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艺舟

刘艺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3/12/17 14:43:38

从艺人到都督,再从都督回归梨园,民国时期刘艺舟留下了“不当都督当艺人”的佳话。一生著剧本数十卷,多是针砭时弊之作。演剧不采取一般脚本,见景生情,自编自唱。善于以古讽今,有的放矢,以图改造“进则豺狼当道,退则洪水横流”的社会,求“在讴歌俚曲之间,而觅爱国励群之道”。刘艺舟(右)与潘月樵(左)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艺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鄂城(今鄂州市)梁子湖东的沼山乡畈雄村

出生日期:1875

逝世日期:1936

职业:中国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

同盟会员

刘艺舟(1875~1936),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辛亥革命时的山东都督。原名刘必成,又名刘木铎。湖北鄂城(今鄂州市)梁子湖东的沼山乡畈雄村人。自幼随父居武昌就读,戊戌变法时,曾上书张之洞言革新政治,受张传见。1904年留学日本时,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加入同盟会。因喜爱戏剧,与当时留日学生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新剧团春柳社有联系,并与春柳社主要成员王钟声相友善。认识到艺术魅力的强大,遂决定走“搞戏剧,干革命”的道路。

1907年回国后与王钟声等在东北各地及天津沿海合演新剧,曾主演《黑奴吁天录》、《爱之花》等新剧目。鼓吹爱国思想,揭露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无能。遭缉捕,被迫走日本。1910年回国,任教于天津法政学校,暗中经营党务。不久事败,为清政府拘禁,次年春出狱。后赴大连组织励群新剧社,并与张榕等组建同盟急进会,推动东北革命运动。

山东都督

宣统三年(1911),他在大连、安东、威海卫等地演出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易帜,势如卷席,他借助渤海颜兴旺的400名海盗,连同同盟急进会的成员,租乘一艘日本大轮船,向烟台驶进,行至登州(今山东蓬莱)时,他勒令船员抛锚,率众上岸,蜂涌入城,城内的革命党人予以接应。一时,枪声大作,守城清军溃不成军。接着,他又带领大家攻克黄县等地,被推举为山东军政府登黄临时大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派胡瑛任山东都督。改刘为烟济登黄都督,后改任登黄司令(一说刘在奉天起事计划失败后,从海上来烟台)。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刘离职赴赴广州途中,在上海应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的邀约,搭班新舞台演出,孙中山曾赠以“光复登黄伟人”金丝绒戏幕,“都督演戏”遂传为美谈。

戏剧救国

1912年2月,在汉口大舞台演出《吴禄贞被刺》,扮吴禄贞,以台词抒其忧愤:“寄语南方同志,革命前途,阻碍尚多,务望同心协力,切莫争权夺利,自起党争”。时观众多为首义同志,闻其词,全场掌声雷动。“1913年二次革命反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在大阪,东京等地以演戏维持生活并接济革命党人。他和“松竹株式会社”订立合同,出面邀请苏少卿带上海开明社的演员到日本合作演出。排演了托尔斯泰的《复活》。他在所编演的《林冲》一剧中,自饰林冲,极得旅日华侨和日本观众的好评。

1915年代表留日学生回国请愿,反对二十一条,被捕入狱,直到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做总统才获释。出狱后编演讽刺袁世凯的京剧《皇帝梦》(又名《新华宫》),在汉口满春茶园演出,自演袁世凯,把袁的奸相和丑态,表演的淋漓尽致,轰动一时。湖北督军王占元下令捕拿,刘不及卸装,闻风而避。辗转于湖北、江西、河南等地,继续演剧宣传。有时为地方官驱逐,“卸盔丢甲”而去。1922年后又曾编演《哀江南》(又名《石达开》)、讽刺民国初年革命党人的争权夺利。他唱做俱佳,演出时着力于表达人物的感情,不拘守舞台成规,常能见景生情,借题发挥,因此往往触怒当局,受到打击。但他始终坚持借舞台演出伸张正义、宣传革命的宗旨。

1927年,应李之龙之邀,任汉口市戏剧编审委虽会委员,发起组织火焰剧社,在大舞台演出《太平天国》,《明末遗恨》、《年羹》等历史名剧。并与李之龙合作,支持楚剧、汉剧地方演员,进行戏剧改革。“四·一二”事变后,又将反蒋宣传穿插于戏剧表演中。晚年在汉口戏剧训练班教戏剧理论,对楚、汉剧的改革,曾提出不少创造性意见,但未被采纳,刘一生著剧本数十卷,多为针砭时弊之作。演剧不采用一般脚本,见景生情,自编自唱。善于以古喻今,有的放矢。尝谓“当在讴歌俚曲之间,而觅爱国励群之道”;“吾国一日不强,吾舌一日不敝”。人或劝其改行从政,则一笑谢之。1937年以贫病抑郁而死。

