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了10个侄子,为何侄女却又安然无恙?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了10个侄子,为何侄女却又安然无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16 12:32:36

茫茫雾色笼城池,玄武门边伏帝师;兄弟阋墙宫室事,太宗凯奏贞观时;三纲易位董狐笔,四海升平天下期;日日皇城游客众,年年门上贴尉迟。——《咏玄武门之变》

自古以来,皇室斗争都是极为残酷的,在权力的诱惑之下,亲情、友情变得一文不值,为了争夺权力,历史上发生过不知多少罔顾亲情的事情。就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玄武门之变,当初天下大乱,李渊从太原起兵,最终成为了赢家,然而问题却并没有结束,天下虽然是统一了,但李氏皇族内部的矛盾又出现了。身为秦李世民,不想再当王爷了,想要追求更高的位置,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那惨痛的一幕,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都惨死于伏击之下。

一、李世民的做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双方是利益之争,哪怕他们俩是亲兄弟,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放宽之处。而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依旧没有放手,他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于是又派遣士兵,闯入了太子府与齐王府,把自己的十个侄子全部击杀,但令人奇怪的事,所有的侄女都安然无恙,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还要从当初玄武门之变开始说起。

玄武门之变爆发的当天,李世民在进入皇宫的必经之处,安排了伏兵,在太子和齐王赶到后,伏兵万箭齐发,两人当场惨死。之后他并没有立即进入皇宫,而是安排士兵控制皇宫,在掌控了整个皇宫后,他才进入了皇宫面前父亲。也就是说,玄武门之变一开始就是分为两个部分,第1个部分就是诛杀太子和齐王,第2个部分就是在皇宫中发动兵变,将忠于李渊的士兵全部击杀。

二、放过了侄女

李世民虽然对自己的兄弟毫不在意,但是他可不敢对自己的父亲有什么想法,毕竟中原王朝一向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就诞生了历史上的那一幕,李世民走到李渊面前,告诉父亲,太子和齐王要造反,自己已经将他们诛杀,请求父皇册封自己为太子稳定局面。李渊是一个绝对的聪明人,他当然知道儿子的把戏,但他又能做什么?那时皇宫内外都被儿子所掌控,军队效忠的也是儿子,他早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就算儿子不敢杀自己,那过两年让自己“暴病身亡”还是可以的。

于是李渊在无奈之下,册封了李世民为太子,然后举行了禅让仪式。不过事情可不会就这样结束,李世民当然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所以必须要斩草除根,于是他就派兵对太子和齐王的家眷进行清洗。李建成一共有5个儿子,5个女儿,李元吉有5个儿子,6个女儿,最终他的这10个侄子全部身死,因为他担心这些侄子长大后要报复自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斩草除根。但令人意外的是,这11个侄女逃得了性命,问题就来了,李世民难道不担心这些侄女长大后报复自己吗?

三、展现宽厚

其实李世民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封建时代的女子地位低,而且在传统的宗族观念里,女子出嫁后就不属于本家人了。李世民杀戮侄子,只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内心其实还是有一丝温情的,所以就对这些侄女网开了一面。毕竟这些侄女长大后,是会嫁人的,那时就不会有人再认为她们是李家人了,自然就没有后患。而且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为李世民展现自己的宽厚。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该如何安抚太子和齐王的旧部?其实他的做法就是两点,首先是用物理手段清除真正的死忠分子,其次饶恕了大部分人,告诉了他们只要转而效忠自己,就不会有事。在这样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手段下,李世民很快就稳定了局面,而饶恕侄女的性命,就是展现“胡萝卜”的重要方式。其他人看见这部分人都没事,自然就不用担心他秋后算账了,于是转而效忠。

结语:

从大局来看,李世民的确是要比李建成,更适合继承大唐王朝,毕竟唐朝之前虽然有一个大一统的隋朝,但是这个朝代只持续了二十几年,在往前就是混乱了几百年的南北朝,是一个典型的大乱入治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个铁血君主是极为重要的,李建成的性格相对文弱许多,很难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铁血君主。这也是历史的残酷之处,在大局之下,人们的感情显得微不足道,只有不断出现的利益。

参考资料:

