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为什么“易老”?王勃的感慨不合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为什么“易老”?王勃的感慨不合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37 更新时间:2024/1/27 13:54:10

王勃被称为“唐初四杰”,拥有着超乎常人的学识,他是少年天才,留下千古名句。

无论是王勃十几岁便通晓“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还是他未冠即仕,都让他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如若新星嵌长空。

王勃年仅十六岁时,便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王勃仕途初开,前途光明,才华溢于言表,深得沛王李贤欢心,终任沛王府修撰,常伴其左右。

只不过少年张狂,意气风发,年少得志的王勃,只知尽情施展才华,又哪里懂得珠光内敛的道理。

一次,在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时,为声援沛王李贤,写下一篇激昂澎湃,言辞犀利的《檄英王鸡文》。

当这篇《檄英王鸡文》被放到李显案头时,引得李显勃然大怒,命人将王勃逐出沛王府。

斗鸡本是娱乐之事,王勃竟然写檄文声讨,加之王勃才华横溢,字里行间用词尖锐,虽是名为《檄英王鸡文》,本质却是在骂李显,李显又如何能够不怒呢?

王勃的年少轻狂,代价是功亏一篑,本是光明前途,却一朝损失殆尽,一股苍然悲凉之感压抑心头,终在滕王阁之宴上,写下《滕王阁序》,其中一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抑郁之情,便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究竟经历怎样的人生,引得王勃在低谷期的强烈共鸣,他又为何“易老”?

冯唐这个人与王勃其实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他不是文人,也不是天才,却是一个西汉著名的孝子。

史料中对冯唐的记载是“唐以孝著”,说明冯唐是大孝子,赡养父母,直至养老送终。

冯唐送走父母双亲之后,完成守孝,他也早已是一位50余岁的老翁了。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本就不高,冯唐活到这个岁数,已经算是步入晚年,想要当官,更是奢望。

好在西汉时期注重孝道,在任用官员时,十分注重孝子。“选孝廉为郎”,便是汉代官制的一个重要制度。

汉初举孝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察举廉吏,另一种便是察举孝子。

冯唐身为一位孝子,虽然年岁已高,却依然得到察举,于是,“唐以孝著 , 为中郎署长”,成为一位中郎署长。

西汉为何要察举孝子为官?原因很简单,汉初的统治者认为,孝子能够孝顺父母,自然也会忠于君主。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至少在冯唐身上确实是言中了,他不仅是孝子,而且为人正直,亦是忠君之士。

冯唐为人刚正,说话不留情面,在中郎署长的职位上做很久,也不见起色。

不过,冯唐很幸运,在他做中郎署长期间,有幸遇到汉文帝,并且与汉文帝做了深入交谈,只是,冯唐面对汉文帝说话依然直来直去,几乎搞砸了这次面圣的绝好机会。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冯唐见到汉文帝时已经年近古稀,也正是因为他的老迈,令汉文帝十分好奇,停下车辇询问冯唐,为何这么大岁数,还在这里任郎官?

冯唐以实际情况回答了文帝,他曾经居住过代地的回答,引起了文帝的兴趣,因为文帝曾经做过代王,便继续对冯唐多说了几句。

文帝在冯唐面前发了一句感慨,提到一个人,他便是赵将李齐,文帝表示对他在巨鹿之战中的表现十分佩服,希望能够得到李齐这样的将领。

文帝本来一句感慨,结果此话入了冯唐之耳,可谓正中下怀,因为其祖上与父亲乃是赵国人,曾经与李齐、李牧、廉颇都有过交集。

冯唐深知李齐与李牧、廉颇尚有差距,与这二位相比,李齐的水平根本排不上号。

冯唐是个直肠子,心中所想,转瞬间便成了口中之言,他对文帝表示,“(李齐)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又对汉文帝讲了他这么说的根据。

汉文帝听了冯唐有理有据的说辞,一时间无法反驳,只得顺着冯唐的话,又发出一句感慨,“我如果能得到廉颇和李牧为将,又岂会担忧匈奴!”

