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女性服饰到底有多时尚与开放?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唐朝女性服饰到底有多时尚与开放?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98 更新时间:2024/2/4 5:29:03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人提到大唐女子,有两个基本印象:一是“以胖为美”,二是“开放袒露”。这主要源于后世自媒体和影视剧对大唐的描述和引导。事实上,唐朝女子的时尚一直都在变化,唐朝女子有哪些时尚潮流呢?与现代女子相比,有哪些差异呢?

女扮男装时尚

唐朝一些时尚潮流的引领方式与当今世界差不多,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地由一些有话语权的女子发端。而唐朝宫中女子对时尚潮流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唐朝流行女子中性风,恐怕与太平公主有极大关系。

有一则关于太平公主的趣事。在一次家宴中,备受宠爱的太平公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以男子姿态载歌载舞地出现在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唐高宗和武则天“大笑”。本是违制的事,因为公主的身份,此事就此揭过去了。宫里不禁,贵族女子不禁,这风气就渐在民间传开。特别爱出行的唐朝女子,也开始学着穿男装外出。实际上,女子穿男装,不拘一格,有时尚精神,这样的着装,也方便参加社会活动。于是,女子着男装成为唐朝女子的一股潮流和时尚。

图片来自网络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女子中性风流行起来了。据《中华古今注》记载:“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着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旧唐书》也有类似记录,并言女子穿男子衣服是“尊卑内外,斯一贯矣”。以上史料的相互印证大抵可以说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女子中性风流行的说法可信度相当高。

其实,唐朝女着男装风尚可能受到少数民族服装影响,诗人元稹认为“女为胡服学胡妆”。唐人女子爱上了胡服的奇异风格,“英姿飒爽犹酣战”不足为奇,这样的风俗一直保留到唐朝灭亡。

骑马时尚

在唐朝还有男女都偏爱的骑马时尚。在古代,骑马似乎仅仅是男人享有的专利,少有女子骑马的事。隋朝起,随着北方少数民族骑马风俗兴盛的影响,骑马已不再仅仅是男人专利,女子们也爱上骑马。至唐朝,对于女子骑马也有诸多记载,从出土的多件唐人墓葬文物中,也找到了女子骑马俑的实物予以佐证。在南京六朝博物馆中,能观赏到唐朝女子骑马的文物,其还原后的女子骑马的样子,美伦无比。

女子骑马与女扮男装一样,都是唐朝女子时尚的一种。唐初,宫女可骑马,但要求戴幂篱,以免被路人看见。到了开元年间,女子骑马已无须遮蔽。“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描述了虢国夫人(杨玉环姊)骑马的情形。那时贵族女子出行骑马,是生活日常。养马成本太高了,一般经济条件的平民百姓家女子,少有骑马的记载。

除了骑马出行,唐代女子还喜欢打马球,参与狩猎活动。打马球兴起于初唐,是那时无论宫内、宫外,无论男女均喜欢的一项运动。试想女子们身着胡服、男装或戎装,在球场驱马奔驰,享受原本属于男人的体育活动,这绝对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唐朝女子冲击传统,骑马是其自由诉求的表达方式,宋朝以后,出土墓葬中已少有女子骑马俑了。思想封闭和禁锢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重文抑武的宋朝,马匹数量急剧下降,无马可骑。

女着男装、骑马等时尚反映出唐朝女子放飞自我、追求自由的开放心态,在这非常特殊的年代中,她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令现代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影视剧中唐朝女子较为暴露的服装。

服装裸露时尚

唐朝女子服装的法令规定较男子简单,要求不算严格,执行也不够彻底。尤其在武则天时期,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们在婚姻、性和日常生活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这些内在诉求也体现在服装的变化上。

唐朝女子服装的主流有三类:上衫下裙、胡服和男装。上衫下裙,又由衫、裙、帔等组成。从初唐到盛唐,女子衫的领口越开越低,直至半袒胸乳。

图片来自网络

她们这样穿着,丝毫没有封建时代女子紧裹自己的自觉,也不觉得有何不恰当。

襦裙服是唐朝女子的主要服式。唐朝女子的上襦比较短,襦的领口也在变化,一开始保守,到了盛唐时期,领口低至可见胸前乳沟。总体而言,女子的上衣衫襦呈现三个特点:越来越薄、越来越透、越来越露。翻开《全唐诗》,这群诗人们不惜笔墨,描述这种在古代少见的穿着方式。无论徐夤诗作“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还是方干诗作“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均是描述大唐女子的服装时尚的开放性。有人说这是底层行业的时尚,实则在宫廷中也是如此。

在唐朝诗人的眼中,女子们仿佛一夜之间彻底放开。在这个女性意识觉醒与社会主流观念冲突的时代,传统保守和放飞自我并存,前者是封建王朝的根基,后者是时尚标榜。实际上,在唐朝有两类女子可以穿开胸衫:一类是有身份的人,一类是歌伎、舞姬等需半裸胸以取悦达官贵人的女子。这两类人中,一般不包括普通百姓家的良民女子。民间良家女子不许半裸胸,但是个别影视剧为了某种表达需要,将所有女子的着装基本按此模式复制。

初唐到盛唐期间,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互通往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款式的走向,比如服装袒露,是受到了胡服的影响,这也是唐朝服装开放性的一种表现。《文献通考》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

唐朝女子追求服装色彩鲜艳,裙子的颜色多以红、紫、黄、绿为多。红色在唐朝尤其流行。“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描述的色彩鲜艳的红裙,因其色亮如石榴花,也被称为石榴裙。除了对色彩的追求,唐朝女子也喜欢加“半臂”。这是一种短袖上衣,始于唐高祖时期,这样的服装样式在现代也常见。

