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少林和尚从没救过李世民,为此少林寺讹了国家一大块地

少林和尚从没救过李世民,为此少林寺讹了国家一大块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21 更新时间:2024/1/19 3:49:55

整个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十三棍僧救唐,不过这事肯定不存在。少林寺的和尚曾经帮助世民打王世充,但从未救过李世民。根据《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等献的记载,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兵直取洛阳,王世充发起进攻。少林寺的和尚们颇有些政治头脑,估计天下迟早是唐朝的,王世充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于是向唐朝军队暗送秋波。

当时王仁则驻守辕州,少林和尚于武德四年跟王仁则手下的辕州司马赵孝宰、罗川县令刘翁重等人取得了联系,这几个人策划叛变,向李世民投降。于是,在他们的安排下,十三个少林武僧潜入辕州,将王仁则擒获,兵不血刃的将辕州拿下送给了李世民。

四年以后,天下太平,李世民颁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表彰了少林寺的行为,赐少林寺土地四十顷,水碾一副,带头的和尚昙宗封了个大将军。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少林和尚既没有搭救过李世民,李世民也不曾登门致谢,电影里的情节纯属虚构。

但是过了几年,这事又引起了另一场风波。虽然表彰大会也开了,奖品也发了,但是少林寺僧众高兴了几年回过味儿来了。贞观六年(632年),他们向朝廷打报告,说朝廷的赏赐太少了,要求增加土地。

根据《少林寺准敕改正赐田牒》记载,和尚们先承认错误,说当初朝廷赏赐了四十顷田,而寺里的都维那(僧官,负责寺院监察)惠义和尚搞错了,把这四十顷田当成了口分田。口分田顾名思义,是按人口给予的土地,18岁以上成年男子每人分80亩土地。

如果是口分田,那么少林寺分得的四十顷土地绰绰有余,但是和尚们觉得不够,他们采用了另一种算法。他们认为寺院僧众擒拿王仁则这件事对于国家来说,是特殊重大功勋,按照当时的规定,这种级别的功劳,应该至少赏赐一百顷,这样算来,少林寺至少亏了六十顷。

朝廷收到少林寺的报告,马上派人调查。官员们当然不能舔着脸去问李世民,让他证实有没有这事,而是找来了当事人赵孝宰、刘翁重询问情况,证明少林寺没有撒谎,当时确实有和尚参与擒拿王仁则。朝廷也不含糊,下令恢复寺院,原先在隋朝大业年间被土匪烧毁的寺院和佛塔这次予以重修,然后补足一百顷田地用以供养和尚。“少林僧等先在世充伪地,寺经废省。为其有功翻柏谷坞,功绩可嘉,道俗俱蒙官赏,特敕依旧置立其寺。寺既蒙立,还地不计俗数,足明赍田非惑。”少林寺的这场土地纠纷以和尚们的胜利告终。

这个事情也说明少林寺擒拿王仁则这个事情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压根不算什么大事,否则各级官吏不可能不知道,也无须找人再予以证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地风情】蜀川药福——宋代成都药市的历史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巴蜀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盆地周围群山环绕,森林资源丰富,这就为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历史以来四川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上乘为世人所公认。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卷四和陈继儒《书蕉》卷上都收录了明代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天下有九福:京师,钱福,病福,屏帷福;吴越,口福;洛阳,花福;蜀川,药

  • 李渊的太上皇生活是怎样的呢?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当了多久的太上皇,太上皇李渊免费完整版,李渊有没有当太上皇

    李渊一共做了九年的太上皇,那么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李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李渊自当上太上皇后,就一直居住在太极宫内。但是太极宫十分狭小,不适宜居住。后来李渊又搬到了弘义宫居住。和太极宫相比,弘义宫也非常狭窄,并且非常潮湿,也不适宜居住。在弘义宫里,李渊渡过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九年,直到去世,也没有走出弘

  • 5本宋代题材历史穿越小说,本本精品,不同的维度展现不同的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有关宋朝的古言小说,8本宋朝经典穿越小说,描写宋朝历史的小说推荐

