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潘心元

潘心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57 更新时间:2023/12/10 12:24:57

潘心元,又名潘心源,化名彭清泉1903年1月生,湖南浏阳人,1920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田波扬等同乡创办浏北新民社、出版《新民》社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192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基本资料

中文名:潘心元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浏阳

出生日期:1903年1月

逝世日期:1930

职业:革命者

信仰:共产主义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24年底,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协助夏明翰建立浏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26年10月,主持召开中共浏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中共浏阳县委,任书记。

1927年2月,组织农民武装,建立浏阳工农义勇队,任党代表。1927年四五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党的五大,支持毛泽东等提出的武装工农的主张。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详叛变革命,发动“马日事变”。潘心元率领近万名浏阳农军参加围攻长沙的斗争。

1928年,任湘东特委副书记,带领游击队支持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同年冬,任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部长。

1929年任中央巡视员,1930年2月当选为红四、五、六军总前委常委,曾任红三军代理政委、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参加了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之战。

1930年9月,由周恩来安排,潘心元赴浙南地区巡视党务工作和军事工作,同时任浙南红十三军政委。1930年12月,因叛徒出卖,在浙江省玉环县被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年仅27岁。

人物事迹

1923年春初,潘心元在寒假后回到长沙,立即投入声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的斗争。不久,又参加省工团联合会和省学联发起成立的湖南外交后援会的活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拒不交还旅顺大连。6月,他经夏明翰、田波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潘心元积极从事反帝爱国斗争和工农运动,1924年下学期,学校当局以“不务正业”为名,将他除名。中共湘区委决定,让潘心元回浏阳,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发展党的组织。

做发动农民的工作,潘心元首先从自家的长工、佃户做起。他给一些佃户开出一些借据和收条,要他们拿着这些借据和收条,到他母亲那里去抵租,以减轻这些佃户的负担。他还帮助佃户聂本善,同他岳父周珥卿的退佃进行斗争。直气得他岳父大吼:“你再不要上我的门!”他也寸步不让:“你的门不干净,请我也不来!”他与农民站在一起,维护他们的利益。穷苦农民从他的正义之举中,看到他是关心穷人的,同他开始有了共同的语言,团结在他周围,与他一起斗争。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他注意物色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他于1924年冬在浏阳北乡,先后发展了小学教师郭起、农民赵金贵等十几个人入党,于1925年清明节组建了浏阳农村党支部。5月,又建立了乌龙乡农民协会。到1926年10月,浏阳党的基层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县党员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共浏阳地方执行委员会,潘心元当选为书记。

中共浏阳县地方执委会建立后,潘心元以主要精力领导工农群众,坚决打击地主豪绅的反动武装。当时,在金县各区乡团防局的团丁达千余人,有六七百手枪,老百姓称它们叫“乡军阀”。这些恶势力横行乡间,轻则派粮加捐,重则抓人杀人,是发展工农运动的主要障碍。1927年2月,他与罗纳川商定,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邀请各界代表和各团总来县城开会,宣布各团防局枪支一律交县农民协会接管,并当场逮捕了不肯交枪的普迹团总张梅村,处决了企图叛乱的县警备队长唐秉忠,并将支持叛乱的县长送交省民政厅处理。浏阳工农武装建立之后,被命名为浏阳工农义勇队,由潘心元兼任党代表。后来,这支队伍成为湘赣秋义的主力之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潘心元作为湖南九名代表之一,赴武昌参加了中共五大。会议期间,他给主持县执委工作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要求县地方执委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加强武装斗争,不断扩大武装力量,要力争“在很短的时间内,成立一个师,搞三千支枪。”返回浏阳后,他全力抓武装建设,一面加紧工农义勇队的训练,一面派干部到四乡发展和组建农民自卫军。

长沙马日事变后,按照中共湖南临时省委的决定,他立即着手布置农军攻打长沙,在全县进行总动员。他在永安镇设立前线作战指挥部。在指挥部的军事会议上,他下达进攻命令,将农军分成两路纵队,于1927年5月31日会攻长沙。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农军进至长沙小吴门附近,又奉命撤回浏阳。