梅兰芳与的相遇相知

在梅兰芳眼里,刘艺舟是一位重在表达人物感情、不大拘束舞台陈规的前辈,刘艺舟也曾不讳言地说:“场面应该跟着我走。”

他曾与梅兰芳同台,从相识、重逢、相会到最后一次见面,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演绎了传奇的人生。

刘艺舟曾由演员转变为军人,并光复登州(今山东蓬莱),被推为大都督。功成身退后回到戏曲舞台,在民国时期留下了“都督演戏”的美谈。

梅兰芳与刘艺舟相识于1910年,并在玉田班同台。他们再次重逢,是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刘艺舟将其编剧的《皇帝梦》搬上舞台。

给梅兰芳印象最深的是刘艺舟在汉口满春戏院举行的首场演出。舞台上,文武百官站立两厢,刘自饰袁世凯,头戴白缨军帽,身穿蓝带金线肩章的陆海军元帅礼服,鹅步鸭步般地登场。他升座后,站立两厢的群臣一齐向他劝进,当场决定:择日登基。将袁氏丑态表演得淋漓尽致。此剧虽然博得观众捧腹,却惹恼了袁氏的党羽湖北督军王占元,竟密令捕捉刘艺舟。幸而,一个票友暗通消息,刘不及卸装而逃,方躲过一劫。

接着,刘艺舟还自编自演了《石达开》。这出戏,意在通过太平天国的内讧事件,来讽刺民国初年的争权夺利。

刘艺舟演石达开,第一场石达开戴“蓬头”披发,包红巾,戴面牌,揉杠脸,身穿对襟窄袖素红缎长袍,虹彩挎,红缎薄底靴,大踏步走出来,站定念诗:“闻鸡起舞壮心雄,扫尽胡儿出汉宫。收拾中原干净土,好栽香草遇春风。”随着香案摆上,烧香、焚表、祭旗,石达开慷慨激昂地誓师之后,一个漂亮的“鹞子翻身”动作,来到台口,他以任过都督的亲身经历,表现出大将的风度。

演到石达开哭杨秀清一场,刘艺舟不禁满怀激愤,仰天长啸地唱道:“一霎时流热血乾坤遍洒。说什么共生死再造中华。到如今才知道人心险诈,王兄呀,拿住了韦昌辉定要杀他。”后面怒责韦昌辉不该谋杀杨秀清的大段念白,嗓音嘶哑而沉着苍凉,令人震撼。辛亥老人张难先曾请一位广东朋友观看刘艺舟主演的《石达开》,这位朋友边看边翘起拇指说:“好!真像个石达开。”

梅刘第三次相会,是1922年夏直奉战争之后。是时,直系军阀把黎元洪抬出来,饶汉祥也跟着一起“富贵”。那天,饶为老母做寿,特邀请刘艺舟、梅兰芳在京城江西会馆唱堂会。梅兰芳到会馆时,刘艺舟正在表演《化子拾金》。

梅兰芳就在台下,只见刘艺舟学了一段京剧老演员刘景然的《铁莲花》:“这大雪止不住纷纷落下……”,连唱带做出场,简直就是“叫街刘”第二。接着,刘艺舟唱起了讽刺军阀混战的唱词:“站在长亭泪如梭,尊声同胞听我说。实指望革命有成果,实指望重整旧山河。牺牲头颅千万颗,哪知道,大盗窃国,任用私人,增加国债,捐税重重泪痕多。……人寿百年能几何,劝你们放下屠刀,种福田结嘉果,大家同唱太平歌。”唱罢,再次引起满堂彩。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李之龙在武汉主持“血花世界”,特邀请刘艺舟合作,刘便组织火焰社编演新剧,还为京、汉、楚剧创作改编了很多剧目,对戏剧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刘艺舟、傅心一的改革思想影响下,武汉地区的汉剧、楚剧艺人开始以新编时装戏、历史剧,或在传统戏中加上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词句,来宣传爱国爱民思想。如刘艺舟与朱双云帮助李百川、龚啸岚等致力编排新戏,对提高楚剧思想水平、改变舞台面貌起了促进作用。汉剧艺人樊笑天学习刘艺舟的创作方法,将汉剧传统戏《未央宫》韩信遭斩前的部分唱词改成现实内容,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鼓掌。可见当时的改革对汉剧曾发挥过一些作用。

1931年,刘艺舟与金素秋在汉口合演《明末遗恨》、《黑奴吁天录》等剧目。金素秋后来曾在《篱下菊·艺坛怪杰》中说,刘艺舟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

