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鸿仙

范鸿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97 更新时间:2024/1/5 9:00:43

范鸿仙(1882—1914),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聪颖好学。1906年,在安徽参加了同盟会,参与谋划了安庆起义、广州起义以及黄花岗起义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积极筹划参与了光复上海、安徽、江苏的活动,还被同盟会委派负责南京的光复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赴敌营,说服清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起义,组织江浙联军,于1911年12月攻克南京。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范鸿仙任江苏省参事会会长。为巩固和保卫新政权,他毅然辞职,亲赴江淮招募壮士5000人,成立“铁血军”,亲任总司令,力主北伐。南北议和后自释兵权,范鸿仙仍回上海办报。是年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范鸿仙为首批党员之一。1913年,袁世凯独裁帝国的劣迹日渐显露,范鸿仙连稿致讨,笔锋直指“袁贼”。1914年初,范鸿仙受孙中山派遣,冒险回到上海,谋划夺取上海镇守使公署。1914年9月20日,范鸿仙被袁世凯指使的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暗杀身亡。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鸿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1882年

逝世日期:1914年

职业:革命党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简介

一位得到孙中山表彰,蒋介石追认,毛泽东肯定的辛亥革命元老。

首义在武昌,胜利在南京

光复南京第一功臣

这是一位湮没于历史尘埃的英烈。与他并肩战斗的于右任、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柏文蔚等,大名都如雷贯耳。他救过陈独秀的命,而蒋介石则是他在上海策动第三次革命时的助手。

他参与了于右仁创办的《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的笔政,孙中山先生常说“范君一支笔胜十万师”。毛泽东称《民立报》充满了激烈人心的材料。

他是光复南京、二次革命安徽讨袁的重要人物。1914年在上海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与宋教仁、陈其美被列为民国三烈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国葬于南京中山陵东侧。

曾任《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编辑。后长期编辑《民立报》,倡导革命。参加谋划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一度任安徽铁血军总司令。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他闭门不出,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宋教仁被害后,激烈反对袁世凯,协助柏文蔚发动二次起义。

人物事迹

范鸿仙,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聪颖好学,小小年纪就文名远播。1906年,在安徽参加了中国同盟会。

此后不久,范鸿仙来到上海,结识了于右任、张静江、陈其美、宋教仁、章炳麟等革命党人。1909年5月,他协助于右任创办了著名的革命报纸《民呼日报》,常以“孤鸿”为笔名,发表时事评论文章。《民呼日报》被上海租界当局查封后,于右任和范鸿仙不为所屈,又创办了《民吁日报》,不久又被查封了。次年10月他们又创办了影响更大的《民立报》,范鸿仙任总理和主笔。他的杂文短评,针砭时弊,抨击清政府,声讨列强侵略,揭露袁世凯阴谋祸心,笔锋犀利,文采博雅。每天报纸一出,供不应求,以至出现一块银元买不得一份报纸的盛况。孙中山称赞道:“范君一支神笔,胜十万雄兵。”

范鸿仙在上海《民吁日报》主持笔政期间,也积极参加了柳亚子、陈巢南、陈去病、高旭等人组织和发起的南社活动。在《民立报》时,范鸿仙经常与南社社员唱酬诗文,其中又特别与叶楚伧交谊甚笃,“解人”笔名即得于此。他所著述《记宋先生遗事》、《再记宋先生遗事》两文,均被刊载于《南社》第十七集中,成为珍贵的革命史料。

范鸿仙深知革命非舆论宣传而得成功的。他不遗余力参与谋划了安庆起义、广州起义,以及黄花岗起义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积极筹划参与了光复上海、安徽、江苏的活动,还被同盟会委派负责南京的光复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赴敌营,说服清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起义,组织江浙联军,于1911年12月攻克南京。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范鸿仙任江苏省参事会会长。为巩固和保卫新政权,他毅然辞职,亲赴江淮招募壮士5000人,成立“铁血军”,亲任总司令,力主北伐。南北议和后自释兵权,范鸿仙仍回上海办报。是年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范鸿仙为首批党员之一。《民立报》成了革命党人的主要喉舌。

1913年,袁世凯独裁帝国的劣迹日渐显露,派遣特务在上海车站暗杀国民党中坚宋教仁,范鸿仙连稿致讨,笔锋直指“袁贼”。

袁世凯想拉拢范鸿仙,邀他到某地开会,到了那里,一看竟是一栋豪华的洋房,连汽车、仆人、美妾都配好了。范鸿仙勃然大怒,连称无耻,拂袖而去。

袁世凯窃国后,孙中山发动了护国讨袁的二次革命,范鸿仙与柏文蔚等人受命在安徽举兵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到处搜捕同盟会员,范鸿仙也在通缉之列。他流亡到日本,协助孙中山组建了中华革命党。1914年初,范鸿仙受孙中山派遣,冒险回到上海,组织了200余人谋划夺取上海镇守使公署。袁世凯悬赏十万大洋购鸿范仙人头。1914年9月20日,范鸿仙被袁世凯指使的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暗杀身亡,手下200余壮士也全部惨遭杀害。范鸿仙被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孙中山先生电召范鸿仙夫人李贞如前往日本,亲予抚恤慰问,他高度评价了范鸿仙的一生,并答应“待革命成功后,定将范鸿仙举行国葬”。1929年9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将范鸿仙附葬中山陵园内。1935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并组织葬事筹备委员会,办理其葬事。同年11月,国民党中央派人到上海将范鸿仙灵柩迎到南京,暂厝第一公园内的国民革命烈士祠内。1934年2月18日,蒋介石、于右任、林森、孙科、汪精卫、何应钦等国民政府要员及各界人士在停灵处举行公祭仪式,2月19日举行国葬。