南昌起义前夕,潘心元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将浏阳工农义勇队与平江工农义勇队集合,前往江西九江,准备编入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但他率队沿修水河东下,1927年8月6日到达修水县城时,才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广东。在追赶南昌起义部队中,潘心元部于奉新县与卢德铭率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会合。在双方的联席会议上,他否定了继续南下的主张,率部回到修水。然后,他去安源寻找湖南省委,部队折回铜鼓待命。

1927年8月31日,潘心元在安源见到了毛泽东,并参加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的军事负责人会议。会议作了1927年9月9日起义的部署,浏阳工农义勇队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由潘心元任党代表,苏先骏任团长。会后,他和毛泽东同赴铜鼓,直接指挥第三团的战斗,途中,在浏阳七溪坳与十来个团丁相遇。为了掩护毛泽东,他走上前去说明他们是“布商”,然后故意抖落随身携带的银元。乘敌人抢捡银元之际,他要毛泽东立即走开,而自己单独往大路走去,有意把团丁引向自己方向,结果被捉住。在押解县城途中,借机逃脱。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义爆发。第二团攻克浏阳后被围。他突出重围后曾到文家市找毛泽东,但毛泽东已率部沿湘赣南下。他重去安源,再返平浏醴开展游击战争。

1927年冬,潘心元率人在浏阳篙山上,建立浏北游击队,并与从平江来的浏醴平特委书记夏明翰一起,制定了夺取北盛团防局的计划。

砰山团总欧阳益生庆祝50岁生日那天,潘心元带领游击队以送礼的为名,混进大院,镇压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团总,夺走了全部枪支。

潘心元的广泛活动,震动了反动当局,县长四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他:“通缉共产党匪首潘心元一名,有捕捉或献首级者,赏大洋一千五百元。”潘心元看到后,在通缉令上用毛笔一改,变作:“捉到县长谭鼎或献来首级者,赏大铜板一枚”。回来后他对游击队员说:“本来一文不值,要是人家送来了,就给个铜板作纪念吧。”逗得众人捧腹大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浏阳游击战争局面逐步打开。1928年1月,浏阳划归湘东特委领导,代远任特委书记,潘心元任副书记。

1927年7月22日,平江起义爆发。潘心元带领游击队有力地支援了这次起义,以后还将收集到的子弹送给红五军第二纵队,配合二纵队在浏阳歼灭了一批“挨户团”,镇压了一些土豪劣绅,很多地方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土地革命,使浏阳成为湘鄂赣边区工作最活跃的地方。这年冬,他被增选为湖南省委委员,担任省委农民部长。

这时,潘心元根据游击战争的特点,初步概括出几条原则:“彼集我散,彼散我集,昼伏夜出,化整为零,只要会打圈,不要会打仗。”

1929年4月,党中央通知潘心元去苏联学习。得到通知,他满心高兴。他到达武汉后,得知中苏边界已被封锁,只得换船改去上海。他在上海暂停的时间,写下了《秋义前后浏醴平的革命斗争》的报告给党中央。在党中央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前往湘赣红军部队传达党的六大决议。他用彭清泉的化名,沿途参加过赣西特委召开的各县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到红五军军部与彭德怀商谈建立红六军的有关事宜。在湘赣边界,他还召开了军队和地方党的联席会议,传达党的六大决议。

1930年2月7日,在毛泽东召开的红四军前委、红五军、六军军委、赣西特委联席会议上,潘心元当选为总前委常委。当时,因红三军政委蔡会文未到职,由潘心元代理。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欢迎会上向三军干部介绍潘心元时,特意说:“这就是我常讲的,用竹篮子给我送子弹的人。”

1930年6月,在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的指导下,红军决定攻打长沙。潘心元与黄公略率红三军编入红一军团,从万载进入湖南后,先在文家市歼敌戴斗垣旅,缴获枪支数千,轻重机枪30余挺,子弹数万发。为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红三军与浏阳、醴陵赤卫总队协同作战,曾三次打下浏阳县城。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会师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时,潘心元调任红四军政委,并当选为红一方面军前委委员、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8月底,红一方面军回师入赣,潘心元离开部队,仍到湘鄂赣苏区以中央巡视员身份指导工作。

