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罗工柳

罗工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28 更新时间:2024/1/18 12:54:01

罗工柳(1916~2004),中国油画家。1916年1月5日生于广东开平。2004年10月23日病逝。

基本资料

名:罗工柳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开平

出生日期:1916年1月5日

逝世日期:2004年10月23日

职业:画家

人物简介

罗工柳(1916~2004),中国油画家。1916年1月5日生于广东开平。1936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自学木刻。

对于老一代艺术家来说,他们在创作革命历史画方面的一大优势就在于这一批人基本上都参加过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思想和情感上对革命历史都怀有普遍的认同,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倾注自己全部的理想主义激情。罗工柳的《地道战》正是这样一种情形下的创作,对事件的体验与革命的理想压倒了形式的规定,而在这个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又具有一种历史感。

回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全国文联委员。后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罗工柳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作品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和斗争。1949年后多作油画,他的油画以描绘中国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在探索油画民族化方面作出了贡献。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主持文化部主办的油画研究班和中央美院油画系罗工柳工作室的教学,在油画人才的培养上有显著贡献。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对中国油画创作和油画教学有广泛影响。主持第二套至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这3套人民币以其完美的设计入选奥地利出版的介绍世界各国钱币的《国际钱币制造者》一书,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代表作有木刻《鲁迅像》,油画《地道战》、《整风报告》、《前仆后继》、《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等,出版《罗工柳画集》、《巨匠周刊·罗工柳·专集》、《罗工柳艺术对话录》等。

许多作品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4年10月23日病逝。

荣誉历程

1916年1月5日生于广东开平。

1936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自学木刻。

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敌宣传活动。1938年在武汉参加筹组全国木刻协会,当选理事。

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不久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年底赴太行山抗日前线,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编辑,从事版画创作。

1946年-1949年任教于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曾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

1949年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新中国建立之初,罗工柳随华北联大进入北京,1949年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在新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担任领导工作。

1951年,第一次拿起油画笔的罗工柳就创作出了两件重要作品《地道战》和《整风报告》,其中《地道战》在中国现代油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953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考察团”考察研究麦积山石窟艺术。

1955~1958年以教授身份赴苏联留学,入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研究油画艺术。

1959年,中央美院油画首创工作室制,他主持“罗工柳工作室”的教学,1960年改为油画系第二工作室。

1961年至1963年,他主持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工作。

1950至1985年,罗工柳作为人民币设计组的组长,组织并亲自参与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4年10月23日病逝。

2016年3月29日,为纪念罗工柳诞辰10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了“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该纪念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在战斗的前线、为新中国而创作、留学研究在苏联、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柳色长青,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罗工柳的艺术历程。

是我国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罗工柳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为革命美术事业、油画创新事业、美术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先辈,大型展览“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于3月2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2017年6月,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学术委员会公布了特别评选出的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21位广东美术大家,其中包括罗工柳、李铁夫、高剑父何香凝、陈树人、林风眠、赵少昂等。

主要成就

央美教授、批评家邵大箴曾说:“西方油画的主要特点是在写实中求神韵,中国传统水墨画是在写意中求神韵,罗工柳将两者结合,创作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

在《毛主席在井冈山》、《前仆后继》和《井冈山》等作品中,罗工柳以写意的笔调使带有苏联味道的油画技术与中国水墨画的写意传统结合。

罗工柳曾担任中央美院绘画系主任,这一时期,他倾全力于教学组织,提出将学制由三年改为五年,将国、油、版三个科改为三个系,推动了中央美院学科建设的正规化历程。

中国美院教授全山石曾是罗工柳的学生,他提到:“他将西方的教学理念与鲁艺教学经验以及中国的美术教育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深入生活与创作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将解放区的教学经验与国立北平艺专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方式,为奠定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体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950年4月,中央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提议,进行人民币改版工作,并邀请了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员兼党总支副书记的罗工柳。罗工柳又推荐了擅长图案刻绘的周令钊参加。

由奥地利中央银行行长克拉尼斯特(W.Kranister)主编的《国际钱币制造者》一书,从艺术设计和印刷技术两个方面选取八个国家的钱币,加以研究介绍。其中亚洲只有中国的人民币(第二、三、四套)入选。

1950年,中央革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筹备处接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指示,为举办“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展览”向知名美术创作人员征集党史题材美术作品,分配给罗工柳的任务是《地道战》和《整风报告》。

罗工柳专门带着创作草图去到河北碾庄,那里是当年开展地道战最著名的地区,很多民兵和老乡给他讲地道战的经历,为他的画稿提意见。

《地道战》最终成为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油画的经典作品。罗工柳曾说“是老百姓教我画出了《地道战》”

罗工柳早年主要从事版画创作,作品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我不死鬼子莫活》《李有才版画》《马本斋的母亲》《小二黑结婚》(赵树理的著作)等。

1938年到武汉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负责木刻组织工作并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年底加入“鲁艺木刻工作团”,赴抗日前线开展宣传工作。1939年,罗工柳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编辑,从事木刻工作。

后世纪念及研究

为了庆祝罗工柳诞辰一百周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2016年举办了《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的大型学术展览。在展览上罗工柳的艺术生涯大略被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在战斗的前线”(1936-1948年),是罗工柳在延安用木刻和版画的形式记写了军民抗战的事迹,描绘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活风貌,以鼓舞斗志和宣传抗战。

