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朗亭

高朗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31 更新时间:2024/1/17 13:22:13

高朗亭,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安徽省军区顾问高朗亭(1912—1994),陕西省延川县人,1932年3月参加红军,同年入党;革命战争年代历任西北先锋队政委、红军医院院长、延安市市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动员部部长、一二九师三五八旅副政委、绥德军分区副政委、宝鸡军分区副政委;建国后历任西北军区司令部人武部部长、青海省军区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是中共七、八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在合肥逝世。

基本资料

名:高朗亭

别名:曾用名高明镜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乡石窑村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94年7月8日

职业:解放军少将、原安徽军区顾问

毕业院校: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陕北红军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陕北早期武装斗争的组织与参与者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代表作品:《犹记当时烽火里——高朗亭将军回忆录》

人物简介

高朗亭(1912—1994),陕西省延川县人,曾用名高明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春在延川县参与收缴反动民团的枪支,组建了一支革命武装——延川游击队,3月至4月任游击队政治委员。4月至10月任红军西北先锋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2年10月至1933年4月、1934年8月至1935年1月任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队长。1933年4月至5月任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支队长。8月至10月任陕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1934年1月至2月任陕北游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1935年6月至8月任中共延长县委宣传部部长。8月至11月任中共延长县委书记。后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侦察科科长兼医疗卫生科科长、陕北红军医院院长。参加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至1939年3月任延安市自卫军团团长。1937年11月至1940年2月任延安市市长。1938年4月至1941年12月任中共安定县委书记。1940年2月至1941年10月任甘肃省合水县县长。后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武装动员部部长。1942年6月起任中共西北局民兵工作委员会委员、主任。同年下半年起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大队长。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陇东地委宣传部部长。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陇东地委委员。1945年8月至1946年4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三八五旅副政治委员、陇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至1945年10月)。11月至12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陇东警备区副政治委员。1946年6月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绥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吴岱峰),10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榆横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吴岱峰)。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二旅副政治委员。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任西北军区宝鸡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榆林、沙家店、扶眉等战役。

1950年2月至10月任西北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同年4月至1951年2月任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0年5月起任党委书记。后任西北军区司令部武装动员处处长。1955年5月至1960年7月任青海军区司令员、中共青海省委务委员(至1960年6月)。1955年11月至1957年11月任青海军区党的监察委员会书记。1956年8月至1957年9月任青海军区党委第三书记。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1960年9月起任高等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研室副主任。后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高朗亭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4年7月8日在合肥逝世。

人物生平

高朗亭,又名高明镜,1912年出生在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乡石窑村一农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川县游击队政治指导员,西北红军先锋队政委、司令员兼政委,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二、三、九支队政委、队长,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军委情报侦察科科长、医疗卫生科科长、红军医院院长等职。参加过陕北苏区的创建工作及历次“反围剿”斗争;抗战初期,任延安市市长。

1936年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陕甘宁边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7年3月,国共两党就陇东问题达成协议,将合水县划入八路军募补区,地方行政管理权限仍归国民政府,抗日救亡团体归属共产党领导。是月,中共合水县委正式成立。起初,境内国共双方尚能遵守共同协议,坚守互不侵犯原则。从1938年开始,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磨擦,企图解散抗日后援会等群众组织,达到反共融共的政治目的。1939年12月,国民党合水县政府密谋袭击中共合水县委机关,遭到八路军三八五旅警七团的有力回击,活捉了县长翟大勋等30人,并将国民党县政府“礼送”出境。革命形势的发展,急需建立起人民群众自己的政权组织。1940年2月,经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合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陇东分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下设一室一处六科。边区政府任命高朗亭为政府县长。

此时,抗日战争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军事包围、经济封锁,边区物资供给十分困难。高朗亭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坚决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组建了合水县抗日民主政府临时委员会。临时委员会由各界人士共33人组成,其中,国民党员11名,共产党员10名,其他非党民主人士12名,经民主选举,高朗亭任主席。临时委员会作为参议会成立前的临时过度机构,对全县各项行政事务负有决定权,执行工作则交由政府部门承担。建政初期,区政府以下仍沿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保、甲制度。为了实现基层政权组织的平稳过度,高朗亭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督促各区做好保、甲长的民主推选工作,争取使做事公道、群众信任、有威望的人士当选。1941年5月,全县推行乡村普选,由于基础工作扎实,大部分保、甲长顺利当选为民主政府乡、村长。全县设置5个区、37个乡、136个行政村、372个自然村。

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促使全县各项工作尽快进入正常轨道,以高朗亭为核心的县政府及时提出,将经济建设工作放在中心,动员全体人民及干部积极参与。同时,从农业、地方工业、市镇建设、道路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鼓励群众开荒种地,增加粮食收入。同时,奖励移民、难民在当地安家落户,参加当地农业生产。政府专门划出城区、太白、店子等区的部分农村,作为移民区,拨款1万余元,解决移民的生活和生产问题。1940年,全县共安置移民100多户,300余人。为了解决劳力匮乏问题,他借鉴环县、曲子、华池等县经验,充分利用民间原有的自发互助形式,在各村拉起“变工队”、“扎工队”、“唐将班子”、“义务耕田队”等互助组织,抢抓农时,帮助缺畜少劳户。至1941年上半年,全县共开荒6525亩;增加牛、驴489头(条),羊1936只;植树1.14万株;修筑了县城东关北河渠和西华池区段家川河道。

