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公子名声显赫,为什么没有秦国,这才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原因

战国四公子名声显赫,为什么没有秦国,这才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03 更新时间:2024/1/22 23:17:36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战国时代的话题又热了起来,每次看到郭开就想打他,看见李斯就觉的他是个小人,韩非死了,死在了李斯的怀里。

要是李信不死,赵国也不会那么快亡国,赵姬终于下线了,秦王终于可以安心完成统一大业了,大家每个人都在说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通过弹幕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下心中对秦统一的感慨,这样的电视剧本来就容易知道话题,这样有趣的话题也会有很多。

比如说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他们这几个人,都是出身高贵,功劳显著,广大门客一时风光无限的人。

[var1]

他们无一例外全是惨死,跟李牧之死效果差不多,每个国家都是痛失了国之栋梁,你是不是觉得昭烈君今天要说一个或者是几个令人惋惜的故事呢。

然而并没有,今天我要说的是,正是有了他们这些闻名天下的“国之栋梁”,才最终造成了秦国统一天下,这里面隐藏着秦国能够统一的真正秘密。

大家看个热闹,我们却要看个门道,今天我们就扒一扒,秦国最后能战胜六国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秦国的制度跟其他国家有着根本的不同。

[var1]

(01)周朝早就灭亡了?

尽管研究历史是有趣的事情,但是毕竟古籍就那么多,感兴趣的话都可以读一读,但是你要是想在历史学领域,尤其是在不依靠新的考古发掘的情况下,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这个崔述很厉害,他有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要是说出来你可能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事2000多年愣是没人发现。

他的这个发现很有趣,那就是周朝其实早在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就亡国了,这个结论可是有点惊世骇俗呀,我们都知道最后的周天子是周赧王,这个《大秦赋》里也有演过,就是那个心情激动无比,咒骂秦人不过是自己仙人马奴的那个老头。

[var1]

这个周赧王是末代天子,也是咱们教科书上写的,怎么崔述有什么新发现,推翻了这个结论了吗,那为什么我们教科书上还写的是周赧王是最后的周天子呢?

这个国家亡不亡,关键看你什么标准,有人说末代赵王是赵王迁,但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六年后才被灭,但大家公认的还是赵王迁是末代赵王。

如果按照通行标准,你会发现崔述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历史过程不细说,简单来说下结果就是,周天子把属于自己的最后一块土地也分封了出去之后,周天子已经彻底没有一寸土地了。

这里面就涉及到周朝的基本制度分封,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天下初定,周天子分封诸侯,当时土地大人口少,用手大概一指说这个地方就归你了。

[var1]

于是这个有功之人就带着“锅碗瓢盆”的礼器出发了,有天子昭命和一套礼乐典章,从此你和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可以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这个地方就是属于你们家族了。

但这个分封有个致命的缺陷,大臣有了功劳就要分封,可是地越封越少怎么办,而且有些到了后期,都是抢地盘,抢完之后,让周天子盖个戳认证一下,说这个地归我了。

这是周朝的命门,地越来越少,分封终有到头的时候,终于在周显王二年的时候,被逼无奈之下最后一块地盘也分封了,从此周天子就连一寸土地就没有了。

没有一寸土地的周天子,你要说他已经亡国了也行,不过分封的也是周天子的兄弟,暂住在兄弟家也没什么不行的,周天子没地方住,经常轮流住在东周君或者西周君家里,于是在《大秦赋》里,我们看到了同时存在着东周君、西周君和周天子,这是符合历史的。

[var1]

(02)狡诈的黄蓉

《射雕英雄传》里有个有趣的情节,聪明的黄蓉为了通过渔樵耕读这一关,黄蓉出了一首非常刁钻的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这首诗是讽刺孟子的,尤其是最有一句让阻拦他们的儒生很是难堪,黄蓉的意思是,孟子那么有才能,你应该去效忠周天子,干嘛到处跑,不是到齐国就是到魏国。

黄蓉只是一是机巧而已,这个话题完全可以反驳,而其可以反驳的理直气壮,要是孟子去了周天子那里,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呢。

分封的意思就是这个地就给你们家了,你们世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对里面的土地人们全权负责,周天子不再享有所有权。

[var1]

然后这里面往下就是逐级分封,太子给你封个国,国君在把土地分封给大夫,这样一级一级封下去,最后一个等级就叫士。

这里面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上司的上司不是我的上司,我奴仆的奴仆不是我的奴仆,每个人之效忠听命与自己的上级,对越级的上司完全没有效忠义务,这就是那个时代著名的家臣篡位的基础。

国君只能命令大夫听话,大夫手底下有自己的兵马,如果大夫不听话,国君是没办法直接命令大夫手底下的人的,这样一路走下来,以下犯上的事情就时有发生。

因为封地是世袭的,你又拿不走,所以听不听上司的话,也是看下属的心情,这种体制到了战国时代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因为这样效率实在太低了,而且世袭封地,当地的封君想的就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对国家利益不是很关心。

这里面改革最成功的就是秦国,正是秦国最成功最彻底的变法改革,才是秦国最终能够战胜其他六国的根本原因。

[var1]

