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粹刚

刘粹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1/18 12:03:29

刘粹刚(1913―1937年10月25日),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任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队上尉队长。刘粹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位叱咤风云、名震中外的“飞将军”。其技术高超,作战非常英勇,在对日空战中,刘粹刚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日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抗战期间,刘粹刚身为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基本资料

名:刘粹刚

别名:飞将军,中国空军“四大天”之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昌图

出生日期:1913年

逝世日期:1937年10月25日

职业:中国空军飞行员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笕桥中央航校

主要成就:击落日机11架,抗击日本空军

军衔:少校

军职: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

驾驶战机:2401号

人物生平

刘粹刚,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市),1913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金家屯(现为金家镇),一个富庶小康之家。他自幼聪慧刚毅,好学不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辽宁省立第一工科学校。

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土大片沦丧,刘粹刚痛恨日本侵略者到处横行霸道,便下定决心,弃文从武,投笔从戎。他愤怒地表示“失土不可不复,国仇不可不报”。他千方百计寻找报国途径,后来经过努力,他成功考入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九期步兵科。随后,又成功考入了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

在航空学校受训期间,刘粹刚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飞行技术高超,成为我国早期空军中的著名战将。他尤其擅长射击技术,有百发百中之本领,颇受同行战友的称赞,和上级的看重。1934年2月,他从航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新建空军中服役,从队员逐步擢升为分队长。1936年,升任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4中队的中队长。

在对日空战中,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

抗战期间,刘粹刚身为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为表彰抗战救国的英雄事迹,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主要事迹

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刘粹刚义愤填膺,立即报告上书军事当局,要求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空军第5大队从南昌调到扬州,奉命参战,轰炸敌军海军船舰,协助我军陆军攻击上海日租界。刘粹刚率部奋勇作战,勇猛无比,屡次挫败强敌,建立战功。

8月16日,刘粹刚驾驶第2401号战机击落了敌军水上侦察机一架。

8月17日上午,刘粹刚率领三架霍克飞机轰炸敌虹口兵营后,与10架敌机遭遇。刘粹刚没有丝毫畏惧,他沉着应战,驾机奋勇冲敌机,击落敌机一架。

8月20日,刘粹刚又击落敌驱逐机和水上侦察机各一架。

8月23日,刘粹刚率队掩护我轰炸机轰炸吴淞口登陆之敌,与敌驱逐机5架了激战,当场将一架敌机打得起火爆炸。

9月8日,刘粹刚奉命单机赴沪侦察,在杨树浦上空,遭遇2架敌机的拦截。刘粹刚立即投入战斗,大显身手,与敌机巧妙周旋,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9月12日,他率队攻击长江口内的敌军舰队,击中了巡洋舰一艘。

9月20日,敌机40架空袭南京,刘粹刚奉命率队起飞截击敌机。他奋不顾身,身先士卒,指挥部队击落了数架敌机,成功打退了敌机的进攻,保卫了南京的安全。

在以后的保卫南京的空战中,刘粹刚均勇敢作战,与装备和数量上均占优势的敌机血战长空,以寡击众,以弱抗强,狠狠地打击了敌空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有力地配合了陆军部队的抗战情况。

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以辉煌的战绩成为全国抗战军民交口称赞的英雄,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

1937年10月12日午后,日本海军第2航空队18架飞机飞临南京投弹扫射后,由于未见中国空军迎击,在南京上空穿梭飞行玩起了特技,以炫耀武力,羞辱中国飞行员。奉命为保存飞机用于夜间袭敌的中国飞行员们仰望天空,气得直跺脚。这时第5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怒不可遏,揭掉飞机伪装,跳进自己带伤的飞机开车起飞,单机勇闯敌阵。

正在得意扬扬的日本飞行员见刘粹刚单机升空,一齐向刘粹刚的飞机扑来。为了取得必要的高度,刘机先向西爬高,再折回到南京城上空。日机自认为速度快、性能好,想咬住刘机的尾部。刘粹刚心中有数,反而减速航行,来个顺水推舟。说时迟,那时快,刘机猛然作一个直8字急转弯。日机冲向前去。刘机已从被动地位变成优势,狠命咬住日机尾部,在两三秒钟的时间内,4挺机关枪同时开火,击中日机要害。日机万万没有料到刘机这招“回马枪”,拖着一条浓烟当场跌在南京市东郊粉身碎骨。这场干净、利索、漂亮的空战前后只用了几分钟。南京城内的老百姓也顾不得防空警报,倾城而出,都来观战助威。

1937年10月25日,刘粹刚奉命率3架霍克飞机,从江苏溧水出发,飞往山西,支援忻口战役。这时,北方已经寒,且日落较早。刘粹刚对航线不熟悉,太原机场又进行灯火管制,无法降落,飞过了太原,只好返回洛阳。当飞临晋东南上空时,此时飞机汽油已经无法支持飞行,僚机(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飞机)先告油罄,打出了“被迫降落”的灯号,但僚机没带照明弹。刘粹刚毅然放下唯一的一颗照明弹,协助僚机迫降。2架僚机各自迫降,飞行员获救。刘粹刚的座机只能摸黑盘旋,飞机滑行到到山西高平县时,为保住飞机,他没有跳伞逃生,而是选择了迫降,但因天黑,在迫降过程中飞机不慎撞上了高平县城东南城垣上20多米高的魁星楼,不幸牺牲,时年24岁。

刘粹刚的遗骨在高平县妥为收殓,同年11月16日,遗骨被抬进南京,后安葬在航空烈士公墓。

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为表彰抗战救国的英雄事迹,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英雄家书

得知刘粹刚牺牲的消息后,妻子许希麟痛不欲生,一度想自杀殉情,幸好家人都防着她寻短,与她寸步不离。杭州的小阿姨得知后赶到南京,给她带来了刘粹刚从扬州寄往杭州的三封家书。

在最后一封信里,刘粹刚这样写道:

“希麟:

前奉两函,想已收见矣:现不知您仍留南昌或是回了杭州,殊念!

