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路景荣

路景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1/18 15:59:29

路景荣(1902—1937),字静吾,中华民国陆军少将,江苏武进人。路景荣少年时期曾在湖南长沙求学,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并参加国民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奉令调往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后,路景荣参与了月浦、狮子林等地的战略防御任务,并荣升陆军少将。同年9月10日,路景荣在宝山月浦镇遭遇日寇攻击,壮烈殉国,时年35岁,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98师583团团长。

基本资料

名:路景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武进

出生日期:1902年

逝世日期:1937年

职业:军人陆军少将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四期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淞沪会战中抗击日寇

人物生平

路景荣,1902年出生在武进郊区青龙乡丁庄村。幼年在本村初级小学读书,1917年15岁的他,随外出经商的父亲离开故乡,到湖南长沙上中学。1923年21岁那年,父亲不幸病故,家道中落,无力继续升学,谋生维艰。他眼见列强在我国横行,军阀割据,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国内现状,引起他思考中国以及个人的出路。他膺服孙中山先生,认为三民主义可以救中国,后来他只身南下广州,终于考进了黄埔军校第四期。

在广东黄埔军校,路景荣特别爱听比他年长7岁的同乡恽代英这位政治主任教官上大课、作报告。经常是因为要听恽代英教官上课的人太多,不得不把课堂移到操场上。夏日的黄埔,骄阳似火,恽代英一讲就是几个钟头。大家被他那幽默、富于鼓动性的讲课所深深吸引。恽教官把鸦片战争开始起的一部帝国主义侵华史,还有社会问题,国际政治等课程,讲得有声有色,使路景荣一群热血青年坚定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血腥统治的意志。恽教官的一身正气、模范榜样,像磁铁样把路景荣他们牢牢地吸引在他的周围。

戎马生涯

当黄埔四期学员毕业考试结束后,路景荣留在黄埔军校工作了一段时间,有机会更多地接触恽教官。他内心始终深深敬爱着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乡,把恽代英看作是自己终身的老师、做人的楷模。

路景荣离校后,参加了北伐战争,由于他带兵有方,作战勇敢,不断受到上峰嘉奖,从排长、连长、营长升到副团长。到抗战前线,正当英年的他,已经是统率两千多名官兵的上校团长了。

主要事迹

不灭倭寇誓不还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把战火从卢沟桥畔烧到了黄浦江两岸。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路景荣率部鏖战在淞沪最前线。

武汉江汉关的钟声,还在九十八师五八三团团长路景荣的耳边回荡。早在1937年8月10日的傍晚,他赶到师部听取传达紧急命令,他的团是前卫团,要求在1937年8月12日上午,分批登舟东开,水陆兼程,赶赴上海南翔,待命投入反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

绝笔遗书

夜深了,他在窗前望着一弯清的眉月,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常州老家的妻儿老少,他铺开信笺,匆匆走笔:

“贤妻如晤:对日作战不可避免。这次作战非同寻常,军人守土有责,不打退日军进攻,决不苟全性命!只要你带好三个孩子,我虽死也安心!纸短情长,临池依依,望你在家乡多加珍重!

夫景荣手书,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日晚。”

1937年8月15日拂晓,九十八师全师赶到南翔,编入了由张治中将军指挥的第九集团军战斗序列。1937年8月19日晚,路景荣率领全团由北南,再次强攻杨树浦地区日军多处街垒以及大公纱厂、汇山码头等重要据点,力求将这一带的日军横扫进黄浦江。

早就憋着一股劲的路景荣团长指挥官兵们从沙港向东迂回,沿途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位于街道两旁的不少楼房,日本人早在几个月前,就秘密地加固成一个个堡垒,厚厚的钢筋水泥墙上,预留着许多枪眼,在平时是很难发现的。这时日军的轻重机关枪像密集的雨点,从两侧楼房屋顶及各个枪眼中倾泻下来,严密的火网遮断了我军前进道路。路团长一面组织机枪火力还击,一面要官兵们利用死角互相掩护,搭人梯攀上楼顶,和敌人逐层争夺。刹那间,双方的枪声、手榴弹爆炸声,拼刺刀的喊杀声响彻夜空。激战的街头、墙边、楼房内,侵华日军的尸体一个迭着一个,路团长的戎装也满是血污。

