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先胜

刘先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3/12/6 3:36:31

刘先胜,1901年6月出生于湘潭县石潭区一个贫苦农家。16岁到安源煤矿做工,参加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当选为工人代表。中国人民解放高级将领,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1924年入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连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第一师三团连长、营长、副官主任,红九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二团政治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先胜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湘潭县石潭区

出生日期:1901年6月

逝世日期:1977年10月12日

职业:军人江苏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主要成就:江苏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简介

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被选为工人代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连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第一师三团连长、营长、副官主任,红九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教导队总支书记兼政治三队政治指导员,教导大队组织科科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十八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参谋长,苏浙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参谋长,华中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苏南军区司令员,配合地方党政部门收容国民党散兵游勇,搜剿残敌,打击匪特,保障各级政府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52年12月任江苏军区司令员,1960至1969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任军区军事工厂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军事工厂工作,注重军代表队伍建设,狠抓军工产品质量,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新产品试制取得很大成绩。由于战争年代积劳成疾,长期患病,多次主动提出退居二线,1969年8月再次提出退休并获得批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10月12日在南京逝世。

履历

刘先胜(1901-1977)

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二二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被选为工人代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教导队总支书记兼政治三队政治指导员,教导大队组织科科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十八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参谋长,苏浙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参谋长,华中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苏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10月12日在南京逝世。

生平经历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1年6月出生于湘潭县石潭区一个贫苦农家。16岁到安源煤矿做工,参加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当选为工人代表。

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打入矿警队,协助党组织做争取和改造矿警队的工作。

1927年9月,随矿警队参加了湘赣边界秋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排长。起义失利后,率部分武装在株洲渌口一带坚持游击战,1928年编入湘东南游击队。

1930年后,历任湘赣红军独立师第一师连长、营长、师部副官主任,参加了湘赣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1933年入瑞金马克思主义学校学习。

1934年春起,先后任红九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委、军团卫生部政委、红六军团五十二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随陈毅奔赴江南抗日前线,参加新四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先后任新四军教育总队总支书记兼政治三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政委。参与指挥了著名的黄桥决战,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重大胜利,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任重建后的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政委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副司令员、第三旅旅长、第十八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粉碎日军“清乡”的战斗,为巩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44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参谋长,同年12月协助师长粟裕指挥新四军南下苏浙皖边、扩大江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进攻行动,并任新成立的苏浙军区参谋长,为开辟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功绩。

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华中军区参谋长,1945年11月任华中野战军参谋长。

1946年7月至8月,协助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指挥了宣(家堡)泰(兴)等战斗,歼敌6个旅计5.3万人,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受到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1946年12月参与指挥了宿北战役。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在孟良崮战役中,不顾自己积劳成疾,以顽强的毅力,组织参谋人员日夜深入前沿阵地,周密侦察敌情,争分夺秒协助粟裕等首长研究作战方案,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此役全歼国民党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粉碎了敌人企图南北夹击华东野战军的阴谋。

1948年后,任苏北军区副司令员、苏南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1949年渡江战役,为解放华东地区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苏南军区司令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960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为人民军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作为一名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同志,终身保持着工农本色,为人诚恳、和蔼、谦虚,深得干部战士的尊敬。

1977年10月12日病逝于南京,终年76岁。

秋收起义

9日,1师师部和1团2000余人在驻地修水发动起义,1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骨干,由平江工农义勇军和崇城、通城农民自卫军组成。师部新做100面大红旗,大张旗鼓,向平江进军。