从男子服装看王朝政治,从女子服装看时代风尚。唐朝女子的服装时尚,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也影响了后世女性的日常生活,更为唐文化增添了光彩。唐朝是一个璀璨的朝代,它给予女性足够的空间,把人性中压抑的部分释放出来。女着男装,是在反抗男尊女卑;女子骑马,本意在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圈子;而穿袒露装,更是一种自我释放的表达。

只是,历史似乎开了一个小玩笑。在整个封建王朝,唐朝女子意识的觉醒刚刚有了一个小起点,在后世便滑落了。唯有在唐朝,时尚是习惯,是解放,是她们的个性光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贺挥笔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直到近代才出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贺被称为“诗鬼”,被誉为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诗人,李贺出生于晚唐,曾经家世显赫,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八叔郑王李亮,李亮一族名人辈出,淮安靖王李神通、襄邑恭王李神符都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李贺终归属于李唐皇室的远支,随着时间的消逝,到了李贺这一代已经穷困潦倒。李贺7岁的时候,韩愈、皇甫湜前来造访,他

  • 她是大唐江山的平阳昭公主,要是没早亡,战绩绝不输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平阳公主大结局,平阳昭公主和李世民的关系,唐朝的平阳公主的真实相貌复原图

    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凭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用军礼殡葬的女人?公元617年,平阳的丈夫柴绍得知李渊要起兵反隋准备跟随,又怕留下平阳不安全,谁知平阳却说,你可赶紧走吧,我又不傻,有危险还不能躲吗?老公陪着老爹兄弟上了战场,平阳在后方也没闲着,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变卖产业,赈济灾民,在当地拉起

  • 太监高力士娶刺史千金,有权势财富就能娶到女神定律自古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力士个人简介,历史人物之高力士,高力士的妻子

    甚至还有“穷不配拥有爱情”的言论让很多年轻人对爱情望而却步。婚姻的幸福指数是否与财富成正比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个太监娶妻这样的极端例子中可见一斑。太监作为在生理上已经不具备部分男性特征的群体,却依旧会选择娶妻纳妾。古代很多小太监都会与宫女形成“对食”,秘密或公开的一起过夫妻生活。唐代著名大太监高力士

  • 唐玄宗与杨贵妃:生前不能保全,为何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商隐有诗曰:“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讽刺意味更大:当年还笑话人家牛郎与织女,你一个天子连心爱的女人都保全不了,还不如人家平民卢氏与他的媳妇莫愁!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期望他抛弃江山社稷,与心爱的人远走他乡,是不现实的。到时,又会有人批评他不爱江山爱美人了。但

  • 唐朝第一清官,穷得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秘密下诏:你多少贪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大文豪苏轼对陆贽的赞誉,苏轼认为陆贽的智谋和张良一样,辩术和贾谊一样,那么陆贽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如此的厉害呢?谈及历史上的清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包拯、海瑞,可是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唐朝还有一位清官,他就是陆贽。陆贽自幼刻苦读书,考中进士之后,担任翰林学士。泾原兵变爆发之后,陆贽便跟随唐德宗一起

  • 唐朝女子再嫁之风大肆流行,百姓们表示:我们也是跟人学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婚姻改变阶层例子,公主再嫁,丧夫不再嫁反而是女人最好的保护

    主观原因:唐人的贞节观念逐渐淡薄唐朝以前,寡妇守节的思想发展自周朝时期开始,寡妇守节的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而春秋战国时期,亦出现过以坚守贞节为名的"贞姜"、"贞姬"等称呼,从这些称呼上就可以看出,那时候,人们也已经开始以女子守贞为傲。秦始皇时期出现的寡妇巴青,那就是贞妇的杰出代表了,史书有载:巴蜀寡

  • 唐代中后期,高级官员的整套官衔,实在是长得有点离谱,动不动就是4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40来个字的结衔,在当时还不算长,最长的一类,应该是边镇节度使的结衔,基本在70个字上下。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任西川节度使时,全衔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管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管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都尹,临淮郡开国公

  • 八王之乱千古传奇,诉说西晋血泪辛酸史的秘密,这一法则至今受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要先了解八王之乱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西晋。西晋在历史上仅仅只有36年的统治时间,也就是公元280年--316年。西晋的短暂统一是由三个部分完成的,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当时曹操的儿子曹丕不断扩大势力,有了统一天下的能力,随后建立了魏国,之所以顺利建立,离不开大功臣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大将军司马懿的支持,在曹

  • 为什么安庆绪要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安禄山?单单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鲜花,我来回答。安禄山是如何发家史的?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做巫师的母亲带着他,在突厥族里过着流浪的生活。在为了生存而谋生的日子里,安禄山渐渐长大。鲜花一直觉得安禄山,很聪明!据说,长大后的安禄山,是个牙郎。旧时的牙郎,指的是周旋在买卖的生意人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干这份差事,那不是一

  • 盘点历史上靠儿子得皇位的4位帝王,李渊上榜,最后一个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西周王朝先祖王季周朝是我同古代皇权时代以前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段,相传,周太王非常喜欢孙子姬昌,因此逐渐萌生出了一个想法——隔过太伯和仲雍,直接将皇位位传给幼子季历,以便保证将来季历再传位给姬昌。据司马光《稽古录》记载:“(姬)昌有盛德……古公(亶父)知其必兴周家,欲立季历以传昌。太伯、仲雍知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