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蚁光炎

蚁光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7 更新时间:2023/12/22 5:34:39

蚁光炎(1879—1939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市,出身贫苦,青年时期移居泰国谋生,后经营航运业和火砻(碾米)业致富,成为商界翘楚。后当选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1922年粤东、闽南的“八·二”风灾和1931年的黄河大水灾,他捐出巨款赈灾。热心捐款兴学。1938年与陈景川、廖公圃等发起成立泰国潮州会馆。购运暹米至潮汕平耀,解救粮荒。1937年抗战爆发后,号召华侨抵制日货,使日泰贸易额半年间锐减一半,还领导推销抗日救国公债和进行募捐活动,共筹集600万元以上。1938年带头捐献汽车并动员华侨司机到滇缅公路运输抗日物资;在曼谷创办《中国日报》,宣传抗日;多次为八路军、新四军汇款;又以中华总商会名义发函介绍爱国侨生到陕北公学学习,资助路费。因积极从事抗日活动而触怒了日伪政权,1939年11月21日晚在曼谷耀华力路被刺杀。

基本资料

名:蚁光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澄海市

出生日期:1879年

逝世日期:1939年

职业:商人

主要成就:第一个为祖国而牺牲的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蚁光炎,1879生于澄海东里南畔洲村。家庭贫困,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接着哥哥也离开人间。小光炎终日与锄头、泥土打交道,累得死去活来,还是一样贫穷。

17岁时,小光炎想到了出国。他反复考虑,毅然决定:“走!过番去!(潮州话:到外国去)”蚁光炎初抵越南,23岁至泰国,数年后与友人合作创办“六顺”公司,后改独资“六顺兴”公司,事业兴旺,乃扩展为“光兴利”公司,拥有货船及汽轮50艘,执航运牛耳。蚁光炎事业有成后,竭力为侨社服务,先后兼任中华总商会主席等职务。

1922年粤东、闽南的“八·二”风灾和1931年的黄河大水灾,蚁光炎捐出巨款赈灾。热心捐款兴学。

1938年,蚁光炎与陈景川、廖公圃等发起成立泰国潮州会馆。购运暹米至潮汕平耀,解救粮荒。

1937年抗战爆发后,蚁光炎号召华侨抵制日货,使日泰贸易额半年间锐减一半,还领导推销抗日救国公债和进行募捐活动,共筹集600万元以上。

1938年,蚁光炎带头捐献汽车并动员华侨司机到滇缅公路运输抗日物资;在曼谷创办《中国日报》,宣传抗日;多次为八路军、新四军汇款;又以中华总商会名义发函介绍爱国侨生到陕北公学学习,资助路费。

1939年11月21日晚,蚁光炎因积极从事抗日活动而触怒了日伪政权,在曼谷耀华力路被刺杀。

过番创业

蚁光炎先生“过番”创业之路艰难曲折,历尽坎坷,但他奋斗不懈。白天他在酒厂做杂工,早晚还帮主管做家务,又苦又累,每月的工钱只有两元,一元日食费用,一元托人带给远在家乡孤苦零丁的嫂嫂。由于活多而且繁重,蚁光炎晚上常常饿得肚子咕咕作响。在实在难忍的情况下,才去挑担的小贩那里买碗粥充饥。当时(创业时),一文钱可喝一碗粥,另加一根油条。为了省点钱,他征求小贩,可否每交一文钱,只喝一碗粥,不吃油条,留在下一次再喝一碗粥。小贩同意了。中国人有句赞扬节俭的话———“一文钱掰成两半花”,蚁光炎真的这样做了。蚁光炎在东埔寨的酒厂苦干六年,除了身上穿的,一无所有,展现在他眼前依然是一条望不到尽头之路。他下决心离开酒厂,前往泰国曼谷,投靠堂兄蚁潮命,在祥记酱园当名杂工。老板看他勤劳诚信,命他当领班,不久又让他押运货物,还把货物进出口报关差事也交给他。他身负三职,业还接受其他商行督货事务。为了自身发展,他把多年来省吃俭用积存的三百泰铢作为本钱,买了一艘旧货船,又船厂租了两条小货船,开始经营运输业。蚁先生经营有方,几年间公司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他进而从事商业贸易,兴办船务,创设工厂,大办火砻,事业遍及泰国、越南、东埔寨等地。由于适逢泰国发展对外贸易大好时机,蚁先生的事业如日中天,最旺盛时曾拥有上千职工,成为著名的华商巨子,在促进泰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奉献社会