范鸿仙1936年移葬于南京中山陵东侧马群,为中山陵“附葬”,原范鸿仙墓的规模很大,有牌坊、墓道、祭堂、碑亭等,抗战中被毁。抗战胜利后,在原址重建。范鸿仙墓为长方形,墓前竖有一块约1.5米高的墓碑,上刻“范鸿仙将军之墓”七个鎏金大字。范鸿仙墓在十年动乱中被彻底毁坏。1972年10月21日,国务院指示江苏省人民政府着手修复范墓。同时,将范夫人、老同盟会员李贞如的遗骨由汤山坟头移来合葬。范鸿仙墓碑上刻“范鸿仙先生之墓”七个大字。今日的墓园远远不如昔日之规模,仅在东蚂腰口,还有一块当年建墓用的花岗石,长约1.5米,宽约0.7米,厚约0.2米,尚未完全成形石料;墓道的弹石路面,依稀尚存,由墓道至20米处,遗有一当年建造的牌坊的旧础。范鸿仙墓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范鸿仙

更多文章

  • 杜昌友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昌友

    杜昌友是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员、重庆市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荣昌县化学中心教研组成员、荣昌县中学化学县级骨干教师、重庆市中学化学市级骨干教师。中文名:杜昌友外文名:ChanyoDU别名: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重庆市荣昌县出生日期:1978年2

  • 杨济源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济源

    杨济源,满族,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化学工程0701班)大三学生,班长,天津蓟县人。2009年12月31日晚在浙工大朝晖校区北门见义勇为,抓小偷时与之奋力搏斗,全身被捅数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1日凌晨去世。年仅22岁。中文名:杨济源外文名:YangJiyuan别名:杨帅男国籍:中国民族

  • 黄佐临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佐临

    黄佐临我国著名的戏剧,电影艺术家,导演。原名黄作霖,广东番禺人。1906年10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洋行职员家庭。上海解放前夕,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剧影协会。新中国成立后,黄佐临的爱国热情和创作激情更是与日俱增,作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更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

  • 马万水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万水

    马万水,河北省深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1年8月12日,年仅38岁马万水病逝,癌症夺走了这位工人阶级优秀分子的生命,但是他那种“永远争先进、攀高峰”的精神却激励

  • 刘起釪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起釪

    刘起釪(1917-2012),1917年生于湖南安化,2012年10月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顾颉刚弟子。1947年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76年3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兼研究生院教授,并任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兼经部编委,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 盛佩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盛佩玉

    盛佩玉(1905—1989),江苏武进人,盛宣怀的孙女,邵洵美的表姐及妻子。她四姑母的儿子就是邵洵美,因为盛家是个大家庭,子女很多,不在一起居住,平时很少见面。邵洵美与盛佩玉这对表姐弟是在陪送盛宣怀的灵柩到苏州安葬时才见面的。邵洵美自从见到盛佩玉之后,就陷入相思。他在旅馆的走廊上偷偷为盛佩玉拍了张照

  • 周小鼎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小鼎

    周小鼎,曾任化学工业部橡胶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北京橡胶研究设计院院长,中国橡胶工业公司副经理,文革后任北京橡胶总厂革命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化学工业部科技局副局长、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文名:周小鼎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省高淳县出生日期:1915年1月逝世日期:1991职业:中共

  • 张米亚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米亚

    张米亚(1980年—2008年05月12日),四川汶川映秀镇中心学校数学老师。摧毁映秀中心小学只用了短短12秒,而在12秒后,幸存者靠着原始的工具,在被夷为平地的校园里救出了许多被埋学生。而当大家搬开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数学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

  • 殷雪梅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殷雪梅

    殷雪梅,女,1954年7月出生,江苏金坛人,小学高级教师。1976年2月,具有高中毕业文凭的殷雪梅作为优秀青年被选拔担任公办代课教师,走上了教师岗位。1986年9月参加了中师函授,4年后,取得中师文凭。1992年9月被金坛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94年9月被金坛市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 徐庭瑶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庭瑶

    徐庭瑶(1892—1974),原名其瑶,字月祥,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先锋人。1892年10月9日生。早年在安徽芜湖皖江中学就读。1912年毕业后,考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被编入第四连,与张治中、白崇禧、蔡廷锴等同期同科。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团长、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