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郭秀仪

郭秀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79 更新时间:2024/1/5 5:53:33

郭秀仪,女。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郭秀仪女士是我国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之一,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郭秀仪是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的夫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秀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中山市

出生日期:1911年5月

逝世日期:2006年11月16日

职业:社会活动家等。

个人履历

郭秀仪(1911年5月~2006年11月16日),女,1911年5月生,祖籍广东中山,出生于上海。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先生的夫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文艺女校。抗战期间,曾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和征募部副部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妇女工作队队长。建国后,她积极支持黄琪翔先生开展工作,历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咨监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中央名誉副主席。曾任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是全国政协第五、九届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

1930年毕业于上海文艺女校。曾在苏浙皖区统税局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任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兼征募部副部长、国民党政府第11集团军司令部妇女工作队队长。协同丈夫,积极组织抗日救亡运动。郭秀仪与当时妇女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妇女抗日救国委员会”和“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慰劳伤员,组织募捐,累计救助难童三万余名。她还慷慨捐出自己多年积蓄,负担了400多名难童的常年生活费用。七七抗战1周年,为响应保卫武汉,郭秀仪积极参加献金运动,带头捐款,郭主持一个献金台,带动群众,搞得轰轰烈烈。1941年在湖北襄樊创办医务所。由于功绩卓著,她于1945年荣获“抗日胜利”勋章。

解放初期,郭秀仪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在生活上给予齐白石老人很好的照顾,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同时,郭秀仪在跟随齐白石学习国画时,进步很快,是白石老人的最著名的女弟子之一。

建国后,历任农工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常委兼中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农工党中央咨监委员会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已于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投身抗战事业。在日军铁蹄下,无数儿童亲人被害,无家可归,处境凄惨。1938年郭秀仪与宋美龄、邓颖超等各界知名人士创建并领导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妇女抗日救国委员会”,拯救、收容和培育了战争难童三万余名。郭秀仪是保育会的常务理事,并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征募部副部长。保育会成立后,在武汉掀起了颇有声势的为拯救难童募捐的活动。郭秀仪亲自主持汉口的献金台,到街头募捐。除了向社会募捐外,她还把自己积蓄的2万余元捐献出来,并负担了442名难童的长年生活费用,每个难童每年生活费约60元。当时郭秀仪的募款额位居第二,仅次于宋美龄。

1939年,黄琪翔将军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时,她身为司令部妇女工作队队长,亲自率领随军家属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慰劳战士。抗战胜利后,郭秀仪和黄琪翔双双荣获抗战胜利勋章。1995年9月,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中,她是百名荣膺“抗日老战士”中三位女战士之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不顾人民要和平的愿望,撕毁了“双十协定”,作为抗日将领和功臣的黄琪翔,发表了一些主张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的言论,受到蒋介石的忌恨,1947年6月,把黄琪翔派往德国担任驻德军事代表团团长。眼看内战日急,他不愿卷入内战,就接受了这项任命。1948年9月,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蒋介石又突然发电,让黄琪翔回国述职。黄又再次劝蒋停止内战。蒋则让黄不必去德国了,让黄去台湾。黄琪翔深知蒋的为人,他与郭秀仪商量如何摆脱蒋的羁绊。郭女士劝慰他,出主意支持他到香港时溜掉。他们到香港后,黄琪翔多次向报界发表谈话,宣布与国民党彻底决裂,并积极参与中国农工民主党和其他各方面爱国人士的民主活动。当时在香港的许多进步人士,纷纷要求去解放区,他们夫妇二人全力支持,为筹集必要的经费,郭女士把自己以多年积蓄在香港购买的一所花园洋房卖掉,支援去解放区的人。全国解放后,他们又将自己当年在南京的一幢楼房捐献给国家,1953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郭女士又将在广西的一幢住宅连同数十亩土地都捐献给了国家。