“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哪知汉文帝话音刚落,冯唐又来一句,“陛下即便遇到廉颇和李牧也不会重用。”

这一次,汉文帝真生气了,怒气冲冲的进入禁宫。

不过,汉文帝是少有的明君,冷静之后,召来冯唐问话,冯唐一句“鄙人不知忌讳”,充分证明他是一位直言极谏之人。

冯唐对汉文帝解释他为何说出汉文帝不会重用廉颇与李牧的缘由,原来冯唐是想趁机对汉文帝进谏。

冯唐认为,廉颇与李牧之所以成为名将,镇守一方,因为帝王对他们的信任,边疆税收与战利品,尽归他们使用,奖励将士。

而如今的云中郡郡守魏尚,治理边疆卓有成效,赏罚分明,却因为谎报杀敌6人,便获罪下狱,由此看来,汉文帝无法重用廉颇与李牧这样的名将。

冯唐的谏言很有道理,汉文帝采纳,将魏尚官复原职,并且拜唐为车骑都尉 , 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冯唐直到古稀之年,才以一次极谏获得汉文帝的赏识,成为车骑都尉。

汉景帝继位之后,封冯唐为楚相,后来又因为他的性格问题给罢免了。

直到汉武帝登基,打算再次用冯唐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虽然有心报效国家,却再也没有力气和精力了。

王勃所言的“冯唐易老”,其实是表达冯唐年高官微的不得志,以此表达自己当时的处境。

“冯唐易老”,如今用来形容老来不得志。

其实,“冯唐易老”的处境虽然尴尬,却与王勃所处的情况并不相同。

王勃是因为年少轻狂,口无遮拦,尽毁前程;而王勃认为的冯唐老迈不得志,其实并非是冯唐命运多舛,实在是因为他的“志”不在官场,而在父母。

在“孝”这个角度来看,冯唐不仅得志,而且还是志得意满,达成所愿。最重要的是,在尽孝以后,又在官场得以施展,虽然古稀之年才迎来机会,却再也不能用“冯唐易老”来形容他遇到汉文帝以后的生涯。

武帝立 , 求贤 良 , 举 冯唐 , 唐时年九十余。

冯唐为官时期的史料不多,但是必然有很大作为,而且他虽然是直言之辈,人缘却保持很好,这一点在汉武帝时期,年九十余的冯唐依然有人向汉武帝举荐就能看出来。

冯唐,50岁以前完成自己作为孝子的毕生夙愿,因孝察举郎官,又用后半生完成自己为官的追求与抱负,直到九十余岁,依然受到重视。

所以,冯唐虽然易老,他的一生却并非不得志的一生,相反,冯唐的一生可谓忠孝两全,令人羡慕。

参考资料:《汉书》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棋偷情的潘又安,从名字中就看出曹雪芹对这件事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贾宝玉一直都是非常重视女性的,这一点从他日常的行为举止中都可以看出来,因为是神瑛侍者下凡,所有可能对人间那一套男尊女卑非常的不适应吧,在那样的环境下一直都觉的女人是胜过男人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非常先锋和前卫的,也经常说一些胡话。但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从很多小事中我们也能看出来宝玉的这种尊重女性的态度

  • 乾隆先后将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清理干净,为何李卫这根刺不敢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01满汉依旧还是朝中大势之争虽然从康熙时代就一直推行满汉一家,但实际上满汉地位却依旧差距过大,汉人在官场上的地位始终比不了满人,特别是那些从关外追随清军入关的满人。康熙去世后,留下七位顾明大臣,其中只有张廷玉一个是汉人,其余的不是亲王就是与皇家关系密切的满人。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大力整顿康熙留下的烂摊

  • 他是清朝唯一享太庙的汉臣,父亲却曾因他为考科举,无奈告老辞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严格的门第等级,是清朝的封建集权的一大表现形式。清朝以满清贵族最为尊贵,其次是蒙古贵族。之所以蒙古贵族能在清王朝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当初清军入关之时,仰仗了蒙古铁骑的力量。可以看看清初几位皇帝的后宫,基本上都是蒙古贵女,博尔吉济特氏中光是皇后就出了好几位。等到大清在中原站稳脚跟,蒙古就不再是他们

