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顾毓珍

顾毓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4/1/9 5:08:23

顾毓珍(1907-1968),教授。江苏无锡人。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32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科这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工业试验所所长,金陵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教授。三十年代初从事流全力学及传热研究,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关联式被广泛采用,在化学工程、油脂工业方面研究液态燃料代用品以及喷动谷物干燥的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编著《化工计算》、《油脂制备学》、《湍流传热导论》,合编《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等。

基本资料

名:顾毓珍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1968

职业:化学工程专家

毕业院校:清华学校

主要成就:提出的顾氏公式

代表作品:《化工计算》、《油脂制备学》、《湍流传热导论》

人物生平

顾毓珍,字一真,原籍江苏省无锡县,1907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著名化学工程专家,中国液体燃料与油脂工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流体传热理论研究的先行者。

1917年其父顾骞明去世,母镜携子女返回无锡,节衣缩食,延聘家庭教师,给子女打下了扎实的中文基础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顾毓珍,1921年毕业于无锡辅仁中学,随即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7年8月以优异成绩进入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顾毓珍在凯斯、谢里尔、刘易斯、麦克亚当、瑞安等教授的循循善诱下,得以进入化学工程学科研究的前沿,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丰厚扎实的基础。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先后深入造币厂、钢铁厂、煤气厂、硫酸厂参观实习。

1929年5月撰写了题为《硫铁矿燃烧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1929年秋季,进入该校研究生院,继续进修化学工程。1930年开始专注于流体的流动及传热问题的研究,经过一年多,取得可喜的成果,撰写了题为《水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传热机理研究》的博士论文。1932年秋,获得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部分内容发表于1933年的《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丛刊上。

佩里主编的《化学工程师手册》认为,顾毓珍提出的关于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流动阻力计算公式基础理论可靠且便于实际应用,特予采纳,并称之为“顾氏公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工程学科领域的杰出贡献之一。

顾毓珍在美国波士顿攻读期间,十分关心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开创。他利用担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同学会会长中国工程师学会美洲分会会长职务之便,于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成为该学会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学会书记工作。1932年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刊物《工程》季刊上,他发表了题为《化学工程》的论文。这是较早我国读者介绍化学工程学科的一篇论文,对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顾毓珍抱着为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作出贡献的信念,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了解西方各国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除在美学习期间深入不少工厂参观实习外,1932年他赴英、德两国考察了硫酸铵厂、人造汽油厂、纺织厂及人造丝厂。

1933年回国后,他在南京工业试验所任室主任和分所所长,从事液态燃料代用品的研究期间,又赴菲律宾调查以酒精替代汽油的工业设施。

为发展我国化学工业,1934年他在上海浦东筹建中国酒精厂,同时还进行以植物油裂化制液体燃料的科学研究。

1937年他赴日本考察化学工业及人造丝工业。

1938年,南京中央工业试验所内迁四川北碚后,他继续进行油脂、酿造等方面的试验。几年中,他在《中国实业》及《实业部月刊》上先后发表有关人造丝、酒精代汽油、大豆工业、油脂工业等方面的论文及调查报告20多篇。

1940年,他试验成功“氯化钙脱水法制造高浓度酒精”,取得了专利,并着手进行酒精工业的调查及指导工厂生产。

1943年他撰写了《中国十年来之油脂工业》一文,刊于中国化学会的《化学》十周年纪念刊上。顾毓珍系统地研究了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桐油、芝麻油、蓖麻油、花生油等压榨时各种因素对油收得率的影响,归纳成方程式。他的这一工作对油脂工业的生产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顾毓珍担任中央工业试验所代理所长,1947年调北平筹建工业试验所,1948年被任命为北平工业试验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辞去工业试验所职务,受聘于同济大学任化学系教授,讲授化工原理和工业化学课程,同时兼任复旦大学、沪江大学、无锡江南大学等校教授,讲授化工原理、油脂化学、油脂工业课程。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顾毓珍到上海华东化工学院任教,一直担任化工原理教研组主任和化学工程教研组主任职务。顾毓珍执教不久,深切感受到,当务之急需要加强教材建设,尽速建立起我国独立完整的教材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此,他先后编写出版了《液体燃料》、《油脂制备学》、《化工计算》等书。1957年他和成都工学院洪沅教授、天津大学丁绪淮教授共同编写出版了《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一书。这是我国专家编写的第一部全国高等院校化工原理通用教材,曾多次再版、修订发行,几十年来,一直是化工原理的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顾毓珍所著的《化工计算》一书,曾先后再版9次,是一本深受化工系师生欢迎的教学参考书。

顾毓珍在从事繁忙的教学工作和华东化工学院的化学工程专业建设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科学研究。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着重对湍流时的动量及热量传递,诸如液态金属传热、非牛顿型流体传热等方面开展研究。这些都是基于我国化学工业的现状,为强化过程与设备,提高生产力而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他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强化传热的途径,对热强化圈、涡流管传热和在气体中加入少量固体颗粒以强化传热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并直接推广于工业生产。

“喷动床谷物干燥的研究”课题,就是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工业生产实践的一例。通过这项研究提出了多级喷动和有导向管喷动两种新技术,解决了谷物进仓前因干燥技术不良而导致霉烂病变的难关。根据多年研究心得,顾毓珍撰著了《湍流传热导论》一书,于196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当时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化工专家侯德榜亲自为该书作序。这是顾毓珍著书计划中撰写《化学工程学丛书》中的第一册。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中,顾毓珍遭受迫害,于1968年7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大事记

