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哈玉民

哈玉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3/12/10 14:06:37

哈玉民,河北省河间人,生于1918年,卒于1960年。回族,中医外科专家,擅长治疗疡科疾病及疔毒、恶疮、瘰疬等。其父哈锐川是北京著名皮外科专家。他幼承家学,熟读经史。早年学医于华北国医学院,同时随父临诊。1937年,正式开业。1951年,任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校长。1956年,受中央卫生部委托,筹建北京中医学院。曾任北京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等。

基本资料

名:哈玉民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河北省河间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1960年

职业:中医外科专家

毕业院校:华北国医学院

代表作品:《中医辨证论治纲要》、《内科见疾病证治便览》

人物生平

新中国成立后,哈玉民为中医事业的复兴发展做了大量的奠基性工作。他作为中医界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1950年3月,年方32岁的哈玉民与赵树屏等人共同筹办了北京中医学会,并担任副会长。当时,中医学会没有办公和开展学术活动的场所,哈玉民就把自己的诊所提供给学会使用。不久,哈玉民又创办了《北京中医》杂志,限于当时的条件,哈玉民集征稿、审稿、校对、付印等诸多工作于一身,常常是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

主办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是哈玉民为建国初期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中医药学,在解放前由于遭到统治当局的压制和摧残,曾长期处于发展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中对中医事业给予了深切的关怀和大力的扶持。为使中医事业得以复兴,尽快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中医队伍乃是当务之急。当时采取了多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是对现有的中医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为落实这一举措,北京市于1951年成立了中医进修学校,哈玉民担任了校长。参加进修的中医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最年长者已年近70岁。学校聘请各大医院的专家为中医们讲授医学基础等课程。刘春圃、陆石如等医家都曾在这个进修学校学习过。

哈玉民作为中医进修学校的校长,组织编写了各科的大量教材、讲义,搜集了许多学习参考资料、工具书,并兼任教学工作。为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哈玉民亲自指导研制了与人体同等大小的石膏模型,还请来针灸专家,审查模型上的经络循行和穴位。此外,哈玉民还主编了一批有影响的中医书籍,如《中医内科常见病证治便览》、《中医针灸常见病证治便览》等。

参加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的中医大夫,在旧社会历尽磨难,那时的政府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更不会过问他们的专业培训。新中国刚刚成立,政府就给了他们进修提高的机会,不能不使中医们感激涕零。经过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中医们不仅业务水平提高了,而且精神面貌也得到改观。哈玉民主办的中医进修学校,为建国初期中医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54年,正在提任中医进修学校校长的哈玉民,又承担了北京中医学院的筹办工作。经他多方奔走,积极筹措,终于在同年9月,以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为基地,接纳了北京中医学院的首届学员。在北京中医学院建成后,哈玉民为教学研究呕心沥血,试制成功了中医辨证论治分析模型,获得卫生部嘉奖。

哈玉民既是中医教育家,又是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医术高超,学识过人。他认为,皮外科虽然是局部的病变,治疗时也要按中医的整体观,着眼于人体的整体,认真审视患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等。在临床上,哈玉民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灵活地运用“消、托、补”三个治疗大法。哈先生曾治疗一位患蛇头疔的病人,患者右手拇指肿痛三天,因剧烈疼痛而彻夜不能成眠。哈先生给患者外敷拔毒药,内服药则一味黄芪,煎水代茶饮。第二天,病人面带笑容来复诊,原来是服药后疼痛大减,当夜就能安然入睡了。

哈玉民先生有着凡事带头实干的精神,他作风淳朴,待人忠厚,平易近人。无论年长者还是年轻人,都愿与他促膝谈心。在担任领导职务中,他唯是举,力求人尽其才。哈先生的品格风范,受到人们深深的爱。他为中医临床和中医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铭刻于中医史册。

由于在自己钟爱的中医事业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1960年6月16日,哈玉民不幸因病英年而逝,年仅42岁。他生前曾历任北京市第一、第三中医门诊部主任、北京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

学术思想

哈玉民认为皮外科疾病虽然属于局部病变,但治疗必须首先着眼于整体,注意审视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病症的轻重顺逆等。他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使用消、托、补三大法。补法常施用于疮疡后期,以助扶正,收敛疮口。但哈玉民有时亦将补法应用于早期,不拘于文献的记载。如一般认为黄芪为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之药,疮家常用于内托阴疽,但在痈疽初起时多不主使用。哈氏曾治一位患有蛇头疔的病人,右手拇指肿痛三天,局部皮色未变,按之尚无波动感,疼痛剧烈,彻夜不眠,虽服止痛片疼痛亦不减轻。经他治疗,除局部外敷拔毒药膏外,内服药物则为一味黄芪,煎水代茶饮。次日患者疼痛大减,告之当夜即能入睡。他的这种治疗皮外科疾病“必求其本”的原则穿于行医的始终。

