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礼矩

张礼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39 更新时间:2024/1/3 1:32:37

心浴师张公礼矩,字心浴,道号规元子,自号华山道人,别号心浴师。生于民国四年(1915年)9月20日,瓦房店市长兴岛人。辽宁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瓦房店市龙潭山龙华宫监院。于2011年4月11日18时在大连龙潭山龙华宫羽化登真,享年九十六岁。

基本资料

名:张礼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

出生日期:1915年9月20日

逝世日期:2011年4月11日

信仰:道教

性别:男

道号:规元子

别号:心浴师

自号:华山道人

人物生平

因年少随姑母在家清修,这期间遍访辽南各地大德高人。十八岁,师出尘之意日坚,决然于元台镇(现归瓦房店市)慈航观(大姑庙)出家,礼拜全真道教华山派第十七代玄裔祖义精为师。师天资聪慧,乃修仙之种子。一进玄门,便如蛟龙入海,先后礼拜沈阳南极官许理斌大师、沈阳关帝庙房理家大师、铁岭关帝庙刘明泽大师、千山慈祥观李信托大师、千山高道马崇环、沈阳太清官金诚泽方丈等当时著名道教大家及学者,遂使师道风日盛,道日长。张礼矩道长出家后,一直没有拜师,那是因为他觉得他要找一个真正修行的道长,学习超脱生死的真功。直至二十岁,张礼矩道长才拜复县沙河(现瓦房店市元台镇)慈航观王义精大炼师门下,宗奉全真华山派。于2011年4月11日18时在大连龙潭山龙华宫羽化登真。

1915年10月,张礼矩出生于大连长兴岛,张氏乃乡中大户,后因家庭变故家道中落,然而在张礼矩年幼时,他的祖母就提出分家。一家人被迫从家族中分离出来后,张礼矩的母亲就生病卧床,父亲外出务工,张礼矩一边要外出干活,一边要照顾母亲和弟妹。张礼矩道长出身穷苦,母亲病故后,12岁就给地主家放牛,刚够一人吃饱肚子。张礼矩道长看着有钱人家的孩子去上学,就在屋外听他们读书。每听到张礼矩道长讲这些,泪花都快出来了。教书先生看到一个放牛的孩子,这么喜欢读书,很感动,经常照顾张礼矩道长,张礼矩道长很多字实在学堂外学会的。

张礼矩道长生活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三个弟弟,一个妹妹,靠父母种地生活。张礼矩道长从小就不希望像父亲那样劳碌一生,穷苦一生。他从小就想超脱生死,做个高尚的人。后来,受到姨妈的影响,开始信仰道教。12岁的时候,曾苦求一和尚出家,然这个和尚估计不懂得打坐功夫,不能超脱生死,所以也不敢收留这位志远大的小孩。张礼矩道长的父母知道这些也极力反对。张礼矩道长的母亲在临终时拉着张礼矩道长的手,哭着嘱咐他一定要拉扯好几个弟妹。父母去世后,张礼矩道长就变卖了土地,到金州的一个工厂打工,依靠工资养活一家。等到最小的一个弟弟长到12岁,可以打工、放牛养活自己的时候,张礼矩道长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毅然动起出家的念头了,那年张礼矩道长才16岁。

20世纪20年代末,东北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许多百姓到宗教里去寻找寄托,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当时就有不少信众。张礼矩的姨妈信奉道教,经常和姨妈在一起的他接触到了道教。所以正因年少随姑母在家清修,使他在这期间遍访辽南各地大德高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母亲病势之后,张礼矩决定迁居金州,靠打工以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此时的张礼矩已近弱冠之年,他有了出家的念头。父亲见张礼矩出尘之意日坚,就劝他成家,但张礼矩并没有顺从父意,他让弟弟们去学了木工、瓦工,拜托他们照顾好父亲和妹妹,一切安置好后,1935年,张礼矩踏上出家学道之路,他遍访辽南各地的大修行,这期间修学过各家的道术方技,他认为皆非大道,后访到复县(现瓦房店市)沙河乡慈航观,张礼矩方悟修道之门径,礼拜全真华山派高士王义精为师。

16岁矢志学道,20岁出家参访,27岁拜复县沙河(现瓦房店市元台镇)慈航观上义下精王炼师门下,宗奉全真华山派。翌年9月9日冠巾,冠巾师沈阳南极宫上理下彬许大师,同月16日于黑龙江双城堡无量观受三坛大戒,大律师上诚下泽金大真人。28岁于九鼎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闭关修道一年。29岁任复县道教会会长。

张礼矩四处参学访道,取各家之所长。1943年,沈阳太清宫方丈金诚泽与黑龙江省双城县无量观开坛放戒,张礼矩入戒坛受道教的三坛大戒。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张礼矩回到慈航观,接替师傅管理庙务,不管后东北土地改革开始,建于明代的慈航观遭到冲击,道士们都被迫离开庙宇。张礼矩先后到大连天后宫,沈阳关岳庙等地参访学习。1948年辽沈战役全面,时局动荡,无安身之处,张礼矩与七位道友结伴云游。一路辛勤,时常空腹,后至白云观。