我军连续3个晚上突击,未能全部达到预期目的。中国军队虽然勇敢,但缺乏能摧毁敌人坚固工事的重火器,全靠血肉之躯在拼搏。

1937年8月23日拂晓,我集团军指挥部接到了紧急报告:吴淞口1狮子林和川沙口方向,大批日军正在我右侧登陆,路景荣奉命快速移兵,投入了更为艰难的抗登陆恶战。

当路景荣所在的九十八师刚刚赶到吴淞口左翼阵地时,紧靠长江口的宝山县城就失守了。路景荣团和兄弟部队,经过一天一夜血战,终于把一部分登陆的日军消灭在滩头。

经过连续6昼夜拉锯式的攻防,宝山一线我军阵地得而复失多次。友军第六师浴血堵击,伤亡过半。8月31日起,守卫宝山县城的重任,落到了已荣升为九十八师二九四旅少将参谋长路景荣指挥的五八三团姚子青三营官兵的肩头。由于接替路景荣的新团长刚来,对部队情况一时难以熟悉,路主动留下来协助新团长。熟悉一切之后,他又赶到月浦镇一、二营防地去视察部署。第二天,他得到了狮子林炮台已失陷的消息。

壮烈牺牲

9月7日到10日那几天,路景荣所部守卫的月浦阵地,离长江口不远,河浜众多,稻田纵横,地下水位高,野战工事挖到地下一米左右就冒水,无法构筑起坚固工事,阵地整天笼罩在浓密的弹雨炮火中。汹涌而来的大股日军,每一次集团冲锋为我打退后,又来第二次、第三次炮火急袭,我军阵地泥土中随处都有爆炸留下的大量弹片。敌军不顾惨重伤亡,依然一波一波地踏尸而进。路景荣眼看援军来不了,弹药越打越少,部队伤亡越来越多,加之饭菜送不上,高温酷暑,喝口水都十分困难,有时大雨倾盆,官兵们守在水深过膝的战壕中,他与官兵们始终同甘共苦,镇定地面对这一切。他冒着敌机低飞轰炸扫射和密集的炮火,不时地巡视阵地,激励大家与阵地共存亡,决不后退一步。

1937年9月10日中午,在又一次暴雨般倾泻而来的炮弹爆炸气浪中,路景荣倒在了他的指挥所里,鲜血溅满了全身,手中还紧紧地抓着电话筒。之前,他曾用电话向师长聂楚中报告:“师长,请放心,有我在就有阵地在!”年仅35岁的一颗爱国将星在前线陨落了。

归葬故里

英烈浩气传千秋

路景荣在淞沪前线壮烈殉国后,中国军队战线后移,于1937年9月13日退守罗店一线,中日军队仍在僵持中争夺,在争夺中僵持。肉搏厮杀过后,阵地前草黄色军装的日军尸体东倒西歪,我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仅路景荣所在的第九十八师,伤亡就高达2590名。京沪铁路沿线,虽然经常遭到敌机轰炸袭击,但道路尚未阻断,路景荣的灵柩,得以用军车护送回到了常州。

1937年9月25日,武进县政府主持公祭抗日将军路景荣的那天,各界人士与四乡八邻的乡亲以及学校的师生,共一千多人自发地赶来参加,《武进日报》等报记者也来采访作报道。会场上挂着烈士遗照,气氛悲壮慷慨,备极哀荣。四周还有许多挽联,有一幅写道:“血战月浦破敌胆,泪洒龙城吊英魂。”另一幅是:“狮吼奋战腥雨天,魂兮归来桑梓地。”

公祭主持人简要介绍了路景荣烈士的生平和感人事迹,许多与会者感极而泣。公祭大会后,有的学校还将烈士英勇杀敌的事迹和上海传来的民谣写成壁报在校园张贴:“吴淞水,东海潮,坚守海疆志不摇;杀倭寇,除海盗,爱国大旗满天飘!”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爱国抗日将士的景仰心情。路景荣的遗体随后安葬在常州西部公墓。

人物评价

1937年9月中旬,上海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对路景荣、姚子青率部血战宝山、月浦,视死如归的精神,发表文章说:“其伟大壮烈,实令人内心震动而肃然起敬!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全人类之光荣!”国际友人的赞扬,表达了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心声。这赞誉,我们的英烈是当之无愧的,他们将永远受到后人崇敬,名垂青史!

