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缪斌

缪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28 更新时间:2023/12/13 3:22:10

缪斌(1902年-1946年5月21日),字弼丞,号丕成,江苏无锡人,绰号“小道士”,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1921年,缪斌考入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电气科,之后加入国民党。1926年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时期,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1年,因渎职事件而被弾劾,遂辞去各职赴日本。1937年抗战爆发后,缪斌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参加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3月,汪精卫的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缪任伪中央政治委员会聘请委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缪斌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判处死刑。1946年5月21日在苏州狮子口第3监狱被枪决。

基本资料

名:缪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02年

逝世日期:1946年5月21日

职业:政客

毕业院校:南洋公学

早期经历

缪斌(1902-1946),字弼丞,号丕成,中国江苏无锡人,绰号“小道士”。1921年,缪斌考入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电气科,之后加入国民党。曾在北伐时担任过第1军副党代表,26岁时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但因贪污渎职被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卖身投靠日本人,当起“华北新民会”的副会长。汪精卫伪政府成立后,他又出任立法院副院长。见战事对日本不利,为了给自己留退路,他一方面仍为日本人卖力,一方面又与重庆方面的国民党要人何应钦戴笠搭上关系,脚踩两只船,以观事态发展。

1944年夏,缪斌捎给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信件被汪精卫的76号特务机关发现,被软禁了一段时间,但因日本军方出面为他说情,南京方面无奈只能将他左迁至考试院副院长。日军情报机关为了搜集重庆方面的情报,默许他用无线电台与重庆方面联系。后来驻上海的日本记者田村将缪斌介绍给内阁情报局总裁绪方竹虎,绪方又将他介绍给了日本首相小矶国昭。

阴谋诡计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制定最后对日作战方针的最高会议时,却没有邀请蒋介石参加。同年8月,美、英、苏三国发表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时,也没有邀请中国。

蒋介石对美、英、苏三国不邀请中国参加最后对日作战方针会议表示担心:三国是不是准备出卖中国的利益对日讲和?蒋介石最怕日本与三国进行有条件投降的谈判,把保存汪精卫政府作为日本从中国撤军的条件。

当时,中国内地上的日本军队及伪军共有300多万,关东军拥有飞机900架、坦克800辆。重庆政府远离华北和东北,而延安离两地都很近。谁先控制日本军队占领区,谁就有可能控制整个中国。蒋介石担心日本崩溃后共产党势力难以控制,所以试图让日本在保留一定实力的情况下投降,他手下戴笠指挥的军统组织知道日本求和情急,想建奇功,便决定让缪斌放手去干。

中国方面提出的与日本单独讲和的条件是:日本从中国全面撤军,解散南京政府和取消满洲国国号,中国即可与日本单独签署和平条约。缪斌深知此事绝非儿戏,因此要求负责和他联系的戴笠提供保证。戴笠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给戴笠下了一个手令“特派缪斌为代表同日本政府协商和谈”。

小矶国昭对中国的方案很感兴趣,有意接受中国的条件。当时日本正准备进行本土决战,如果能和平体面地解决中国问题,把几十万大军撤回日本,可以有效地解决兵员不足的问题。此外和中国单独讲和还有助于瓦解同盟国阵营,在外交上也是一大胜利。

秘密会谈

小矶国昭遂派遣自己的密友到上海会晤缪斌,双方商定了“和平方案”的初步框架。2月初,小矶密令缪斌携带无线电台及随从七人乘军用飞机前往东京,让他直接在东京与重庆通讯,以便确认蒋介石方面的决心。但上海方面的日本陆军反对缪斌的工作,在当地横加阻挠,结果,化名“佐藤”的缪斌只得一人于3月16日乘飞机抵达东京。

缪斌抵达东京后,当日夜晚向绪方竹虎出示了蒋介石给他的电文及其他证据,表示:“来日之事,蒋委员长也知道。我接受的内部命令是,中日和平交涉的最后限期是三月底以前,而且中日和平从根本上说要以日美和平为前提。”缪斌带来了他声称得到蒋介石同意的《中日全面和平实行案》,其核心是停战、撤军和取消汪派政权。具体内容:一、满洲问题单独协商;二、日本完全从中国撤兵;三、取消南京政府,设置留守政府,重庆政府三个月内迁都南京;四、留守政府由重庆方面的重要人物组织;五、南京政府的要人在东京由日本政府收容;六、日本与英美讲和。缪斌要求绪方竹虎安排他首先与东久迩宫稔彦亲会晤。