第二阶段是“为新中国而创作”(1949-1954年)。这时期的罗工柳创作了一批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历史的作品,如《地道战》和《整风报告》等。

第三阶段是“留学研究在苏联”(1955-1958年),展出了罗工柳赴苏联在列宾美术学院研究油画时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对西方油画的深入了解与造诣。

第四阶段为“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1958-1976年)。这一时期的罗工柳专注探索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性与油画写实技法的融合,创作了如《前仆后继》、《毛主席在井冈山》和巨幅风景画《井冈山》等的著名作品。

第五阶段为“柳色长青”(1976-2004年),代表了改革开放后罗工柳的艺术探索。此时的罗工柳对绘画、书法、浮雕进行了综合性尝试,也同时继续发展其大写意风格。此时期的作品有《郁郁葱葱》和《山色有无中》等。

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及罗工柳家属还设立了“罗工柳青年创作奖”,通过支持中央美术学院“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创作出反映时代主题的艺术作品。“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

评价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2016年《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上致辞时总结罗工柳的艺术为:“对西方的优长伸延之,以东方的精神改造之。”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在《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开幕式上认为罗工柳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一座的高峰,其艺术人生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其艺术思想与人民思想情感紧密相连,罗工柳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出反映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亮丽光采,成为中国美术主流在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在美术教育事业上,特别是油画教育上有着承前后的重要意义,为中央美院积累了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经验。

古元美术馆首任馆长包泽伟认为,“在中国油画史上,罗工柳是举足轻重的。他把西方油画和中国画相结合,其作品有很多新意。罗工柳的油画特色在于很好地把握对象色彩的真实感、状态和人物的关系,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

“写意油画”的概念由罗工柳在上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并渐渐得到油画界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应,但写意油画真正普遍获得艺术界的认同,应当是近十年来的事。罗工柳早在建国初期就对当时国内流行的苏式油画提出“繁、满、实、抠、腻、死、板”的尖锐批评,并极力主张从传统写意中国画中汲取养分,以改造苏式油画。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罗工柳《六盘山》

藏品特征:这件藏品是一幅风景油画。画面的主题内容是一座大山,右下角,有“工柳2003“的款识。

标签: 罗工柳

更多文章

  • 刘石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石祯

    刘石祯(1940~2017),男,共产党员,山东省人大代表,曾担任鲁泰纺织党委书记、董事长,东华大学第一届校董会。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16日晚逝世,享年77岁。中文名:刘石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出生日期:1940年逝世日期:2017年职业:企业家性别:男籍贯:山东淄博政治面貌:共

  • 卢胜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胜

    卢胜(1911.11.05~1997.09.23),男,原名卢家扬,广东省乐会(今属琼海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

  • 胡宗温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宗温

    胡宗温(1922—2015),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女,安徽休宁人(《中国现代戏剧电影艺术家传·第二辑》作安徽休宁人),1922年11月8日生于湖北汉口(今武汉)。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武昌参加抗敌演剧三队,随队在太行山区坚持抗日宣传活动。演出的剧目有《打鬼子去》、《老三》、《一心堂》等,并在《国家

  • 何梦华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何梦华

    何梦华,广东人,1923年出生于上海,上海戏剧学校毕业,1955年从影,2009年5月19日在香港不幸病逝。中文名:何梦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23年逝世日期:2009年5月19日职业:导演、演员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校代表作品:《借红灯》《西游记》《女儿国》《猩猩王》《少林英

  • 温玉柱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温玉柱

    温玉柱,男,广东廉江石城镇牙英石村人,汉族,1943年9月生(54岁),学历大专,1961年7月参加工作,196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少将)。中文名:温玉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廉江石城镇牙英石村出生日期:1943年9月逝世日期:2011.08.26职业:

  • 林依兰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依兰

    林依兰,中国共产党党员,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至死不渝的恋人,1968年去世。林依兰是在193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的指派,同胡志明假扮夫妻开展革命工作的,在工作期间两人通过接触逐渐产生了感情,但在那特殊的年代里他们没能走在一起,留下了一段唏嘘一生的革命情缘。中文名:林依兰外文名:linyilan

  • 林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林锋

    林锋(1919.05~2013.01),男,1919年生于澳门,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老红军,中共暨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姓名:林锋国籍:中国出生地:澳门出生日期:1919.05逝世日期:2013.01.27职业:中共暨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宗教信仰:共产主义1919年5

  • 庞鼎元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庞鼎元

    庞鼎元(1909~1993),又名庞中鸣,广东湛江人。香港著名企业家,香港绍荣钢铁创始人,有「钢铁大王」之称。早年在香港发展,1958年投得将军澳地皮,创立绍荣钢铁厂,供给全港大部分楼宇及公共工程钢铁原料。八十年代末,香港政府发展将军澳,庞氏家族出售旗下地皮予新鸿基地产及太古地产。后来,绍荣钢铁厂迁

  • 刘书田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书田

    刘书田(1920.01~2007.03),男,河北献县柳杭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战线一位功勋卓著的领导人。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共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原党委书记,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原董事长、顾问,中共葛洲坝工程局党委原第一书记,三门峡工程局原局长兼党委副书记,刘家峡工程局原党委书记

  • 王为一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为一

    王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国电影导演。1912年生于江苏吴县。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他导演的影片风格自然、流畅。执导的电影有《珠江泪》(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火凤凰、《椰林曲》、《铁窗烈火》(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