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光召

周光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72 更新时间:2023/12/11 19:18:36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科学家、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2年,周光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1947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80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4年4月8日,周光召升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4月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6年6月在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9年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协主席。

基本资料

名:周光召

外文名:ZhouGuangzh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29年5月15日(己巳年)

职业: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

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经历

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

1942年,周光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家庭的熏陶老师的教育不断开拓着他的视野,养成了他独立思考而又踏实进取的精神。在数学老师唐秀颖先生的影响下,他特别喜爱数学课,独辟蹊径地解开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

1946年初,周光召回到长沙,同年秋季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

1947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1年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从师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

1957年春,他被国家遴选派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任中级研究员。尚未步入“而立”之年,周光召已成果累累,两次获得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奖金。

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1961年2月,他奉召回到祖国,5月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任理论部第一副主任,进行有关核应用的理论研究。至1979年,他先后任九院理论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9年8月,周光召重返理论物理研究领域,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在基本粒子和统计物理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1980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9月,周光召应邀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受到美国物理学界的热烈欢迎,他被国外同行视为中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著名高能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主席马夏克教授为欢迎周光召的访问,专门为他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举行了以弱相互作用为题的学术会议,许多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前去参加了会议。美国物理学界这样隆重地接待一名外国科学家是少见的,尤其对中国的科学家可以说是第一次。会间,许多科学家在讲话中,表达了发展中美科学合作和友谊的强烈愿望。

1981年9月,周光召赴西欧原子核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他是该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物理学家。

1982年9月,周光召回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再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3年以后,周光召先后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务理事、副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国际物理学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协会名誉主席。

1984年4月8日,周光召升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5年7月,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年底,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7年1月22日,周光召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月,被授予纽约市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月,被美国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88年10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陈嘉庚基金会”理事长。11月,被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2月,被苏联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89年10月,被保加利亚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0年10月,被欧洲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1年5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科协副主席。12月,被蒙古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2年4月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3年8月任中国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并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副主席。

1994年3月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0月被罗马尼亚科学院选为外藉院士。11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1月11日被香港大学授予科学名誉博士学位。10月29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湖南周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在长沙成立。

1995年至1999年1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5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科协主席。

1996年6月在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8年12月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协主席。

2006年5月被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职务。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人物成就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与合作者一起,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94年3月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同月被授予蒙古科学院外藉院士称号和荣誉证书。1994年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4年10月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外藉院士荣誉称号。1994年11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被美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欧洲科学院、蒙古科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1995年1月11日被香港大学授予科学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10月29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湖南周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在长沙成立。199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1998年12月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幅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20世纪50年代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仅在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就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3篇论文,其中有不少文章得到国际上的好评。例如“极化粒子反应的相对论理论”及“静质量为零的极化粒子的反应”,在散射理论中,这两篇文章最先提出螺旋态的协变描述;“关于赝矢量流和重介子与介子的轻子衰变”是最早讨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PCAC)的文章之一。他所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的部分赝矢流守恒律,这一观念直接促进了流代数理论的建立,是对弱相互作用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进,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和很高的评价,其成果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此后又连续在《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12篇论文,其中有4篇在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20世纪80年代初,周光召应邀赴美讲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后,他对记者说:“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科学家的荣誉,这表明中国科学家在最近这些年所做的努力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得到了承认。”

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曾在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与苏联教授对“相对性粒子自旋问题研究结果”的相反的意见,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然而周光召并没有权威妥协,他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一步一步地严格证明了自己的意见,然后,把研究结果写成了题目为“相对性粒子在反应过程中自旋的表示”的论文,发表在《理论与实验物理》杂志。过了些时候,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相对性粒子螺旋态”理论提出的经过。

1976年至1987年这一阶段,周光召逐渐将他的工作转入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他组织领导了许多中青年对相互作用统一、CP破坏、非线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论、超对称性破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等等方面做了许多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其中许多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在凝聚态物理方面,他领导的小组发展了非平衡态统一理论中的数学形式--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并把所发展的方法,尝试应用到激光、等离子体、临界力学、随机淬火系统等方面,不仅得到有成效的具体结果,而且显示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发展了前人提出的方法,处理了统计物理方面很多理论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1987年,他以其“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①他严格证明了电荷共轭宇称(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即在电荷共轭宇称时间(CPT)联合反演不变的情况下,尽管粒子和反粒子的衰变总宽度相同,但时间(T)反演不守恒,它们到不同过程的衰变分宽度仍可以不相同。

②他在1960年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这是他在强子物理的研究中做出的出色成果,对弱相互作用理论起了重大推进作用,因此世界公认他是PCAC的奠基人之一。

③为了适应分析高能散射振幅和当时的雷吉(Regge)理论的需要,他第一次引入相对螺旋散射振幅的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

④他最先提出用漏失质量方法寻找共振态和用核吸收方法探测弱相互作用中弱磁效应等实验的建议。

⑤他还用色散关系理论对非常重要的光合反应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

撰有:《极化粒子反应的相对理论》、《膺轴矢流部分守恒》、《静质量为零的极化核子的反应》等论文八十篇。

标签: 周光召

更多文章

  • 孙家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原创工作。1960

  • 王希季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希季

    王希季,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

  • 查全性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查全性

    查全性,1925年4月生,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电化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编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影响最广泛的学术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

  • 于敏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于敏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 范成大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

  • 段镇基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段镇基

    段镇基DuanZhenji(1934-02-19—2009-06-27),中国皮革及皮革化工材料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成都市人,1956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曾任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技术总监。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兼任制革清洁技术国家

  • 刘发秀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发秀

    (1916—2003)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虎山村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保卫局通信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连指导员,第七一

  • 茹欲立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茹欲立

    茹欲立(1883~1972)字卓亭,笔名大无畏、皮生。陕西泾阳鲁桥(今属陕西三原)人。早年就学于三原宏道大学堂,1905年入中国同盟会,1931年2月任南京政府审计部长。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检察署副检察长等职。茹之书法造诣颇高,“精研汉书事例,喜临玩碑版”,专攻魏碑,后攻楷书,功力深厚

  • 张琼仙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琼仙

    张琼仙(1910~2013.02.20),女,四川简阳人,中国第一位牙医学女博士,口腔修复学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原教授,中国利用针型固位的首创者。1929年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牙学院,1936年张琼仙从华西协和大学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牙医学博士。随后留校任教,一生大部分

  • 霍维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维德

    霍维德是陕西省绥德县雷家沟人。1902年12月生,1977年6月逝世。霍维德1924年12月入团,1925年5月入党。是农民出身的革命者。民主革命时期,他曾任中共绥德县委书记,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陕甘省政府副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长,晋南行署副主任等职。建国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