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士们为什么要在陈桥驿拥立宋太祖赵匡胤为帝?

将士们为什么要在陈桥驿拥立宋太祖赵匡胤为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75 更新时间:2024/2/12 17:20:17

表面看推举赵匡胤为皇帝,是军心所向,实际上这里面君臣之间都有各自的算盘。赵匡胤当时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祖上在唐朝时就担任御史中丞、刺史等要职,可以说他出身于根基深厚的军人之家,当不当皇帝对他来说,暂时是无所谓。

即使不当皇帝,以他的实力做一方土皇帝或者权臣是绰绰有余,尤其当时的情况幼帝只有七岁,他根本没把皇帝放在眼中,皇帝没本事收拾他,所以他对皇位不怎么感兴趣,至少不会主动提出来,像这样的举义大事,以他军人之家的出身,早已深谙权术之道,因此他在等一个机会。

再说那些推他上位的弟弟和武将。赵匡胤满足现状,可他们不满足,赵匡胤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本事,而他们则要往后排,要想凭功劳往上爬,甚至想越过赵匡胤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们又想有出人头地那一天,那怎么办呢?显然把赵匡胤推上位是个很好的选择,到时候他们争抢功劳,没准自己就是下一个赵匡胤。

在这些人的心里对赵匡胤已经做出了一个准确的评估:一是赵匡胤有这方面的人气,二是万一行动失败,赵匡胤就可以当这个“背锅侠”,万一成了事,等赵匡胤坐稳了江山,他们就有扶龙之功,地位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远不是现在的小小将领一个。而这其中有这种想法比较明显的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并且他还是有野心的一个人。

都知道赵匡胤死了之后,传位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按照封建王朝的继承规则,怎样也轮不到赵光义,除非赵匡胤没有儿子。但在史料上记载,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除了两个儿子早夭之外,还有两个十分成气候的儿子。

次子赵德昭在老爹在位时他已经是节度使,四子赵德芳17岁时就是防御使,也算是一方大员。但是这两个儿子在赵光义继位后,一个自尽、一个病逝,赵光义继位后,他的这两个侄子先后在五年内死亡,死时都是二十多岁。

死于人生精壮时期,怎能让人不怀疑是否赵光义所为呢?就连赵匡胤自己都是离奇死亡,和弟弟头一晚喝了酒,第2天人就没了,而他的弟弟在他有子嗣的情况下继承大统,再加上继位后两个侄子早亡,这里面没有赵光义的手脚,那历史可太奇迹般的巧合了。

所以,当初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时,赵光义是非常主动的一位,他亲手把黄袍披在了哥哥身上,以此表示自己是忠实的拥趸者,为自己后来继位先找了一个“出头鸟”。另外,他长期在赵匡胤身边做参谋,怎能不了解赵匡胤的心思,皇帝之位赵匡胤不急着要,可他着急啊,于是有事没事就对着赵匡胤吹耳边风,赵匡胤再没想法在这般怂恿下也会动了心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时,赵光义率先吹起了东风,在军中散布议论:皇帝年幼啥事不懂,他们做出再大的功劳皇帝也不知道,不如另起炉灶做个开国功臣。手底下的兄弟被这样一煽动,脑海里立刻浮现自己鲜衣怒马、衣锦还乡的情景,于是在赵光义的策划下来了个黄袍加身的戏码。

这里面的小动作赵匡胤是完全知情的,他之所以半推半就也是在传递两个信息:一个是,是你们让我做皇帝的,以后万一失败想甩锅,谁也跑不掉;另一个是丑话说在前头,让我当大哥,一切都要听我指挥,这样他才会得到完整的兵权。

众人都已经热情高涨,饭菜都已经端上桌了,饥肠辘辘的众人就等着下筷子吃饭呢,当然是赵匡胤说什么是什么,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披着弟弟给的黄袍做上了皇帝,事情也正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发展,在一切顺利的状态下他成为了开国皇帝。

为了能坐稳皇位,赵匡胤又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完全打的是亲情牌,当初那些扶他上位的将领被忽悠得感激涕零,赵匡胤这招卸磨杀驴演得那叫一个漂亮,相比朱元璋把开国功臣诛杀怠尽,赵匡胤可是留下了一个好名声,只是他的离奇死亡真的是耐人寻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产剧又上热搜了!显微镜下的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俊俊今天是第2136天硬核不断更分享马伯庸原著《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看完前四集,实为马伯庸作品改编电视剧里,最有趣的开头。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此故事根据真实历史案件改编:明朝徽州人丁丝绢税,最早从朱元璋时期就算错的一笔糊涂帐,百姓白白多交了200多年的税。遇到一个算术天才帅嘉谟,在中国古

