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露莹

郑露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49 更新时间:2024/1/8 5:01:23

民国平津一带交际花,与赵四小姐是同学,同时爱恋张学良。为联蒋抗日做出过贡献,后遭人暗杀,死因成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露莹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37年

简介

郑露莹(1912—1937),天津人,平津一带著名交际花。

与赵四姐

郑露莹是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中学时期的同学,两人同时爱恋上张学良。

情感历史

郑露莹是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中学时期的同学,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女子教会中学的“校花”,读书期间就结识了许多社会上的达官贵人,特别是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公子哥儿。一次,在张学良一位留德归来的朋友举办的舞会上,郑露莹与张学良将军不期而遇,这位情窦初开的“校花”被军装严整、相貌威武的张家大公子所倾倒,心中蓦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遗憾的是,在众多名媛淑女中,张将军并未注意到她。当又一支舞曲缓缓奏响时,她大胆地走过去,主动邀张学良跳舞。可是,却遭到了对方礼貌而得体的婉言谢绝。这更使她对张学良倍增爱慕之情。

不久,郑露莹便得知她心目中梦萦魂牵的“白马王子”所痴心爱着的人恰恰是她的同学赵四小姐,情炽如火的郑露莹不啻当头挨了一棒,一下子跌到了痛不欲生的感情深渊之中。但是,郑露莹仍像影子一样,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不时出现在张学良身边,或是邀其跳舞,或是骑马,或是看戏……一心想博得张学良的欢心和好感。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学良虽然从繁忙的军务政事中偶尔答应过她几次,但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赵四小姐尽管容貌并非是绝色女子,但气质绝佳,风度优雅,爱打扮也会打扮,尤其感情专一,与张学良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心灵上真是相吸相通而契合无间。

暗盗国民党密件

1935年,为了争取与杨虎城将军合作共同抗日,毛泽东、彭德怀于12月5日写信给杨将军,派汪锋去西安,同杨面商。杨将军深为毛、彭二人的民族大义所动,张学良也赞成共产党的主张,取得了“中国应立即停止内战,团结一致抗日”的共识。

正在这时,“交际花”郑露莹也来到了西安。

此次来西安,郑露莹已不再是尾随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踪影而来,而是接到请帖,作为“贵宾”身份来的。

23岁的郑露莹,犹如百合花,一头黑发飘洒自如,面颊常常挂着甜甜的微笑,加上穿着时新,首饰耀眼,真称得上一个十足的美人儿。一到西安,郑露莹就被国民党的上层人士团团围住了。

一天,在与国民党的一位机要官员周旋时,也许是为了博得郑露莹的欢心,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是“蒋委员长”的亲信,这位机要官员竟把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重要文件拿给“交际花”看。不看则已,一看,郑露莹顿时花容失色——那文件上的内容竟是关于张学良的!

郑露莹不敢露出半点异样,她强抑制住紧张的神经和怦怦乱跳的心,继续同那机要官员虚与委蛇,调笑逗乐,内心却异常纷乱和复杂……

她知道,几年前尽管自己努力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但是终究不能从赵四小姐手中夺到张学良,张学良爱赵四小姐的深沉真挚,而赵四小姐又是那样真切柔顺,她不该也无法把这对鸳鸯拆散。而且从根本上说,作为一名“交际花”,她根本不配做张学良的太太,甚至是朋友。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她要和张学良站在一起。她要让张学良知道,那个曾经拼命追过他的舞女,并不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而是一个同样有着强烈爱国心的炎黄子孙!

于是,乘那位机要官员发泄后疲乏熟睡之机,郑露莹将那份至关重要的密件装入手袋,悄悄溜出官邸……

西安还未醒来。

这一天,是1936年12月11日。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亲临西安视察,并同张学良进行会谈。但在先“剿共”,还是先抗日的问题上,因意见相左,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11日,张学良将军独自一人从华清池谒见蒋介石回来,心情不佳。在进入客厅往卧室去时,忽然瞥见一个时髦女子在等他。明亮的灯光下,张学良一眼就认出来者正是销声匿迹多时、久未来往的“交际花”郑露莹!

“怎么是你?”

“不速之客。”郑露莹嫣然一笑。

郑露莹几乎在官邸客厅里等了他将近两个小时。这段时间内,她的内心斗争仍十分激烈和矛盾。但最后,理智终于占到了一个理想的位置。她不再犹豫和彷徨,而是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坐在客厅里耐心地静候张学良。

张学良正襟危坐,笔挺的将军制服挂着勋章和五彩勋带,眼睛镇定自若地看着面前似乎比昔日更加迷人的“交际花”,内心却另有一番心思:这位迷人的“交际花”多年来混迹于敌伪之间,又与川岛芳子相识,深夜突然造访用意何在?

卫兵送上两杯香茶,轻步离去。

“张将军,”郑露莹仿佛看透了对方的心思,站了起来,杏眼秋波向张学良送了一个甜甜的微笑,“国难人祸当头之际,我相信,只有你才完全有能力挫败敌手的阴谋行动。”

“什么意思?”张学良诧异,不知所云。

“此时此刻,也许有人正在抓我。”

“为何?”

“为这个!”

话音未落,只见郑露莹已从小巧别致的鳄鱼皮手袋中掏出一张纸递过来。

张学良打开一看,不觉大吃一惊!

这是一封蒋介石亲笔写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密信副本,信笺上赫然印着蓝白相间的国民党党徽,要他以政府的名义下令《大公报》发表如下消息:

“……蒋鼎文卫立煌先后到西安。闻蒋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亦来谒蒋,将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中央各部队……”

很明显,“剿共”仍是目前党国之头等大事,张学良既不愿“剿共”,那么,他的这些职务就只好由别人取而代之了。但是这情报可靠吗?

