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光宗

马光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1/16 9:40:20

马光宗(1903—1987),甘肃广河人,回族。出自于行伍家庭,1921年投身于青海马麒的巡防营,1929年随马步青部由青海调防陕西,被编入马鸿宾师,中原大战后被马鸿逵收编。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光宗率部入绥西,参加抗战。抗战胜利后,升任马鸿逵部168师师长,1949年9月21日在宁夏通电起义,为宁夏人民避免战祸、保护国家财产物资做出了有益贡献。1950年,被分配到西北军区参议室任参议。1953年后历任甘肃省人民代表,全国第四届、五届、六届人大代表,政协甘肃省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病逝。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光宗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甘肃广河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87年

人物生平

马光宗(1903—1987),甘肃广河人,回族。出自于行伍家庭,早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军骑兵2团团长。1935年参与围堵红军西进。1936年任第15路军骑兵第1旅旅长。

抗日战争时期,第81军(军长马鸿宾)马鸿逵师骑兵第1旅旅长,率部驻防绥西,配合傅作义部阻击日军。1939年任第11军骑兵指挥官兼骑兵1旅少将旅长。

国共内战时期,1945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军168师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18师168旅旅长。1947年第11军改称整编第18师,师长仍为马敦静(马鸿逵之子)。10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进攻榆林,该师鼎力相救,迫使人民解放军再次撤围而去。1948年隶属西北军政长官公署。1948年马鸿逵、马敦静父子相继逃往重庆后,1949年5月继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中将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在宁夏战役中,第11军大部被歼。1949年9月23日率第11军残部在宁夏省中卫通电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参议室参议,甘肃省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等职。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甘肃省委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7年8月28日因病在兰州逝世,终年84岁。

战争经历

1935年参与围堵红军西进,1936年6月21日红军包围下马关后,马鸿逵部骑兵营长孔庆福和县长董天祥率部死守,马鸿逵亦从银川派出骑兵部队前往助战。红军为避免伤亡,采用政治攻势,围城两个星期,城内无水,人心恐慌,红军向城内喊话,宣传党的政策。因此,在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守城壮丁队纷纷起义。红军逐于6月27日进城,营长孔庆福跳城逃跑,伪县长下落不明,全营人马被俘。6月28日,红军进攻下马关以北40里的韦州城,当时驻守韦州的有马鸿逵骑兵第一团第三营,还有地方保安队一百余人,壮丁三、四百人。7月3日,红军攻到韦州城下,曾一度攻上城墙,城内守军向马鸿逵告急救援。马鸿逵认为韦州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居重要地位,韦州有失,危及金积、灵武、老巢艰川难保,必须坚守。遂急派骑兵一、二、三、四团及保安队骑兵一部,共计1000多人,另附炮兵一部,由骑兵二团团长马光宗指挥,从金积、灵武一带驰援韦州。7月4日晨援军到达韦州城下,红军退守红城水因而韦州城在西征时一直未能解放。

1936年8月任第11军骑兵第1旅少将旅长,1937年11月任第17集团军骑兵指挥官兼骑兵第1旅旅长,

1938年5月,宁夏回族爱国将领、时任绥西防守司令的中将军长马鸿宾,奉命率81军和马鸿逵部骑兵一旅(旅长马光宗)、骑兵二旅(旅长马义忠)开赴绥远省西部的五原、临河抗日前线,统归绥西前线傅作义将军指挥。

同年7月,马义忠率骑二旅经3小时激战,摧毁了李守信、英伪军一部驻守在临河县察汗格尔庙的据点,受到傅作义的通令嘉奖。

1939年夏秋之交,日军千余人从包头乘坦克、装甲车、汽车向81军35师205团、206团的五原县乌拉脑包阵地进攻。在81军参谋长马惇靖、35师师长马腾蛟的指挥下,与敌刺刀见红。敌不支,惊慌失措地钻进装甲车和部分汽车逃回包头。35师初战告捷。

1940年1月30日,日军驻伪蒙的司令官冈部直三郎纠集机械化第26师(中将师团长黑田重德)、骑兵集团军以及德王、李首信、王英的伪蒙军6个师,共4万多人,配有飞机、坦克、装甲车、重炮、各种毒气弹、千余辆汽车,兵分三路向绥西进攻,企图将绥西的国民党抗战部队围歼于五原县地区,气焰十分嚣张。

2月1日早晨,敌机轮番轰炸我乌镇阵地后,日寇主力第3路第26机械化师团万余人,分乘780余辆汽车、装甲车、坦克疯狂向35师205团的司仪堂阵地、208团的乌布浪口阵地扑来。敌我双方激战数回合,至夜9时,我虽伤亡惨重,但仍固守阵地。敌见久攻不下,竟向我阵地施放毒气弹。81军虽事先准备了简易的纱布包锯末的防毒气口罩,但因毒气太浓,轻者流鼻涕、淌眼泪、咳嗽,尚能勉强作战;重者则胸闷、头痛、呕吐,根本无法作战。至夜10时,马腾蛟师长令206团2营增援,但寡不敌众,208团于夜11时失守乌布浪口阵地。

