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弁

李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7 更新时间:2023/12/10 17:22:47

李弁(biàn),即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传为唐宗室李姓后裔,五代时期南唐建立者。

基本资料

本名:李昪

别称:徐知诰、彭奴

字号:正伦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徐州彭城

出生时间:889年1月7日

去世时间:943年3月30日

主要作品:《咏灯》

主要成就:建立南唐

在位时间:937年-943年

年号:升元

庙号:烈祖

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陵号:钦陵(永陵)

李昪人物生平

李昪出身微贱,自幼便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流浪,六岁时,父亲李荣即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由伯父李球带到濠州。不久母亲刘氏卒,浪迹濠州开元寺。

895年(乾宁二年),吴太祖杨行密攻打濠州,得到了彭奴,将其收为养子。但是,杨行密的儿子们却不能容纳彭奴。杨行密只得将彭奴交给部将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徐知诰天资聪颖,侍奉徐温如父,徐温妻李氏因为同姓的缘故,也对徐知诰照顾有加。徐知诰曾经跟随徐温出行,徐温因心情不佳而乱杖驱赶徐知诰,等到到家的时候,徐知诰拜迎于门口。徐温惊讶说:“你怎么在这个地方!”徐知诰回答:“为人子,怎么能舍弃父母,父怒而归母,作为儿子的常情。”徐温因此更加喜爱徐知诰了。

徐知诰长大后,身长七尺,方额隆准,修上短下,声如洪钟,喜好读书,善于骑射,杨行密常称赞道:“徐知诰是个俊杰,众将的儿子中没人比得上他。”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徐温遥领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任命徐知诰为升州防遏使兼楼船副使,在升州治理战舰。910年(后梁开平四年),任升州副使,知州事。

912年(乾化二年),徐知诰随柴再用攻打宣州(今安徽宣城)李遇,因功升任升州刺史。当时,江淮地区刚刚平定,地方长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财来供养军队,而徐知诰则与众不同。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而得到民众赞誉。

914年(乾化四年),加检校司徒。915年(贞明元年),时任镇海节度使的徐温被任命为两浙都招讨使,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统辖升州、润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今安徽贵池),其子徐知训留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辅理朝政。

917年(贞明三年),徐温见升州富庶,便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检校太保、润州(今江苏镇江)团练使。徐知诰要求到宣州为官,被徐温拒绝,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在宋齐丘的劝说下方才到润州赴任。

918年(贞明四年),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在润州得到消息,抢先赶到广陵平乱,任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徐知诰执政后,为了收揽民心,宽缓刑法,推广恩信,还建造延宾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谋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内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还经常派人到民间了解疾苦,遇有婚丧匮乏的,便设法予以周济,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尽管徐温身居金陵遥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归向徐知诰。

919年(南吴武义元年),杨隆演称吴国王,任命徐温为大丞相,徐知诰为左仆射、参知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

921年(顺义元年),徐知诰被吴王杨溥任命为同平章事,遥领江州(今江西九江)观察使。不久,南吴升江州为奉化军,任命徐知诰为奉化军节度使。

927年(顺义七年),徐温在行军司马徐玠的劝说下,派次子徐知询到广陵,准备让他代替徐知诰执掌朝政。徐知诰听到消息,十分害怕,上表乞求出镇江西。不久,徐温病死,徐知询接任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数次与徐知诰争权。徐知诰诱骗徐知询入朝,留任左统军,褫夺了他的兵权。同年十一月,吴王杨溥僭号称帝,改元乾贞,任命徐知诰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浔阳公,又改封豫章公。

932年(大和三年),徐知诰担任镇海、宁国节度使,出镇金陵,并沿用当年徐温的做法,任命儿子徐景通(李璟)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诸军事,将他留在广陵辅理朝政。

933年(大和四年),徐知诰被封为东海郡王。

935年(天祚元年),南吴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徐知诰推掉尚父、丞相之职,并在次年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这时,闽国、南汉等国都遣使者前来,劝徐知诰称帝。

937年(天祚三年),徐知诰建立齐国,并任命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并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追尊徐温为太祖、谥曰忠武皇帝。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西都,以广陵为东都。

