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公武

赵公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49 更新时间:2023/12/5 23:46:51

赵公武(1900—1953),号懋森,广东大埔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四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陆军中将。历任第2师连长、参谋、营长、第4旅团长、旅长、第40师副师长、第2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东北第3绥靖区司令官、安东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省保安司令。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公武

别名:原名赵世清,字懋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梅州市大埔县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53年

职业:陆军中将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

长城抗战,淞沪会战等

基本信息

赵公武(1900-1953),原名世清,字懋森,今广东梅州高陂镇古田村人,出生于敦厚朴实的农家。幼年时,与儿童们游戏,常持竹木短棒,指挥作攻防战阵,进退有序。及长,毕业于县立仰文中学,为校长张琨阶得意门生。旋投笔从戎,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一期(序同黄埔军校本校第三期)。毕业后,服务于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师,历任排、连、营、团长。1931年任第二师上校团长。1933年率部参与了古北口长城抗战。

1935年积功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四旅少将旅长,旋即奉命入庐山将官班六期受训。1936年调任税警总团第二支队少将司令。1937年,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坚守江湾阵地达80天。后又完成掩护大军撤退任务,于苏州河北岸,率军击退犯日军10余次进攻,毙敌甚众。1938年春,因功奉调第十四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嗣又代理师长。其间,徐州会战爆发,公武奉命保卫砀山、归德两城及铁路沿线阵地。会战结束,升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随即率部参加保卫武汉战役,在瑞武一线激战49昼夜,击溃日军号称最精锐之久留米师团(即18师团)3万余人。1939年9月参与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7月率部移防广西柳州、桂林,10月移防中越边境靖西地区,后又移防云南富宁、广南。1942年7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中将副军长。同年冬升任52军中将军长,率军镇守广南、文山、砚山、西畴、攀枝花等地。同时乘隙整军习武,实施部队训练。1945年底,赵公武担任52军军长,参与东北内战,一路攻克山海关、锦州、沈阳、丹东等要地,但第25师在新开岭战役被东北民主联军几乎全歼。1947年8月因病告假回南京休养,旋赴香港就医。1953年夏,因患膀胱病逝于香港,时年54岁。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素有“国军第六大主力”之称,成立于1937年,基本战力为第二师与第二十五师。抗日战争初期参与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1940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越南,第五十二军调防云南南部,防止日军攻击滇南。在国军接受美援后,五十二军成为半美械部队(两个师装备一个美式轻装步兵师的武器配备,师炮兵营配备七五山炮,非美式制式的105榴炮;并混用国产武器)。抗战胜利后,由滇南驻地赴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后从海防由美军船运秦皇岛,一路沿北宁铁路经长城山海关攻入东北,击败林彪所部接收沈阳,后进军安东。在辽沈战役时,经国民政府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许可,未随廖耀湘兵团西进解锦州之围,反而南下攻营口,后来经海路全师而退至葫芦岛,再船运至江南整补。在上海战役期间于月浦之战给解放军造成重大损失,1949年在军长刘玉章率领下先撤到舟山后至澎湖再到台湾。

个人履历

赵公武(1900—1953)

生于1900年11月1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广东大埔县高陂镇古田村人,原名赵世清,字懋森。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兵科(比叙本校第三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历任第2师、第14师中下级军官。

1928年3月升任第14师(师长黄国梁)第4团(团长郑凯楠)少校团附。7月所部编入第2师(师长顾祝同)第4旅(旅长黄国梁),改任第7团(团长黄杰)第3营少校营长。

1931年1月升任独立旅(旅长李伯华)第2团(团长朱炳南)中校团附。5月升任第2师(师长上官云相)第4旅(旅长王敬久)第7团上校团长。

1932年8月所部改为第2师(师长黄杰)直辖,仍任上校团长。10月所部改称补充第2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3年3月任第2师上校团长,率全团在古北口参与长城抗战。

1935年5月17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8月入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四期学习。

1936年2月15日代理第2师(黄杰)第4旅(辖两团)少将旅长。4月9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5月2日实任少将旅长。7月高教班毕业后仍任原职。

1938年1月调任税警总团(兼总团长黄杰)第1支队(辖三团)少将司令。3月15日税警总团缩编为第40师(兼师长黄杰),改任少将副师长。7月4日调升第2师(辖两旅)师长。

1939年6月17日晋任陆军少将。

1942年7月15日升任第52军(军长张耀明)中将副军长。

1943年2月18日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辖第2师、第25师、第195师)中将军长。

1944年7月31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0月带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学习。

