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龙

马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7 更新时间:2023/12/15 14:03:30

马龙,新中国开国少将、原东海舰队司令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和石家庄、太原、平津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在宁波因车祸因公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基本资料

名:马龙

别名:马国平、马兴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马对于村

出生日期:1912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1977年3月27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军衔:海军少将

政党:中国共产党

人物简介

马龙,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马有原身体多病,一家人靠母亲给地主打长工维持生活。6岁时,马龙开始给地主放牛,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1927年,马龙参加农民协会、赤卫队和儿童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陕北独立第三团政委。1937年调延安抗大学习,后参加中央工作团,经晋绥省委介绍,分配到山西静乐县人民武装部任部长兼党委书记,领导群众减租减息,并组织2400多人的人民武装编入八路军抗日主力部队。历任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一支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一支队三十一大队政治委员,晋察冀边区政府警卫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独立团政治委员,教导团团长。

1944年任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旅、五旅旅长。1948年任华北军区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七、第六舰队司令员,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副主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75年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

主席嘉奖

1946年1月,马龙担任冀晋纵队3旅旅长。根据上级命令,他率领3旅全部和4旅一个团的兵力攻打绥东重镇集宁。战斗打响后,国民党守城之敌凭借坚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装备负隅顽抗,一时敌我双方呈拉锯战的局面,集宁久攻不克。战斗进入“白热化”时,兵团政委聂荣臻来电,要求马龙务必在当日上午12点前攻克集宁镇,为大部队扫除前进障碍!

军令如山!马龙迅速调整战略战术,抽调精兵强将组成500人的敢死队,自己亲自任敢死队长,敌人阵地连续发起四次猛烈攻击,杀得敌人鬼哭狼嚎、溃不成军。10时,终于攻克集宁镇,歼敌1000余人,提前两个小时结束战斗。中午,当国民党北平军调处执行小组观战团的飞机在集宁上空观看战局时,集宁镇已被我军牢牢掌握在手中,美军和国民党观战小组代表深知大势已去,个个垂头丧气,兴叹而返。

1947年冬,我华北人民解放军与敌35军鏖战正激。为争取战争的主动权,牵制敌人的主力,主席向我华北战场各守军下达命令:“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全彻底地合围、歼灭张家口国民党之顽敌,若敌人从哪个部队的阵地逃跑,哪个部队的指挥员将负全部责任。”困兽犹斗的敌人在飞机大炮的的轮番轰炸和掩护下,企图杀出一条血路,如洪水猛兽般向马龙所率的5旅阵地疯狂扑来。顷刻,炮火连天,杀声震耳。激战中,马龙5旅士兵伤亡过半,一线前沿部分阵地被敌人突破。

战情危急,纵队司令员成武命令马龙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迅速夺回失去的阵地,并派纵队参谋长赵冠英亲临5旅协助马龙战斗。此时,打红了眼的马龙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指挥员,不顾一切地带领100多个战士冲到战场前沿,手拿大刀与敌人肉搏战。赵冠英见马龙情绪激动,力劝马龙不要硬拼,建议他向友邻1纵队求援。马龙这才静下来,迅速派人与1纵联系,在1纵的配合下,2个小时后终于将来犯之敌完全彻底地消灭,夺回阵地。战斗结束后,毛主席向兵团司令部发来嘉电:“你军马旅(即马龙)作战英勇顽强,连日来多次击退张家口顽敌的突围……”

心系家乡

1975年,马龙出任东海舰队司令员。当时正值全国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冶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百废待兴。为了发展水利事业,原大冶县委、县政府决定着手建设大冶湖大闸(又名四顾闸)防洪排涝泵站。由于当时资金困难、物质匮乏,购买排涝机械设备成了工程建设中的棘手难题。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家乡人民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派人前往东海舰队请求马龙司令员帮助。马龙得知家乡来人后,一边向亲人询问家乡的生产生活情况,并热情招待;一边交代秘书迅速联系落实机械设备。半个月后,一批价值20余万元(约合现在人民500万元以上)的机械设备无偿运回大冶。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大冶爆发罕见的洪水灾害,殷祖镇董家口水库水位猛涨,水库下游一带的群众生命危在旦夕。远在千里之外的马龙将军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安排有关专家从东海舰队赶到家乡殷祖,指导群众疏通渠道奋力抗洪,终于降服洪魔化险为夷。

