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卓文

朱卓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91 更新时间:2024/1/16 14:23:07

朱卓文(1875-1935),广东香山(中山)人,1896年旅居美国旧金山。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同年与邝佐治暗杀访美的清政府海军大臣载洵未成。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庶务司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到日本,协助孙中山筹建中华革命党。1920年11月孙中山整顿军政,建立航空局,任命朱卓文为局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朱卓文即令兵工厂赶制军火,支援孙中山的卫士队,增强武力,抗击叛军。其返香山县组织中央直辖讨贼军,任中央直辖游击司令,并配合滇、桂军直捣广州,把陈炯明赶走。后来叛军骚扰台山、开平、恩平,并窥袭江门,北伐军大本营驻江门的古应芬令其派部队配合进剿,在四邑一带将叛军击退。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暗杀身亡,朱卓文因涉嫌参与而被通缉,辗转潜居香港。1931年回到中山。1934年10月任中山县土地局局长。其时军阀陈济棠统治广东已多年,其深为不满,1935年间集结一些军人,秘密组织大同救国军,计划在广州举事推翻陈济棠,陈济棠即密令驻石岐教导团团长梁公福暗杀朱卓文。梁公福施计邀请朱卓文到悦来路张添记茶楼饮宴,将其挟持到民生路刘宝亭的营部,当晚深夜将其枪杀。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卓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香山

出生日期:1875年

逝世日期:1935年

职业:政治家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简介

朱卓文,1896年旅居美国旧金山。1910年,在旧金山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并学习飞行技术。同年底同邝佐治暗杀访美的清廷海军大臣贝勒载洵,邝被美国警探追捕,朱幸逃脱。1912年回国后,任临时大总统府庶务司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协助孙中山筹建中华革命党。1920年11月孙中山整顿军政,建立航空局,任命朱卓文为局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朱卓文即令兵工厂赶制枪支,支援孙中山的卫士队,并返香山县组织“中央直辖讨贼军”,任中央直辖游击司令,并配合滇、桂军直捣广州,驱逐陈炯明。1923年6月,任香山县长。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害身亡,朱卓文因涉嫌参与而被通缉,辗转潜居香港。1931年回到中山。1934年10月任中山县土地局局长。其时军阀陈济棠统治广东已多年,朱卓文深为不满,于是在1935年间集结一些军人,秘密组织“大同救国军”,计划在广州举事推翻陈济棠,但被广州市公安局查获朱卓文订制的大批铜质证章,陈济棠即密令驻石岐教导团团长梁公福,将朱卓文逮捕就地处决。对外则称是朱卓文逃跑被守兵枪击致死。

人物生平

朱卓文在美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和受到孙中山教育后,拥护民主革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组织,受委派追随孙中山左右,任务是保卫孙中山的安全和关心孙中山的生活。此后,朱卓文经常伴随孙中山向华侨演说,宣传民主革命筹集款项。后来孙鼓励他学习飞行,朱因而与孙中山结下深厚的友谊。据1981台湾出版的《中外杂志》记述,1915年10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时,朱卓文曾协助筹办婚礼。1921年5且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朱氏挥笔撰文祝贺,文曰:“民国当十年,五月之五日,就是孙总统,荣任盖时到。凡是民国人,都要恭祝好,因为此民国,是他立建造。迄今十年来,寻复经已酬,都是他毅力,狂澜挽巨涛。革命的伟人,称之不为过,今为大总统,定然政治好。使我五族人,安乐享到老,民气如团结,国家乃巩固。”同时,又书写了“良心上之主张,挽回外溢之权利”的标语,热情赞颂孙中山。孙中山重病时,朱氏专程到北京探病,孙中山逝世后,朱氏参加扶枢。可见朱氏对孙中山是十分敬仰的。

孙中山宋庆龄对朱卓文也是关心和鼓励的。朱卓文母亲逝世时,孙中山亦书写过“教子有方”横匾敬赠摆在灵堂。孙中山曾送给朱卓文玉石图章一颗(已失)、绒大衣一件、“全英大全”一集(此两物已送故居博物馆保存)。

1923年8月,朱卓文任香山县县长时,拆城皇庙、拆城墙、筑马路、建立电话系统,宋庆龄对于建电话系统一事,曾去信给朱氏表示祝贺。

1910年1月16日,朱卓文在旧金山广东银行二楼纽文西医诊所加入同盟会后,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0年10月,清政府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到美国访问,朱卓文与香山同乡族美同盟会党人邝佐治(中山环城人)曾伺机暗杀载洵。当载洵在旧金山屋伦车站下车时,朱卓文与邝佐治准备开枪射击。不料,被美国警探发觉追捕,朱卓文幸能逃脱。而邝佐治却被捕,后移送法院控为蓄意谋杀的罪名,判了14年刑,直至唐绍仪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时,才向美国交涉获释。

