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凡

朱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3/12/24 2:40:54

朱凡(1909--1987),原名朱宗仁,又名朱一苇、朱石清、笔名阿累,江苏涟水县河网乡潘刘村人,为朱际云长子。他精通学、哲学、历史,熟练掌握英、日两门外语。是作家、文艺评论家,又是人民教育家,曾先后三次担任湖南大学校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原名朱宗仁,又名朱凡榕、朱一苇、朱凡

别名:阿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9年1月

逝世日期:1987年

职业: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

毕业院校:上海艺术大学

代表作品:《一面》

阿累人物生平

阿累,原名朱宗仁。1909年1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集乡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朱同寿,光绪丙子科举人,选授靖江县训导。父亲朱际云,清廪贡生,对地方教育事业有很大建树。

阿累从县立小学毕业后,先后求学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上海立达学院、同文书院,1930年6月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年“九一八”后,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参加“左翼剧联”。8月,受中共派遣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一个中午,阿累在内山书店偶然遇见鲁迅先生,这“一面”成了他一生中永恒的瞬间。

1933年,阿累因参加和领导卖票工人罢工而被捕,解往南京。1935年,由乡贤郑宾出面,请同乡、国民党要人顾祝同将阿累保释。后来阿累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教书,又因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驱逐出境。1936年8月阿累回到上海,从事左翼文艺活动,同欧阳山主编《小说家》,和艾思奇办《大家看》、《少年丛书》,为徐迈进选编国内外短篇小说20余册。

1936年10月,文坛巨匠鲁迅逝世,阿累与巴金、靳以、黄源、陈白尘、以群等组成治丧办事处,参加筹备葬仪。他以“阿累”笔名,深情地写下纪念鲁迅的文章《一面》,又翻译了史沫特莱的《鲁迅是一把剑》。

皖南事变后,阿累到津浦路新四军二师所在地参加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作,后调任苏北新四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江淮日报》主编,不久,调任淮海行署秘书长。1943年3月,调任涟水县县长,兼任敌工部长和涟水中学(当时叫淮海第一中学)校长。这时,他叫朱一苇。1945年5月,他南渡浙西,任天北专署专员。不久,他又回到苏南。他熟练掌握英语、日语,精通文学、历史、哲学。他是作家、革命家、教育家。不平凡的革命经历,练就了他的诙谐与乐观。

他的一只眼睛天生有些斜视,结发妻子后来离他而去,他乐呵呵地调侃道:“我看她比我眼力还差,看不出我今后要当官,她能享福。其实像我这样的眼睛,一点儿也不妨碍当官儿。”

1986年10月,为纪念鲁迅逝世50周年,阿累以病重之躯写下文章《回忆与纪念》。1987年1月8日,他走完78岁的人生历程,在长沙病逝。

阿累个人作品

193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阿累于10月写了回忆性的文章《一面》,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后被编入苏教版初一下学期、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第19课中和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第二课中。

阿累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能从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

文章内容

一九三二年,就是一·二八那年的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已经使我困软得象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翻了一会,觉得没有什么适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象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地,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嘴里“Ha,ha,”着,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像我,穿着一身黄卡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XX”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面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红了脸说:“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地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嗤啦嗤啦”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很厚的洋纸,印得很清楚,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摸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这时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他是谁?对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原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就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宝贵的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对我说明:“这书(指着《铁流》)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了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一九三六年十月

(原文)

标签: 朱凡

更多文章

  • 刘建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建立

    刘建立,1956年出生,中国篮球运动员,是中国篮球以及北京篮球昔日辉煌的建设者,曾代表中国男篮征战奥运会,并率领北京队5夺全国冠军。2015年2月18日,刘建立因病逝世,享年58岁。中文名:刘建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56年逝世日期:2015年2月18日职业:篮球运动员主要成就:中国篮球

  • 张彭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彭

    张彭1982年3月7日出生,身高1米98,体重90公斤,司职前锋,也曾客串过中卫和后腰等多个位置,来自大连。张彭从八一队出道,先后在大连实德、四川冠城、厦门蓝狮等球队效力,曾入选过国青集训队。中文名:张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82年3月7日逝世日期:2013年4月3日身高:1米98体重:

  • 王榕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榕

    王榕(1915.10--2012.03),女,曾用名王伯渊,湖北省英山县南河彭畈乡赤水冲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劳动人事部原顾问,国家人事局原副局长,离休干部(副部级)。中共八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八届执行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名人物还有快乐女声歌手,桂林市政府对外

  • 刘光典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光典

    刘光典(1922—1959),出生于辽宁旅顺的一个贫苦农家,15岁时在一家药店当学徒,边做工挣钱,边继续读书,后到北平辅仁大学深造,不仅会讲日语、英语,还掌握了经营医药的本领。1942年,刘光典来到山东滕县,经人介绍,在日伪警察所任职。但刘光典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十分痛恨,他利用在伪警察

  • 彭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彭辉

    彭辉(1915~1993)男,原名彭定安,镇巴县碾子镇阳坡岭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到杨虎城的警卫团当兵。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省革委会副主任。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先后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享受正军职待遇离休干部。19

  • 许冰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冰

    许冰(1907-1933),女,广东揭阳人。又名许王磐。彭湃夫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党员。任揭阳县妇女解放协会主席。大革命失败后,随彭湃在陆海丰地区从事革命斗争。1928年随彭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30年回广东。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兼妇委主席。后因叛徒出卖在普宁被捕,就义于汕头。中文

  • 钟竹筠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钟竹筠

    钟竹筠(1903—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生于广东省遂溪县;1921年秋,她考入北海贞德女子学校,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在农讲所,她得到了周恩来、彭湃、恽代英、阮啸仙等共产党人的教导和影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湛江地区最早的女党员;1926年10月,钟竹筠受

  • 刘命信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命信

    刘命信,男,1954年2月出生,山东昌乐人。原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2009年6月2日零时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5岁。中文名:刘命信外文名:LiuMingxi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昌乐出生日期:1954年2月逝世日期:2009年6月2日职业:公务员毕业院校:昌潍

  • 刘宝杰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宝杰

    刘宝杰,1963年生于北京,儿时在河北涿鹿长大其号:大散子、云门居士、涿鹿农、三草、天草、散子、散人。中文名:刘宝杰外文名:BaoJieLiu别名:三草云门居士大散子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63逝世日期:--职业:画家毕业院校:--信仰:--代表作品:风顺一帆来擅长:画猪、鸟、偶

  • 刘国柱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国柱

    刘国柱(1912—1985),男,汉族。山东省荣成市崖西镇大蒿泊村人。1912年5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将军衔,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文名:刘国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荣成市崖西镇出生日期:1912年5逝世日期:1985刘国柱自幼热爱劳动。父亲早年出走后,在母亲节衣缩食的培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