(03)从封建到郡县

从春秋时代开始,各个诸侯国之间就开始了不断的攻伐,国与国之间的攻伐,就必然要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所有改革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提高效率。

现在我们干什么事,不管多么困难的事,领导布置完任务之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行不行不行的话我找别人。

但是在先秦时代,这种对话是绝对不会发生了,比如晋国国君说,这楚国最近有点不老实呀,赵大夫你带兵教训一下楚国吧。

[var1]

这要是换到现在,国君肯定会说,你不行是吧,让魏大夫上吧,我扯你的职,但是在古代国君无法撤大夫的职,也无法剥夺他的封地,这样一来大家对发布的政令肯定会挑肥拣瘦,效率肯定不高。

不要说效率不高的问题了,国君因为对手下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国君被干掉的事情经常发生,整个春秋战国发生内乱,是所有国家通行的弊病,跟国君是不是昏庸没有关系。

最著名的就是韩赵魏三家干掉了晋国国君,田氏家族代替了姜氏家族成了齐国的新主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你连位置都朝不保夕,怎么谈效率怎么谈竞争。

如何提高效率,各国君主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改变这种分封的局面,把手下这些世袭的官位,变成跟自己打工的,随时可以撤换。

只有掌握了人事权,君主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权力,国家的政令才能更好的实施下去,于是变法就成了那个时代君主们都要考虑的事情,因为不变不行呀,你不变别人变的好了就要来打你。

[var1]

变法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分封结构,把分封制度改成郡县制度,郡县长官不世袭,谁上谁下有考核标准,君主觉的你不行就让你下去。

从封建到郡县,最先成功的是魏国,魏国在战国时代,首先开始变法,迅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完全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魏国不但夺取了河西高原,连后来秦国著名的,东方六国不可逾越的关隘函谷关,都被魏国夺走了。

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国力衰到了极点,魏国也是极盛一时,但改革随着魏文侯的死亡就终止了,最终吴起被逼走,魏国的改革就结束了,从此魏国也慢慢走上了平庸与衰败的道路。

这里面最成功的就是秦国,商鞅变法彻底改造而来秦国,便世袭的分封为郡县,这一点秦国做的最彻底,最终即便是商鞅被车裂了,秦国的变法事业也进行的比较彻底,并最终让秦国走向了胜利。

[var1]

(04)秦国不需要四公子

为什么变个法这么难,除了秦国其他的都失败了,变法的根本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你世袭的爵位官位给剥夺,一切都得重新按照功劳重新分配。

你这不是明显要了那些有世袭爵位人的命吗,而且一国之内原来绝大部分都是这种世袭势力,你要革他们的命谈何容易,但是一旦成功了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为什么秦军被称作虎狼之师,因为秦军有明确的规定,斩首一级给你什么样的爵位,一共二十级爵位,所以每次打仗,秦军看到的不是敌人,而是一个个明晃晃的爵位和金钱呀。

[var1]

很多人都夸秦军的军功制度,但是这只是变法成功之后的表象而已,别的国家都不傻,打仗立功就可以加官进爵,这么简单地道理,不要说战国的人知道,夏商周估计都知道这个道理。

问题的关键在于,秦国有那么多的爵位官位给到士兵,其他国家没有,因为其他国家的爵位都被旧贵族占着,他们不肯放手,不管国君如何许诺前方将士,顶多也就是得点钱财,加官进爵不是不可以,你得等到你上面的老贵族死了,而且还的运气好,自己功劳足够大,才有可能加官进爵。

为什么战国四公子这么出名,因为他们个个势力都非常强大,都有自己的门客,而且他们本身都是王族出身,除了楚国的黄歇之外。

[var1]

这样的身份,他们自然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他们自然也是全心全意的为国办事,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高,所以他们一直在,一直在影响着自己的国家。

他们本身的确很能干,问题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保证一直做正确的事情,人总有糊涂的时候,但即便是他们犯了错误也不要紧,反正他们的位置一直在,没人可以把他们撤职。

对比一下秦国的魏冉你就看出来差别了,同样是位高权重,同样是对本国影响巨大,魏冉为相却几次上下,一旦某个时候,他做的不好,被撤下来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最后一次被撤职后,抑郁而死,连带着自己举荐的白起最终也因为没了靠山,而被秦昭王给赐死了。

秦昭王赐死白起当然是错的,撤掉魏冉或对或错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可以撤,但是战国四公子呢,他们的身份和权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做的不好的事情,依然是稳稳在位,这样的体制,你最终遇到一个混蛋人物,那铁定完蛋。

[var1]

[var1]

郡县制代表着未来,分封制代表着过去,用未来治理攻击腐朽之势,秦国的胜利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更多文章

  • 众说峰云:大话《史记》刺客列传之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荆轲死得有多惨,荆轲刺秦王免费观看完整版,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

    上天给了我无上的权利,却剥夺了我所有的情意……![var1]我叫政政生于邯郸,从记事起我就随母亲漂泊,底层的生活让我尝尽人间冷暖,甚至一度对社会无比厌倦。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我最绝望最沮丧时,遇见我一生中最好的伙伴丹丹。他给了我最为美好的童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谈天说地,他还教我燕国官话,我教他摔跤