1913年,朱卓文回到中山县西桠村,深感中国文化落后,认为“要维新科学,使之进入先进世界之林,治国之根本是育人”。于是找他的堂弟朱学文商谈拆庙建校,并由朱卓文召集村中父老商议,会上,朱氏提出将庙宇拆掉,改建校舍,受到部分乡绅反对,且控告到县衙,朱学文也避到石岐亲戚家中。经过朱卓文奔走斡旋,才允许拆庙建校。可是,村民迷信不愿动手,朱氏就带头到“侯王庙”、“先锋庙”,捣毁泥神像,带动了村民把两座庙拆掉。1914年“西桠学校”建成,开幕志庆时,孙中山写了“子善为师”条幅,悬挂在礼堂。朱氏也写了“文明进步”四字挂在校门。揭幕会上朱卓文讲了话,他说:“四十年之后,若没有人把本校重建一新,我西桠名声不振矣……”。此时,朱氏还特邀名儒毛商衡担任该校老师,加上热心教育的校长朱学文积极办校,西桠学校一时享有盛名,附近的乡民子弟不少慕名前往就读。

朱卓文当时提倡拆庙建校是有风险的,他曾书写《正气常存》一文给朱学文。文日:“民二春,卓文罢官归里为乡中建设学校,创办警察,提倡农植等事,均赖学弟臂助。得以底成。癸丑政变,乡蠹乘机复起,纠纷至三年之久,学弟几罹于难,乡中所创事业,其不致于摧残者,学弟之功不少焉!故书此以为。”可见朱氏兴革事宜受到多方反对,经过复杂的斗争才得以完成的。

19ll年冬,在美国芝加哥的华侨梅倍得悉辛亥革命武装起义成功甚为振奋,向洪门筹饷局建议:“拨款购飞机,充革命军用。”由李绮庵等协助,将飞机运到上海。其中有两架飞机在1912年2月运到南京,以年薪一万美金雇用的美国飞机师威尔霍斯(WILCOS)竟不熟识驾驶这种飞机。此时,朱卓文正好在孙中山的总统府负责庶务工作,有关方面获悉朱氏曾在美国学习过驾驶飞机,于是请他在南京小型操场试飞,不幸飞机失事,朱氏却没有受伤。

1920年11月29日,孙中山再度南下整顿军政,建立航空局,任命朱卓文为局长,组织两个飞机队,张惠长任第一飞机队队长,陈应权任第二飞机队队长,初时拥有水、陆机5架。朱卓文任航空局长后,新购置水机2架,陆机4架,陈庆云又奉命到日本大坂购得寇狄斯双翼飞机1架。

1922年2月,航空局改组,朱卓文仍任局长,张惠长任副局长兼航空队第一队队长,陈庆云任第二队队长,当时飞机队在侦察敌情,轰炸敌阵、运输军用物资等方面,确实起过重要的作用。直至是年12月16日,孙中山委任杨仙逸接替朱卓文为航空局长。

朱卓文兼任广东兵工厂厂长期间,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工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日夜赶制枪械,及时输送给革命军,保卫孙中山建立的革命民主政权。1922年6月,孙中山听闻陈炯明阴谋叛变,即从韶关带了警卫团回广州准备迎击。但该团兵力单薄,孙就将卫士大队扩大为大队。但到6月15日,陈炯明行动叛变时,卫士大队的枪械还未领足,于是,警卫团团长陈可钰领得孙中山手谕,由机枪连连长张猛前往石井兵工厂找朱卓文,领到粤造奥式水机关枪4挺,旱机关枪2挺,步枪500支。当叛军进攻总统府时,卫士大队领到的机枪发挥了作用,有力地压制了叛军进攻的速度,保护了宋庆龄突围。

陈炯明公开叛变后,朱卓文立即返回香山县,组织“中央直辖讨贼军”,自任司令员,直捣广州,配合滇、桂军赶走陈炯明,接着,朱把队伍带返石岐整顿,委任妹夫邓鼎封为司令部参谋长。当时,县长杨广达辞职,孙中山就委朱卓文为香山县县长。

此期间,投附陈炯明叛军的沈鸿英、邓本殷在南部一带踞守。勾结所谓“义鸿省长”李耀汉,骚扰台、开、恩等地,窥袭江门。孙中山令古应芬在江门组织“大本营驻江门办事处”,并令朱卓文派部队前往配合进剿,朱就派邓鼎封带兵进剿,在四邑的沙涌和叛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尽管李耀汉败走阳江,但朱卓文部也伤亡不少。朱认为邓鼎封用兵不当,把他撤了职。#p#副标题#e#