    宋朝作为一个工商业高度发达但饱受外来入侵困扰的朝代,对外,从北宋时期的辽、西夏,两宋之交后的金,乃至于此后的蒙古,一直被强势的敌国入侵;对内,虽然经济繁荣但内部矛盾重重。同时,两宋时代还是对士大夫阶层最为友好的朝代,文人墨客众多,文采风流极盛。于是,众多宋穿网络历史小说出现,他们或忧国忧民,立志改变

  • 魏征死后,李世民想要为他大办葬礼,他的妻子却拒绝这样的提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征死了李世民痛哭,潮剧李世民与魏征简介,李世民抓魏征的片段

    封建主义时代,权力最大是莫过于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形容可能过于夸张,但是对于别人的生命,是拥有绝对的决策权。不怕死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伴君如伴虎,在帝王面前还是不怕死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作为天子近臣,他们早就已经学会察言观色,如何不招惹皇帝,就是一门学问,但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出了名的“奇葩”,

  • 朱元璋死后嫔妃都要殉葬,此皇妃却偷偷诞下1子,20年后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死后嫔妃活殉葬,墓中生下1子。(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至于数量,《胜朝彤史拾遗记》中记载,“其中所殉,唯宫人十数人。”也就是说,有十几个嫔妃在朱元璋死后被迫殉葬,自此,朱元璋开启了明朝殉葬的先河。殉葬制度,在西汉初以后,逐渐在中原政权消

  • 生命密码解读:汉代焦仲卿刘兰芝化身鸳鸯PK东晋梁祝化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再次看到焦刘二人的故事《孔雀东南飞》,感慨唏嘘之余,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主题,把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各自的性格匹配度做了分析,看哪一对性格匹配度更高。这一分析不但满足了自己这个好奇心,更发现了两个女主人公奇特的相似之处。根据人物姓名可以得到三组参考数字,分别如下:焦仲卿表现数字80/8,内驱数字31/

  • 三立二废,两度垂帘听政,被北宋皇室遗弃的女人最终挽救了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宋英宗的妻子高滔滔在为孙子宋哲宗选后时,也遵守这个规定,她不止一次地和大臣讨论纳后的事情,并且挑选了一百余官宦之女入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培训,才最终选择祖籍四川乐山的孟家之女为皇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孟氏出身于低级官僚家庭,其祖父只是从五品的眉州防御使,其父亲也只是阁门祗侯。孟氏虽出身于小官门

  • 白居易这首诗令人费解,里面隐藏意境美得令人迷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居易最惊艳的四句诗,小池唐白居易,白居易表达花非花意境

    白居易我们都知道他是唐朝诗人,也是唐朝官员。因此了解了不少的国家大事,生平写了不少的诗。在白居易一生众多诗歌当中,有《观刈麦》《重赋》《新丰折臂翁》等等,从这些诗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官,但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风流才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白居易与女人有关的那些事,那些诗。第一篇就是我们熟知的

  • 堪称毒鸡汤的一首唐诗,为谁辛苦为谁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是因为他运气太差,仕途坎坷到处踩坑,所以养成了很丧的性格。我翻了下,他大概没有写过高兴的诗吧,连杜甫都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开心时刻,他可能一次也没有。在他面前,今天所有的考试不顺都不值一提。看看他的经历吧,大中十三年开始考进士,七年不成。一气之下写了套书,名字叫《谗书》,看看这

  • 从侨置州县和土断制度,分析东晋王朝对北来侨民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什么叫做侨置州县制度呢,所谓侨置州县,就是将原先处在北方的州县名称原封不动地搬到南方,以此收拢流民的制度,这种制度一度得到了许多东晋臣民的支持。但是,在东晋中叶以后,侨置州县制度屡屡受到批判,在众多臣子中兴起了“土断”思潮,并推行了几次土断。从侨置到土断,东晋王朝对北来侨民的政策究竟是如何展开变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