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毛楚雄

毛楚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39 更新时间:2024/1/17 14:26:31

毛楚雄(1927年9月8日—1946年8月10日),毛泽覃与周文楠之子,毛泽东之侄;原籍湖南省湘潭县,生于长沙,从小由外祖母抚养成人;毛楚雄小时刻苦好学,热爱祖国,决心“继父之志,报父之仇”,“做一个改革社会的人物”。1945年9月,在湖南参军,入王震率领的359旅,后任中原军区干部;1946年6月29日,参加中原突围,随359旅自湖北大悟县宣化店出发,经湖北、河南等地到达陕南;次年秋,护送张文津、吴祖贻等赴西安参加和平谈判的途中,在陕西省宁陕县东江口镇被国民党部队截留,蒋介石授意胡宗南“就地秘密处决”,一行四人惨遭杀害,时年19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毛楚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原籍湘潭县)

出生日期:1927年9月8日(一说8月13日)

逝世日期:1946年8月10日

职业:原中原军区干部

信仰:共产主义

早年经历

毛楚雄(1927—1946),湖南省湘潭县(今湘潭市)人,毛泽覃与周文楠之子、毛泽东之侄。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毛泽覃夫妇在党组织安排下,由广州化装乘船经上海转至武汉,与毛泽东夫妇住在一起。毛泽覃被安排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工作,同年6月,毛泽民奉党组织之命由武汉回湖南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刚生过孩子的杨开慧与身怀六甲的周文楠妯娌俩便随毛泽民一同由武汉返回长沙,时年9月8日,周文楠在长沙松桂园生下了儿子毛楚雄。

1928年初,周文楠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由于叛徒告密,刚生下半年的毛楚雄也被投进监狱,和他母亲一同坐牢。由于遭受敌人严刑拷打和非人虐待,母子双双患了重病,孤苦的外婆周陈轩好不容易请人担保才将奄奄一息的毛楚雄接出来求医治疗。

1930年夏天,彭德怀率领红军攻克长沙,周文楠被营救出狱,红军撤出长沙时,周文楠随部队去湘赣苏区,被安排在《红军日报》做校对工作;1932年春,调湘赣军区政治部任技术科长。1933年调红军大学协助教员翻印教材;1934年春在随军转移途中生病,被留在后方治疗、休养。

毛泽覃送走周文楠后不久便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随朱德、陈毅南下广东,年底转战到湘南,后上井冈山找到了大哥毛泽东,后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任中央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红军独立师师长,于1935年4月25日在瑞金县黄鳝口附近的突围战斗中阵亡。

1936年,周文楠回到长沙,但长沙形势险恶,处境依然十分危险,她便来到韶山,在毛氏宗祠以教小学作掩护,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十年内战期间,外婆周陈轩在白色恐怖下仍坚持为党工作,扶养革命遗孤,为使毛楚雄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毛楚雄8岁时便将他送到长沙市立第十三小学读书。

立志救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当时,日机常对长沙城狂轰滥炸,市民伤亡惨重,毛楚雄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共湖南地下省委指示有关人员把毛泽覃的亲属送到韶山。

毛楚雄回到故乡韶山时年已10岁,周陈轩见毛楚雄渐渐懂事了,便常常给他讲他大伯父毛泽东、二伯父毛泽民心忧天下,为国而忘家,献身革命的动人事迹,讲姑姑毛泽健、大伯母杨开慧、父亲毛泽覃为了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使毛楚雄从少年时代起就受到了革命的熏陶,立下了革命的志向。

毛楚雄勤奋好学,热爱劳动,经常上山砍柴,帮大人做家务事,还跟当地农人学会了插秧、割禾等许多农活。他先后在毛氏初小和思三小学读书。

毛楚雄聪明伶俐,学习刻苦用功,学习成绩优异,当时高级小学的地理、自然、历史、算术、国语等课本他都能背出来,尤其是他的写话(作文),思想敏锐,下笔成文,一挥而就,且文字精练、语言生动,深得老师赞赏,连县政府的督学也称他为“非凡之才”。

1938年初夏,在延安的毛泽东接到堂兄毛宇居先生给他的信,得知毛楚雄已随母亲、舅舅、外婆回到他的故里韶山,非常高兴,遂立即回信,又寄去20块大洋,请毛宇居转交周文楠,给她作路费,让她速来延安。但早在毛宇居致毛泽东的信之前,周文楠就奉中共湖南地下省委之命回长沙,与帅孟奇等人一道在省委机关从事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因地下工作的严格纪律,她不便向毛宇居详说。故而,毛宇居在致毛泽东的信中说周文楠也在韶山。

毛楚雄捧读大伯的信,念了一遍又一遍,更加想念大伯,向往延安。

参军入伍

1944年11月,中央军委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的王震率三五九旅一部,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湘粤赣边,开辟新的抗日战场,为即将对日举行大反攻作准备。1945年8月,因形势变化,王震奉命率八路军南下支队北返陕北。当王震率部途经湘潭时,刚满18周岁的毛楚雄找到王震,第一句话就是:“王司令,我是毛泽覃的儿子,我跟您的部队去延安我伯伯那儿!”