广东江防司令陈策,派有舰艇在中山坦洲金斗湾一带驻防。金斗湾盛产粮食,陈策出动舰艇收购粮食,运出时被朱卓文所辖军队阻止,双方发生冲突引起枪战。陈策的军队训练有素,且武装配备较好,朱卓文部不敌。朱就向孙中山告状,陈策也向孙中山说朱军不是。孙中出批评朱、陈内讧,为了避免再度发生冲突,孙中山于1923年12月22日发出命令:“着陈司令策,将所驻香山部队,调往增援四邑、两阳前线,所遗防地交朱卓文所部接防。”从此,才结束朱、陈冲突。

孙中山组织军政府后,桂军不听指挥,滇军也野心勃勃。1923年7月间,香山县有人勾结滇军廖行岐的团长董鸿标,带了军队从佛山直捣石岐。当时朱卓文的兵力分散,滇军很快乘机攻入石岐,围攻县政府,朱卓文和女儿朱慕菲,率卫兵退守县府后院仁山,但寡不敌众,被迫退走家乡西桠村。

董鸿标赶走朱卓文后,自称县长,向商民勒收税饷。孙中山大元帅府下令董将防地交回朱卓文接管,滇军总司令部下令董氏撤防,但董赖着不走,终于向商民勒索了三万元开拔费才撤出香山,朱氏回城复职。

一、继续拆城建路。香山县城原来范围较小,街道窄,交通不便,为了发展工商业,吴铁城任县长时,于1921年11月倡议拆城建路,先从西门楼拆起,直通天字码头,翌年8月吴氏调任广州公安局长后,拆城行动就停了下来,朱卓文任县长后,继续领导拆城工作。他还组织拆除两傍商户骑楼,使成了孙文西路,尽管未有彻底完成,但已具主要马路坯形。同时,朱氏还发动建立了电话系统,沟通了县内、外信息,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二、破除迷信:朱卓文先是把仁山前面的城皇庙改建为香山县府。拆庙时,建筑工怕渎犯神灵不敢动手,朱卓文就从监狱里提了囚犯20名,亲自督带到庙里,犯人也不敢拆神像。朱氏遂拔出手枪,向城皇庙神塑像放了几枪,犯人才敢动手将各神像击碎。据说,当拆到城皇正身像时,泥土内藏着一堆白银,朱氏即令-一过秤登记入库。此事在铁城居民中一时传为佳话。

三、好抱不平。1922年8月,陈永安任香山县长时,一次,朱卓文返家乡,路上正好碰见一辆小车,追赶着一个骑自行车的下栅乡民。当小车截住乡民时,三个警察便下车勒令乡民缴交两元岐关车路费。朱卓文问明情况后,批评警察说,县政府已经统一收了筑路费,你们又巧立名目乱收费。乡人一时交不出,你们就要拉人,简直无法无天,明天我要见你们公司经理。事后,朱卓文写信给县长陈永安,批评“岐关车路公司,不恤民困,违背政府定章,滥加税收,其收费竟超过县府所收者四分之一”。几天后,县政府贴出布告,取销单车车路费,乡人拍手称快。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廖仲凯被刺杀身亡,蒋介石利用这个事件,乘机控制党、政、军大权,逼走胡汉民,逮捕林直勉,杀了郭敏卿,通缉朱卓文。朱逃出广州,路经顺德三山、石璧时,被“大天二”潘全掳去,强要朱赎金港币十万元;金庄鸦片烟五十两,但朱氏无法交出,潘全把朱押到深山匿藏。朱卓文利用看守他的土匪熟睡机会逃走,到了鹤山,转潜石岐,后移居香港新界上水他的《粟园》。可是,对刺杀廖仲凯,朱卓文到底有无参加?主犯是谁?至今还是扑朔迷离。有的历史学者认为朱卓文没有参与刺杀廖仲凯,连台湾学者也有持这种观点的,台湾黎东方所著的《蒋介石全传》162页写道:“朱卓文不曾下手!也不曾转令他人下手,确是事实。下手杀害廖的是陈顺,陈顺当时已中枪而死,没有说出谁是主谋”。所以说,没有证据证实朱卓文参与刺杀廖仲凯。

