故,她养成了傲慢任性的性格。俗话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