驻扎在长寿街以北的黔军邱国轩部不知起义军实力,为保存自己,前来投诚。师长余洒度未经请示,将其收编为第4团,用为前卫。

11日,由1团团部和二、三营组成的第一梯队跟进至长寿街附近的金坪,邱国轩派人送来情报,说前边小河对岸发现有敌人。10连连长张宗逊(上将)奉命率队过河搜索。

10连正在搜索,后面突然响起枪声。

邱国轩部哗变,从两侧高地发起袭击,1团被打个猝不及防,伤亡很大,团长钟文璋等一些军官失踪、跑散,辎重全部丢失,有的连队士兵仅存30余人。

起义军总指挥卢德铭收容余部,,向2、3团靠拢。

11日晨,3团从铜鼓出发,进攻浏阳白沙镇。该团由浏阳工农义勇队和警卫团的1个营组成,团长为苏先俊。

毛泽东的脚被草鞋磨烂,不能行走。大家找张椅子,绑上两个杠子抬着他行军。毛泽东为抵御仲秋的晨露,在细布短褂外披上一条白布夹被。没有四轮小车,没有羽扇纶巾,毛泽东初出茅庐。轻取白沙后,毛泽东高兴地说:真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12日,3团进占东门市,1个营的国民党守军退至达浒。毛泽东要求警惕达浒、官渡之敌,黄埔四期生苏先俊不以为然。

毛泽东来到东门老街,察看地形。一位看见他的农妇后来对人说:一辈子只看见一个有美人痣的男人,古代传说这种人了不得,原来是毛主席。

14日早饭后,毛泽东在教堂的二楼上召开3团党的负责人会议,部署恢复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等工作。会议进行中,有与会者突然从窗子上看到,后面山上有军队正向东门市急进,立刻惊呼:“穿灰衣服的,是敌人!”

随即,弹雨瓢泼。

原来,退守达浒的国民党军,由一个熟悉道路的反共分子(于35年被苏维埃政府处决)指引,抄小路反扑。3团只在东门通往达浒的大路上设置警戒哨,山上的瞭望哨也只注视大路,没有发现敌人。国民党军占据浏阳河大溪支流两岸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其火力得以充分发挥。

3团处于不利地形,加之病号较多,难以支撑,退至上坪。

11日,2团从安源出发,进攻萍乡县城。该团由安源工人纠察队、安源矿警队和安福、永新、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团长为王兴亚。

2团本来想偷袭守军,不料派遣的爆炸队混进城后,被守军发觉,被迫退了出来。偷袭变成了强攻,连攻数次,均未得手。2团改变计划,分乘5列火车,经株萍铁路,西进夺取老关。

12日,2团夺取醴陵县城。13日,公开成立了湖南省最早的县级红色政权: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醴陵分会。3营8连连长刘先胜看到:“满街是人,有不少用红布扎着脖子,都是喜气洋洋的互相打招呼。一打听,原来都是各处逃来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他们在别的地方遭受了百般迫害,今天到了自己的城市,怎么不扬眉吐气呢!”

欢乐是短暂的。国民党军集结兵力,准备包围醴陵。14日,2团放弃醴陵,向北攻击浏阳城。

15日晨,2团进占浏阳县城。官兵们信心十足,准备围攻长沙。有些干部认为:“一鼓作气,连下三城,反革命力量也不过如此。不消三天,长沙城一定会是我们的。”

2团在城里休息两天,官兵们都去逛街,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8连驻扎在东门附近,东门外是大路,刘先胜向上级请示如何布置警戒,营部回答:“团部没有组织侦察警戒,你们看着办吧!”刘先胜只好自己拿主意,在山上布哨,向东警戒。

刘先胜曾几次去找团长王兴亚,都没有见到,有一次听说他是和营长们喝酒去了。

17日下午三四点钟,一位浏阳农民军的同志告诉刘先胜:“城外不远发现了反革命部队。”

刘先胜急忙说:“快报告团部去!”

