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星聚

陈星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02 更新时间:2023/12/25 4:46:02

陈星聚(1817~1885年),字耀堂,河南临颍县台陈镇陈村人,清朝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台湾淡水同知,五年后又调任漉港同知,光绪四年(1878)升任台北知府。史料记载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在中法战争中,英勇保卫台北,对祖国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1885年,陈星聚因劳累过度,病逝台北知府任内,享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联名奏请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列。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星聚

别名:耀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临颍县台陈乡陈村人

出生日期:1817年

逝世日期:1885年

职业:秀才,举人,知县,知府

主要成就: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

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

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守住了台北

生平

1853年河南境内捻军起事,他督率乡团与捻军人士对抗,乱平后,因功授知县。

1871年,他奉命赴台担任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掌管今从新竹到基隆的台湾北部行政军事工作。其中,该管辖地的三角涌、大嵙崁内山处,多有盗贼,劫杀频仍,前任同知以是被劾。陈星聚以悬赏方式缉捕,亲赴山区,后遂获盗贼贼首吴阿来,并予以捕杀。之后,两度担任淡水同知的他,任内时间连同代理,共约达五年,政绩颇佳。

1875年,光绪帝正式批准台北建府,他则为筹建府城要员。

1878年,台北正式建府,裁掉淡水同知官署,他随之调任中路抚番同知,不久后,因试署的台北知府林达泉骤逝,他升任台北府知府,因此亦有人称他为台北首任知府。而其台北府管辖区域,则约为今台湾宜兰、基隆、台北县市与新竹县市,是整个北台湾的地方父母官。

他辗转担任台北知府约七年,也为台北城的真正督工建造者,后历经中法战争的台北西仔反战役,也颇有战功。1885年,于中法战争和议后不久,于知府任内去世。

人物事迹

陈星聚,公元1817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先后中过秀才,举人。47岁被任命为福建省顺昌县知县。

在他出任县令期间,忧国忧民,办事认真,是老百姓衷心拥戴的父母官。调任闽县县令后,为政清廉,政绩斐然,博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光绪初年,陈星聚被调往台湾,任鹿港、淡水同知,不久又擢升为台北知府。

当时正是中华多难之秋,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者纷至沓来,蹂觎我国东南沿海。宝岛台湾物产丰富,自然也成了侵略者垂涎、觊觎的对象。陈星聚上任伊始,便召集民工,修筑加固台北城池。中法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购置武器,扩充军队,随时准备迎战入侵之敌。1884年8月,法帝国主义出兵进犯基隆。9月,基隆被攻陷,法军旋即兵分两路,进攻淡水、台北,并封锁了台湾与大陆的交通。陈星聚,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下决心与台北共存亡。他命令妻子带领阖家老小10余口,团团围坐在府衙后花园的水井旁边,一旦城池陷落,即举家殉国,决不受辱。台北军民在他的激励之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击退了法军的进攻,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谱写了一曲响亮的正气歌。

不幸的是,陈星聚由于夙夜忧勤而积劳成疾,背上生了毒疽,疾病缠身,于公元1885年去世。

陈星聚于同治三年到顺昌任知县,据《顺昌县志》记载:他“兴利除弊,政绩颇多”。他在闽县任知县时,洋人要在闽县海口强筑炮台,严重威胁我国海防安全,陈星聚虽官小职微,却敢提出抗议,据理力争,加以制止,因而得罪洋人,被清朝政府调往仙游。同治十年陈星聚任古田知县,《古田县志》记载,他“甫至,厘剔粮胥,积弊豁然清。试童子军,关防严密,无敢作奸”。

陈星聚到台湾后,外出巡视,发现当地有收“埋葬税”的陋规,就是人死以后,都得交重税才能安葬,否则罚款判罪。很多人由于交不起“埋葬税”,只好让尸体在家里存放多年,腐烂发臭;有些穷苦人家,甚至放几具尸体都不能埋葬。陈星聚查明之后,下令废除“埋葬税”,并规定:凡家中存放尸骨者,限三天之内一律运出埋葬,不交“埋葬税”,过期不埋者,加重罚款;以后死人埋葬,一律不交“埋葬税”。这种为民造福的措施,得到了台北人民的拥戴。