  • 《春秋霸业》主题赛季千人国战实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霸业手游国战视频,春秋霸业主线任务,国战春秋霸业什么职业好

    [var1][var1]此次世纪之战,攻守双方整体战力均衡,唯一落差为双方人数。据战后统计,攻方蜀国参战人员有300余人,而守方燕国超过600人,面对二倍于己的人数优势,蜀国将如何应对?守方燕国又将如何利用自己的人数优势,坚守住江山?【边境之争】攻方蜀国没有选择云梯、飞鸢偷袭粮草营的战术,而是将第一

  • 50年前的一部老电影,故事讲述了战国末年,军事强大的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电影,4分钟看完大秦历史,历史纪录片秦国帝国系列

    [var1]其中一个女孩为报杀父之仇,用表演骑马射箭的机会来暗杀秦始皇,但是并没有成功,而秦始皇却看上了这个漂亮的女孩,不顾众人的反对,册封她为朱贵妃,秦始皇面对这个数次想要暗杀自己的女人,并没有强人所难,而是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不久后,秦国大军兵临燕国边境,燕王惶惶不可终日[var1]而太子舟孤掷一

  • 《皓镧传》赵丹有历史原型吗?上任第一年就联合齐国逼退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丹个人资料照片,孙道临和赵丹谁的名气大,赵丹赵王

    在《皓镧传》中赵丹是历史上著名的赵孝成王。《皓镧传》虽然延期播出,但是热度一直只增不减。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李皓镧与吕不韦还有嬴政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而李皓镧就是历史上的赵姬。赵姬可是出了名的淫荡,不守妇道,不仅与太监混在一起,还和吕不韦的关系不清不楚的。《皓镧传》中,赵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是历史

  • 《皓镧传》皓镧终到秦国,看到异人妻妾,观众们都生气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异人初到秦国,除了吕不韦身边就没有一个可信之人,他拉拢华阳和群臣,收下了华阳夫人送的丝萝和其他人送的美女,知道的认为异人这是在为迎回皓镧做准备,不知道以为异人变了一个人。皓镧在赵国受煎熬八年,终于等到了异人成为太子,本以为自己终于要和异人团聚了,没有想到这一路困难重重,到了秦国之后连异人

  • 《皓镧传》赵王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力挽狂澜的却还是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很多人都说赵国有危机了,赵王自己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公子蛟是心狠手辣之人,公子羽也是一个青铜玩家,更不要说公子逸这个不喜欢权势的人。三个儿子不顶用,一个女儿在生活中也一直围绕在秦国质子嬴异人身边,赵王身边的宠妃琼华更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让人非常担忧赵国的处境。[var1]很多人都骂赵王实在

  • 《皓镧传》剧情高能节奏快,历史上秦国三年经历四次帝王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皓镧传》中,女主李皓镧是一个被继母迫害的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人,第一集皓镧的继母就接连发了三个盒饭,让人感慨这个继母真的是一个硬茬子。很多观众都以为前两集的有些片段被吞了,节奏快到飞起,短短的时间内皓镧就和吕不韦达成一致,不得不说聪明的人和聪明的人说话真的很轻松,三言两语就能达成共同的目标。其实

  • 《皓镧传》吕不韦表白皓镧,两情相悦却不是官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皓镧传吕不韦皓镧最后在一起了吗,皓镧传吕不韦与李皓镧对话,皓镧传李皓镧和吕不韦的结局

    [var1]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皓镧代表的赵姬和嬴异人在一起之前是吕不韦的爱妾,之后吕不韦为了成就大业把她献给了嬴异人。电视剧中把这三个人都美化了,吕不韦虽然和皓镧是合伙人,但在一次次死里逃生之后,两人都对彼此有些改观,甚至已经动心,吕不韦曾经深情的告白李皓镧,却说这只是测试她,让皓镧白高兴一场,

  • 《皓镧传》吕不韦初露锋芒,一眼看出皓镧的诡计,买下她一举三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皓镧全集免费观看,皓镧与赵姬是什么关系,吕不韦买下皓镧

    [var1]吕不韦是暂居在邯郸的卫国客商,当日在街上遇见了被人口贩卖的李皓镧,虽然有许多美人佳丽,但吕不韦却一眼就看中了面目丑陋的李皓镧,他用两百买下了李皓镧。为什么吕不韦会看上李皓镧呢,他买李皓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要策划一场买椟还珠的大戏,这场戏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让别人认为吕不韦是一个性情中人,这

  • 《皓镧传》不是改编而是原创剧本,灵感来源是史书吕氏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皓镧传》主要是以李皓镧的视角讲述了嬴异人以及吕不韦共谋天下的过程,当然李皓镧和嬴异人以及吕不韦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也是剧情重点。也可以说这还是一部披着权谋外衣的感情戏。李皓镧是赵国御史的女儿,从小就非常的聪明,生活也一直都无忧无虑。但是这一切都从自己母亲去世,父亲又娶回了继室这一天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