1931年春,潘心元返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了一年来在湘赣两省巡视的情况。此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已统治党中央,对他采取不信任态度,半年时间没给他安排工作。经他再三请求,得周恩来支持,于8月被任命为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他即与老战友张侃乘海轮同赴温州。这时,浙江省委的一个联络员叛变投敌,这个叛徒得知中共中央将派一位重要干部来浙时,便带着国民党侦缉队四处巡查。

潘心元与张侃登岸后,发现码头上军警林立,戒备森严,气氛不对,便和张侃分开行动。潘心元跳上一艘靠岸的货船时,不料这船是运军火的,被敌人当“嫌疑犯”扣留了。经一夜的折磨拷打,严刑审问,他未吐半点实情。敌人一时弄不清他的身份,又不敢放他,于是将他秘密杀害了。

标签: 潘心元

更多文章

  • 彭光烈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彭光烈

    彭光烈(1883—1956),字直先,四川省双流县人。1904年考入四川武备学堂。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历任第33混成协部队官、67标三营管带官,17镇58标标统。辛亥革命爆发后,任四川陆军第2师师长。奉命率部西征,在雅安逼降赵尔丰亲信傅华封部,又北上光复汉中。不久回川,会同孙兆鸾师讨伐熊克武。1912

  • 左洪涛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左洪涛

    左洪涛(1906--1990),原名左仲勋,曾用名左微波、彭国定,1906年8月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邵东县)周官桥乡左家台。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中文名:左洪涛别名:左微波、彭国定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邵东县)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90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原名:左仲勋政治面貌:

  • 殷景仁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殷景仁

    殷景仁(390年―440年),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殷融曾孙,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殷茂之孙,南朝宋大臣、文人。殷景仁的父亲殷道裕早卒,殷景仁年少时志向远大,初为刘毅后军参军、刘裕太尉行参军。他曾建议朝廷令百官举荐人才,以其推荐人是否贤能作为他们升降依据。后历任宋台秘书郎、世子中军参军、主

  • 刘抗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抗

    刘抗(1911-2004),是世界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得意门生,1937年移居马来西亚。1942年定居新加坡。先后担任过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专任教授,全国第二届美展评审委员,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会长,新加坡艺术协会会长,新加坡国庆美术展工作委员会主席,新加坡文化部美术咨询委员会主席,开创了“南洋画”派

  • 彭胜标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彭胜标

    彭胜标(1909-2003),原名彭佑先,福建省长汀县人。1929年参加古城农民暴动并加入赤卫队,同年10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汀瑞游击支队副中队长,红12军排长、政治部保卫队政治委员,红12军34师第101团特务连政治委员兼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 彭方复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彭方复

    彭方复(1911—2001)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国和彭家湾人。1911年出生,1929年在家乡参加了农民暴动,参加农民赤卫队。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5军5纵医院当看护医院看护员,第叁次反围剿胜利后,彭方复任红三军团

  • 刘梓华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梓华

    刘梓华(1912年—1951年4月17日),中国军人、“飞夺泸定桥”战役22勇士之一,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梓木人。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队,1929年参加游击队,入彭杨步兵学校学习,同年6月,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班长、副排长、排长、参谋、作战科长、团参谋长、

  • 刘翼飞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翼飞

    刘翼飞(1893-1967),东北军将领,察哈尔主席。字铸宇,原名辅廷,又名一飞,别号觉僧,辛亥年闹革命时曾用名刘瘦侠,36岁时始改名翼飞。中文名:刘翼飞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省铁岭县柴河沿刘家瓦窑出生日期:1893年8月25日逝世日期:1967年7月28日1893年8月25日(清光绪十九年七月四日

  • 赵复兴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复兴

    原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参谋长赵复兴(1914—2010)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彭场镇汪赵村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第一支队支队长,中国人民抗日

  • 刘凤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凤春

    刘凤春(1853-1922),男,河北省涿县罗家营村人,武术家,有"赛猫行"之美誉。中文名:刘凤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涿县罗家营村出生日期:1853年逝世日期:1922年性别:男刘凤春,字茂斋。1853年生于河北省涿县罗家营村。自幼从父耕作,家境贫寒。9岁于乡里从承俊庆习武,清同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