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英、法、俄、日等帝国主义纷纷入侵中国。陈星聚看到洋人气焰嚣张,步步进逼,清朝政府奴颜婢膝,丧权辱国,甚为忧愤,于是省简政务,集中精力,修筑、加固台北府城池。中法战争爆发后,他又竭尽全力筹集款项,购置武器弹药,招募青壮年,扩充军队,准备一旦战争扩大到台湾时,坚守台北。法国侵略军在谅山战败后,恼羞成怒,又加派海军进攻福建、台湾。光绪十年8月,法国海军第一次进攻吉隆,一度登陆,即被赶下海去。9月,法军第二次进攻基隆,10月1日基隆失守,他们又兵分两路,进攻台北和淡水,台湾与大陆海运交通被隔绝,形势十分危险。这时,年已68岁的陈星聚义愤填膺,无所畏惧,决心与台北共存亡。他让妻子、儿女坐守在后花园水井旁边,准备城破后即全家投井殉国,他本人则日夜守在海防前线,激励士气,督战指挥,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几经生死搏斗,终于打退了法军的猖狂进攻,守住了台北,为祖国争了光,为人民出了气。但是,清朝政府却在镇南关大捷之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这使他十分气愤,同时,他由于劳累过度,背部毒痈发作,遂气愤而死,终年69岁。台北各界人士对陈星聚十分敬仰,在台北为他修建了一座“陈公祠”,年年追悼祭祀。同时,还联名奏请清政府,要求对他旌表晋级。清朝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他的遗体由海运转水运至西华逍遥镇,又转陆运到临颍县故里孝台村安葬,也就是今日的陈星聚纪念馆所在地。

陈星聚在外做官20多年,对家乡人民十分关爱。据《临颍县志》记载,“光绪三年大饥,道馑相望,星聚捐谷千石,又赈本乡数百石”。因此,临颍家乡的人民亲切称呼他为“陈官”,“陈官”的美名至今在民间盛传不息,津津乐道。因他在台北为官,又追封为“道台”,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家乡陈村改为“台陈”,即现台陈镇所在地。

陈星聚墓犹在,临颍县政府曾拨款加以修缮保护。如今,在台湾的陈星聚后代人仍与他的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纪念馆落成典礼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昨日莅临临颍县台陈镇出席民族英雄、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纪念馆落成典礼。自称“河洛子孙”的宋楚瑜对“各位乡亲”深情表白--“我宋楚瑜祖籍在河南”。锣鼓震天响,春雨细无声,颍川大地昨日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备受海峡两岸关注的民族英雄陈星聚纪念馆迎来开馆盛典!在陈星聚的故里--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乡亲们载歌载舞,喜迎尊贵的台湾客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

上午10时20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夫人陈万水,副主席张昭雄及夫人李芳惠一行,在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副省长宋璇涛等陪同下,来到陈星聚纪念馆前。10点半,落成典礼开始。

宋楚瑜:“我祖籍在河南”

“陈星聚先生不愧是爱国的典范,他在任清朝台北知府期间做出的许多贡献,让我们常常怀念着河南的乡亲!”在即席讲话中,宋楚瑜深情地表达了他对这位河南乡亲的敬仰。

宋楚瑜说,当年陈星聚在任台北知府期间,率领台湾乡亲保家卫国,并做出了许多重大兴利除弊的贡献。河南和台湾之间有深厚的渊源,80%以上在台湾的同胞,他们的祖先都来自河洛。

”我的人事资料很清楚地说明,我宋楚瑜祖籍在河南,出生在湖南,现在在台湾打工。跟很多劳力在外面打工一样,楚瑜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宋楚瑜动情的话语,引来雨中乡亲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宋楚瑜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到河南来,感受到河南到处都是历史,河南正在书写新的历史。河南不仅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也是全国最大的农业省、全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这种新的历史说明,河南所有的乡亲奋发向上,非常了不起,河南和我们国家的发展定会更上一层楼,只要河南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就能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骨干。

”我们期望陈星聚先生爱国的精神,成为带动两岸互相交流的平台,更是未来台商在这边继续建设的媒介。“宋楚瑜表示,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缅怀过去的先贤,更要一起为两岸的未来加油,两岸是生命的共同体,要共生,未来更需要共荣。

”各位乡亲,不要忘记宋楚瑜也是从河南分支出去的,我们都是一家人!“话音刚落,掌声再次雷动。

王全书:搭建豫台桥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在致辞时,用一首古诗表达了参加典礼的欣喜之情和对宋楚瑜一行的热烈欢迎。

他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刚刚落幕,又在这里隆重举行陈星聚纪念馆落成典礼,这是河南省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喜事、一大盛事,受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同志委托,他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陈星聚纪念馆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社会各界表示由衷的祝福,向陈星聚的后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陈星聚是台湾人民的骄傲,也是河南人民的自豪。“王全书说,豫台两地文化相通,血脉相连。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百家姓中70多个姓氏都发源于此,在台湾不论是客家人还是”河洛郎“,都认为自己的根在河南,河南人在台湾不完全统计有50多万人,台属及与台湾有关系的人员达100多万。

王全书说,近几年来,我省先后组织开展了大台商河南寻根之旅、河南佛教少林功夫访问团、中原文化宝岛行等文化交流活动,前来河南投资旅游、寻根问祖的台胞快速增长。陈星聚纪念馆的落成,既为缅怀民族英雄不朽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平台,也为加强豫台两地互动互利、共赢共荣搭建了桥梁。

王全书透露,由豫台两地艺术家联合打造的大型豫剧《台北知府》,正在争取早日赴台巡演。

三鞠躬缅怀保台英雄

典礼上,宋楚瑜及夫人陈万水,张昭雄及夫人李芳惠,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王全书、储亚平、宋璇涛及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等,共同为纪念馆落成剪彩。

