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为章

吴为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3/12/9 12:13:02

1934年5月4日—2009年1月10日,女,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0年,17岁的吴为章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28岁的吴为章复旦大学中系本科毕业后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师从语言学大师方光焘。1965年,32岁的吴为章成功毕业,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吴为章一生致力于汉语言教学与研究,涉及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广播电视语言等诸多领域,尤其在汉语配价语法、汉语句群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广为学界称道。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为章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34年5月4

逝世日期:2009年1月10日

个人简历

吴为章(1934-2009),女,福建南安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语言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师从语言学大师方光焘,1965年至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吴为章一生致力于汉语言教学与研究,涉及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广播电视语言等诸多领域,尤其在汉语配价语法、汉语句群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广为学界称道。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因病于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5岁。

人物年表

1934年5月4日生,福建安南人。

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1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1961-1965年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生,师从语言学大师方光焘先生。

1965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

1965年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

1984至1989年任语言文学部主任。

1988年评为教授。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至1996年受聘担任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利国语言文学学科组委员。

1999年退休。

1999年10月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理论著作的精品。

吴为章教授在晚年时定居北京市,被严重的心脏病所困扰,经心脏病突发。

2009年1月10日,吴为章老师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75岁。

学术经历

1965年,吴为章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当时,由于工作需要,吴为章改行当了新闻写作课老师,曾先后教过采访学、通讯写作、基础写作,编写过《通讯写作》讲义,与人合作出版过《写作基础知识》。1980年,还是由于工作需要,吴为章回到自己的专业,担任起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教学工作;1986年后,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语法方的硕士研究生。这期间,又先后主讲中外语法学论著研读、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语义学、广播电视语言理论和应用等课程。在教学之的有限时间里吴为章潜心于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各类文章7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10部。

吴为章的论文和文章涉及的面比较宽,语言理论、语法、修辞、词汇、广播电视语言、闽南方言等都有成果问世。不过重点探讨的课题是现代汉语动词的“向”(或“价”)、现代汉语的句群和广播电视语言运用。前两个课题都是80年代以来受到语法学界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后一个则是有待深化、以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课题。

1982年,吴为章发表第一篇关于句群的论文《“语段”探讨》,以后又一直关注这一课题。广播电视语言研究基本上还处在低层次阶段,1991年以后也并没有迈出多大的步子。吴为章正面临着如深化的局面。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科学的广播电视语体学,以便更自觉地运用语言,为提高广播电视宣传的水平服务,为维护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规范出力,为发展当代语言学作贡献。为了这一目标的尽早实现,论文列举典型事例说明,有志者应该增强多方协作意识、理论兼容意识和方法更新意识,以推进当前的研究。论文《谈广播稿中语音要素的运用》、《语法分析和播音》,都是从“利于听”和“声音美”的角度讨论广播语言运用的,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其中的《语法分析和播音》,针对播音和节目主持语言中语调运用不当的情况,列举实例力图说明强调停顿、强调重音、升降和节奏并非完全决定于表达需要和传者的感情变化,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语言结构的制约。这也就是说,语调的特殊运用应该同语言结构关系相协调,而不允许随意破坏语言结构关系;论文因此提出,系统地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进行析句的基本训练,也是培养和提高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视节目词语运用十六条》是探讨广播电视语言运用的十六篇知识短文的结集。在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方面,相关学科的许多专家学者,不仅十分关心,而且撰文参与、亲临示范。

《语言学家对广播语言研究的贡献》从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两个方面,概括介绍了叶圣陶吕叔湘朱德熙三位先生的主要贡献。论文《广播语言研究述评》以1940-1990年间发布、发表或出版的,笔者视野所能及的,有关广播语言运用的近二百篇文件、论文、文章和十部教材、专著为评述依据,从中初步梳理了广播语言研究的发展线索:萌芽时期(1940-1949)、探索时期(1950-1965)、停滞时期(1966-1976)、复苏时期(1977-1979)和发展时期(1980以后);概括评介了各个时期有影响的论著和大致归纳了各个时期的研究特点。

吴为章在1984年《句群》一书出版之后,又围绕句群是“语法的最大单位、段落的构成材料、修辞的起码语境、话语的重要单位”这一基本认识,针对教学和运用中的难点和需求,陆续发表、出版的一部分文字。选进这个集子的论文在内容上对专著作了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基本知识较为系统、专门问题有所开拓,有一定学术深度和实用价值的整体。论文《句群研究兴起的原因》从受国外“句子实际切分”问题讨论的影响、受国外“话语语言学”问题讨论的影响、受国外写作教学中“模式段落”教学法的影响、受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人工智能研究新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句群研究的兴起,是语法教学和研究深入发展和更加注重实际的结果,也是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及有关学科发生、发展的需要。论文《解证句群的类型和作用》通过细致描写解证句群的下位类型及其表达作用,说明目前关于句群分类的研究是比较粗疏的,还有大量工作可做。