蚁光炎先生心地善良,富有公益心。在艰苦创业、勤俭致富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苦尽甘来”应该的享受,而是想着还有许多贫穷的人民在受苦挨饿,还有许多学龄儿童像他儿时一样在失学,还有多少国计民生的问题必须解决。他常想常说的是:“我从家乡来南洋时,只是空手而来,现在所有的财产都是从社会得来的,应该还给社会。”他的后半生坚定地实践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诺言。一是热心教育。蚁先生大力资助侨居地的多所华文学校,还专门为刚来泰国的华侨举办泰文补习班。在家乡,他独资创办了南洲小学,并大力支持澄海中学、潮阳西关学校和汕头海滨中学。

二是乐善好施。蚁先生同情贫苦大众,除了经济施助外,还把更多的钱财用在社会福利的慈善机构上,如中华赠医所、天华医院、华侨报德善堂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些亲友、家人曾有异议,说他捐献太多,劝他多留一手给子孙,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坚持“还诸社会”的原则。

三是当好侨领。蚁先生在泰国侨界中德高望重,声誉卓著。1936年开始,他先后担任了中华总商会主席、报德善堂董事长、中华赠医所主席,还有潮州会馆、火砻公会、天华医院、华人学校等大批华侨社团的重要职务。他带头致力于中泰友好、社会繁荣、公益福利、家乡救灾、抗日救国等活动,为泰国社会和祖国故里作出了重大贡献。

组织抗日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蚁光炎率先发动属下拒绝为日商驳运货物,带头拒卖暹米给日本,领导侨众开展抵制日货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战时经济。同时,他通过组织义演、舞“救国醒狮”、号召素餐过年等形式在侨胞中筹募爱国捐款,并带头认购救国公债,为祖国抗战筹措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为解决祖国抗日将士御寒之需,蚁光炎曾以华侨慈善机构“报德善堂”的名义组织侨胞捐献衣物,三天之内就把泰国的布匹买光了。滇缅公路开通后,他还带头捐献卡车,发动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此外,香港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他曾通过宋庆龄廖承志及香港华比银行的渠道,向八路军、新四军捐赠卡车、药品并多次给予汇款支持。当时(抗战期间),泰国华侨青年赴祖国参战的很多,仅奔赴延安的就有300人约占延安华侨青年的一半,其中许多人都是经由蚁光炎的介绍和资助才得以成行的。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救国人人有责”。蚁光炎不仅积极发动泰国华侨以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祖国抗战,而且还自1939年5月起冒险回国。辗转奔波于广东、香港、重庆等地,除向国内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报告侨情、捐款慰劳抗日军民、谋划救济家乡受难同胞和接洽沟通侨汇外。还提出“加强抗战,开发西南”的主张,号召华侨投资西南大后方,受到国内的重视和侨胞们的响应。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泰国,执政的銮披文当局实行亲日政策。因此蚁光炎的抗日行动不免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挠。日敌、汪伪曾对他进行种种挑拨、利诱和威胁。要其停止抗日活动,均遭严词痛斥和断然拒绝。于是,敌人即阴谋策划了针对他的暗杀活动。

蚁光炎在敌人的枪口下倒下了。在弥留之际,他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家属“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蚁光炎遇难后,灵柩一直安放在泰挽埔纪念堂,2010年12月18日蚁光炎先生遗体火化礼在曼谷越贴素辇佛寺举行。