在日活动

抵日的第二天,缪斌前去拜访防卫总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亲王,他属于日本皇室有影响力的成员。东久迩宫问道:“你是小矶首相接到日本的,为何要首先会晤我?”缪斌称:“重庆方面认为,日本除了天皇以外,没有人值得信任。由于我不可能见到天皇,便希望将这个问题向殿下提出,并请求您将我的口信转达给天皇陛下。”缪斌强调:“美军在占领菲律宾之后将登陆冲绳。到了决定性的时候,苏联将侵入满洲,而重庆方面愿意日本保留天皇制。”会面后,东久迩宫觉得缪斌看上去并非江湖术士,他还觉得,以前中日双方和平交涉的彻底失败出于日本想要分离重庆与美国,使和平工作成了日本想当然的阴谋。而缪斌工作正相反,目的在于取得日美间的和平。

缪斌的活动在日本高层引起争议。当东久迩宫将缪斌所言通告给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后,梅津的回答是:“中国人讲的话哪儿能当回事!”在缪斌赴日前后,蒋介石通过使者又向在上海的日本最高将领冈村宁次传了话:“中国与美国不可能分离,但中日两国提携对东亚非常重要。所以,我有意在适当的时候为日本讲话。能拯救日本的只有我。”

但冈村宁次并没有理睬蒋介石的话。日本的“中国派遣军”中专门从事秘密谈判的今井武夫也以缪斌品质低下为由反对与缪斌接触。外务省则以汪派政权已得到“国际承认”为借口,反对缪斌所带来的取消汪氏傀儡政权的提案。日本陆军、海军和外相都怀疑缪斌是否与重庆有联系,指责缪斌没有委任状,怀疑他是个江湖骗子或掮客。他们还认为,联合国军队方面将取得胜利,蒋介石没有理由与日本进行和谈。重光葵外相正在全力以赴请苏联出面议和,对其他的渠道不予重视。

3月21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主题便是讨论缪斌带来的“和平方案”。重光葵公开声称,首相撇开外相直接从事外交活动侵犯了外相的权力,因此首相如果违背他的意见一意孤行的话,那倒阁也在所不惜。会议没有结论,40分钟就散会了。小矶国昭无奈单独向裕仁天皇上奏,天皇表示反对。第二天天皇下令:“尽早将缪斌遣返回国!”

缪斌在日本躲藏逗留一段时间后回上海,1945年5月25日,他收到重庆方面“停止关于所谓和平撤兵谈判”的电报,缪斌的活动就此告终。

失去靠山

回国后,缪斌对他的日本之行一直引以为荣。事情一开始还真是如此。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非但没有把缪斌抓起来,反而于1946年2月给他颁发了8万元奖金和蒋介石签署的嘉奖令。对此,缪斌更是得意之极。

但是好景不长,1946年3月17日,在蒋介石与缪斌之间承担中介的戴笠因飞机失事坠死,缪斌失去了强有力的保护人。

阴谋败露

此时,美国驻日本占领军在接收日本战时内阁档案时,发现了日本内阁讨论缪斌活动的档案及《缪斌与东久迩宫和平会谈的记录》。东京审判时,日本方面举出的辩护资料“木户日记”中也有缪斌工作的记录,此事立即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在盟国的对日理事会上,苏联指责:“重庆政府联络美国派遣缪斌到日本,策划对日妥协。”而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处于内战一触即发的紧急状态,共产党严厉批评“蒋介石利用缪斌,策划投降”。麦克阿瑟遂电询蒋介石:为什么瞒着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还准备传缪斌去东京做证人。蒋介石还要依靠美国打内战,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带来麻烦,便复电表示绝无此事,并立即下令逮捕了缪斌,准备尽快将其处决。

被捕入狱

1946年2月上旬,缪斌被逮捕并解往位于苏州的江苏省高等法院。缪斌在被捕的时候依然很自信,表现得非常从容。他自以为有功于国民党,又被派到日本谋和更是功不可没。国民党政府决不会惩处他。他甚至还安慰他的家人说自己不会被处死,让他们不要担心。

开庭审判

1946年4月3日开庭审判,检察官宣读起诉书,列举缪斌勾结日本侵略者、通敌谋反、为害本国、担任日军特工和伪府要职达8年之久等一系列罪行。当讯问他叛国附逆的罪行时,缪斌态度仍然很自然,取出准备好的材料,为自己辩护说:“蒋委员长曾说过,抗战有种种途径,除战场外,策反也是重要的工作。本人虽然出任伪职,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曾与中央军统局暗通消息,为了救国搞软性抗战,做策反工作,谋求以敌制敌,促进敌人自己溃散。”