《怎样组织承接句群》是一篇讨论句群组合的知识短文,以承接句群为例,介绍三种常见的组合方法。论文《句群切分和播音》探讨句群内部组合层次的切分方法和段落切分为句群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句群是段落中的层次,是“语脉”,即体现作者思路中一个个步骤的具体语言脉络。

吴为章认为:播音稿件分析不仅要掌握“文脉”——文章的层次,从宏观上把握播音的感情运用和语言基调;而且要了解“语脉”,搞清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群、一个个句子、一个个词语的内在联系和上下衔接,才能达到播讲顺畅自如、主次分明、感情饱满、内在语丰富恰当。其中,句群作为沟通句法和章法的桥梁,尤其应当熟练掌握和给予足够重视。《吴伯萧〈菜园小记〉句群切分》提供了一个运用句群知识分析篇章,把握语脉和文脉,以便了解文章主要观点和概括文章主题的实例。

《汉语句群研究的价值》发表在《中国语言学报》第六期上,论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句群研究的重要价值:句群研究兴起的原因、句群学习对汉族人提高表达和理解能力的作用、句群分析对外族人加快汉语学习进程的效益、句群理论与语法研究的关系。在谈及句群理论与语法研究的关系时,论文提到的有:句子的功能分类、歧义结构的研究、主语的有定无定、动词支配成分的隐现。

人物评价

吴为章一生致力于汉语言教学与研究,涉及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广播电视语言等诸多领域,尤其在汉语配价语法、汉语句群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广为学界称道。

吴为章教授生前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是南京大学语言学鼻祖方光焘先生的弟子,多年来一直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研究,著述颇丰,在老一辈学者中享有盛名,也是语言学界老一辈中的女中豪杰!

出版专著

《句群与表达》,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年。

《主谓短语主谓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实用语法修辞》(修订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

《广播电视话语研究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写作知识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句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现代汉语》

《实用型语法教程》

《语言学习百问》,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汉语学习析疑》

《广播电视语言应用》,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汉语句群》,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现代汉语实用通典、语法部分》

标签: 吴为章

更多文章

  • 邢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邢端

    邢端(1883—1959)邢端,字冕之,号蛰人,笔名新亭野史,贵州贵阳人,1883年8月6日生。1901年辛丑科举人,1904年甲辰科进士。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及东京法政大学。历任翰林院检讨、奉天八旗工厂总办、天津工业学堂监督、北洋政府工商部佥事、图书馆主任、农商部技监。1917年9月起历

  • 曹传钧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传钧

    火箭发动机专家,航空航天教育家。他是中国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7年主持筹建了中国第一个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1958年主持研制并发射成功中国第一枚高空探测火箭。“文化大革命”后,在担任北京航空学院领导职务期间,他一直致力于学校的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改革工

  • 陈建立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建立

    陈建立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沙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浏阳市金刚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中文名:陈建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70年6月14日逝世日期:河南省方城县毕业院校:河南师范大学性别:男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课题3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中外合

  • 郭一岑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郭一岑

    郭一岑,教授。江西万载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文科。1928年获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暨南大学、贵阳医学院、蓝田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苏俄新兴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概观》

  • 赵飞克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飞克

    赵飞克(1909—1976.2.4)中国结构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院士。湖北鄂城人(今鄂州市华容赵家矶人)。193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1935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硕士学位。中文名:赵飞克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76.2.4毕业院校:武汉大学赵飞克1925

  • 雷雨顺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雷雨顺

    雷雨顺(1935—1983),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烈桥村人,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室主任、副研究员。曾主持将能量天气学理论应用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形成一套较有成效的天气分析预测方

  • 龙德云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龙德云

    龙德云,字腾霄,彝族,贵州盘县糯寨人。建国后,曾任兴仁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与他同名的人物还有早期京剧演员龙德云。中文名:龙德云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56年职业:军人少时家有田产二百余石。七岁始读私塾,成绩优异。20世纪20年代,其父受响水的地霸邓云阶及黔军驻盘旅长易德安的迫

  • 林镕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林镕

    林镕,植物分类学家。20年代主要从事真菌学研究。从30年代起致力于研究种子植物的分类,在开拓和发展我国菊科植物分类的研究上成绩显著,编著了《中国植物志》(菊科)三卷册。培养了不少植物学人才。在创建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和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林镕国籍:中国出生

  • 关梦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梦觉

    关梦觉(1912--1990),满族。教授。吉林怀德(今公主岭)人。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经济系。曾任北平《外交月报》编辑,武汉东北救亡总会宣传部副部长,河南大学副教授,嫩江省、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文名:关梦觉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日期:1912逝世日期:1990毕

  • 蔡培火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蔡培火

    蔡培火(1889年5月22—1983年4月9日),字峰山,台湾云林人,早年就读台湾国语学校师范部,是当时台湾的最高学府。1910年毕业后,曾担任学校的教员;1914年加入林献堂创设的台湾同化会,同化会解散后,蔡培火受林献堂资助赴日本留学,考进日本官立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林献堂商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