抗日救国

蚁光炎先生毕生热爱祖国,忠贞不渝。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加紧侵略中国,祖国处在最危险的时刻,泰国华侨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蚁先生把公司的全部业务交给妻子刘若英和侄儿蚁美厚管理,挺身而出,高举抗日救国旗帜,视死如归,决心与祖国共命运,与民族共存亡!他宣传抗日救国,发动抵制日货,发起抗日募捐,出售爱国抗日公债,倡导华人舍财救国;组织社团、学校义演,多方筹资捐献给祖国抗日;他鼓励、支持青年华侨回国抗日,共有七八千人奔赴抗日前线,他们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牺牲过半。蚁先生还不畏艰险,回国参加抗日会议和慰问前方将士,捐献汽车,并动员华人司机协助运送抗日财物和药品,竭尽所能为抗日救亡而努力。为了保障抗战物资供给,蚁先生带头捐款十万元,并动员侨商投资,共同开发云南边境的佛海地区,建设农垦生产基地。这个基地非常重要,它既是运送抗日物资的转运站,又可生产粮食支援前线。1939年夏天,他向重庆国民政府提出的“加强抗战,开发云南”的建议,其款陈大计,都被嘉纳。

1939年底在重庆出版的《华侨先锋》一卷十六期披露:蚁光炎先生对祖国异常尽力,抗战开始后,他领导暹罗侨胞献纳捐款总计六百万元以上,加上推销救国公债和捐献大批抗日物资,那数量就更大了。蚁光炎心系中华民族安危,倾资抗日救亡,真是关山难断故乡情,岁月不老中国心。

为国捐躯

1939年,曼谷的抗日派和亲日派、爱国者和卖国贼之间的斗争更加尖锐激烈。亲日派头目派女秘书上门,花言巧语诱迫蚁先生,只要他放弃抗日活动,要钱给钱,要什么给什么。蚁先生听后勃然大怒,义正词严地回绝:“我一生只做正义的事,不要不义之财!”当即把她赶走。亲日派不死心,重要人物亲自出马,金钱收买和武力威胁双管齐下,蚁先生义愤填膺,也把他赶走了。日伪因此对蚁先生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时,危险迫在眉睫,亲友劝先生“趋避为上”,而先生义无反顾,铿锵回答:“职责所在,大义所在,我岂敢以生命自私!”日伪见利诱不成,便决定下毒手。1939年11月21日夜十时许,凶残杀手乘蚁先生在戏院前接家人打开车门之机,向蚁先生开枪。蚁先生中弹倒在车内,凶手又连发三枪,均击中后背要害,蚁先生一腔热血染红了曼谷耀华力路。蚁先生因伤势过重,无法救治。临终时,他坦然地对夫人说:“我虽死,你们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一代爱国侨领赤胆忠心,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殉难,年仅六十一岁,诚可歌可泣。

滔滔韩江水,巍峨莲花山,故园父老乡亲,呜咽叹惜,缅怀先生。绵绵湄南河,汹涌曼谷湾,异国人众华侨,咆吼斥敌,齐声颂英。

蚁光炎先生的光辉一生,为祖国盛衰兴亡,为中泰人民友谊,为社会公益福利,为华侨侨眷服务,奋斗不息,丰功伟绩,贡献无限。他是一代豪杰、一代侨领、一代英烈。他殉难后,各方痛惜,世人悼念,后代景仰,永垂不朽。

