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花砚茹

花砚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4/1/16 9:13:06

花砚茹,1925年生于北京,七岁拜彩旦演员德斋(艺名宛香玉)学习评戏,师姐花砚雯。曾参加莲剧团、芙蓉花剧团。解放后在北京评剧团后并入中国评剧院。几十年来塑造了众多的彩旦角色。如《刘巧儿》中的刘媒婆、《杨三姐告状》中的裴氏/费氏、《花为媒》中的王氏、《劝爱宝》中的爱宝妻、《会计姑娘》中的五娘、《吹鼓手告状》中的局长太太等深受观众喜爱。

基本资料

中文名:花砚茹

外文名:不详

别名:乐桂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5年

逝世日期:仍健在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不详

信仰:不详

主要成就:评剧彩旦名家

代表作品:《珍珠衫》,《劝爱宝》,《桃花俺》

简介

花砚茹与喜彩莲、芙蓉花、小白玉霜、花月仙、李忆兰、新凤霞、赵丽蓉、张少华、谷文月等长期合作,形成了自表演风格。她为人亲和,在戏校任教期间为评剧事业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还参加了多部电视剧、电影、小品的拍摄。她与王景明老师合作的《跑驴》现在还不断的出现在京津舞台上。

艺术经历

1937年至1950年为早期从艺演出阶段:7岁(其实此时为9岁,但9岁的年龄偏大,莲剧团不收,因此谎报两岁,也就是说花老师为1925年生人)开始学艺,入莲剧团拜王德斋、吴寿明为师,边学边演评剧传统剧目,如:《安安送米》、《劝爱宝》、《王少安赶船》等。14岁开始唱大轴戏如:《珍珠衫》、《劝爱宝》、《桃花俺》等,15岁在北京与杨星星合作,剧目有《左连成告状》、《啼笑因缘》、《王女哭坟》等,在《呆中富贵》中开始演彩旦,1950年新凤霞到北京,开始与她合作,演出《打狗劝夫》、《赠文娟》、《唐伯虎》,在《花为媒》中饰演阮妈,曾进中南海为毛主席演出。

1950年至1958年为北京市评剧团时期:任演员队队长,主要与李忆兰、花月仙等人合作。在《刘巧儿》中饰演刘媒婆;《小儿黑结婚》饰演三仙姑,《女教师》中饰演黑妮妈;还演出了《变革记》、《挑女婿》等,这一阶段专攻彩旦,在这一行当中有较大发展,其中黑妮妈获全国汇演演员二等奖及北京市优秀演员奖、北京市青年劳动模范称号。1953年、1957年两次赴朝慰问。

1958年至1971年为中国评剧院时期:她在彩旦行当得到较大发展,《花为媒》饰演王太太(拍电影)、《杨三姐告状》饰演裴氏、费氏,创作出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挖掘西路评剧主演《顶锅》恶婆婆,获得京津观众好评。

1971年至今,1971年至1988年调市文化局做群众文化工作八年。

1978年回院参加《吹鼓手告状》演出,饰演局长太太,获观众好评。后代学员班副主任,参加教学与管理,培养了大批评剧接班人。学员毕业后到二团参加演出《姐妹皇后》、《朱痕记》等戏,期间不断协助一团演出并赴香港参加《杨三姐告状》、《花为媒》演出,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

16岁专攻彩旦后,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尤在念白上体会较深,不同的人物运用不同的发言位置,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彩旦人物,很讲究干板哚字,形体上可以划分出多种彩旦的不同步伐,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段,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甘当绿叶

80高龄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砚茹将再度出山,在中国评剧院白派团排演的新戏《刘兰芝》中塑造恶婆婆焦母。

花砚茹是中国评剧界难得的彩旦,她曾与许多名家合作,在舞台上当了一辈子的绿叶。就是这出《刘兰芝》,她就曾与白派名家小白玉霜合作演出过。她说:“这出戏小白玉霜在大栅栏的德盛楼演出过,看过的人今天健在的恐怕不多了,至少也得80岁以上。”此次《刘兰芝》是专门给白派传人王冠丽排演的,虽然还是恶婆婆,但是更注重人物内心的描写。特别是表现“焦母与儿媳在感情上的争夺。她多年寡居把儿子带大,她认为是漂亮的儿媳妇把儿子的心抢走了,便有了一种失落感,进而转化成强烈的嫉妒心理,她把自己经受的封建迫害趸来再加倍给儿媳,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语言的刻薄,这种现象不仅旧社会有今天也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希望这个戏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能有些道德的发。”

成就及荣誉

在中国评剧院,花砚茹是与赵丽蓉齐名的彩旦。按她的说法,赵演“蔫的”,她来“欢的”,几十年彼此配合默契,相映成趣。而在名剧《花为媒》中,她更与赵连喜、赵丽蓉兄妹同台,一个酸,一个蔫,一个欢,更是塑造出令人叫绝的舞台和银幕形象。论表演才华,花砚茹与赵丽蓉和时下当红、也是来自中国评剧院的张少华老太太一样出色。只是花老太太没有赶上好机会,她的才华没能在评剧之外的领域得以充分施展。而在评剧圈里,又因整体滑坡以及她的年事已高,不得不告别舞台多年。这真像老天作弄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这位85岁的老太太作何感想呢?

她那天的发言最后说,我愿意为振兴评剧做任何事情,叫我去说戏,去演戏,去辅导,我有请必到,决无二话,吃啊住啊我自己花钱。要是去东北、去外地,我也不推辞,连车费你们也不必负担,我自己掏!