1931年唐绍仪兼任中山县长时,通缉朱卓文令渐渐松懈下来了,朱氏便返回家乡。到梁鸿洸任中山县县长时,朱卓文改名为式武,任土地局长,杨子毅接任县长后,改局为科,朱的局长也裁换了。这时候,朱卓文对陈济棠割踞一方不满,秘密与第一集团军总咨议袁带、粤海军参议蔡滕辉等商议组织“大同救国军”。企图在广州举事夺取广东政权。据说,后被广州市公安局发现,报告陈济棠,陈立即布置驻石岐的独立团长梁公福,诱捕朱卓文,就地枪决。梁平时和朱也有来往,于是邀朱到石岐悦来路张添记茶楼宴会,朱不知是计,依时赴宴。上菜不久,梁公福便借故先走,由团副拿出手令,把朱氏拘捕到团部,并在当天晚上提到华陀庙小山岗上枪杀了。朱卓文被害以后,乡民洪知之写诗悼念,诗曰:

推翻帝制开新朝,仁人轶事后人传。

欲速生徒图进步,科学教育不可延。

推庙建校风雨起,卓文君力自操权。

智勇双全英才出,通民智意绵绵。

朱卓文生前,曾为中山做了一些好事,他的儿子朱腾云(现居加拿大)也为邑人办过好事,1936年石岐建中山纪念图书馆时,择地困难,朱腾云就把其父亲在西山侧购置的一块地让了出来,建成了图书馆。

标签: 朱卓文

更多文章

  • 陈藩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藩

    陈蕃,字仲举,汝南舆兴人。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母忧弃官。州辟别驾从事,复弃去。公府举方正,不就。徵拜议郎,再迁乐安太守,以忤梁冀,左转修武令,迁尚书,出为豫章太守。徵拜尚书令,迁大鸿胪,坐救李云免。复徵拜议郎,迁光禄动,免。徵为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代杨秉为太尉,坐救李膺等免。窦后临朝,以为太傅

  • 梁鉴堂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梁鉴堂

    梁鉴堂(1897—1937),字镜斋,河北蠡县人。1920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中文名:梁鉴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蠡县出生日期:1897年逝世日期:1937年9月29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信仰:三

  • 陈山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山

    陈山(1917~1997),原名杨时俊,曾化名陈力平,笔名杨扬子、柳原等。浙江新昌人。中共党员。曾任乡村教师、记者等,期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1936年参加救亡运动,1942年后历任四明山抗日根据地鄞慈及上虞县办事处主任、统战部长、武装部长、代理县委书记、南山总办事处副主任,南京市文联秘书长,华东文化

  • 陈达明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达明

    陈达明(1919年—2017年7月13日),男,原名梁瑞琨,1919年出生,广东珠海市金鼎区人。曾入读中山县翠亨村中山纪念中学,后入读迁往香港的广州大学经济系。在香港组织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香港学生赈济会党团书记,后任中共香港市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南京参加空

  • 梁中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中玉

    (1918—1980)山西省岚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队第一总队第三区队排长,游击一团连长,第二十五团教导队队长,第二十五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太岳军区决一旅二十五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一旅三十一团参谋

  • 程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程辉

    程辉(1905-1932),1927年,在景德镇参加革命。工作积极,勇敢机警。1930年,前往苏区工作,参加红军独立一团奇袭景德镇,缴获反动派枪枝300多支。在里村建立浮梁县苏维埃政府,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并率领赤卫队出击王港、臧湾乡和务源县的排前等地,后在乐平县的府前、院前等地进行革命活动,以后在赣

  • 蓝公武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蓝公武

    蓝公武,广东大埔人。1887年1月出生在苏州,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成为研究系的重要成员,时人称他和张君劢、黄远庸为梁启超门下的“三少年”。近代中国的曲折历史和他个人的坎坷经历,使他深深懂得了唯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真理,从而在两个中国之命运决战的前夕,毅然进入解放区,以党外布尔什维克的姿态为新中国

  • 梁鸿楷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梁鸿楷

    梁鸿楷(1887—1954),粤军上将,字景云,广东新兴县天堂莲塘村人。20岁时,替人做店工。后到广州找工作,适遇清政府招募新军,便到广州沙河募兵站应招入伍,不久,进入广东陆军小学,后加入同盟会,在陆军小学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革命军,历任班、排长,后来进入粤军教导团训练班,毕业后任连长职。跟随和效忠

  • 梁士英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士英

    梁士英于1922年11月出生于今吉林省扶余县新城局乡大梁家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45年冬,梁士英同志光荣入伍,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崭新的生活。1946年冬,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攻打昌图,解放彰武,四平练兵等他屡立战功。中文名:梁士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

  • 周寿臣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寿臣

    周寿臣爵士,LLD,JP(SirShou-sonChow,1861年3月13日-1959年1月23日),原名周长龄,香港岛黄竹坑新围人,晚清高级汉族官僚,20世纪初期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曾于1918年参与创立东亚银行,并长年担任该银行之主席达三十多年。周寿臣为香港殖民地时期第一名华人议政局成员,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