后世影响

蚁光炎先生曾出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十五、十六届主席,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中国现代华侨爱国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热爱祖国,提倡教育,乐善好施,受到当地侨胞的热爱。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蚁光炎先生领导侨胞,积极抵制日货,发动捐款,支援祖国抗日,引起敌人忌恨,于1939年11月21日被谋杀,不幸为国捐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潘震宙在捐赠仪式上说,为缅怀蚁光炎先生,激励后人,蚁光炎先生的子女蚁锦中、蚁锦桐等将蚁光炎先生墓表原稿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墓表由著名学者吴稚晖先生起草,1948年于右任先生亲笔书写。这份凝聚着蚁光炎先生爱国精神的书法大师的珍贵墨宝,不仅丰富了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也将在陈列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1997年,由汕头市委统战部、汕头市侨联发起在桑浦山麓建立了“蚁光炎纪念亭”,以缅怀蚁光炎先生的丰功伟绩。2006年又在亭旁新建了“蚁光炎纪念画廊”,画廊里悬挂着近百幅记载了蚁光炎事迹的精美石刻画,为纪念亭增添光彩。

本钧在揭牌仪式上指出,蚁光炎先生一生拼搏,追求正义,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和品格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民众心中。“今天(2008年)把蚁光炎纪念亭作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要继承、发扬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英烈故土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新的贡献。”

蚁锦中先生说,中国侨联把“蚁光炎纪念亭”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授予牌匾,这么高的荣誉,是泰国华侨、潮汕民众以及蚁光炎家族的光荣。

标签: 蚁光炎

更多文章

  • 苏庚春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庚春

    苏庚春,(1924-2001年),字更谆,号元清,河北深县人。青少年时期一面读书,一面帮助父亲经营字画行贞古斋。1961年调广东省博物馆工作。1981年调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从事书画鉴定,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80年调广东省文管会任文物出口鉴定组长,1983年起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1

  • 朱霖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霖

    朱霖,男,上海东方疏浚工程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建设中级职业经理人,上海市航海学会理事。所带领的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航道港口疏浚、吹填、堤筑、河海堤防护岸工程、船舶修理、船舶拖带及设备中文名:朱霖外文名:ZhuLin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南长沙出生日期:1896年逝世日期:1967年

  • 侯绍裘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侯绍裘

    侯绍裘,著名共产党人,“五卅”爱国运动参与和领导者,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积极参加五卅运动的发动组织工作,成为上海和江苏群众运动中有影响的领导人之一,对新军阀的劝诱严词拒绝,备受凌辱和摧残,蒋介石密令温建刚率人将他及谢文锦等杀害。中文名:侯绍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出生

  • 黄赤波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黄赤波

    黄赤波(1912—1978),湖北大冶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保卫局科长、中共豫皖苏区委社会部部长,盐阜行署保安处处长、苏北行署公安局局长、苏皖边区公安局副局长,潍坊市公安局局长,长期从事情报保卫工作。建国后,历任苏南行署公安局局长,江苏省公安厅厅长,上

  • 从飞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从飞

    丛飞生前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二00四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文名:张崇外文名:ZhangChong别名:丛飞国籍:中国民族:汉星座:天蝎座出生地:辽

  • 石西民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西民

    石西民(1912—1987),曾用笔名石东夫、栖民、史明操、怀南、何引流、明石等,中共党员,浙江浦江人。历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上海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宣传部长,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职。1929年加

  • 郑复他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郑复他

    郑复他(1904~1928),原名福泰,浙江诸暨城关郑家人。武装起义胜利后,任上海市政总工会委员长,领导会员近15万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通缉。中文名:郑复他别名:福泰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诸暨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28年职业:革命者毕业院校:诸暨中区完小信仰:共产党政治面貌:

  • 宁调元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宁调元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

  • 张兴儒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兴儒

    张兴儒(1962.9-2017.9.2)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9月2日晚,张兴儒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中文名:张兴儒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2年9月逝世日期:2017年9

  • 顾伯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顾伯华

    顾伯华(1916-1993年)。上海市人。出身于世代业医之家。少年时,即随父顾筱岩学中医外科。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即设诊所于上海。中文名:顾伯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市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3年职业:医生毕业院校:上海中医学院主要成就:1978年晋升为教授。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