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瞻基最宠爱的弟弟,无功绩却满墓室珠宝,金腰带都比帝王多一条

朱瞻基最宠爱的弟弟,无功绩却满墓室珠宝,金腰带都比帝王多一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4/1/2 21:23:48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朱棣,爷爷朱元璋,儿子朱瞻基,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话题中心,流量大咖,说起这个时期,人们自然会谈起朱高炽的登基事迹,想起他大儿子朱瞻基是如何受朱棣的喜爱,而朱瞻垍这个小儿子,看起来没什么人关注,但却极为受宠。

这从梁庄王墓中发掘到的文物数量就可以看出,2001年,湖北大洪村有人举报说附近有盗墓贼出没,当地文物局立即出动,为保护文物开展了发掘工作。

结果是真的震惊整个考古界,因为没想到一个梁王墓能挖出如此之多的文物,里面金盆金壶银瓶金锭是琳琅满目,各种金银珠宝总量达到了五千余件,简直比皇帝的陵墓还奢华。

事实上也确实,万历皇帝的墓中出土了十二条金玉腰带,结果梁王墓比他还多一条,一个亲王墓的陪葬物差点就赶上了葬了一帝两后的陵墓,当然,梁王墓的出土文物数量也是超过所有已知的明代亲王墓葬的。数量多不算,质量还都很高,几千件中,贵重文物数不胜数,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上百件。

所以为什么这位亲王就如此特殊呢?他有什么战功或特殊之处吗?其实他确实没什么大的贡献,他的特殊之处,或许就是因为身为幼子幼弟,得到了更多的宠爱吧。

朱瞻垍永乐九年(1411年)出生,正统六年(1441年)去世,也才30岁,是真正的英年早逝了,《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以疾薨,欲随王逝。承奉司奏蒙圣恩怜悯,遂降敕旨存留抚养王二幼女,仍主王宫之事。景泰二年三月十七日,以疾薨。”

说是梁王朱瞻垍因疾病去世,他的妃子魏氏也悲痛欲绝,也想跟着他去死,结果被以抚养梁王的两名幼女为由拦了下来,十年后,郁郁寡欢的魏氏病逝,之后合葬在梁王朱瞻垍身旁。

根据记载,梁王为人忠厚友爱,与兄弟手足情深,皇五子襄献王朱瞻墡封国襄阳,路过安陆州时,梁王“率文武官出郭迎见”。临走时梁王和兄弟不忍离别,悲痛地说:“今后兄弟不复相见,奈何!”

果然五年后,朱瞻垍就病死了,当时朱祁镇闻讯悲痛不已,三天没有上朝视事。朱瞻垍还很年轻,身下没有子嗣继承王位,所以梁王藩号最后也被朝廷收回,不过这也是他土文物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子嗣,财富无人继承,最后只能陪着他全部埋入地下。

从墓志及《明史》等正史的记载看,朱瞻垍虽“好学乐善,孝友谦恭”,但他的一生,确实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功绩,可能真的是家里受宠的宝贝儿子、弟弟,作为老幺,结果还早死,没有子嗣,这也确实让人疼惜。

加上朱瞻垍所处的时期,刚好是明王朝实力最强的时候,从墓中出土的国宝级的金锭上,就刻有“西洋”字样的铭文,刚好佐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梁庄王墓规模不大,但随葬物品非常丰富,且工艺都十分精湛,是已挖掘的明朝亲王墓中居首位的亲王墓。来看看墓中都有哪些惊为天人的文物。

冕冠

这顶冕冠是亲王的礼帽,上面有140件金玉附件,据《明会典·亲王冠服》:“冕五采玉珠九旒,红组缨,青纩耳,金簪导。”梁庄王的这顶冠,其串珠系仅“四采”。

金花丝镶宝石带

这便是传说中的金玉腰带了,比定陵还多一条的梁庄王,出土的这条由24件金花丝镶宝带銙和两件金带扣及一件脱落的金插销组成。共镶嵌红、蓝、祖母绿、东陵石、长石等宝石84颗,这金玉珠宝,看着就让人移不开眼。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帽顶

这是一件极其精致的帽顶,基座纯金,帽顶用白玉镂空龙纹,上存六颗宝石。明代的帽顶和帽珠的材质等级都有明确规定,要按等级来使用,很明显,梁庄王的属于最高等级。

云形金累丝镶宝石掩鬓

掩鬓就是戴在女子两鬓的钗子,上面这两支,左、右各存宝石6颗,簪头以双层花丝制作,也是十足的珠光宝气。

梁庄王的墓可以说是让人大开眼界了,出土的金玉数量繁多,用金量达到16公斤,其中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等宝石近百颗,简直就是金玉满堂的典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元璋:并非我不想,而是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标妻子,穿越时空的爱恋朱标死朱棣献印,朱标不死朱棣会反抗吗

