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提及乾隆皇帝的高产,就不得不说一下与他年份相差了1906年轻的汉高祖帝刘邦。两人在诗词方面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对于诗词一个极其喜欢,一个毫不感冒,一个被称为大才子,一个被称为文盲皇帝。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文盲皇帝的人,凭借自己文化水平创作的两首诗,被后人评价力压了乾隆皇帝的四万首诗。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4年的楚汉争霸战争
从公元前206年一直到公元前202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大势力,为争夺天下的政权,双方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起初,项羽占据着比较大的赢面,在项羽心里刘邦挑不起什么大风浪,没太把刘邦势力放在眼里。
从两人的身家背景来说,两人也没有什么可比性,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而刘邦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可是,在用人方面刘邦就比项羽更胜一筹。
刘邦自己虽然才华不高、武艺不强,但是他知人善用,而项羽用人只看重一个人的身份,这一点他比不上刘邦。也正是因为如此,战争后期,项羽身边带着的都是一些带兵打仗的武将,好不容易有个谋士范增,还被项羽给气走了。
反观刘邦,他的身边不仅有张良、萧何,还有韩信、彭越等众多出谋划策的人。项羽心里方面还有点妇人之仁,鸿门宴放过了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
后期,刘邦在战争方面做了一个全方面的布局,用相互配合的战术直接改变了当时的局面,同时,他在项羽势力衰竭期间,没有心慈手软,而是乘胜追击,集中兵力直接把楚军全部歼灭,结束了十年的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大风歌》的故事
在楚汉战争中,有的人带兵立了大功,汉高祖不得不对他们论功行赏。这些诸侯王之前虽然不是皇亲贵族,但是他们都想割据一块土地,其中就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它们功劳最大、兵力最强。
俗话说得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邦对几人也是心有忌惮,在发生一系列事情以后,就杀了韩信、彭越两人。淮南王英布听说二人被杀了以后,觉得可以与自己对抗的两人已经没了,便不顾一切举兵造反。
英布最初出兵时,也打了几个大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土地。汉高祖无奈只好自己亲自上阵,带兵打仗,经历了各种大小战役后,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得胜归来的途中,刘邦在路过自己故乡时,还顺便回了趟自己的故乡,把以前的家里人和朋友召集在一起共同庆祝。席间喝得醉醺醺的刘邦,和孩子们一起跳舞,感情到时、便即兴创作。
这一首作品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看着眼前人和事物感慨万千,也忧心到何处寻得勇士为自己守卫疆土,这首诗词虽然只有三句但却流芳千古。
《鸿鹄歌》的由来
除了上述的《大风歌》之外,刘邦还创作过一首诗。话说,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第五年将自己的儿子刘盈立为皇太子。
正所谓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可当时的刘邦却只取一瓢饮,倾国倾城的戚夫人独得他的专宠。不久之后,戚夫人便怀孕了,还为刘邦生下了皇子刘如意,刘邦还说“如意类我”,足见对他的喜欢。
刘邦爱屋及乌,想要改立太子,可原配吕氏没有犯错,并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刘邦找不到理由改立太子。于是,戚夫人长得漂亮,在刘邦的耳边吹耳旁风,刘邦还是想要改立太子。
吕后这个人也是极有手段,为刘盈找了“商山四皓”为辅助。刘盈正统的身份也获得了大部分人支持,刘盈翅膀硬了以后,刘邦对于改立太子的事有心无力。
刘邦将此事告知戚夫人以后,便写了这首诗安慰戚夫人,这一首诗词便是《鸿鹄歌》。诗的内容是这么写的: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一首诗歌的感情也非常简单,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对此也非常无奈。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戚夫人的凄凉,也为戚夫人后来的悲惨人生埋下了伏笔。
四万为何不敌两首
回看刘邦的一生,他似乎只写了这两首诗,然而就这两首诗却流芳百世,比乾隆的诗词不知道要出名多少倍。乾隆皇帝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小就没经历过平头老百姓经历过的一些生活,可能他所认为的苦是许多平民渴望得到的幸福。
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固定了他的思维方式,由于地位的不同,别人对于他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敢妄论,由此没有进步的空间。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四万余首,数量极其庞大,可质量方面禁不起考察,这也说明作诗不在于质量,而在于数量。
乾隆的诗词大多都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之流,可见其文采并不算是太好,难怪没有诗词在民间传颂。
刘邦虽建立了西汉王朝,但是他却出身低微,相当于是一个文盲。可刘邦却经历了各种苦难,诗词中的情感很丰富,写这两首诗时拥有了相当丰富的经历,感情倾注得非常多。
当然,刘邦曾做过泗水亭长,他也不是一个很纯的文盲。刘邦几句诗就把自己一生的生平表达得淋漓尽致,把自己对易储的无能为力的无奈,痛苦表达出来。
乾隆虽时不时就写了诗,但是他写不出来刘邦的那种感觉,因为他的一生顺遂,他的性格也是能写出好诗来的样子,一生被困在了紫荆城,缺少对人生这方面的感悟。
刘邦经历得多、吃得苦多,所以他冲破了禁锢的牢笼,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心胸情怀这些也就与众不同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