我的工作非常忙迫,从早上四点钟到晚上八点钟都在飞机场里,身体虽稍受些痛苦,但是我们精神上却很愉快!……

我因为工作关系,恐怕不能常常写信给您,人生本如朝露,事事如梦一切都难预料的,设我不幸,那这就是最后的一封信给您!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投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您的!“

追思英烈

1938年3月,国民政府为了表彰刘粹刚的功勋,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由许希麟(刘粹刚遗孀)担任校长。同年8月25日,粹刚小学正式成立,入校学生均为空军在职或遗族子弟。粹刚小学的大礼堂两壁挂满了为国捐躯的先烈遗照,包括高志航、李桂丹、阎海文、沈崇诲、乐以琴等。许希麟继承了刘粹刚的遗志,一生恪守了自己的承诺。

著名作家萧乾曾写过通讯报道《刘粹刚之死》,描述刘粹刚的英雄事迹。

辉煌战绩

刘粹刚是中国抗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中国飞行员,共击落日机11架,击伤2架。在对日空战中,常以寡敌众,以弱抗强。

1937年8月16日,刘粹刚驾第2401号战机击落日军水上侦察机1架。

8月17日,率3架霍克飞机轰炸虹口日军兵营后,与10架日机遭遇,当即击落日机1架。

8月20日,击落敌驱逐机和水上侦察机各1架。

8月23日,率队掩护轰炸机轰炸吴淞口登陆之敌,与5架敌机激战,击毁敌机1架。

9月12日,率队攻击长江出口内日本海军航队,击中敌巡洋舰1艘。

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

刘粹刚因战功受颁七星星序奖章及二等宣威奖章各一枚,从未有被击落或受伤的纪录,而他总共击落了10架敌机(另一说11架),击伤2架,是抗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中国飞行员。

生平

标签: 刘粹刚

更多文章

  • 李耕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耕

    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幼年从父学习中国画,绘丹青绣像、寺庙壁画。生前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等。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

  • 夏斗寅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斗寅

    夏斗寅(1886-1951),字灵炳,湖北麻城人。早年投入武昌第八镇当兵,曾加入共进会,参加辛亥武昌首义。1913年退役经商。后又弃商从军,在大同镇守使孔庚部任排长,不久解职回鄂。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拥戴湖北第一师师长石星川为总司令,他自任新兵训练总督。后因吴光新军自川回师,石部溃散。他见机收容

  • 李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由

    李由(1912.10~2012.12),男,曾用名李茂由,湖南浏阳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政治部副主任(副部长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姓名:李由别名:曾用名李茂由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浏阳出生日期:1912.10逝世日期:2012.12职业:原第二机械工业部政治部副主

  • 黎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黎玉

    黎玉(1906—1986)又名李兴唐。山西崞县(今原平)人。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北平市委职工部部长,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唐山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山东领导抗日武装斗争。黎玉长期担任山东党的主要领导,为开创山东的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中,为保卫和建设

  • 梅葆玥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梅葆玥

    梅葆玥(1930年9月28日——2000年5月23日),女,京剧老生。祖籍江苏泰州。她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唯一女儿,被视为掌上明珠,故取名“葆玥”。1943年,梅葆玥师承李桂芬,学唱老生。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梅先生创作出生前最后一出剧目《穆桂英挂帅》。1983年,由梅葆玖、葆玥率领的梅

  • 段希文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段希文

    段希文(1900—1980),云南宜良人,中国国民党陆军93师少将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武汉卫戍司令长官。1949年所部在广西被解放军歼灭后,他只身一人经广州到香港,后被中国国民党残军第八兵团司令李弥招募到金三角,历任军区司令、第五军军长等职,成为金三角中国国民党残军总指挥。1980年去世,享年80

  • 杨步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步伟

    杨步伟(1889—1981)出生于南京望族。1912年(22岁),她担任中国第一所“崇实女子中学”的校长。后到日本学医,1919年在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博士毕业。回国后,在北京绒线胡同和同学李贯中合办一所私立医院“森仁医院”。32岁与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结为伉俪。1981年3月去世。著有《一个女人的自

  • 李少石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少石

    李少石(1906-1945年),男,汉族,原名国俊,又名振,字默农,少石是在重庆工作时的化名,广东新会外海区潮连乡(今江门市郊)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奉调至上海,任中国工人通讯社英文翻译;1945年10月8日牺牲,时年39岁。中文名:李少石别名:名振,默农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

  • 李纬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纬

    李纬,男,原名李志远,与弟弟李农、李志舆并称为“沪上影坛三兄弟”。中国影视、话剧演员。祖籍江苏常州。1919年生于河北石家庄。1938年入中央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主演《中华儿女》,之后,参加了《长空万里》、《孔雀胆》、《棠棣之花》、《大地回春》、《风雪夜归人》等舞台剧的演出。1945年到上海,除演话剧

  • 白玉霜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玉霜

    白玉霜(1907年-1942年),女,旦角。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之誉,白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中文名:白玉霜别名: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北滦县出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