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裴枢

裴枢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3/12/26 12:28:36

裴枢(841—905)字纪圣。绛州闻喜(现运城市闻喜县)人。吏部尚书裴向之孙,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进士,升为蓝田尉,值宏文馆。跟随唐僖宗入蜀,擢拔为殿中侍御史。龙纪初年官至给事中,改为京兆尹,常以清流自居。

基本资料

中文名:裴枢

别名:字纪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绛州闻喜

出生日期:841

逝世日期:905

职业:宰相、朱全忠白马之祸死难者之一

官职:尚书左仆射等

人物经历

裴枢,字纪圣,中眷裴。肃宗、代宗宰相裴遵庆曾孙,吏部尚书裴向孙,御史大夫裴寅子。绛州闻喜人也。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

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节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乃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祔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旧唐书·一百一十三》、《新唐书·一百四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史料记载

南来吴裴-裴枢(据《新表》有二裴枢。南来吴裴之裴枢为玄宗宰相裴耀卿之兄裴巨卿子,代宗、德宗时人。中眷裴之裴枢为肃宗、代宗宰相裴遵庆之曾孙,昭宗、哀宗宰相。)

河东裴枢字环中。季父耀卿,唐玄宗朝,位至丞相。开元二十一年奏("奏"原作"春",据明抄本改。)开河漕,以赡国用,上深嘉纳之。亲姨夫中书舍人薛邕,时有知贡举之耗。元日,因来谒枢亲。乃曰:"几姊有处("处"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分亲故中举人否?"其亲指枢。邕整容端手板对曰:"三十六郎,自是公共积选之才,不待处分矣。伏恐别有子弟。"枢即应声曰:"娭子失言。"因举酒沥地,誓曰:"薛姨夫知举,枢当绝迹匿形,不履人世。"其亲决责,令拜谢邕,枢竟不屈。永泰二年,贾至侍郎中举,枢一举而登选。后大历二年,薛邕方知举。枢及第后,归丹阳里,不与杂流交通。又韦元甫除此州,计到郡之明日,合来拜其亲。元甫至丹阳之明日,专使送衣服书状信物,枢怒言不纳。后三日,元甫亲拥骑到枢别业,枢戒其仆,不令报。久停元甫车徒,不得进。元甫不怒,但云:"裴君太褊。某乍到,须与军吏监军相识。遽此深责,未敢当也。"亲乃遣女奴传话,延元甫就厅事,置酒。元甫陈以公事,枢方出欢话。(出《乾馔子》)

【译文】

河东人裴枢,字环中。他的叔父裴耀卿,唐玄宗在位期间,官至宰相。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上奏玄宗皇帝建议开放河运,用以充实国库,玄宗皇帝特别赞许并采纳了这个建议。裴枢的亲姨夫薛邕官任中书舍人,当时传出来他有可能主持科举选拔人才工作的消息。这年正月初一,薛邕特来拜见裴枢等家亲属。说:"他几个姨娘有什么吩咐没有?咱们的亲朋故友中有人参加应举科考吗?"一位亲属指着裴枢说裴枢参加。薛邕手捧上朝记事用的手板,面容严肃地说:"三十六郎,自然是国家积贮待选拔的人才,不用特意吩咐我了。我是深恐还有其他子弟,因此问一下。"裴枢当即应声说:"姨夫自食其言。"举起一杯酒洒在地上,当场立誓说:"果然是薛姨夫主持科举考试,裴枢我自当断绝跟外人的交往,藏身在家中,绝对不去参加举试。"这位亲属举杖责打裴枢,责令他向薛邕赔礼道歉。裴枢始终没有这样做。唐代宗永泰二年,侍郎贾至主持科举考试,裴枢一次就考中被选。这之后,在唐代宗大历二年,裴枢的姨夫才主持科举考试。裴枢应举中第后,回到丹阳里,不与一般闲杂人士交往。韦元甫来丹阳上任,计划在到任的时候,一块儿拜见他的亲朋。韦元甫到丹阳上任的第二天,专门派人带着衣服、书信和作为凭证的物件,来到裴枢家。裴枢气愤地将这个人赶走,没有收纳他带来的礼物。过了二天,韦元甫亲自乘车到裴枢的住处拜访他。裴枢告戒他家中的仆人,不许他们通报。使得韦元甫的车马人众在外面停候很长时间,不能进入裴枢府中。韦元甫一点也没有生气发火,只是说:"裴枢这个人啊太偏狭固执了。我初来乍到,须要跟军吏、监军们见见面,相互认识一下啊。受到这样严重的责备,不敢当啊!"裴枢的父母派丫环出来传话,说请刺史到厅堂暂坐,并让仆夫们准备酒宴。韦元甫到厅堂入坐后,跟裴枢谈的都是公事,裴枢这才高高兴兴地跟他说话。

标签: 裴枢

更多文章

  • 尹继善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尹继善

    尹继善(1695(乙亥年)—1771)清代官吏。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尹泰之子。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有《尹文端公诗集》10卷等,曾参修《江南通志》。本名:章佳·尹继善字号:元长所处时代:清

  • 颜福庆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福庆

    颜福庆(1882.7.28-1970.11.29),字克卿,祖籍厦门,中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中山医院、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肺科医院前身),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订约合作,接办该会总医

  • 周秉钧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秉钧

    周秉钧,字源远,语言文字学家,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助教、湖南大学讲师、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文名:周秉钧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哈尔滨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3年职业:教授毕业院校:武汉大学代表作品:《尚书易解》周秉钧,字源远,民国5(1916)年五月生于高家坊乡永峰北冲

  • 范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钦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公元1532年(嘉靖十一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中文名:范钦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鄞县出生日期:1506年逝世

  • 佟柔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佟柔

    佟柔(1921.6.-1990.9.),满族,辽宁北镇人,中共党员。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主编《民法原理》、《继承法教程》,合编《民法概论》。国内法学界,尤其民法学界,公认佟柔教授是新中国民法的开

  • 唐文治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文治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民国元年(1912年)定居无锡。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官至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后退出政坛,潜心从事教育事业。曾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

  • 周肃清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肃清

    周肃清(1905-1978),字一生,1905年7月1日出生于湖南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沙头镇赵家湾,1926年8月在北大学习期间投笔从戎,南下广州参加革命;1927年2月,由中共北伐东路军前敌军委胡秉铎等介绍,经周恩来亲自批准在杭州入党。他曾以党和军队中高级干部身份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和

  • 刘旦宅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旦宅

    刘旦宅(1931~2011),原名浑,又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浙江温州人。自幼喜好绘画,1941年便在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1949年后,在上海市大中国图书局、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1985年后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擅长中国古典著作人物画。所绘《红楼梦十二金钗》邮票

  • 沈定一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沈定一

    沈定一(1883—1928),清代进士沈受谦之子,又名沈崇焕,本名宗传,字叔言,又字剑侯,号玄庐,萧山昭东长巷村人(长巷村粮长支沈家三少爷)。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兄弟三人,排行居三,人称“三先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三十年(1904)任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后调任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

  • 许崇德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许崇德

    许崇德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