1934年,刘艺舟走入人生的谷底。他的剧团被迫解散,生活艰难。一些好心的朋友对他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丁惟汾都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去谋个一官半职,结束漂浮不定的窘境。刘的答复是:“我见到从前的老友,至多请他们买几张戏票捧场。像我这种脾气,做官是不合时宜的,还是唱戏可以我行我素,我之喜欢唱戏,就是因为能够借舞台说出心里要说的话。”这一年,刘艺舟在汉口长乐戏院编演时事新剧《百灵庙大捷》,表演得入木三分。

“七七事变”前夕,梅兰芳率团到汉口大舞台(今“民众乐园”)演出。刘艺舟与梅兰芳有过一次餐叙,尤其是刘评价梅主演的《金山寺》、《断桥》,令梅印象深刻。刘说:“这是一出含义极深的反封建的神话戏,在戏里面,法海代表统治阶级,许仙代表小商人动摇分子,白蛇、青蛇代表着一般被压迫的民众。”餐后,两人特地合影留念。

梅兰芳与刘艺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刘在汉沉疴不起之时。1937年,饥病交加的刘艺舟在汉口一家小旅馆中撒手人寰。他临终前,一位友人对他谈起外国人的一段轶事,说某人死前表示“我再吃个面包就满足了”,他听后却笑着说:“我再演个戏就满足了!”

刘艺舟一生编著剧本数十卷,多为针砭时弊之作。演剧不采用一般脚本,见景生情,自编自唱。善于以古喻今,有的放矢。他的思想境界,可从他的自传文字中窥见一斑。他说:“吾志未酬,吾心不死!吾国一时不强,吾舌一日不敝。有生之日,即吾奔走鼓吹之年,碎骨粉身,亦吾之所不计。豪者自豪,伟者自伟,吾行吾素而已!知我者当在讴歌俚曲之间,而觅爱国励群之道,则吾道不孤矣。”

标签: 刘艺舟

更多文章

  • 刘世洪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刘世洪

    刘世洪(1913—1986)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总部通信营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冀中军区第十六团政治处副主任,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独立第

  • 刘光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光友

    刘光友(1893年3月28——1971年10月12日)性别:女,四川仪陇县思德乡人,伟大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养母。曾获得“模范红军家属”、“爱国爱社劳动模范”、“勤俭持家模范”等光荣称号,担任过仪陇县人大代表等职,1971年10月12日去世,终年78岁。中文名:刘光友外文名:LiuGuangyou国籍

  • 刘披云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披云

    刘披云(1905年1月—1983年5月6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主义战士,近代知名教育家,曾先后于延安大学、川南人民革命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任教,历任延安大学副校长,四川省委常委兼省委宣传部长,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云南省委常委,云南大学校长等职。中文名:刘披云国籍:中

  • 胡仁奎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胡仁奎

    胡仁奎(1901.01—1966),男,字梅亭,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一个小商业资本兼小地主的家里。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后的第二天,胡仁奎就设法找到了彭真同志。从此,他胜利地从“地下”回到“地上”。他先后任对外贸易管理局副局长、贸易部办公厅主任、海关总署副署长。1962年任北

  • 刘克刚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克刚

    刘克刚(1917.3-2009.5)生于四川威远石牛寨名门世家,字康宁,号石牛,松风堂主人。中文名:刘克刚别名:字康宁,号石牛,松风堂主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威远出生日期:1917.3逝世日期:2009.5职业:中国著名国画家毕业院校:重庆西南美专刘克刚(1917.3-2009.5)生于

  • 李春霖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春霖

    李春霖,广东潮州人,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西路军政治部秘书长,1937年春,于甘肃河西走廊西路军和马匪的最后一仗“红柳园战场”作战中牺牲。1910年出生于潮州市上西平路刘察巷15号,父亲李秀秾,母亲李郭氏(厝)。毕业于城南小学。中文名:李春霖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潮州出生日期:1910

  • 彭仲韬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彭仲韬

    彭仲韬,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1939年12月入伍,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干事、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

  • 刘玉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玉江

    刘玉江,男,汉族,1962年3月生,湖南隆回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湖南邵阳市发改委主任。2016年4月12日下午,出车祸身亡。中文名:刘玉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隆回县出生日期:1962年3月逝世日期:2016年4月12日职业:公务员性别:男1981.08任

  • 乐于泓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乐于泓

    乐于泓(1908-1992),祖籍江苏省太仓县,原名陆于泓,字仲陶,笔名乐若,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豫苏皖边区党委宣传部长,十八军宣传部长。1952年,乐于泓担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和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等职。经他记录整理的周恩来、叶剑英的讲话,成为中共党史中一份难得的珍贵史料。他还是彭雪枫所

  • 刘瑞方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瑞方

    刘瑞方,天津人,原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刘瑞方同志,因病于1996年7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中文名:刘瑞方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地:天津出生日期:1915年逝世日期:1996年7月3日职业:军人重要事件:1964年晋为少将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团营政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