次日拂晓,坚守司仪堂阵地的205团与敌了刺刀战。官兵们的刺刀捅弯了,就抱住敌人用牙咬,或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是,35师终因武器低劣和寡不敌众而全线败退。8时,敌机械化部队进至临河,与傅部35军和宁夏马光宗的骑一旅等部激战6小时后,相继占领临河、五原。

当时远在重庆开会的马鸿宾得到81军绥西败退的消息后,立即飞返当时的宁夏磴口县,组织抢救伤员,重整部队两个团,令35师104旅旅长马培清重返绥西前线,继续在傅作义将军指挥下,收复失地。

3月20日夜12时,傅作义将军率35军及宁夏35师等部向日军反攻。双方激战两天,我军终于收复临河、五原,击毙日军中将师团长水川及其日伪军数千人,从此日军再未敢进犯绥西。

据战后统计,35师原有5000余人,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千余人,伤2000人,其中冻伤者就达700多人。在后来寻找35师烈士们的遗体时发现,有的官兵虽面目全非、肢体不全,但嘴里仍死死咬着敌人血淋淋的耳朵;有的官兵虽伤痕累累,但带血的双手却紧紧抱住敌人不放,仇恨的十指深深抠进敌人的肉里,难以拉开……悲壮的场面,催人泪下。

1940年5月,当35师重返五原乌布浪口阵地时,当地百姓自发地用极其隆重的安葬仪式,重新埋葬了千余名回汉族英烈们的忠骸,并立石碑,流芳千古。1944年10月任第11军168师师长,1946年4月任整编第18师168旅旅长,1949年5月任第11军中将军长,9月23日在宁夏中卫通电起义。9月中旬,在宁夏军政当局决定和平起义之前,马鸿逵向蒋介石的专机组要了一架运输机,飞抵银川机场来接高级军官的家属,被参加和平解放宁夏的十一军军长马光宗扣留,移交给接管银川市的解放军。驻守机场的解放军某连队指战员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真飞机,他们怕它飞跑了,就用绳子把机翼像包装托运大件一样捆扎起来,另用一根绳子一头套着机身,一头挂在大树上。

标签: 马光宗

更多文章

  • 黄子平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黄子平

    黄子平(公元1351~1424年),字逢熙,号观澜,元末仁宗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庚寅月甲子日生于高州路电白县长山村(今广东省茂名市茂港区七迳镇东山村委会长山村,在电白县城水东西北方向约十里)。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十六日,黄子平寿终长山村,享年74岁。中文名:黄子平国籍:中国民族

  • 李振西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振西

    李振西(1906——1979),甘肃定西人,西北军将领,1936年西安事变中,任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部教导营长,负责警戒西安新城指挥部。抗战中,任38军教导团长、38军177师旅长、师长,38军中将军长,参加了著名的井径、忻口、旧关诸战役。1938年10月率部血战娘子关,歼灭日军3000多人,收复阵

  • 张宣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宣武

    张宣武(1907—1984),原名张明霖,字崇文,生于1907年11月17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二),河南泌阳象河乡洼李村人。行伍出身,兰州西北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1984年4月当选民革山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文名:张宣武别名:张明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泌阳出生

  • 纪松龄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纪松龄

    纪松龄(1899—1942),出生于察哈尔右翼前旗三苏木小淖尔西营子村的一个富裕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少年读私塾,1915年入正黄旗小学读书。1920年,纪松龄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后经李大钊、赵世炎等人引导,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在张家口入西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

  • 安文江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文江

    安文江(1944~2013),浙江定海人。民盟成员。1967的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8年在江西武山铜矿工作,1978年后历任武山铜矿子弟学校教师、教导主任,江西九江二电厂子弟学校教师,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秘书系主任、文研所所长,副教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

  • 贾伯涛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贾伯涛

    贾伯涛(1902—1978),原籍湖北大冶,出生于江苏扬州,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扬州初级师范学校肄业,南京陆军大学毕业。1924年春由中国国民党中央驻上海代表田桐及湖北省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代表张知本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4月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代理

  • 曾震五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曾震五

    曾震五(1896—1958),湖南涟源人,早年就读湘乡中学,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1920年在粤军任职,后入湘军,参加北伐,后辞去军职;1930年赴日本留学;1931年回国,入南京陆军大学;抗战时期,参加淞沪抗战,后相继任第1军参谋长、第38集团军参谋长、陕西省第二区行政专员、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

  • 姜胜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胜

    姜胜(1901年5月8日-1974年3月13日),湖南省平江县人,军人。1901年5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1924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暴动。1928年又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1930年任中央特务队班长,在毛主

  • 雷任民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雷任民

    雷任民同志,1909年7月出生,山西平遥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投身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担任山西新军决死第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晋西北新军副总指挥,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少将副参谋长,晋冀

  • 洪绂曾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绂曾

    洪绂曾(1932.08~2012.04.08),男,汉族,1932年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10月考入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3年沈阳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中国农业科学家,农业部原副部长,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