《咏玄武门之变》

《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俸禄有多低:县令工资居然跟马夫差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当县令的时候。都只有在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才会舍得买两斤肉,给母亲祝寿。《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朝县令一般是正七品,月俸7.5石。一年的话就是90石,相当于白银45两。而给县令赶马的马夫,一年的收入都有40两白银

  • 明朝“大忠臣”含冤而死,被抄家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刽子手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于谦 于谦何许人也?于谦,明朝的名臣、民族之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同张煌言、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能配得上“忠”这个称谓的官员不少,而于谦则能位列榜首。官宦世家出身的于谦,其祖辈基本都为朝廷做事,然而从他父亲那一代始,整个家族便再无一人入官。因此,于谦的父亲对他给予了厚望,希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对她做了什么?莫高窟1幅壁画,让人不忍细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王昭君简历,王昭君悲惨的匈奴生活,匈奴评价王昭君长相

    王昭君在一生当中,结过三次婚,首先第一任就是匈奴王,当时他娶了王昭君生活了不久便去世了,后来王昭君又嫁给了匈奴王的长子,令人没想到的是,王昭君下嫁不久,长子又去世了,后来,王昭君无奈又嫁给了匈奴王的孙子,感觉他们当时的传统观念怎么就这么奇葩呢?女性就像是玩物一样,一个接一个的下去。在王昭君是之后,当

  • 今日宋太祖赵匡胤诞辰,传说牌九是他发明的,故事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牌九认牌方法图片,牌九投注的最佳方法,牌九上的隐形药水

    然而以上介绍的为正史的内容,关于更多的宋太祖赵匡胤的事迹在这就不过多言明了。我们不如就说说民间那些有趣的传说,据说“牌九”就是他发明的,这个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个传说里竟然把宋朝为何失去半壁江山的事,也给了一个原因,颇具衍说意味,一起来了解一下:话说赵匡胤建立宋朝,迅速平定各地兵匪之祸,得以使国泰

  • 瓦岗寨好汉中最有头脑的人,李密如果听他的,就不会有后来的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净扫狼烟,扫灭群雄,再次建立起大一统王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隋朝的建立顺应天意民心,符合历史潮流,按理说大隋朝也应该会是一个能传诸久远的王朝。但隋炀帝的登基,却使得隋朝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隋炀帝在位期间,频繁掀起大规模对外战争,又征集数十

  • 宋代诗人志南:一生留下一首诗,后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真实身份却是僧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人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那首诗,对,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确实属于诗人高光时刻。但事实却是,张若虚并不是这一问题的完美答案。因为他还有一首名为《代答闺梦还》的诗流传了下来,所以,排除他,而且捎带一句,“孤篇压全唐”的说法也不

  • 现代版“武则天”,山东村妇“称帝”,建宫登基封臣纳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却有着不输男子的远大抱负。她崇拜武则天,成了现实中的“女皇帝”,拥有几百名的信徒,那么她是如何做到的呢?网罗天下奇闻,纵览世间百态。搜寻身边奇人轶事,探寻异样乡野神人,本期子牙童趣轶事奇人录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晁正坤的故事。晁正坤,来自山东安丘景芝村。晁正坤从小出生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因为父母

  • 1561年,戚继光在外偷生5个儿子,妻子王氏一听,抄起刀就往外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1561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王氏怒火中烧?而这其间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戚继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传奇名将,他一生英勇善战,惊叹世人,为中华民族开辟出不朽的英雄传奇,直至如今,他的事迹依然被永远铭记在心。戚继光大将军的身份令人瞩目,他与倭寇、蒙古人进行的激战恢弘壮丽,携兵十余载,击溃若干敌军,

  • 盛唐史上最传奇女子,贞观之治最大功臣曝光,专家:李世民好福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文德皇后长孙氏在13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她帮助丈夫在唐朝建立后,争取后宫人的支持;更是在玄武门之变时鼓舞士兵振奋士气。经历了一场夺权争斗的血雨腥风,李世民登基为帝,即位十三天就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氏为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前朝,她多次勉励丈夫,建议他重用贤臣良才。一次李世民下朝后气汹

  • 南宋开始:赵构先在商丘登基,后一路南逃十余年,最终落脚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无数的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被押往北方。汴京城被劫掠一空,北宋在靖康之难的战火中永远的停下了脚步…说来也巧,这一年的五月,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因正在北上金营议和途中,走到河北滞留了几日而侥幸漏网。他在大臣们的拥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