哈氏一生主张变革,虽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不拘泥于传统。在对待中西医的关系问题上,受施今墨老师的影响,哈氏一持开明态度,主张西为中用。他积极组织校友学术研究会,聘请西医专家开展学术讲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中医、提高中医。因此,他在与西医同道共事中,能推心置腹,精诚合作,团结学习,取长补短。哈氏治疗皮外科疾病十分讲究外治疗法,经验颇为丰富。除坚持使用传统剂型如薄贴、掺药、散、软膏、药油、酒剂等,还打破传统,西为中用,常用凡士林配制中药软膏,既保持原有疗效,又方便了使用。

后世影响

建国初期,他在北京市举办预防医学学习班,组织全市中医师学习有关防治急性传染病的现代医学知识。对于调动中医工作者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两种手段,控制首都疾病流行,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此,他受到了当时北京市卫生局张文奇局长的表彰。哈玉民还与赵树屏、董德懋、魏龙骧等人于1950年积极筹建北京中医学会,并创办《北京中医》杂志。主编有《中医辨证论治纲要》、《内科常见疾病证治便览》。1951年,他积极筹建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并出任校长。曾在这个学校进修的中医,目前已有不少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在医疗、教学及科研方面发挥着骨干作用。1956年,受中央卫生部委托,积极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哈玉民还负责筹办了北京市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相继举办了针灸班、中医研究班、中医师资班等,为中医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标签: 哈玉民

更多文章

  • 张文环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文环

    张文环(1909年10月-1978年2月),台湾小说家、杂志编辑。出生于嘉义县梅山乡。张文环作品多取材于台湾风土,现实主义手法厚重朴实,代表作〈夜猿〉曾获皇民奉公会台湾文学奖。编辑及创作上的活力,使他在战时本土文坛有相当影响力。中文名:张文环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嘉义县梅山乡出生日期:1909年10

  • 叶润周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叶润周

    叶润周(1917——1996年),现代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祖传四代的木雕世家。十岁随父学艺,十四岁起从事木雕创作,二十三岁时,其作品已崭露头角。中文名:叶润周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1996解放后,长期在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黄杨木雕艺术创作,其代

  • 杨介宾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介宾

    杨介宾(1929-2007),男,笔名水竹林,四川省金堂县人。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幼承庭训,儒而兼医,早年随父杨术全临证习医,精研医典,深得中医要旨。中文名:杨介宾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出生日期:1929逝世日期:2007职业:中医性别:男1947年即悬壶桑梓,临证救危,每获奇效,一时名噪

  • 厉月坤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厉月坤

    厉月坤(1923—1976)莒南县厉家寨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支部书记。1951年任厉家寨乡乡长。翌年,在厉月举的互助组搞小麦丰产试验,亩产300多公斤。1955年组织群众凿通厉家寨东岭、小岭等,修建塘坝,迫使竖水横流。翌年任朱芦区副区长。1957年参加中央赴朝慰问团访问朝鲜。翌年

  • 顾崇廉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顾崇廉

    姓名顾崇廉性别男生卒年月1931年6月6日~2007年1月14日籍贯江苏无锡军衔上将家属父秦顾念萱,母李氏,妻高训镛,子尚洁,女蕾芬。中文名:顾崇廉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1年6月6日逝世日期:2007年1月14日性别男生卒年月1931年6月6日~2007年1月14日籍贯江苏无锡军衔上将家属父秦顾

  • 侯正荣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侯正荣

    侯正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生前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广元市政协副主席,香港东方世术中心客座教授,山海关旅游区专为其修建书画馆以供创作。中文名:侯正荣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32逝世日期:2004职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78年他的作品“虎”获得全国

  • 瞿菊农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瞿菊农

    瞿菊农(1900一1976)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原名世英。江苏武进人。早年与郑振铎、瞿秋白、赵世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人道》月刊。五四运动中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代表。中文名:瞿菊农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1逝世日期:19761920年底,与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

  • 严敦杰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严敦杰

    严敦杰,数学史家,科学史家。主治中国数学史和天文历法史,旁及其他科学史和科学史学史研究。是中国数学史现代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文名:严敦杰别名:(字)季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嘉兴县出生日期:1917年11月1日逝世日期:1988年12月23日职业:数学史家,科学史家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建

  • 清水由贵子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水由贵子

    清水由贵子(しみずゆきこ,1959年9月7日-2009年4月21日),出生于东京,日本歌手。1976年,她凭借一曲《残雪》而声名大噪,次年以《你好吗》正式出道,成为相当走红的流行歌手,曾出演过电视剧,并经常在综艺节目中露面。清水由贵子从小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是家中的顶梁柱。为了照顾身患糖尿病和肾病

  • 吕赫若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赫若

    吕赫若(1914—1951),出身地主家庭,自幼接受新式教育与新式思想,1931年在台中师范学院毕业後,出任新竹县峨嵋公学校老师,1935年发表第一篇日文小说《牛车》而成为文坛瞩目对象,也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之一。1939年吕赫若前往日本学习声乐,1942年回到台湾并且加入张文环的《台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