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邓寄尘

邓寄尘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40 更新时间:2024/1/17 21:57:09

广东南海人(1912年2月17日-1991年7月2日),播音艺员出身。能够独力造出八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演绎谐趣广播剧,轰动一时,获得“谐剧大”之美誉。

基本资料

名:邓寄尘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2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1991年7月2日

性别:男

人物经历

广东南海人,生于1912年2月17日,播音艺员出身。能够独立造出八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演绎谐趣广播剧,轰动一时,获得“谐剧大王”之美誉。他在丽的呼声由星期一至六中午12时半主持的“邓寄尘谐剧”,一讲便讲了20多年……多才多艺的艺人,早于40年代已在广州演粤剧,1950年获我引荐来港入丽的呼声主讲谐剧,不久即进军影坛,成为著名的谐星,又不时灌录谐趣粤曲及粤语流行曲,较为人熟知的粤语流曲名曲有<墨西哥女郎>、<飞哥跌落坑渠>;(合唱:李宝莹、郑君绵)、<;诈肚痛>;(合唱:郑碧影)等。

邓寄尘自1950年开始拍电影,绝大部分是谐趣喜剧,与新马师曾合作的“两傻”系列尤其著名。邓寄尘主演的电影包括《失魂鱼》(1951)、《十字街头》(1955)、《荒唐镜五斗陈梦吉》(1957)、《两傻游天堂》(1958)等等。

邓寄尘于1975年移民加拿大,从此淡出艺坛,不过多年来亦有客串演出香港电影《鬼马智多星》,石天版《追女仔》等。1991年7月2日病逝于美国,享年78岁。

主要作品

曲:顾嘉辉词:邓伟雄莫要多唏嘘情如逝纵不见不必追缘份似冰炭仍未忧虑莫愁莫悲心莫碎旧欢知几许凭谁问那欢笑怎可追谁令我深信来日相聚柔情若水心若醉那怕面对空虚那怕面对过去到今日一点泪都寄心底勿再垂聚散休伤悲唯求在两心里相记取情若到深处无论分聚情留在心不逝去永深藏怎会逝去旧欢知几许凭谁问那欢笑怎可追谁令我深信来日相聚柔情若水心若醉那怕面对空虚那怕面对过去到今日一点泪都寄心底勿再垂聚散休伤悲唯求在两心里相记取情若到深处无论分聚情留在心不逝去永深藏怎会逝去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成熟的雏型。

五六十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⒈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五十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⒉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荷里活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13位著名演员:吴楚帆、张锳、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份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⒊古装武侠片

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60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⒋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馀,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捩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狄龙和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70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50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1970-19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1971-19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60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标签: 邓寄尘

更多文章

  • 唐式遵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式遵

    唐式遵(1883-1950),字子晋,民国二级陆军上将。和潘文华一起并称刘湘最亲信的将领,但因缺乏军人阳刚气质,人送外号唐二瘟。抗战时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长期镇守皖南。抗战结束后解除兵权。1950年四川大部解放后,他经过活动成为国民党最后一任四川省主席,在率一支小部队经过越西山区时被彝族武装乱枪

  • 刘嘉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嘉

    刘嘉(?-39年),字孝孙,南阳郡舂陵县。刘嘉是刘秀的族兄,从小被刘秀的父亲收养,参加了刘秀兄弟组织的舂陵起义。更始政权建立之后,历任偏将军、大将军、扶威大将军,很受刘玄信任,先后封为兴德侯、汉中王。更始政权崩溃后,刘嘉先是遭到部将延岑反叛,接着遭到公孙述、赤眉军的攻击,处境艰难。公元27年(建武三

  • 刘寅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寅

    刘寅(1910.4.—1985.5),江西安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通讯事业和国家电子工业的奠基人之一,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四机部(后为电子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为国家的电信邮电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出版过《刘寅文集》。另有宋代状元、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师、星际争霸选手等多位

  • 刘建华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建华

    刘建华(1916年7月——2014年5月),男,江西省寻乌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离休老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江西省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正省长级)。2014年5月10日7时,刘建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

  • 郑石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石氏

    郑石氏(ChingShih,1775年—1844年),本名石秀姑,又名郑一嫂,中国女海盗,张保仔的夫人。郑石氏原为广东名妓,1801年被海盗郑一劫持,郑一死后她成为当时最强权的女海盗船长。最颠峰时期,郑石氏曾掌控一支拥有数百艘船的海盗舰队。1811年,郑石氏终于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中文名:郑石氏外文

  • 张云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云

    张云(1917.09.18~2010.08.19),男,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共云南省委原常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党组副书记,中共云南省顾问委员会原常委,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原副主任,原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省委组织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原候补书记,享受正省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中文名:张云

  • 梁发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发

    梁发(1789年—1855年),小名"阿发",原名恭(又名公发),又称梁亚发,字济南,号澄江,1789年生于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古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梁发是基督教第一位华人牧师,也是基督新教的第一位中国传教士和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梁发是中国基督新教重要人物。因为当时传教士

  • 刘贤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贤权

    刘贤权,男,汉族,1914年12月生,江西吉安人。原名刘贤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先后为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中

  • 释体光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释体光

    释体光,俗姓袁,河南项城人,生于1924年4月。16岁在河南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法名印玄,字体光;19岁在湖北武汉宝通寺传宗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曾先后遍历河南洛阳白马寺、苏州灵岩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广东云门寺等大丛林参学,亲近虚云老和尚、圆瑛法师、来果禅师等近代著名高僧,

  • 覃桢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覃桢

    覃桢(Jamzhen,1982年10月11日-2017年2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2010年,为魏晨演唱的歌曲《千方百计》作曲。2011年,为苏醒演唱的歌曲《假如爱是一种错》作曲。2013年,推出首支个人单曲《爱情鸟》,以歌手身份正式出道。2014年,推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