听了这个青年的自我介绍,王震先是一愣,接着便热情地握着他的手,打量着他:小伙子英姿勃勃,身材魁梧,穿着一身灰布学生便装,眼睛大大的,脸上有颗黑色的平痣。王震高兴地说:“好,既然你是毛泽覃的儿子,那也可以说是我的世侄了,我带你去见你的伯伯!”但王震在惊诧之余,转念一想,自己虽出生在浏阳,但早年在长沙铁路上当工人、参加工人运动时就认识毛泽东、毛泽覃兄弟,而且关系甚好,从未听说过毛泽覃还有一个儿子留在韶山。

为慎重起见,王震随即派人通过韶山地下党组织调查这件事。结果是确凿无疑:毛楚雄是毛泽覃的儿子、毛泽东的亲侄子。王震便致电毛泽东报告这件事情。毛泽东回电,嘱咐王震将毛楚雄带到延安。9月,毛楚雄告别恩重如山的外婆和朝夕相处的舅父,离开了家乡,随南下支队开赴陕北。毛楚雄被编在教导团第四连,他年纪虽小,体质又弱,但意志坚强,在部队行军时从不叫苦,和大家一样杠枪背被包,还要背足7天干粮,到了宿营地,他总是学着老同志,抢着挑水、打扫卫生。

两个月后,南下支队进入鄂豫皖边区,与李先念任师长的新四军第五师会合,组成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到中原军区后,王震先将毛楚雄放在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做宣传员,稍后,和彭德怀的侄子彭超、王震的侄子王平一道被安排在司令部电台学习收发电报,由其堂叔——军区政治部干部毛泽普负责照管。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当局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在敌军重兵围困之下,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王震、王首道等率领下,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进行战略转移,史称“中原突围”。

毛楚雄随部队从湖北宣化店出发,紧急行军、作战半个多月,于7月15日前后到达河南淅川县。

7月15日,中原局、中原军区收到中共中央发来的电报:“胡宗南有强兵节节堵击,北上很难通过……我中原军队全部应遵守中央电文,在鄂、豫、皖、川、陕五省境内进行机动灵活作战,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牵制国民党大批军队,配合我华北、华中主力作战。”

王震命令毛楚雄与自己随军作战,毛楚雄几次提出要下战斗连队打仗,王震说啥也不答应。

遇害经过

国民党在进行军事围攻我中原突围部队的同时,又玩弄“和谈”花招,邀中原军区派代表赴西安谈判。为了表示我军对停止内战的诚意,王震根据李先念的指示,便派遣正在三五九旅的原军调部武汉军调处第九执行小组、我方代表上校参谋张文津跟旅政治部干部吴祖贻前往西安谈判。

王震考虑到部队要长期留在这里分散游击,创建新的根据地,去西安谈判比起在这里打仗要安全一些,遂决定让毛楚雄以警卫员的身份随张文津、吴祖贻去西安。行前,王震特别交代张文津、吴祖贻,一到西安,就把毛楚雄送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请办事处同志把他送往延安。

张文津一行四人(其中另一人为镇安县杨泗乡刚入伍的新战士肖善义)从镇安县杨泗庙出发,行至宁陕县东江口镇,胡宗南部队第一八一团第四连连长李清润巡查时截住,将他们扣留。待其知道这一行四人系王震部队派去西安的和谈代表时,便不敢怠慢,遂送团部。临行时,连长李清润还习惯地给身穿上校军服的张文津行了个军礼,诚惶诚恐地说:“请长官去团部,我们团长来电话说,他已带人在东江口镇魁星楼列队迎接长官呢。”张文津笑着还了礼。

果如连长李清润所说,第一八一团团长岑运应真的带人在魁星楼鼓掌迎接张文津一行。然后,很有礼貌地将和谈代表请往团部,由少校团指导员(实质是特务头目)韩清雅审查。张文津拿出军调部第九执行小组的符号、旗帜、证件和国民党方面给李先念将军的数封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和谈的邀请信函给韩清雅一一验证后,韩清雅背着团长岑运应直接打电话报告师长。师长便向胡宗南发电报请示如何处置。胡宗南遂电告蒋介石,中原共军和谈代表已到了宁陕。背信弃义的蒋介石当然不愿意看到掌握事实真相的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和谈代表,从殊死血战的沙场上来到西安出现在谈判桌上,便密令胡宗南“就地秘密处决”。