此外缪斌还一边出示有关电报等证件,一边口称“敬之兄”,述说与何应钦等书信来往的密情。尽管检察官一再声明不要他陈述这些事,只要他供述在日伪政府任职期间犯下的罪行。但缪斌仍然按自己的思路说。最后不得不匆匆终止审讯,宣布8日下午2时判决。

4月8日下午2时,审判长问过缪斌的姓名、年龄等之后,当庭宣判:“被告缪斌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

宣判后,缪斌大呼:“判决完全与事实不符,一定要申请复判!”此后,缪斌的秘书和家属一直在国民党要员中进行贿赂,甚至把缪斌的保险汽车都送给了何应钦,但依然无果。

最终下场

1946年5月21日下午5点50分,缪斌在苏州监狱被枪毙,从而成为了第一个在抗战胜利后被处决的汉奸——比陈公博伏法还早了13天。

标签: 缪斌

更多文章

  • 马福祥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福祥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绥远都统,安徽省主席,青岛特别市市长。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与马福禄、马福寿合成西北三马。中文名:马福祥别名:马云亭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地: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出

  • 龙济光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龙济光

    龙济光(1868年—1925年3月12日),字子诚(紫宸),云南蒙自人,彝族,民国初年军阀,陆军上将,曾任广西提督,广东安抚使、都督兼署民政长,两广巡阅使。中文名:龙济光别名:龙子诚、龙紫宸国籍:中国民族:哈尼族出生地:云南蒙自出生日期:1868年逝世日期:1925年3月12日职业:军阀龙济光(18

  • 黄八妹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八妹

    黄八妹(1906~1982年),女,又名百器,闺名翠云。金卫乡扶王埭人。因双手能使枪,人称“双枪黄八妹”。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人员打击日伪军。次年,率部俘获日军驻乍浦炮兵队长。是年冬,黄部与浙江平湖谢友胜部游击队合编,在杭、嘉、湖一带流动作战。曾担任过特务大队长,县自卫大队

  • 冯钦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钦哉

    冯钦哉(1889—1963),1889年4月11日出生。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中央执行委员,民国二级陆军上将,杨虎城部前期重要将领。1914年2月组织了江北元帅府,6月在包头起义,发动讨袁战争,拜谒孙中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杨虎城部第十军第一师师长,作为主力长途奔袭驻马店,予唐生智军以毁灭性打击

  • 史尚宽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史尚宽

    史尚宽(1898—1970),安徽桐城南乡(今枞阳县会宫镇史家湾人),民国著名法学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作为迄今为止独立完成"民法全书"的第一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余复从事著述",涉猎的领域广泛,几乎包含了法学的大部分领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和劳动法等。中文

  • 何成濬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何成濬

    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北省省长,人称小孟尝和湖北大家长,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领袖。早年追随黄兴,黄兴去世后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因西安事变棋错一步而受到冷遇。抗战开始后却被任命为执法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后任湖北省议长

  • 应桂馨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应桂馨

    应桂馨(1863—1914),名夔丞,中国近代上海青帮头子。早年混迹江湖,在上海结帮坑骗,为上海流氓帮会头子之一。1911年11月,由于参与上海会党军警起义,因此上海光复后任沪军都督府谍报科长。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随之赴南京担任总统府庶务科长。因恶习不改,横蛮不法,被撤职回到上海。1913年

  • 张锡銮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锡銮

    张锡銮(1843—1922),字金波,又作金坡、金颇、今颇,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成都。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二十岁前即为监生。清同治初在湖北武昌从军,投效于广东嘉应州军务处。1875年,入奉天讨“马贼”有功,任通化知县、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光绪二十年,负责训练新军,任新军前后

  • 谢东闵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谢东闵

    谢东闵(1908—2001),台湾彰化人,台湾半山派政治人物。中山大学毕业,历任台湾第九任主席、“中华民国”副“总统”,以及“总统府资政”。谢东闵在1984年卸下副“总统”职务后,逐渐淡出政坛,但在中国国民党主流与非主流之争时,谢东闵还是出面调解的八大元老之一,在党内地位崇隆。谢东闵年轻时因不甘受日

  • 程璧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程璧光

    程璧光(1861-1918),广东香山人;中华民国初年海军将领。程璧光原为广东水师广丙号舰管带,曾参加甲午战争。北洋舰队覆没后,由程向日军提交降书。事后程被革职,转而参加革命。民国成立后,一度任北洋政府下之海军总长。同乡老友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后,程率舰队南下广州支持护法。后于广州被暗杀。中文名:程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