1945年1月陆大毕业后仍任原职。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

1945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奉命率军自滇入越南北部受降,军部驻节河内,旋移海防。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赵公武率第五十二军奉命自海防涂山半岛,乘美军舰开赴东北“剿共”。赵公武率五十二军猛攻山海关打开通向东北的关口,一路攻克山海关、锦州、沈阳、丹东等要地,一年多时间,先后在辽宁省的营口、葫芦岛、锦州、黑山、辽阳以及热河省的朝阳、平原等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彪所部作战。

1946年3月16日兼任沈阳警备司令部司令。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10月升任东北第3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兼第52军军长。

1946年冬,赵公武以军长职兼代安东省主席。翌年初,擢升第三绥靖区司令官(仍兼五十二军军长),并率直属部队之一部及一九五师,经沈阳至抚顺、通化等地,继续与林彪所部作战。

1947年4月升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杜聿明)中将副司令长官。8月15日因病告假回南京休养,旋赴香港就医。

1948年,中国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徐蚌告急,赵公武奉派任华中司令长官部(时司令长官白崇禧)副司令长官,因病在香港就医而未到任。

1949年6月正式移居香港。

1953年8月17日在香港病逝。

标签: 赵公武

更多文章

  • 林颖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林颖

    林颖(1920年——2015年8月5日),女,彭雪枫将军夫人,原纺织工业部机械公司副经理。2015年8月5日17时,林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中文名:林颖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20年逝世日期:2015年8月5日1941年9月4日,时年34岁的彭雪枫在苏皖边区负责人刘子久和刘瑞龙提

  • 宋维静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维静

    宋维静(1910—2001),广东省高明县人,1927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转为共产党员。1929年9月至1930年3月任广东省委候补委员;1930年3月至1931年5月被广东省委派往东江苏区工作;1931年5月至1934年4月在上海妇委、救国会外语学校工作;1936年打入阎锡山控

  • 刘志鹏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刘志鹏

    刘志鹏,男,1935年生,2005年10月6日逝世。陕西快书创始人,创造过近千个陕西快书,《五分钱》、《鲁达除霸》、《巧遇好八连》、《街头哨兵》等,这些快书或者移植于他省的快书形式,或者原创于平凡的生活中,刘志鹏用他惟妙惟肖的表演带给观众很多快乐,让陕西快书这种新的曲艺形式得到广泛流传。中文名:刘志

  • 沙蒙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沙蒙

    沙蒙(1907-1964),原名刘尚文,直隶(今河北)玉田人,电影导演。其影片注重现实主义的追求,在环境、气氛,乃至服装、道具上,都十分精细讲究。中法大学、上海病态术专科学校肄业。1948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三届理事。导演的影片有《赵一曼》

  • 赵毅敏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毅敏

    赵毅敏(1904—2002),原名叫刘焜。1904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滑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在法国勤工俭学,后来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共满州省委宣传部部长、《九·一八抗日宣言》的起草人。中文名:赵毅敏别名:刘焜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 刘辉山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辉山

    刘辉山(1909—1983)江西省永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任中央警备团团长,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师长。建国后,任中央公安警卫师师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5授少将军衔。中文名:刘辉山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省永丰县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198

  • 林朝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朝栋

    林朝栋(1851—1904),台湾彰化人,台湾清治时期著名将领,雾峰林家第六代。林朝栋在中法战争时的优异战功,得到刘铭传的青睐,因而在刘铭传主政台湾期间得到重用,除了负责抚垦业务外,也接掌当时台湾最重要的外销品之一樟脑的管理工作,并统帅当时全台湾最具战力的部队栋军,一肩扛起台湾中部的治安与国防工作。

  • 郑小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小秋

    郑小秋(1910年5月22日-1989年9月13日),广东潮阳人。1923年出演处女作《孤儿救祖记》。代表作有《孤儿救祖记》、《啼笑因缘》、《春蚕》、《姊妹花》等。中文名:郑小秋别名:郑鸿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10年5月22日逝世日期:1989年9月13日职业:演员代表作品

  • 姚中英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姚中英

    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国民革命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1924年于平远中学毕业,参加革命军,旋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参加北伐。后入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后回广东任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二旅六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上校教官等职。陈下野后,调任余汉谋第四路军教导旅上

  • 刘德升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今禹州市)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行书书法创始人,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字体,又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德升的行书书法虽草创,但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划从略,离方遁圆,浓纤间书,如行云流水,非常局面捷,被后人列为“妙品”,独步当时。中文名:刘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