1907年3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

1921—1927年在清华中学部及大学部就读。

1927—1929年在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获学士学位。

1929—193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获化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1932—1949年历任南京、重庆、北平的中央工业试验所技正、代所长、所长。

1949—1952年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无锡江南大学任教授。

1952—1968年在华东化工学院任教授,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1968年7月27日逝世。

人物成就

顾毓珍的一生,是致力于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化学工程学科的开创而积极奋斗的一生。他严于治学,勤奋工作,无论是教学和科学研究,都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他发起编著《化学工程学丛书》,既利于化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又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正如他在撰写《湍流传热导论》一书所阐明的指导思想中概述的那样:“试图引用边界层理论,并从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类似性,讨论湍流传热及有关问题”,以强化现有的传热设备,最终目的是“为换热器的设计与选择服务”。

研究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是他一遵循的宗旨。这一宗旨贯彻在他培养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的工作中,得到学生及青年教师的普遍赞誉。他培养的许多毕业生,今天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生产与科研的骨干。顾毓珍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扶掖后进、悉心指导,为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和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纪念我国化学工程界的这位老前辈,顾毓珍的学生、亲友和有关社会团体于1988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顾毓珍奖学金”。

主要论著

1T.B.DreW,E.Koo,W.H.McAdams,Trans.Am.Inst.Chem.Engrs.1933,28,56

2顾毓珍.液体燃料.正中书局,1936

3顾毓珍,吴守忠.工业药品制造学.正中书局,1936

4J.H.Perry(Editor)..ChemicalEngineersHandbook.3rd.McGraWHillBookCompanyInc.1950

5顾毓珍.化工计算.北京: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2

6顾毓珍.油脂制备学.北京: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3

7顾毓珍,张洪沅,丁绪淮,张震旦.化工操作原理与设备(上、下册).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568顾毓珍.液体在圆管中的平均速度和温度测定,平均速度点和温度点的研究.化学世界,1957

9张洪沅,丁绪淮,顾毓珍.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上、下册).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57

10顾毓珍.传热过程的一般温度分布及应用.化工学报,1959,(2):168

11顾毓珍.化学工程丛书.湍流传热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其它介绍

人物纪念

湍流时,在不同Re值范围内,对不同的管材,光滑管的柏拉休斯摩擦系数λ的表达式中有一条公式以顾毓珍教授的名字命名:

顾毓珍公式:λ=0.0056+0.500/Re^0.32

标签: 顾毓珍

更多文章

  • 沈克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沈克琦

    沈克琦(1921年10月17日—2015年2月17日)江苏省常州市人,教授。1943年6月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5月加入共产党。1949年1月至1985年3月在北京大学任助教、讲师、教授,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3月至1990

  • 张翮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翮

    张翮(1890-1946),原名传政,字德庭,湖北蒲圻(今赤壁)中伙铺山蟹张家人,出身张仁昌世家,父宏远,字仁程,清末太学生。先生启蒙于乡里,就读于本邑书院。时值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新学,乃转入省垣“中学堂”,与同邑刘树杞(1890-1935)同班友好。辛亥革命成功,先生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

  • 徐民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民

    徐民,河南省叶县人,1963年3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海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法学学者。2013年9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不幸逝世,享年50岁。中文名:徐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叶县出生日期:1963年3月逝

  • 孙兰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兰

    孙兰,原名韦毓梅。女。江苏盐城人。1933年参加左联。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在上海妇女救国会工作。后任苏皖边区淮安县县长、华中五分区专署文教处处长、中共江淮区委宣传部宣教科科长。建国后,历任南京市文教局副局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中文名:孙兰别名:姜平

  • 杨晦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晦

    杨晦(1899.3.25~1983.5.14)原名兴栋,后改名晦,字慧修。笔名丫、楣、寿山。辽宁辽阳人。中国共产党员。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是最先冲入并火烧赵家楼的几个学生之一。1952年—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中文名:杨晦别名:原名兴栋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沈阳出生日期:189

  • 卢郁文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卢郁文

    卢郁文(1900.12.10—1968.11.6),原名卢光润,字玉温;又名光润;河北卢龙木井镇人;192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堂英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员、教务主任,河北省政府科长;1929年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1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讲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新疆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

  • 秦国镛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镛

    秦国镛(1876—1940年),字子壮,湖北省恩施咸丰县人,中华民国空军创始人;1901年留学法国、比利时,回国后任陆军部参事;1912年,在袁世凯的支持下,购置飞机,开办航空学校,训练飞行人员,在北京南苑建筑机场;次年担任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校长,亲自驾机试飞,成为第一个国内驾机升空的中国人;张勋复

  • 吴金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金鼎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山东省安丘县万戈庄人。幼年家贫,由外祖母供应上学,先后就读于安丘德育中学、潍县广文中学(今潍坊二中)和齐鲁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1930年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城子崖

  • 皮宗石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皮宗石

    皮宗石(1887-1967),字皓白,别号海环,湖南长沙人。1887年8月23日出生于长沙东乡福临铺西冲皮家大屋一个农民家庭。1967年,因患脑溢血,皮宗石先生在武汉二医院辞世,享年八十岁。曾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和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文名:皮宗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长

  • 傅乐焕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傅乐焕

    傅乐焕,山东省聊城县北门里人,辽金元史学家,与冯家升、陈述并称为“辽史三大家”。其八世祖是清代第一状元傅以渐,其曾祖父傅普,祖父傅眆安,父亲傅斯骥。青少年时期曾在济南读书,后因父丧而一度辍学。1930年冬,得堂叔傅斯年之助,到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充任书记员。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