在此期间,张礼矩使出三皇剑,这一濒临失传的绝技,是因为在他驻庙的时候,受到土匪的侵袭。离开白云观后,张礼矩一行到了青岛,当时正值共产党解放青岛,国共双方战事激烈,他们所住的庙宇成为解放军的指挥部。和解放军一起穿梭于炮火中,张礼矩还总结出了躲避炮弹的经验。

1949年,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张礼矩回到了原籍金州,在唐王殿驻庙。

到了五十年代,政治运动开始,张礼矩不得不回家务农。“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这是当时中国国内对宗教的看法。张礼矩道长的师父王道长是个修行人,虽然文化不好,但是好学,张礼矩道长至今仍然保留着他的师父手抄的经典。就在这时候,王义精道长在三反五反土地运动被人整死的。张礼矩道长埋葬了自己师父后,就云游到千山、本溪铁刹山八宝云光洞、沈阳等地修行,不受世俗干扰,在铁刹山山洞内闭关一年多,每天吃一顿饭,其余时间就是打坐,继续彻悟大道。

“文化大革命”来了,社会上的宗教场所大多关闭,一切的宗教活动也都被禁止,张礼矩道长被赶出庙,张礼矩依旧坚定自己的信仰,他冒着极大的风险保护戒经,每天他都会在家中的静室里打坐、诵经。那是他被迫脱去道装,经常被那些“革命者们”抓去“重点教育”。听张礼矩道长说,因为当年日本人的通缉,文革之时,他仍然得到严格“审问”,说张礼矩道长有人命案子。经过调查,还是有群众出来说话,才算逃过一劫。但是,每日要和反右、牛鬼蛇神一起集中劳动。还强迫他们吃肉,说是“改善生活”。张礼矩道长吃了,张礼矩道长心中是这样想的:“修道修的是什么,是志向更是智慧,大道真理不在这一口肉上,而是内心是否真的,我要留着有用之身继续修行”。

为了维持生计,张礼矩先后做过泥瓦匠、木匠。还俗期间,张礼矩的神奇功夫也常被人称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以恢复,受到冤屈的宗教界人士得以平反昭雪,被关闭的宗教活动场所也都重新开放,当时在文化馆修庙的张礼矩,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对于还俗二十多年中的磨难,张礼矩至今也没有任何怨言。

1979年,恢复宗教政策后,一心修道的张礼矩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再次出家。当恢复政策时,整个大连地区没有一个道教活动场所,地方政府决定恢复庙宇,聘请张礼矩修缮始建于唐代的重要道观金州大黑山响水观。使响水观非常了旧貌后,张礼矩还参与了恢复观音阁、唐王殿、木鱼庵等大连市道观,如今张礼矩修道的龙华宫,也是他亲自修建的。多年前瓦房店龙潭山上都是松树、柏树,后来当苏联红军解放大连的时候,日本人在这个地方没有烧的东西,就把树都砍掉了。1993年,时任大连文管办的主任张本义,就是在修建龙华宫的时候,与年高八十的张礼矩成为忘年交的。

2004年,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院的龙华宫被大连市政府评为市级重点保护建筑,并正式成为宗教活动场所,张礼矩任主持。

不少人慕名来找张礼矩求道,女弟子陈智坤就是其中的一位。张礼矩告诉陈智坤,道教的气功是自然的,也就是说不是有为的,而是无为的,陈智坤放下所有杂念,从打坐、内丹开始练起。陈智坤知道自己身体的康复,是跟师傅练内丹的结果,在她的印象中,师傅时时处处都在向她传道。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礼矩感到身体不适,医生诊断是癌症晚期,已无药可医,张礼矩坦然面对,安排好身后事,他闭门静修,没想到,半年后他可以下床行走,癌细胞也不见了。

社会评价

张礼矩道长是个忠孝双全的道长。关于张礼矩道长的忠孝,曾听到张礼矩道长的老道友讲过:

其一,张礼矩道长爱国爱民。据说老人年轻出家时,曾遇到高人传授武当功,但向来不曾应用。日本大轰炸大连,亲人伤亡,朋邻离散,遂有复仇意。一日遇三个日本人在欺负一年轻妇女,老人跟随至僻静处,拳脚相加,一死两伤,救出妇女,乡邻称颂。日本人通令捉拿,悬赏八万大洋,然张礼矩道长乃世外高人,总逍遥在外,直至日本投降,未有牢狱之灾。但后来的文革时,旧事重提,老人不但没有得到表扬,反而说他有可能是汉奸。很多群众出来作证,才算又逃过一劫。

其二,张礼矩道长是个孝子,不仅是对父母忠孝,对师父也很孝心。民国年间,东北的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一天,一群土匪围攻道观抢钱,恰逢张礼矩道长的师父王道长不在家。张礼矩道长领着道众们将大门关上了,拿起锄头、木棒立于墙头,誓死保护庙产。谁知,事有不巧,王道长忽然回来,被土匪捆绑之山门前拷打,张礼矩道长不忍师父受苦,遂从墙上跳下言:“有仇朝我来,有气朝我撒,勿伤我师!”张礼矩道长的一条腿和两根肋骨被打断。

