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因此被认为是影响中华千年的传奇人物,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的智慧,当然也在后世的崇拜中充满了神秘色彩,成为了类似神明的存在,后面的皇帝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与之比肩的,毕竟没几个人能做到造人、造火,及人所不能及的,后世很多地区的人也为自己有可能是他们的后代而欣喜若狂。
不过当“三皇五帝”遇上了秦始皇,他就觉得这些人不够看了,自比功劳高过他们,于是取“皇”“帝”二字给自己的上位加冕,从此世界上就有了“皇帝”之说,秦始皇的功绩也确实吓人,即便是简介也洋洋洒洒的好几大页,而且他身上也确实充满着不亚于三皇五帝的神秘色彩,其中之一就是妃嫔和后代。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历史对于秦始皇的妃嫔和后代真的是吝啬于记载,在他的家族关系中唯一能够确切知道的有:曾祖父秦昭襄王赢稷、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祖母是夏姬夏太后,母亲是赵姬帝太后,儿子有至少20余人,但只有扶苏、将闾、胡亥、公子高留下了名姓,而妃嫔一无所知。
很多人很疑惑这是为什么?几千年来哪个皇帝不是族谱洋洋洒洒一大本?为什么秦始皇对于自己的后代这么吝啬?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还没有造纸术,所有的事情都只能刻在竹简上,即便是能写在竹简上,当时简牍的制作也并不简单,所以秦朝只会记载一些大事,而且他又焚书,于是很多资料就没有了。
所以秦始皇当初千秋万代的愿望无形之中被斩断了一半,另一半是他儿子胡亥干的,公元前211年胡亥跟着秦始皇一起东巡,结果秦始皇在第二年暴毙,赵高和李斯违背其遗愿拥立胡亥上位,并最终伪造诏书将扶苏逼死,而胡亥立马就命令公子将闾,还有他的两个同胞兄弟拔剑自杀,后又逼死了6个,再杀了12个并10位公主。
而胡亥将这些人杀光之后,秦始皇就差不多绝种了,而胡亥也没有自己是家族最后一个直系的自觉,大量调动农民给他修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而且还是无偿还得交费的,这导致了后来频发的农民起义,而胡亥被赵高蒙蔽一无所知,最终阎乐逼死在宫中,所以秦始皇最后的血脉也没有了。
很多人就想问了:那标题怎么还说有后代?其实是因为公子高和子婴。当时公元前209年胡亥说要赐死公子高一家,但他还没有等到对方下令,就主动请缨说愿意给秦始皇陪葬,赵高和胡亥因此放过了他一家人,而且2000年出土《古事纪》《新撰姓氏录》,上面记载公子高其实没有殉葬,而是改名作弓月君去了日本。
子婴则是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死后,赵高扶持上位的一个傀儡,那时候赵高妄想谋朝篡位,不过群臣都不支持他,他只能迎立子婴,称子婴为“秦王”,不过子婴很厉害,假托生病不理朝政,将赵高骗到了他的寝宫,然后进行刺杀,一代宦官,秦朝悲剧的背后黑手终于落幕,但很快子婴就被项羽屠杀,不过他还有两个儿子下落不明。
加之以《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所言,秦始皇的后代妃嫔远远不及上面所说之众,散落天涯是大有可能的,只不过直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罢了,而且普遍认为“嬴、银、寅、秦”四姓是其后代,“赢”不用说了,“银”一听就跟“赢”有关,“寅”姓非常少见,“秦”是子婴旁支。
所以如果你是这四个姓氏之一,就很有可能跟秦始皇有血缘关系,当然即便没有也很有可能是其旁支后代,不过这几千年的演变,又加上只有男子才可以传承姓氏,赢脉还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