“报告过了,团长不相信。”

刘先胜感到事情不妙,赶快跑到营部,营部没有人。

再赶往团部,还未赶到,四面八方枪声大作。

刘先胜转身回连集合部队,部下还未到齐,国民党军已扑到眼前。他只好带领20余人,以炸药包开道,杀出城去。

学校校长

江苏师范大学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淮海经济区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是一个跨越四省且经济文化高度关联的特殊区域。徐州,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交通四通八达,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是中华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

江苏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是第一任校长。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转制为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当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89年,成立于1984年的第二所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学校。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隶属国家煤炭部的徐州工业学院并入学校,促进了学校工科专业的发展。2011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人物荣誉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标签: 刘先胜

更多文章

  • 李志鹏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志鹏

    李志鹏(1934-2013),男,单弦演员,本名李德年,天津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单弦艺术。1947年拜师荣剑尘,1956年参加红桥区曲艺团任编导兼青年训练队教员,曾参加了《摩合罗》、《清宫秘史》等多部曲艺剧的演出。1966年转到工厂直至退休。90年代中叶重返舞台,在天津、北京各大曲艺演出场所演唱

  • 孙书筠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书筠

    孙书筠(1922年—2011年12月8日),女,原名孙慧文,北京人。刘(宝全)派京韵大鼓演员,京韵大鼓女声化的丰碑。中文名:孙书筠别名:孙慧文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2011年12月8日职业: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连环计》、《徐母骂曹》、《长坂坡》、《子期

  • 汪兆镛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汪兆镛

    汪兆镛(1861.6.6-1939.7.28),字憬吾,广东番禺人。著《岭南画徵略》,《稿本晋会要》等。中文名:汪兆镛别名:微尚居士、清溪渔隐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61年逝世日期:1939年职业:艺术画家代表作品:《碑传集》汪兆镛(1861~1939),字伯序,号憬吾,又称微尚居士、清溪渔隐。祖籍

  • 刘礼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礼

    刘礼,192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曲艺家,1988年被选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作品有《送梳子》、《闹场院》等。于2015年4月逝世。中文名:刘礼外文名:Liuli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省金乡县出生日期:1925年10月逝世日期:2015年4月职业:曲艺家主要成就:1988年被选为山东省曲艺

  • 刘茂恩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茂恩

    刘茂恩是个非常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早期追随他的军阀哥哥刘镇华,东征西讨,扩充地盘,依附于各大党派与军阀之间,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冯玉祥,阎锡山,最后归附于国民党的蒋介石。中文名:刘茂恩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巩县出生日期:1898年逝世日期:1983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保定军官学校性别

  • 萧龙士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龙士

    萧龙士(1889—1990),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原名品一,字翰云,斋名墨趣斋、堂号百寿堂,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萧龙士与一代大家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情逾手足,书画风格上承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下启江淮大写意画派。擅画竹、梅、菊、

  • 蔡廷干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廷干

    蔡廷干(1861-1935)英文名字:TsaiTingKan,字耀堂。广东省香山县上恭都上栅村人(今珠海市香洲区金鼎镇外沙村)。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接受华侨教育家容闳(今珠海市南屏镇人)的建议,同意选拔一百二十名幼童分四批派送美国留学,并由容闳主持在美留学事宜。为了保证选派幼童的英文水准,清廷

  • 刘复基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复基

    刘复基,字尧徵,亦作瑶臣,投笔从戎后易名汝夔,自号武陵器生,1885年1月20日出生于湖南武陵县(今常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04年加入华兴会,发动长沙起义。1906年回国,运销《民报》,1909年赴上海创《竞业旬报》,后至武汉主办《商务报》,宣传革命思想。1911年夏,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任临时

  • 刘洪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洪才

    刘洪才(1911年—2014年12月21日),男,四川省通江县毛裕镇人,小学文化。1933年9月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两次过草地后到达延安,曾6次负伤,4次立功。抗战时期曾荣立一等功。参加过淮海战役和解放兰州等战役,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享受国家

  • 王生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生明

    王生明,男,14岁参军,17岁参加北伐。1927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其中,南京之战,是对军阀孙传芳的关键之战,孙传芳以白俄雇佣军和北伐军反复争夺要隘雨花台,北伐军伤亡惨重,乃以担任预备队的学兵队投入战斗,经一昼夜血战终于攻占这座要塞,这一战学兵队中有一个17岁的班长敢战先登,生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