仪式结束后,宋楚瑜一行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陈星聚纪念馆。在陈星聚陵墓前、陈星聚塑像前,宋楚瑜等三鞠躬,表达对这位抗法保台英雄的崇敬和缅怀。在纪念馆,宋楚瑜还和陈星聚第五代后人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在陈星聚生平陈列室,宋楚瑜挥笔题词:”惠泽两岸,保家卫国,亲民至善,河南荣光。“

在省委书记徐光春的关心重视下,漯河市开始修建陈星聚纪念馆。陈星聚纪念馆规划占地面积17360平方米,南北长248米,东西宽70米,修建了享堂、石牌坊、正门、掖门、生平陈列室、石桥及停车场等。一期工程共投资1500万元。

对台交流基地

2010年5月20日电5月20日,凉风徐徐,晴空万里,一个为游客展示璀璨夺目的台北历史文化风情图,使我们得以走近台北、了解台北的陈星聚纪念馆-----河南对台交流基地陈星聚纪念馆正式揭牌。河南省台办主任宋丽萍、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徐立德等参加了仪式。

据了解,陈星聚纪念馆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动工兴建,占地面积1736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历时9个月,修建了牌坊、正门、掖门、西配殿、石桥、飨堂等主体工程及停车场等配套项目,于2009年3月31日成功举行了落成典礼,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省级领导亲临纪念馆进行视察。

2009年10月二期工程动工,临颍县委、县政府把陈星聚纪念馆二期工程作为全县重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建设,工程总投资800万元,二期工程把丰富纪念馆文化内涵、提升纪念馆文化品位作为建设重点,历时7个月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和布展工作。陈星聚纪念馆二期新建了贵宾接待室、东配殿、东西碑廊,设置了陈星聚主题雕塑、青史林、岩疆锁钥石匾。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台北历史文化展室。为游客展示了一幅璀璨夺目的台北历史文化风情图,使我们得以走近台北,了解台北的历史、台北的今天、台北的风情以及感受到浓厚的豫台情缘。据了解,截至目前,陈星聚纪念馆共吸引省内外15万游客来此参观,其中有3000多名台商台胞,陈星聚纪念馆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1997年电视剧《一品夫人芝麻官》周绍栋饰演陈星聚

标签: 陈星聚

更多文章

  • 刘文金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文金

    刘文金(1937~2013),河北唐山人,祖籍安阳。作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

  • 张歆海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歆海

    张歆海(1898-1972)字叔明,浙江海盐人。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1921年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随员,1922年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1月,任外交部欧美司司长。1933年5月,任驻葡萄牙公使。1934年6月又改任驻波兰公使,同时兼任驻

  • 熊复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熊复

    熊复(1915-1995),男,四川邻水坛同镇陡水坡村人。笔名清水、庭钧、曼丝、茹纯、傅容等。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活动家早年求学于邻水二中,四川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及第六、七届人大常委,北京新闻学会副会长

  • 刘湛恩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湛恩

    刘湛恩(1896—1938),湖北阳新人,教育家、爱国志士和社会活动家。1918年赴美留学,先后入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上海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执教,曾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总干事,1928年起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

  • 桂诗春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桂诗春

    桂诗春(1930-2017),男,陕西西安人,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教授。195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倡导者和主要创始人、广东首届杰出社会科学家2017年4月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中文名:桂诗春国籍:中国出生地:陕西西安出生日期:1930年逝世日期:201

  • 张秀眉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秀眉

    张秀眉(公元1823年-公元1872年),原名宝兄,“张秀眉”名字是后代起的名字·家族李姓。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在台江张家寨打工为生,所以张家寨赐予姓张。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贵州台拱厅(今台江)仰冈寨人。苗族。初以当雇工为生。咸丰(公元1851年-公元1861年)初,苗族地区灾荒,无力缴纳军粮

  • 康里巎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里巎巎

    康里巎巎(nao,二声)(1295~1345)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字子山,号正斋、恕叟。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

  • 王幼平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幼平

    王幼平(1910~1995)曾用名王际坦。山东桓台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党第26路军中共士兵支部负责人。参与宁都起义的组织工作,同年12月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历任红5军团排长、连长、科长、第14师处长、师党务委员会委员、军委干部团上干队支部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驻罗马

  • 方国瑜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方国瑜

    方国瑜(1903—1983),字瑞丞,纳西族,教授,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五一街人。历任编辑、教授、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和云南通志馆的编审、审定、续修委员及云南省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省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 谢国桢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谢国桢

    谢国桢,字刚主,晚号瓜蒂庵主,河南省安阳人,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阴历四月初十日(5月27日),卒于1982年9月4日。民国十五年(1926年),考取了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主要随梁启超学习和研究,次年毕业。后曾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职和执教,解放后相继在南开大学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