  • 《忘忧清乐集》与北宋东京的围棋记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定都东京(开封),由此开封盛极一时。宋代实行重文政策,通过完善科举制度,使大批士人为朝廷所用,从而确立了一种文官政治。这使琴棋书画诗文之“艺”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以棋而论,一方面,北宋延续了唐代的棋待诏制度,棋待诏作为国手,在皇宫里陪皇帝下棋,互相交流,切磋棋艺;另一方面,文人则在雅舍间定期

  • 兄妹乱伦导致齐国和鲁国内乱-春秋五霸齐桓公的哥哥和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初期,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儿子太子诸儿和女儿文姜的兄妹乱伦不知道作为父亲的齐僖公是否知道情况。在女儿文姜出嫁的时候,作为父亲的齐僖公却做了一件越礼的事也很可疑。按照周代的规矩:文姜的身份是“公女”即诸侯国国君之女,她嫁的丈夫是相对等的诸侯国的国君,应该由“下卿”身份的齐国官员为她送嫁。齐国和鲁国身份

  • 武大郎之死,牵出宋朝一项划时代的产业,明清衰退,但却屡禁不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埋在哪里?”潘金莲道:“我又独自一个,哪里去寻坟地?没奈何,留了三日,把出去烧化了。”有人说,潘金莲之所以急匆匆把武大送去化人场烧化,目的是为绝后患,但如果你了解了火葬在宋朝的盛行程度,就不会这样说了。按照宋朝的习俗,人死之后,除了土葬,火葬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埋葬方式。据美国一位学者所著的《宋朝

  • 《知否》中的曼娘,携款潜逃为何带走儿子?看看宋朝的社会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知否》是一部以宋朝为历史的古装剧,剧中男主顾廷烨本是侯府嫡子,却因为母亲出身商贾之户而不受待见,而母亲的早亡,也让顾廷烨心生逆反,从此流连在外,不肯回家。顾廷烨在外期间,邂逅了身世可怜的朱曼娘,并收她做了外室,两人有一对儿女,虽然没有侯府的高门显贵,但是小日子过得还算幸福。虽然不愿回家,但是顾廷烨

  • 如果岳飞看到这部电影,会气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满江红》来说,这是一部电影,没必要追求那么深。 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多少文化、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清明上河图》和《蒙娜丽莎》,或者汤普森,莎士比亚的戏剧,也会有人跳出来批评。 当然,不只是商业电影吗? 怎样才能做到人人都喜欢呢?有人说金银珠宝,人人都喜欢吗? 金银

  • 他和秦琼、程咬金、徐茂公是兄弟,秦王杀他时却只有一人替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大业九年,韦城翟让逃到瓦岗,聚众起义,反对隋朝的统治。有勇力、擅长使用马槊的单雄信与徐世勣一起加入了起义大军。翟让在徐世勣的建议下,夺取了荥阳、梁郡,瓦岗势力迅速壮大,而单雄信也因作战有功,被提拔。同年,李密因帮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故投奔了瓦岗。大业十三年,王伯当和徐世勣建议翟让将瓦岗老大

  • 有人说当年岳飞打的就是蓟州人,你们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满江红》你看了吗?雷佳音饰演的秦桧让人笑着骂!看完电影也让我对岳飞这个千古名将产生了更深的敬慕!咱们天津也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岳飞庙,而且门前还跪着秦桧夫妇!就在蓟州区的翠屏山!今天我们就去找一找!找遍了翠屏山!真是什么都没有了!昔日恢宏的庙宇在1938年毁于战火,只能看到这些破碎的遗迹了!(学

  • 明朝女医在皇宫内生孩子 万历皇帝大怒 要下诏处死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医明妃传简介,明朝太后保护私生子,女医明妃传允贤怀孕肚子疼

    明朝慈圣太后李氏,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生身之母。老太后李氏晚年患有“眼疾”,极有可能是白内障,皇宫里边很多御医都治不好。《万历野获编》记载:有一天,有人向太后推荐了一位民间女医生彭氏,彭氏入宫后,很快治好了太后的眼疾。由于彭氏“且善谈谐,能道市井杂事,甚惬太后圣意”,她不仅能说会道,还很幽默

  • 明代青花瓷器特点 和真品青花图片赏析(永乐到崇祯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国近三百年,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百工繁荣,精品荟萃,制瓷业发展到新的高峰。青花瓷器发展到明代,已成为景德镇陶瓷主流产品,特点非常鲜明,由于绘制所用钴料和绘画题材、笔法的不同,明代各时期青花瓷器往往各具特色与魅力。例如本场LOT.6明永乐青花瓜果纹折沿大盘,为明早期典型青花瓷器作品,胎质细腻触若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