标签: 路景荣

更多文章

  • 王天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天祥

    王天祥(1906~1937),又名“王天翔”,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宁溪人。少时就读清献中学,民国14年(1925年),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曾担任本县“五卅”惨案后援会县立中学(今黄岩中学)分会主持人。后投考中央军校第6期,1929年6月,入中央航空学校,为第1期学员,1931年6月毕业,被美国顾问团选

  • 高宝贤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宝贤

    男,京剧老生演员。出生:1927年,民国十六年农历丁卯年。逝世:2004年4月7日,农历甲申年闰二月十八日。自新中国建立前,高先生就参加新“谭派”艺术创始人谭富英先生的剧团,1954年与马长礼同日正式拜谭先生为师,成为首开山门的大弟子。20多年一直紧随乃师身边,师徒关系甚佳,深得“谭派”真传。中文名

  • 范苑声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苑声

    范苑声(1901—1990),字抒棠,安徽省潜山县人。早年考取北平大学,1925年去日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取得经济学士学位,又入明治大学,研读农村经济。1926年加入国民党。1930年回国任教于北平师大及民国大学。1932年到南京步入政界。1940年调任安徽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1941年任安徽

  • 吴尊贤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尊贤

    吴尊贤,台湾省台南县人,生于民国五年,系「台南帮企业集团」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并创办「财团法人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对社会文教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姓名:吴尊贤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省台南县出生日期:民国五年逝世日期:民国八十八年六月七日职业:企业家最初对吴尊贤先生的印象是来自报章杂志的『劝世文句』,

  • 姚茫父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姚茫父

    姚茫父(1876——1930年),与张樾臣是同时代人,又是好友。姚名华,字重光,别署莲花龛主,贵州贵筑人,光绪进士,后留学日本,民国后曾出任北平女师、美专校长,其多才多艺,一生作品甚丰,有《弗堂类稿》31卷行世。早年,姚常出入琉璃厂,与张樾臣结为至交,并开始合作,由茫父作画,樾臣镌刻,后两人常合作刻

  • 王凤卿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凤卿

    王凤卿(1883年7月12日-1956年),京剧老生。王瑶卿之弟,幼与其兄一同学艺。初习武生于崇富贵、陈春元,后改习老生,投李顺亭、贾丽川门下。14岁演出于四喜班,名渐显。汪桂芬赏识其艺,纳为弟子,传授拿手杰作《取成都》、《朱砂痣》等剧。其它如《文昭关》、《战长沙》、《鱼肠剑》等,亦都有指正。光绪三

  • 陈旧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旧

    陈旧(1912—2002),小名印子,原名煜印,又名煜华,字仲璋,号印子,一名旧。斋号二鱼堂、臼庐、蝉风吟馆、四印斋、藤花坞、东兴阁等。祖籍辽宁渖阳,民国元年农历二月初六生于辽宁辽阳县(今辽阳市)东二道街。北京中国大学政经系本科二年肄业。中文名:陈旧别名:印子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辽阳县出生日期:1

  • 苏伟贞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苏伟贞

    苏伟贞,(1954年-),出生于台湾的知名作家,本籍则为广东番禺人。她从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政治作战学校影剧系毕业后,担任中华民国国军的中央电台、国防部艺工总队等军职。退役后,则转任报业主编。后于2006年7月取得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专任助理教授。中文名:苏伟贞国籍:中国出

  • 黄毓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毓成

    黄毓成,民国陆军上将,云南省镇沅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秀才,入昆明经正书院。1904年夏赴日留学,学成回滇于讲武堂任职。1911年参与发动昆明“重九起义”,起义成功后任陆军第一师骑兵联队长,次年4月率骑兵支队入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举义讨袁,黄毓成任护国军第三军挺进军司令

  • 陈微明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微明

    陈微明(1881~1958)又名慎先,男,湖北蕲水人,武术名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科举考中文举人。民国2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他曾任清史馆纂修之职。是《清史稿》中的20多位作者之一。中文名:陈微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蕲水出生日期:1881逝世日期:1958陈微明(1881~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