939年(升元三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为唐高祖、唐太宗立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奉徐温为义祖,并对徐氏子弟大加封赏。

李昪称帝后,志在固守吴国旧地,无意开拓,被大臣冯延巳讥为“田舍翁”。942年(升元六年),吴越国遭受自然灾害,南唐群臣都劝李昪趁机出兵攻灭吴越。李昪却坚决拒绝,认为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不应开战,并派使者去慰问吴越,送去许多礼物。

李昪晚年崇尚道术,因服用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943年(升元七年)二月,李昪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于当月二十二日在升元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遗命齐王李璟监国。同年三月,李璟继位,是为南唐元宗。十一月,李昪被安葬于永陵,上谥号为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

李昪为政举措

李昪在位期间,对外坚持弭兵休战,以保境安民,对内则兴利除弊。他在治理国政上礼贤下士,并能虚心纳谏。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十国”中的强者。

李昪在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自好”,崇文重教,当政后非常重视征集文献图集。他将从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图书,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时设置的“建业书房”,为南唐日后成为“文献之地”开了先河。

此外,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所称道。他除了在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著名诗人江为、伍乔、刘洞等人都曾在此求学。

李昪轶事典故

相传李昪家门前有颗梨树,结一个果子,大如升,于是与邻里一起剖开食之,有赤蛇在果实中,众人大惊,蛇走李昪母亲的床榻下,李昪母亲不久怀孕,生下李昪。

李昪曾宴请徐知询(一说是大臣周本),以金钟盛酒,向徐知询劝酒,道:“希望弟弟你能活一千岁。”徐知询怀疑酒中有毒,便倒出一半给李昪,道:“我愿意和哥哥各享五百岁。”李昪当即变色,不肯饮酒,而徐知询也捧酒不退,左右都不知所措。这时,伶人申渐高抢过两杯酒喝下,又拿着酒杯离开。李昪暗中命人送解药给申渐高,但为时已晚。

李昪人物评价

陆游:帝生长兵间,知民厌乱。在位七年,兵不妄动,境内赖以休息。性节俭,常蹑蒲履,用铁盆盎。暑月,寝殿施青葛帷,左右宫婢裁数人,服饰朴陋。建国始,即金陵怡所为宫,惟加鸱尾,设阑槛而已,终不改作。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焉。

吴任臣:烈祖茕茕一身,不阶尺土,讬名徐氏,遂霸江南。挟莒人灭鄫之谋,创化家为国之事,凡其巧于曲成者,皆天也。然息兵以养民,得贤以辟土,盖实有君德焉。东海鲤鱼,兆虽有自,要岂得谓竟非人力也邪?

李昪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作一首:《咏灯》。

《全唐文》收录有其诏书六篇:《恤农诏》、《享太庙诏》、《禁上尊号诏》、《罢李建勋诏》、《举用儒吏诏》、《旌张义方直言诏》。

李昪家族成员

龙衮《江南野史》、《江南录》、陆游《南唐书》、陈霆《唐余纪传》记载,李昪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后。《周世宗实录》、薛居正《五代史》记载,李昪是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之后

李超,早卒。追尊为孝平皇帝,庙号成宗。

李志,《江南野史》记载,曾任徐州判官,卒于任上。

李荣,性谨厚,好佛,时称“李道者”。

王氏,李昪元配,吴升州刺史王戎之女,封魏国君,南唐建立后追封顺妃。

宋福金,原为王氏滕嫁,生元宗李璟,后立为继室。南唐建立后册为皇后,后尊为皇太后,谥号元敬。

种时光,原为宫人,生江王李景逷,进封夫人。元宗继位后,进封保宁王太妃。

儿子

李昪共有五个儿子:

长子李景通(李璟),初封吴王,后改封齐王,后继承皇位,即南唐元宗。

次子李景迁,南唐建立后追封高平郡王,谥号定,后追封楚王。

三子李景遂,封晋王,一度被立为皇太弟。后被太子李弘冀毒死,追赠太弟,谥号文成。

四子李景达,封齐王。死后追赠太弟,谥号昭孝。

五子李景逷,封江王,死后谥号昭顺。

女儿

李昪共有七个女儿。

永兴公主,李昪第四女,嫁给杨溥的太子杨琏。

丰城公主。

盛唐公主。

太和公主,下嫁严可求之子严续。

建昌公主。

玉山公主。

兴国公主,下嫁马仁裕。

李昪史籍记载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第二》

《十国春秋·卷十五·南唐一·烈祖本纪》

李昪墓葬纪念

钦陵,又称永陵,是李昪与宋皇后合葬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西南麓,墓长21.48米,宽10.45米,高5.3米,分前、中、后三室和十个侧室。1950年由南京博物院进行考古发掘,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李弁

更多文章

  • 赵敏光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敏光

    赵敏光,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湖南湘乡。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工业专科学校、成都大学物理系、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员、副教授、教授,曾任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一九八三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常委、民盟中央科委委

  • 李苦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苦李

    李苦李(1877.7.11~1929.7.28),名祯,字晓湖,别号苦李,以号行,祖籍绍兴,其祖镜湖公作客江西,定居南昌,先生亦生于此。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却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常向邑中藏家借阅书籍,学乃大进。1904年应友人诸贞壮约,去南通翰墨林书局,初为会计,后任经理。由于他为人敦厚朴实,坦诚谦和

  • 张九皋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张九皋

    张九皋(1887年元月19日——1963年6月9日)字可铣号鹤影,安徽新闻事业开拓者。中文名:张九皋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87年1月19日逝世日期:1963年6月9日主要成就:安徽第一张民营大报《皖江日报》的创始人代表作品:中国古代先民宇宙思想史一个开创了安徽新闻新纪元的报人、一个敢于向恶势力抗争

  • 李怀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怀义

    李怀义(1923.4~2000.7.25)临淄区梧台镇南太合村人,1938年7月还不满16岁,就毅然参加了抗日部队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十团,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勤务员、宣传队分队长等职。中文名:李怀义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临淄区梧台镇南太合村出生日期:1923年4月逝世日期:

  • 程绍迥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程绍迥

    程绍迥(1901—1993),兽医学家。我国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创始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国自行设计的上海商品检验局血清制造所。在我国创制了油剂灭能苗和牛瘟脏器苗、牛瘟弱毒冻干苗、兔化牛瘟弱毒苗等,并提出了培育弱毒苗的要求和标准,为我国消灭牛瘟和防治兽疫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程绍迥国籍:中国民族:汉出

  • 汪声和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汪声和

    汪声和(1920—1950),1920年出生于北京,1939年从北平第五中学毕业后,考入国民党与德国汉莎合办的航空公司——“欧亚”,成为一名机械员。1942年8月,“欧亚”新增重庆、成都和兰州3个航线无线电通讯区,汪声和升任驻兰州的无线电技师。1943年3月,国民党在“欧亚”的基础上组建“中央航空公

  • 陶因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陶因

    陶因,字寰中,安徽舒城县阙店乡人,1894年出生。17岁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解放后他先后任教于广西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不幸因肺病复发,病逝于南京,终年58岁。中文名:陶因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4逝世日期:1952毕业院校:法兰克福大学字:寰中陶因,是清末安徽维新派代表人物陶镕次

  • 赵玉振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赵玉振

    赵玉振,山东招远人,字佩声,著名书法家、教育家,优秀体育工作者,曾任吉林市体委主任,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协会名誉理事、吉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北山书画院顾问。中文名:赵玉振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93性别:男赵玉振入私塾读书就聪明过人,对书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民

  • 陈楚楠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楚楠

    陈楚楠(1884—1971),男,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原名连才或连材,别号思明洲之少年。年轻时与兄合营树胶种植业。1903年在新加坡翻印邹容的《革命军》,改名《图存篇》,数千册在闽粤一带广为散发。1904年与张永福合办《图南日报》,鼓吹反清革命,任经理。1905年结识孙中山,1906年任中国同

  • 吴德恒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德恒

    吴德恒,1946年生,江西临川人。号昌桥过客。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临川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华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临川书社社长。其书气韵昂扬,笔势雄浑,自成一家。所书写自创的古体诗词如《归思楼记》、《天香园记》、《大士殿记》、《半隐庐记》等更是格律严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