高朗亭首倡采取扶持、保护政策,积极支持地方工业、手工业的发展。1941年9月,由政府与群众合资创办了合水县济民纺织厂,集资1800元,贷款700元,购置织布机、纺织机各一架,招收工人49名,带动了民间纺织业及其他手工业作坊的发展。同时,他提出以道路交通和市政建设为基础,促进地方贸易流通。1940年初,由县政府统一规划,修建了合定(合水至定边)、合延(合水至延安)两条公路,累计210华里;修建了西华池、吉岘、店子、肖嘴等区乡街道路面,新修店铺200余间;创办消费合作社6处,发展社员2258人,拥有股金5122.5元,当年盈利450元。是年8月,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由西华池、店子两区配合,开始修复境内双柳树、安畔两处岘子,共动用民工9000余工时,募捐资金1200元,小麦17石,工程于当年冬季竣工时,高朗亭还亲自撰写了碑序。

那时,合水境内断文识字者寥寥无几,高朗亭上任后开展扫盲教育,先后办起各类夜校100多处,参加学员800余人。他重视小学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地知识分子和当地文人到校任教。仅1940年,全县小学就由年初的24所发展到41所,在校学生数由470人增加到1472人。

1941年5月,西北中央局《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颁布后,高朗亭亲自带队,动员大车79辆、人力车472辆、驮畜1834头、民工758人,在县运输大队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运盐队,前往定边运盐。半年的风餐露宿,共运送公盐2148.5驮,私盐3.8万驮,超额完成了分区下达的任务,受到《解放日报》的通报表扬。

高朗亭为人正直,作风务实。1940年春夏之交,他了解到许多区乡有半数以上农户的口粮接济不上时,及时将情况反映到陇东分区,使当年全县公粮征收任务减免近一半。1941年,全县因受灾农作物普遍歉收,公粮任务全部豁免。是年秋天,境内八路军驻军因缺少柴薪,私自将驻地附近的庙宇、祠堂拆毁。他得知后,立即前去制止,有效地防止了此风的蔓延。这件事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事后,高朗亭主动请求辞职,要求到部队带兵。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同意了他的请求,调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武装动员部部长。嗣后,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副政委,绥德军分区副政委,宝鸡军分区副政委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朗亭历任西北军区司令部武装动员处处长,青海军区司令员,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94年7月8日,因病在安徽省合肥市逝世,享年82岁。

人物评价

高朗亭是陕北第一支红军游击队(九支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陕北早期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参与者,是西北革命的见证人,他跟随陕北红军领袖刘志丹闹革命,出生入死,英勇奋战。

陕北人民为他编唱了“天上乌云变红云,红军出了个高朗亭。山中老虎他不怕,土豪见他逃性命”的歌谣歌颂他。

标签: 高朗亭

更多文章

  • 何世昌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何世昌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27年初,受党组织委派,以特派员身份到湖北鄂城金牛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后到北伐军中工作。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不久,随军南下,向广东进发。部队在潮州遭敌围攻,被打散,他突围后转到上海找党组织,后回到武汉坚持斗争。1928年初,奉命回到家乡,开展鄂

  • 张养吾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养吾

    张养吾(1905—1995),陕西西乡县沙河镇三河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秘书主任、西安市教育局局长、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秘书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西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央民委文教司司长,中央民族经济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教育会少数民族教育

  • 吴志渊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志渊

    吴志渊(1910年—2012年),陕西安定(今子长)人。辅仁大学肄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秘书长,西北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镇原、定边县委书记,三边、咸阳专区专员,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副厅长。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中共西安市

  • 李世雄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雄

    1929年10月生,祖籍浙江宁波市,1958年8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来安徽大学数学系任教,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年4月由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取得教授任职资格。1983年至1997年任安徽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2000年3月退休。中文名:李世雄国籍:中国出生日

  • 常勇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勇

    常勇,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文书、营政治教导员、副科长、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军分区后勤处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团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商丘步兵学校政治委员、靶场政治委员

  • 黄霖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霖

    1949年3月南下,同年5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南昌市委书记兼南昌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此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人民委员会交通办公室主任、省委交通工作部部长、江西省副省长兼文教办公室、外事办公室主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另有新四军老战士开国少将和复旦大学教授。中文名

  • 马青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青

    马青中国常见姓名,包括:老革命金萧支队干部、广东省佛山市骨干城南小学教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禹王办事处财政等等中文名:马青外文名:Maqing别名:家声,曾化名蒋福昌、陈伯平国籍:中国出生地:绍兴孙端吴融小车坂出生日期:1908.8逝世日期:1989.4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为浙东

  • 常芝青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常芝青

    常芝青,山西交城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西北《抗战日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统辑、总编辑,《晋绥日报》总编辑、社长,新华通讯社晋绥总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社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北京时代出版社社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大公报》总编辑兼财政经济出版社社长,

  • 方英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方英

    方英(1906——1932),男,汉族,原名方运炽,化名高中林,安徽寿县人。曾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未到职)、中共皖西北道委书记。中文名:方英外文名:fangying别名:方运炽,高中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寿县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932年10月职业:革命家毕业院校:上海大学信仰

  • 余泽鸿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余泽鸿

    余泽鸿,原名余世恩,笔名因心,晓野。四川省长宁县梅硐场人。1903年2月15日生。1922年,在泸州川南师范学校读书时,经恽代英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进成都外语专科学校。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响导》等马列著作和进步刊物,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