老太太的声音异常响亮,但还是被更加响亮的掌声盖住了。这既是一位评剧老人无怨无悔的心迹表白,也是对文艺界某些不正风气的自觉抵制。

收徒

中国评剧院的彩旦名家花砚茹昨日在津收后起之秀周琳为徒,京、津评剧界知名人士近百人出席致贺。花砚茹为当今评剧彩旦行中资历最深者,在《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中均扮演过重要角色,此次为她在津首度收徒。.

相关资料

高龄评剧彩旦名家花砚茹,在中国评剧院白派团排演的新戏《刘兰芝》中塑造恶婆婆焦母。“当了”一辈子“恶人”的花砚茹,到剧院排戏不但不让院里的车接送,自己还每天利用坐公交车的时间背台词、琢磨人物。

80岁还在坚持演出,这在戏曲圈里并不多见。花砚茹说:“我跟王冠丽合作过3次了,我很高兴看到有年轻演员在为白派的传承努力。我这把年纪还上台的恐怕并不多,但是我会克服一切困难。如果我的努力能带出一位白派好演员来,就算我完成了任务。”

谈起剧本的改编,花砚茹竖起了大拇哥:“台词写得非常棒,我一句都没改成自己的语言,完全按照剧本中的台词在排练。”年轻时曾和小白玉霜在广德楼合演过这出戏的花砚茹说:“拿现在这个剧本和过去的《刘兰芝》相比,我虽然演的还是那个恶婆婆,但是更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了,特别是强调了焦母与儿媳妇的矛盾是在感情上的争夺。焦氏多年寡居把儿子带大,她认为是狐媚子的儿媳妇把儿子的心勾走了。她心里的失落变成了强烈的嫉妒心,把自己曾经受过的封建迫害趸过来再加倍用在了儿媳妇的身上,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张口就是刻薄话。这种现象不仅旧社会有,今天也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我希望这出戏能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获得一些道德上的启发。”

标签: 花砚茹

更多文章

  • 文鼎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鼎

    文鼎(1766—1852)清代书画篆刻家。字学匡,号后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布衣。所居曰停雪旧筑。咸丰初徵举孝廉方正,力辞不就。精鉴别,收诸金石、书、画多上品,如商仲彝、周旬觯、汉元延鋗、禊帖五字不损本,原搨娄寿碑,俱精绝。偶作小楷,画云山松石,则谨守徵明家法。篆刻工秀得彭遗意。精刻竹,凡扇边及

  • 赖可可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赖可可

    赖可可(1911~1987)广东大埔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早年从事地下工作,后参加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滨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政委,华东军区军政干校政委。1949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

  • 刘如曾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如曾

    刘如曾(1918—1999)作曲家、戏曲家。原籍江苏常州。1918年出生上海。笔名(刘今、金流)少年时代爱好音乐和戏剧。1942年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1945年参加雪声剧团,致力于越剧音乐改革。除越剧外,他还为话剧和十几个戏曲剧种作曲、编曲1937年作词作曲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我们的行列

  • 张越霞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越霞

    张越霞(1910年12月9日——1979年2月12日),女,浙江省浦江县人,博古同志的夫人。曾用名张月霞。土地革命时期加入中共,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周恩来、董必武身边工作多年,担任文印、内部交通等地下秘密工作。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妇女部长。建国后历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推销局副局长、日用杂品局局

  • 刘锡永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锡永

    刘锡永(1914.7—1973.7)字祚胤,祖籍山西,世居北京,擅长国画、古装连环画。早年师从徐燕孙,1935年毕业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1935年至1942年任教师,以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个人画展,1951年在上海建文出版社、新美术出版社工作,1959年调广西艺术学院任讲师。解放后,专门从事连

  • 刘岳峙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岳峙

    刘岳峙,字梅斋。湖南衡山油麻人(现在的衡东县三樟乡新湖村人)。大革命时期湖南右派首领。就读长沙岳麓书院。同盟会会员。历任湖南政务厅长、湖南省财政厅长、国民党省党部常委和农民部部长等职,深受蒋介石器重。有子二:刘定亚和刘文亚。次子刘文亚与马元英结合,为当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姑父。中文名:刘岳峙外文名

  • 侯月秋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侯月秋

    侯月秋(1923年-1982年),女,京韵大鼓演员,天津人。20世纪50年代入和平区曲艺杂技团。青年时期嗓音较高,学刘宝全偏于其中期风格;中年后,嗓音趋于宽而低,注重表演,面部表情细腻,对曲中人物定位准确,身段优美适度。常演表现悲苦凄切情绪的曲目,如《白帝城》、《七星灯》、《金宝骂城》、《南阳关》等

  • 刘廉一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廉一

    刘廉一(1912年3月15日—1975年1月18日),字德炎,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12年3月15日。刘廉一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和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六期。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陈诚的嫡系人马,土木系干将。1935年在国民革命军第54军第8师任职,担任过54军8师上校团长,副师长,1941年随54军

  • 陈开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开

    陈开(1822年-1861年)清代广东天地会首领。佛山(今佛山市三水区)人。水手出身。曾在佛山发动红巾军起义。1856年秋,陈开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成,年号洪德。以浔州府为都城,改称秀京。陈开称镇南王。后被清廷军击败被俘而死。中文名:陈开别名:年号洪德国籍:中国出生地:佛山市三水

  • 刘少白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少白

    刘少白(1883-1968),名象庚,字少白,1883年6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兴县黑峪口村。13岁考入本县嵋山书院,20岁赴西安参加科考拔为贡生。22岁考入太原府中学堂深造。3年后入山西大学堂攻读法律,开始接受新学。山西省政协已故副主席刘少白同志是著名的开明绅士,民主战士,被誉为中国红色银行事业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