1949年8月,黄琪翔到北京来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郭女士随后也将在台湾的孩子和在英国留学的孩子都召回香港,与黄琪翔的母亲一起到了北京。这对她来说,是一生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愿望实现了。她又见到了许多当年在一起战斗过的老大姐、老朋友,心情无比激动。自此,直到“文革”前,是她一生中最安定最幸福的时期。

文革期间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黄、郭二位都受到了很大冲击,黄琪翔被批斗,她也成了“反革命家属”,被抄家,……对此,郭女士仍坚信共产党,认为“‘四人帮’是邪恶势力”,认为“黑夜终将过去”,她劝慰、支持黄琪翔“坚持活下去”。后来,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他们的处境,派人去看望,并把他们安排到建国门外灵通观居住。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和国家曾多次要为他们改善居住条件,但郭女士说,“这里是在我们最困难时,周总理为我们安排的住所,在这里又送走了黄琪翔,我要永远住在这里,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郭秀仪在文化大革命中虽深受凌辱,仍坚强不屈,坚信黑暗即将过去、真理终会战胜邪恶。

改革开放后,郭秀仪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名誉副主席、咨监委员会代主席。

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

1950年后,郭秀仪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追随齐师杖履,侍奉笔砚达6年之久。除专注领悟齐派精髓,苦练大师技法外,还善于博采名家之长,向[[溥雪斋学兰石,从王雪涛习花卉,并常与胡洁青,娄师白切磋研讨画技,多有合绘之作。郭秀仪天资聪慧,加之后天勤奋,故进益颇快。她笔下的人物、山水、禽鸟、走兽、鱼虾、花卉能得齐翁之奥妙,栩栩如生,既有灵气又富创意,深得恩师之喜爱赞赏。

郭秀仪曾任北京齐白石研究会副会长。画作收录于“毛泽东珍藏名家画集”及“中南海珍藏绘画精品选”。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其弟子一起举办“新世纪迎新春”画展。

2007年12月“郭秀仪画册”出版。画册收有郭秀仪画作120余幅,其中齐白石题字的有60余幅。有与齐白石、徐悲鸿、宋美龄、邓颖超、胡洁青等人合影的珍贵历史照片,齐白石、陈立夫、张仃、宗德路等人的题字,齐白石、娄师白、郭秀仪篆刻的印章。

爱国情怀

2000年5月16日,当一些七十上下的“孩子们”围绕着郭秀仪女士,他们深情地唱起了当年的“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敬祝这位久经磨练坚贞不渝的郭妈妈进入九十高寿时,这位历经磨难和奋斗,享有

荣誉和幸福的老人,心情很是激动。

郭秀仪是当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妈妈们中在大陆唯一健在的一位。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土地,许多年轻的父母奔赴了抗日前线,许多家庭被侵略者摧残拆散,致使不少儿童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当时妇女界一些知名人士,如曹孟君、刘清扬、安娥等,纷纷在报刊上呼吁要关心拯救儿童。1938年初,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进步人士及一些有宗教信仰、有慈善事业心的人发起、筹备、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作为发起人之一,郭秀仪出任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征募部副部长,负责为抢救儿童募集经费。

当时这项工作声势浩大,各界都积极支持,重庆、陕甘宁、香港等地相继成立了保育分会,并在汉口、成都、延安等地先后建立了53所保育院。一批知识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响应号召,参加了保育工作,及时组织抢救难童,输送到各个保育院。于是,许多流离失所的儿童,又有了新的“家”,在保育院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几十年过去了,当时保育院的儿童,都已成长,有的成为艺术家、工程师、教授,许多成为各条战线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有的已成为党政领导。而这一义举也成为中国各界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一段永放光芒的篇章。三十年代,郭秀仪女士与邓颖超、李德全等同志,为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筹备和建立奔走,为抢救难童筹集经费,仅她自己就募集现金两万多元,资助难童442人。为这项事业,她奋斗了8年之久。她的爱国热情和行动,与她的丈夫,北伐名将黄琪翔将军一起双双获得了“抗战胜利勋章”。199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有100名抗日老战士出席了晚会,郭女士是其中仅有的3位女性之一。