1946午8月10日晚,岑运应按胡宗南电令,命四连连长李清润负责执行命令;李清润带人在宁陕县东江口镇城隍庙旬河旁的河滩里挖了几个坑,当夜秘密将毛楚雄等三个和谈代表和那个农民向导推入沙坑中活埋。

烈士身后

杀害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等四位烈士的凶手韩清雅,新中国成立初在云南落网;1953年5月20日,经我西南军区军法处判决死刑后被枪毙。

由于一直没有张文津等和谈代表以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反馈过来的消息,王震估计三位代表被国民党扣押,即电报中共中央设法营救。我南京、北平和谈代表周恩来、叶剑英认为,这是国共两党斗争中一起严重的事件,遂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强烈抗议,但胡宗南则矢口否认见到我方和谈代表……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对于毛楚雄等人被害的经过和地点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竟有人说,毛楚雄是在行军途中掉队被敌人杀害的。

尽管李先念在1951年就曾肯定地说过,张、吴、毛是被国民党杀害的,但毛楚雄等烈士遇害的真相直到40年后的1985年才被彻底查清。

人物纪念

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后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于1985年7月,亲笔撰写了《纪念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一文,发表于1985年8月1日的《湖北日报》。

1985年9月1日,李先念又在第17期的《红旗》杂志发表了《向革命烈士学习,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纪念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一文,赞扬烈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王震也对这几位烈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陕西省民政厅专门拨款,在宁陕县东江口建了烈士陵园;湖北省政府在武汉举行隆重的烈士遗骨安放仪式,把遗骨安放在湖北省大悟县烈士纪念馆,并在当地修了烈士陵园。

标签: 毛楚雄

更多文章

  • 谭千秋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谭千秋

    谭千秋(1957—2008),湖南省祁东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参加工作,生前系东方汽轮机厂所属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逝世,媒体报道4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生还。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

  • 高英培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英培

    高英培(1928年-2002年2月14日),农历戊辰年生,著名相声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天津市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曾任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文名:高英培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8年逝世日期:2002年2月14日职业:相

  • 张敬尧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敬尧

    张敬尧(1881—1933年5月7日),字勋臣,安徽省霍邱县人,北洋皖系军阀骨干。1896年投身行伍,曾入北洋新军随营学堂,1906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北洋军中任职。历任陆军第六师十一旅二十二团团长、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陆军第七师师长、护国军第二路军司令等。1917年

  • 李鑫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鑫

    李鑫(1897年10月12日—1929年5月16日),云南龙陵人,中共云南党组织的创建人、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1920年考入东南大学。1924年转至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到广州学习。经毛泽东推荐,他被派回云南开辟工作。1926年11月,他在昆明主持召开云

  • 姚巨货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巨货

    姚巨货,山西美锦能源集团创始人,“福布斯2008中国富豪榜”,以姚巨货为代表的姚氏家族以68亿元资产排名91位。他是中国巨富,但是白手起家的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姚巨货家族以81.3亿元排第69位。中文名:姚巨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2年7月逝世日期:2

  • 王任重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任重

    王任重,男,1917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政协湖北省委员会主席。1958年5月,增补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文化大革

  • 王宏坤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宏坤

    王宏坤(1909-1993),原名王宏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石槽冲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人民海军的创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8月2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中文名:王宏坤别名:王宏春

  • 张苏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苏泉

    张苏泉,辽宁庄河人,是国民党特种部队培养出来的年轻军官,当他出道的时候,国军已经兵败如山倒,逃向大海中的孤岛——台湾,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插手,使国民党苟安偏远之地,屡次兴风作浪,企图反攻大陆,无奈流水落花春去也。张苏泉奉命前往滇缅地区,训练撤退到那里的国军残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缅军

  • 黄仁颖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仁颖

    黄仁颖(900-962年),字福佑一字幼卫,别字仁达,号潘湖翁,行离廿二。祖籍三山莆阳(今福建莆田涵江黄巷),迁入福建晋江潘湖。唐朝御史黄滔(840-911年)庶孙,其父黄珦(870-949年)字玉卿官大理评事,母欧阳氏,仁愿胞弟。黄仁颖幼敏慧,喜好学,善诗文,自负薪。同光乙酉年以明经学究会试第一,

  • 刘德威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德威

    刘德威(581-652),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将领。睿宗肃明皇后的祖父。刘德威的父亲刘子将,隋朝毗陵郡通守。大业末年,刘德威随裴仁基镇压江淮起义军。后来与裴仁基一起归顺李密,奉命镇守怀州。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在与王世充交战中兵败,刘德威率部随李密归降唐朝,授左武侯将军,封滕县公。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