因公殉职

1977年3月27日(星期天)早晨,马龙和警卫员、秘书、司机一行四人乘坐小车前往上海机场,准备转乘飞机赴北京参加会议。当小车行驶到浙江省慈溪县泗门镇时,因路面狭窄、灰尘大,司机看不清对方行驶的车辆,与前来的一辆大卡车相撞,马龙因公殉职。

标签: 马龙

更多文章

  • 唐高宗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代第三位皇帝,汉族。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于弘道元年(683年),享年56岁。唐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本名:李治别称:小名雉奴字号:字为善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

  • 张凯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凯

    张凯(1919年——2015年6月26日),山东莱阳人。1937年后入陕北公学、中央军委三局通信学校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诸多战役。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原通信部政委(正兵团职)。2015年6月26日,张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

  • 林尚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林尚义

    林尚义(1934年11月7日-2009年4月23日),出生于香港,是前香港足球员,著名电视足球评述员。林尚义解说足球超过二十年,堪称香港足球评论界宗师。林尚义有阿叔之称,甚得香港球迷爱戴。此外,他还在多部影视剧中客串,不少角色令影迷津津乐道。代表作品有《鬼马狂想曲》等。2009年4月23日早因病急送

  • 遇罗克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遇罗克

    遇罗克(1942年5月1日-1970年3月5日),男,北京人。1959年从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毕业。曾在北京人民机器厂学徒工,后做过代课教师等临时工。曾写《出身论》等围绕出身问题的文章。他以“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为笔名,写了六期《中学文革报》的头版文章及其他文章,最著名的是第一期的《出身论》,反响巨

  • 郝梦龄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郝梦龄

    郝梦龄(1898—1937)字锡九,河北藁城庄合村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陆军上将(死后追授)。酷爱读书、持身以正、治军严明。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题目描写他。2014年

  • 侯镜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侯镜如

    侯镜如(1902-1994.10.25),号心朗,河南省永城市人;1955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9年3月至199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文

  • 陶驷驹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陶驷驹

    陶驷驹,男,汉族,1935年4月生,江苏靖江人。大专文化程度。曾任国家禁毒委原主任、公安部原部长、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内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禁毒基金会理事长。2016年4月18日0时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中文名:陶驷驹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靖江出生日期:1935年4月逝世日期

  • 苏杏璇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杏璇

    苏杏璇(SoHang-Suen,1952年-2013年6月12日),生于香港,信仰佛教,于1972年第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加入无线电视,香港演员。代表作品有《夺命金》、《新扎师兄》。苏杏璇在无线工作多年,至1990年代中息影开设素菜馆,但其间曾在亚洲电视拍了二、三套剧集。其丈夫是怡新素食的现

  • 张东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东荪

    张东荪(1886年12月9日—1973年6月2日),原名万田,字东荪,曾用笔名“圣心”,晚年自号“独宜老人”。出生于浙江杭县(今杭州市)。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曾为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中文名:张东荪别名:万田,圣心国籍:中国民

  • 沈月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月英

    沈月英是杜月笙的原配夫人,原江苏吴县(今苏州)冶长泾河南张华村人,小名小妹,没有生育,领养一个儿子,名杜维藩,虽是养子,但此子进门后,杜月笙事事顺利,所以爱得胜过己出。沈母曾是黄金荣夫人的梳头娘姨,后由黄家做媒,将她嫁给杜月笙。杜发迹后妻妾成群,但对沈月英仍相当看重,出资在冶长泾造了一座石拱太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