张礼矩道长是个修行人,他并不看重名利和金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开始逐步得到落实,金州响水观由金州区文化局出面开放。张礼矩道长当时已是一名砌炉窑的八级大工匠,每月可以挣到近千元,在当时绝对是高工资了。当听到响水观需要道长,张礼矩道长毅然放弃优厚报酬的工作,以每月30元零花钱和管吃住的条件住进响水观内看庙,这时张礼矩道长已经67岁了,张礼矩道长又开始了魂萦梦绕的宗教生活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后,67岁只身前往金州响水观任主持,历时七载,致使观貌一新。74岁再去千山主持修建木鱼庵并在此闭关一年。翌岁重返金州拓建大黑山观音阁。78岁应复县(现瓦房店市)和得利寺镇人民政府邀请修建龙华宫,艰苦卓绝,栉风沐雨,白手建设,历时五载在废墟之上重建7000多平方米殿堂八座,钟鼓楼及50余间单房,辽南最有名的道教场所和著名的道教大师。

2011年4月11日18时,在大连龙潭山龙华宫羽化登真。

标签: 张礼矩

更多文章

  • 周祖晃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祖晃

    周祖晃(1891—1959),字敬生,中将。广西临桂县渡头宿棠村人。早年考入桂林陆军小学,后升入武昌陆军中学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湘军何键、唐生智部任连、营长等职。1925年(民国十四年)参加北伐。1926年(民国十五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八旅十六团团长。1929年(民国十八年)任一师二十九旅

  • 贺国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贺国中

    贺国中(1904——1929),原名祖徽,字书帆,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人,9岁开始读私塾,13岁考入湘潭益智中学堂。民国9年(1920),投湘军赵恒畅部第二旅二团当兵,12年升排长。15年,改编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四师司令部任副官,参加北伐战争。10月,任第四师师部特务连连长。中文名:贺国中别名:原名

  • 方液仙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方液仙

    方液仙(1893—1940),字传沆,浙江镇海(今宁波市镇海区)人。中华民国时期实业家,化工业的先驱之一,有国货大王、化工大王之称。1940年被汪伪76号特务杀害。中文名:方液仙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镇海出生日期:1893年逝世日期:1940年职业:实业家主要成就:研发中国第一代牙膏创办中

  • 曲同丰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曲同丰

    曲同丰(1873—1929),字伟卿,山东福山人,早年参加过北洋水师及中日甲午战争。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三期。曾任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教官、陆军速成学堂提调、监督、保定军官学堂监督,参加过云南辛亥起义,任38协协统。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总统府军事参议官、参战军师长、北京政府航空署长、直鲁联军士官学校校

  • 何其巩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何其巩

    何其巩(1899—1955),字克之,男,安徽省桐城县(今铜陵市枞阳县石矶青山人)人。中华民国官员、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也是北京历史上的首任市长),后曾长期担任中国大学代理校长。中文名:何其巩外文名:HoChi-ku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桐城县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55何其

  • 周德裕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德裕

    周德裕(1900~1949),江苏扬州人。长期活跃于上海棋坛的象棋名家。得其父周焕文教授,萃诸家之长,棋艺全面。民国19年(1930)代表华东去香港参加华东与华南埠际大赛。民国20年,与万启有代表华东在上海参加华东华北埠际大赛,成绩优异。被棋界誉为“七省棋王”。后以棋为生,民国23~31年旅居香港,

  • 许兰洲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许兰洲

    许兰洲(1872年—1951年1月14日),字芝田,直隶南宫八里庄人,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将领。1916年至1917年期间统治黑龙江,后加入张作霖的奉军。他对弘扬武术作出了一定贡献。中文名:许兰洲别名:字芝田、绰号赛天霸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南宫八里庄出生日期:1872年逝世日期:1951年1

  • 叶春善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春善

    京剧老生演员,富连成班主。字鉴贞,号仲利。原籍安徽省太湖县,生于北京。曾任富连成社社长。诞辰:1875年,光绪元年乙亥;逝世:1935年12月19日,民国二十四年农历乙亥年十一月廿四日。享年六十一岁。中文名:叶春善别名:字鉴贞,号仲利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75年逝世日期:19

  • 骆成骧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骆成骧

    骆成骧(1865—1926),字公骕,四川资中人。光绪二十一年状元,官至山西提学使。民国元年,任四川省议会议长,后执教于四川法政学校、成都高等师范,中文名:骆成骧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省资中县舒家桥七里沟出生日期:1865年5月20日逝世日期:1926代表作品:《清漪楼诗存》四卷,附杂著一卷,首一卷

  • 程寿珍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程寿珍

    程寿珍(1858—1939年),又名陈寿珍,号冰心道人,清咸丰至民国初期的宜兴人,是一位勤劳多产的紫砂壶名家,师承其养父邵友庭,擅长制形体简练的壶式。作品粗犷中有韵味,技艺纯熟。所制的“掇球壶”最负盛名,壶是由三个大、中、小的圆球重叠而垒成,故称掇球壶。其造型以优美弧线构成主体,线条流畅,视觉感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