参与政协工作

这些年来,在政协会上,她常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她的提案采用率很高,她也曾多次受到江泽民等领导同志的关注。她作为中国统一促进会的常务理事,常在海内外为国家的和平统一积极奔走,她坚信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国家。

郭秀仪女士一生追求光明进步,以她自尊、自强、自信的优秀人格魅力,为人所敬重。

相关消息

《流金岁月——黄琪翔、郭秀仪夫妇生平专题展》、《纪念邱哲——邱哲生平专题展》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特园旧居1号楼开展。郭秀仪的外孙于峰、邱哲的儿子邱浩章、邱用章参加了开展仪式。

标签: 郭秀仪

更多文章

  • 刘骥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骥

    刘骥国民党陆军中将。早年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沪军都督府警卫司令;同年10月返武汉,任鄂军总司令部参谋,参加攻打汉口。1912年后,历任鄂军第五师副官长、晋北镇守使署少校参谋、山西陆军第一混成旅营长等职。中文名:刘骥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894逝世日期:19

  • 坚镡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坚镡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中文名:坚镡别名:坚子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出生日期:

  • 徐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徐骧

    徐骧(1858—1895),字云贤,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粤籍,客家人),秀才出身,清末台湾抗日义军将领。徐骧家世以农耕为业,但他素有大志,“耕而兼读,耕读之余,更以余力习武技”。徐骧勤奋耐劳,并善于团结群众,常资助贫苦乡民,深得当地农民的信赖。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新竹保卫战中壮烈殉国。中文名:徐骧国籍

  • 郑九妹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九妹

    年龄:30职业:郑朗军的大女/黑道大家姐性格:黑道大家姐,为人心思慎密,表面手段狠毒,为达目的,表面往往六亲不认。立志以雷霆手段誓要爬上当权者的位置,磨练出坚毅不屈的意志,与刘醒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没说爱,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女强人的典范中文名:郑九妹别名:九姑娘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出生日

  • 刘国鋕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国鋕

    刘国鋕(1921—1949),亦作刘国志,四川泸州人,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1949年11月27日,刘国鋕慷慨就义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刑场,时年28岁。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到云南陆良从事教育工作,任陆良县中教务主任,并代行校长职务。在他的努力之下,县中的校风大为改进,该县的民主力量

  • 常山王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常山王

    常山王,中国古代王爵。历朝可考者32人。其中著名者有张耳、高演、刘秉忠等。中文名:张耳别名:常山王,赵王,谥曰景国籍:中国河南开封民族:汉出生地:河南开封出生日期:公元前264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职业:辅佐赵王主要成就:起义反秦,助汉讨楚张耳(前264年-前202年),秦末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

  • 彭善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彭善

    彭善(1901年—2000年),中国国民党将领,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百花村彭郁湾人,字楚珩。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二期毕业。素以严厉骁勇见称,人称“拼命三郎”。中文名:彭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武汉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2000年1924年10月黄埔军校毕业后任教

  • 罗家权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罗家权

    罗家权(1904年-1970年4月19日),原名罗仕干,广东顺德均安镇人,罗家英的父亲,家中排行第八,行内尊称“八叔”,著名粤剧丑生。中文名:罗家权国籍:中国(香港)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70年4月19日职业:演员他出身粤剧世家,排行第八,人称八叔。20世纪30年代于人寿年班,与靓少佳、

  • 彭清云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彭清云

    彭清云(1918—1995)江西省永新县曲白乡铁炉下村人。彭清云同志是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地委第一书记,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原解放军政治学院系主任、

  • 刘家麒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家麒

    刘家麒(1894—1937),湖北武昌人,国民党抗日将领。自幼熟读诗书,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学生军,投入反清革命洪流。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国民党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抗击日寇时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54师师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