他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郑露莹。

“小姐,这种事可开不得玩笑啊!”

郑露莹忽然热泪盈眶,充满感情地答道:

“汉卿,我们同是中国人,相信我这一次吧!”

说完,两颗晶莹的泪珠已夺眶而出。

张学良知道无需再问下去。采取“事变”方式风险很大,简直是在刀尖上走钢丝,问题是他不得不走——为了民族大义,死有何憾!

他用力握了一下郑露莹的手,说:

“谢谢你,好露莹!”

随即唤来卫兵,请郑露莹去另一个房间休息,“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接近郑小姐!”然后咐咐立即备车。

10分钟后,张学良驱车直奔杨虎城官邸……

12小时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张、杨两将军,立即派出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人前往西安,与张、杨组成领导核心,逼蒋抗日。

16日,张学良将军与周恩来达成协议,发表八点声明,迫使蒋介石在事变的最后时刻,接受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

之死

“西安事变”后,随着张学良将军身陷囹圄,郑露莹的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1937年春天,由于秘密泄露,郑露莹被残忍地暗杀了!但凶手究竟是日本的特务机关,还是国民党的“保密局”?抑或是她的生前“好友”川岛芳子?却成为旷世之谜。

一桩鲜为人知的秘闻被掩埋在历史风云中……

评价

按时间推算,郑露莹被害时张学良将军正被囚禁在奉化雪斗寺,不知听到这一事件有什么感触?一个为了爱,一个为了灵魂深处那些最纯洁的东西而死的人,之所以会死,因为她爱上了一个走在中国命运拐点的人并且帮助了他。她是一个交际花,但她更是一个对爱情忠贞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在小我和大义面前,她选择了用生命维护大义。由此,历史应该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再者,多方查找张学良将军关于郑露莹死后有什么感触或看法,未果。或许张将军会一声长叹“我张学良一生不识两个人,一是郑露莹小姐,另一个就是蒋介石了。”

标签: 郑露莹

更多文章

  • 任应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任应岐

    任应岐(1892—1934),字瑞周,河南省鲁山县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任应岐从小目睹了人民生活疾苦,体会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曹锟贿选等历史丑剧对国家的危害。面对国家动荡,他追随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战斗。1917年7月,孙中山号召反对段祺瑞等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掀起了护法运动。1918年3月,胡景

  • 陈秀华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秀华

    京剧老生、教师陈秀华生于北京。祖父是小生演员陈寿山,清宫内廷供奉;父亲是青衣演员陈啸云。拜师贾丽川学习谭派老生,艺名陈喜奎。倒呛后开始教戏,成为谭余派名师,在“春阳友社”和余叔岩本人以及许多余派名票一同长期切磋余派艺术,民国二十年应李桂春之邀来上海,担任李少春的老师,还教过杨宝森、孟小冬、刘宗杨、梅

  • 严朴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严朴

    宇君实,号玫东,又名达人。1898年生,无锡县张泾寨门人。6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姑母抚养成人。始读私塾,后进寨门经正学堂。1921年考入上海西门专科师范学校,因闹学潮于次年被开除。后又进上海南方大学。这时,严朴常到上海大学旁听恽代英等人的演讲,阅读《新青年》等革命刊物,并与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安剑平等无

  • 陈恭禄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恭禄

    陈恭禄,江苏省丹徒县高资镇人,早年入扬州美汉中学、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学习期间,即编写出版《日本全史》。民国15年毕业后,任南京明德中学教师,写成《印度通史》。民国17年9月,至金陵大学讲授中国近百年史;民国22年夏,任武汉大学教授,出版《中国近代史》,数月内售至四版,被列为当时大学丛书之一,其

  • 石星川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石星川

    石星川(1880—1948),字汉舫,湖北阳新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汉奸,陆军中将,将军府平威将军。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奉天第十二镇标统。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二师师长。1917年12月在湖北荆州率部参加抗法战争,与黎天才、王安澜等成立湖北靖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兵败后闲居武汉。抗战期

  • 董天知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天知

    董天知(1911—1940),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27年在北平弘达学院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直接受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的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后任北平市委组织干事兼儿童局书记。1931年被捕入“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敌人施尽了种种酷刑。在政治诱降和死刑威胁面前,他

  • 张应春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应春

    张应春(1901-1927)张应春,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于吴江县黎里镇葫芦兜村(今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黎星村四组)。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农谚中有云“十月芙蓉应小春”,故取名为蓉城,字应春,号秋石。张应春从小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国民初级小学,后随父进入黎里女子高级小学学习,由于勤奋

  • 谭泽闿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谭泽闿

    谭泽闿(1889—1948)湖南茶陵人。近代书法家。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谭延闿之弟。善书法,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取法颜真卿,兼工汉隶。又善诗,能画。民国时南京“国民政府”牌匾即为其所书。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即其所书,至今沿用

  • 虞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虞愚

    虞愚(1909年--1989年)。字佛心,号德元。民国十三年(1924年),入武昌佛学院,从学于太虚大师。与大醒、芝峰等人同学。十八年(1929年)转入厦门大学,专究哲学,时曾至闽南佛学院研读,并从吕澄学因明。后以因明学之研究著称,。著有因明学一书。中文名:虞愚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地

  • 靓元亨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靓元亨

    靓元亨(1892年-1964年),著名粤剧小武演员,原名李雁秋,鹤山人。出身于采南哥童子班,从蛇王苏、周瑜利等学艺,民国初年以《海盗名流》一剧而名燥一时,后自组“永寿年”班,驰誉省港澳及东南亚一带,他在舞台上动作的分寸、角度掌握精确适度,几乎可用尺寸量度,故有“寸度亨”之称。首本戏有《海盗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