    《明史》中对于朱棣的评价,有着很大吹嘘和夸大的嫌疑!不过,在众多的皇子中,朱棣是朱元璋能力最优秀的那个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太子朱标都很认同的。也是因为这样,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很多人都会觉得朱棣是新皇帝的最佳人选,甚至在后人看到朱标去世后,都为朱棣没被册立继承人而感到冤枉,大家想一想,朱

  • 朱元璋宴请功臣,为何刘伯温吃完匆匆请辞告老还乡菜中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老朱又让上菜,这次上的是红烧兔子肉,红烧狗肉,一碗燕窝羹,群臣都十分喜欢,开开心心的吃完了这顿饭。宴后,刘伯温就便急急忙忙的来向朱元璋请辞,说自己身体不太好,要回家侍奉老母,以尽孝道,养育子女,过采菊东篱下的山水田园生活。刘伯温告老还乡的时候,徐达还前来送行,说天下太平,要重视群臣,那为何不在京

  • 明太祖——铸铜朱元璋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

  • 明末四川第一武林高手的悲剧人生——他曾将张献忠打得狼狈逃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杨展,字玉梁,是四川乐山(此时称嘉定)人,从小生长在大佛脚下。他是正经的武进士,是明末地方将领中少有的科班出身。崇祯十年,杨展在京城中得武进士第三名,轰动全川,被公认为四川武林第一高手。因为明朝武举考试比较重视个人武力,杨展却在考试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骑射表演:他将考官特意选出的一匹不驯烈马骑驯得服服

  • 彭勇,,坚守与变通:明代的边疆观念及周边民族事务的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院长。主要研究明清史,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论著有《明代班军制度研究》《四镇三关志校注》和《明史》(人民出版社)等。摘要:明代的边疆观念是基于传统中国的“华夷之辨”和“天下一家”的思想而形成的,并以此确定边疆观念、边疆范围和管理体系。在边疆和民族事务的

  • 《唐宫美人天下》爱上没有心的李治,青鸾的结局怎么可能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青鸾接近李治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她还妄想可以得到李治的一颗真心,只能说青鸾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痴人说梦。李治从小就见过了太多的尔虞我诈,所以他怎么可能轻易相信不知道底细的陌生人呢?尤其是像青鸾这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很难让李治不对她产生怀疑。李治的演技也一直都是非常在线的,他也是腹黑的代表,他

  • 武则天醉酒时,随口给一小国赐名,至今被中国人视为笑话 ​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倭奴国,这是中国对日本最早的称呼,当初日本为了能够向中国老大哥拜师学艺,纵使这样屈辱的名字也能够接受。过了数百年,日本学的也差不多了,懂得了些礼义廉耻,便想要向宗主国征求一下意见,给他们换个好听的名字。为此,日本特意召集诸多学者,四处翻阅古籍要整出个好名字。于是,日本这个名字应运而生。因为古代日本人

  • 开创“大中之治”的唐宣宗,他虽然做得不错,但地方仍存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唐宣宗这个皇帝在位的时候,还是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的。他能选用贤臣,远离奸佞小人,照顾百姓,不滥用刑罚,对于国家来说,这样的君主也是很难得的。不过,就算如此,但他治理下的国家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患。可能这些隐患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影响,但积累之下,还是给朝廷带来了很多伤害的。首先,一件事是藩

  • 钱镠:陌上花开,那个面若钟馗的男人,是五代十国史里弥留的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钱镠忠义,钟馗是哪里的人,钱镠不近女色

    大唐大中六年(852年3月10日),这个缔造了中国封建史巅峰的王朝机器此时已经锈迹斑斑,当时朝政混乱藩镇割据,唐王朝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后迅速走向没落,在历史的尘埃里做最后的挣扎,距离它彻底罢工还有半个世纪的时间。此时在杭州临安一普通的渔民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其出生极不平凡,带着红光就这么来了。中

  • 秦朝的美男,唐朝的公主都长啥样?看了他们的素颜照后,网友坐不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距离现在已经有了几年前的历史,作为中国最发达的朝代之一,唐朝当时非常繁荣,甚至日本远赴唐朝就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所以到现在,我们都能够发现日本的文化中也有唐朝文化的技术,甚至日本的汉字都借鉴了汉字文化,不过我们在古装的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唐朝公主倾国倾城的长相,究竟唐朝公主长得是什么样子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