  • 八国联军侵华罪行累累,那八位领头人最后结局如何?一国永远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900年春的义和团运动是导致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诱因。借着镇压义和团的名义,由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列强。聚集5万八国联军,掀起了瓜分和掠夺大清的狂潮。北京天津相继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雁过拔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之后他们闯入紫禁城,抢走其中无数奇珍异

  • 《雍正王朝》:年羹尧来见年秋月,为何年秋月说“我没有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年秋月说:“我没有哥。我们年家的人都死绝了。”年羹尧听后一阵诧异,还以为是有人欺负了年秋月,忙问道:“妹子,到底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年秋月带着哭音说道:“谁给我受的气,关你什么事!反正一家子的旗也抬了,你的官也升了。把个女儿养在主子府里讨主子的好。一家子指着这个飞黄腾达,我们年家可真出息啊!”到

  • 《甄嬛传》眉庄老是摆臭脸,为何一笑复宠了?原是抓了雍正的软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简介,甄嬛传眉庄评价,雍正三哥胤祉结局

    沈眉庄与甄嬛,安陵容一同进宫,前期三人亲如姐妹,但随着安陵容对她们的嫉妒;她们之间的姐妹关系越走越远,最后只剩下甄嬛和她相互照应。与甄嬛不同的是,沈眉庄的至情至性让人感动,甄嬛虽是真性情之人,但与沈眉庄想比总感觉差点意味。后宫嫔妃失宠时有发生,就连最受的甄嬛与华妃也不例外,而复宠的过程就多种多样了;

  • 《甄嬛传》甄嬛为了儿子耗尽心思,就算雍正在世也未必能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甄嬛18岁左右时和皇帝取笑说自己的妹妹是大美人,可是不足十岁,所以甄嬛和甄玉娆应该是相差十多岁,甄嬛传快结束时,甄嬛三十岁左右,甄玉娆应该20岁左右,那么问题来了,20岁正值女人最适合生育的年龄,何来“身体不好不适合生育"以至于非要过继孟静娴和果亲王唯一的儿子”元澈给夫妻俩。甄玉娆又不是不孕不育

  • 《甄嬛传》甄嬛本无心气死雍正,奈何他说了这句话,最终一命呜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清楚,甄嬛和果郡王是十分相爱的,在甄嬛被雍正逐出后宫之后,果郡王便一路尾随,悉心照料她,为她排忧解难;最后甄嬛对她动了真情,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孩子。这些事本来雍正是不会知道的,但雍正皇帝疑心非常重,甄嬛对他的感情遭到了她的怀疑。在甄嬛再次回宫后,就打算对雍正进行打击报复,没想到甄嬛

  • 《红楼梦》迎春:有个不靠谱的父亲是什么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楼梦迎春结局是什么,红楼梦迎春灯谜解释,红楼梦里的迎春三姐妹简笔画

    迎春排行老二,是荣国府大老爷贾赦的妾室所出,生母早逝,贾琏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父亲袭了职,也算是标准的大家千金了。自元春进宫之后,这位二小姐就是贾府最年长的姑娘了,可瞧着前面80回里,迎春的存在感并不明显,同样是庶出的探春,就比她机敏出挑许多。读红楼梦的时候,常常会产生遥望,这大观园里都是些什么神仙

  • 《皓镧传》终于定档,魏姐变皓镧,乾隆变投资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和魏姐的电视剧,皓镧传大结局皓镧与嬴异人同居,皓镧传最后皓镧去哪里了

    《皓镧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周战国晚期,那时候只剩秦国和赵国两个超级大国相互抗衡,两国之间势会有一场生灵涂炭的战争,故事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在这部剧中,聂远饰演的吕不韦是一个商人,当然他也是这场政治势力斗争中的投资商,那时候昭襄王已经执政秦国40多年,早已立了自己的次子安国君赵柱为太子,赵柱有2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