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慕良

李慕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19 更新时间:2023/12/16 20:26:12

李慕良,字孟鄂,京剧琴师。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幼年学京剧老生。1937年后拜师学艺。1940年后长期为马连良操琴。建国后,任北京京剧团琴师、北京京剧院艺委会副主任。曾为《海瑞罢官》、《赵氏孤儿》、《赤壁之战》、《沙家浜》等戏设计唱腔。曾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最佳琴师、一代京胡泰斗李慕良因操琴风格匠心独运、自成一家,而世称“李派”。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慕良

别名:李孟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沙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2010年2月28日

职业:京剧琴师、京剧作曲家

代表作品:《赤壁之战》;《赵氏孤儿》;《海瑞罢官》

人物生平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9岁学戏,攻老生,蒙老师朱天祥,13岁登台,1936年拜马连良为师深造,马连良指点他改学京胡。1937年,拜著名琴师徐兰沅为师,同年正式为言菊朋操琴,1939年后一直为马连良操琴,对马派声腔艺术贡献尤其卓著,被誉为“马连良的最佳搭档”。李慕良从老生改习京胡后,琴不离手,注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潜心钻研孙佐臣、陈彦衡、徐兰沅、王少卿等名家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自成格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锐意创新,先后整理改编了《串龙珠》、《十老安刘》、《打登州》、《青梅煮酒论英雄》等剧目的唱腔;丰富了《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胭脂宝褶》、《白蟒台》等马派名剧的伴奏;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赵燕侠等设计了《赵氏孤儿》、《秦香莲》、《白蛇传》、《海瑞罢官》、《舍命全交》、《青霞丹血》、《红梅阁》、《赤壁之战》等唱腔;还参加了《南方来信》、《杜鹃山》、《芦荡火种》、《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战宏图》、《红岩》等现代戏的唱腔设计。其作品章法严谨,动听耐品。形成了平正大方,音色饱满,刚健雄沉,巧俏动听的李派演奏风格,成为众人争相学习、攀登的至高艺术境界。

1982年中国唱片出版社出版了李慕良演奏的《京剧音乐十一首》录音磁带。他还撰写了《京剧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的论文,并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访美国、香港等地讲学。

1990年5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演出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为庆祝他从艺60周年并展示他优秀作品的“李慕良作品音乐会”,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取得很大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观看了首场演出并接见了李慕良,为推动京剧音乐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李慕良曾任北京京剧院办公室主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

93岁的京胡泰斗李慕良先生,于2010年2月28日晚在北京病逝。

艺术造诣

李慕良琴艺的特点,首先在于他操琴从剧情、剧中人物的感情出发,所谓“拉琴拉人”,并通过独特的演奏手法、技巧来树立人物的音乐形象。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心手相印”。因此,他的演奏有深厚的感情,旋律平正大方,节奏鲜明多变,手音圆润爽朗,指法灵活有力,弓法快而流畅,尺寸严谨,伴奏、过门、垫字,结构新颖,不落俗套,与演员的气口劲头配合得极为默契。特别是为马连良伴奏,可谓是严丝合缝,声情并茂。李慕良操琴风格匠心独运,自成一家,世称“李派”。

李慕良不仅琴艺高超,且谙熟京剧音调,造诣高深。他勇于革新,擅长唱腔音乐设计。他创作的唱腔,往往有很深的寓意;尊重传统程式而又不为之束缚,用音乐语言来解释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赤壁之战》、《赵氏孤儿》、《海瑞罢官》及现代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北京京剧团演出本)等剧中,对唱腔伴奏、曲牌音乐均有革新创造。其中《赵氏孤儿》一剧,与裘盛戎共同创造的“汉调二黄”新板式“我魏绛闻此言如梦初醒”唱段,备受海内外称颂,已成为花脸唱段中的精品,脍炙人口,广为传唱;《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生、旦、净三个行当的背躬唱段风靡一时,旋律流畅新颖,在旦腔中巧妙地吸收了豫剧音调,全段节奏变化别致,发展和丰富了传统京剧中“摇板”和“流水板”的形式,推动了现代戏唱腔音乐的发展;《白蛇传·合钵》(赵燕侠唱)中的“徽调三眼”唱段别具一格,充分表现了剧中人物白娘子凄楚悲怆的意境,令人难忘。

李慕良在京剧的伴奏音乐方面,也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创作。他在旧曲翻新上成绩斐然,以《小开门》最为突出。他为了在《四进士》中更好地配合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动作的需要,在原有的《小开门》基础上创新,使原来简单的音调变得丰富多彩,绚丽斑斓,节奏变化对比鲜明,快弓流利酣畅,准确的为剧中人物内心变化以有力的衬托;也使得传统的《小开门》曲调得到升华,在内外行中广为流传,已成为练习基本功的必学曲目。另外,他将旧曲《万年欢》改为连续转五次调的新曲,定名为《万年欢庆》,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李慕良创作的京胡独奏曲很多,其中以《新东方赞》、《凝思曲》等最为著名。为纪念国庆30周年,他还运用京剧音乐形式创作了京胡协奏曲《长征颂》。

个人生活

“京胡泰斗”李慕良的一生中,共有三把名琴穿越风雨,伴随他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人生。其中一把是紫罗汉担子西皮胡琴,是知名琴票乐朴荪先生割爱所赠。据子承父业的李慕良之子李祖铭介绍,听马连良的《失空斩》和《淮河营》,还有《四进士》中的西皮唱腔伴奏和西皮《小开门》曲牌,即可品味这把琴的特色。此外,李慕良还有一把洪广源师傅特制的二黄琴,这把琴琴音宽厚、甜美、圆润,据说当年杨宝忠先生要以精制琴箱来换这把琴,最终也未能如愿。而在20世纪30年代跟随李慕良走南闯北的,则是李慕良的父亲传给他的琴,李慕良当年曾用这把琴为京剧大家言菊朋伴奏。

李慕良生平爱读书,爱书法,好画画。家里至今珍藏着一把折扇,扇子一面是张大千为其画的画,另一面是章士钊为其题的字。李慕良和国画大师张大千是至交。两人在艺术上互为倾慕之余,对美食亦有共同爱好。

家庭情况

长子李祖铭,中国国家京剧院琴师;次子李祖龙,北京京剧院净行演员。

社会活动

1936年:李慕良随言菊朋客串操琴,时年十九岁的李慕良随言菊朋客串操琴。

1938年:宝桂社改旦角、琴师。宝桂社旦角改沈曼华。因张伯驹之故,琴师王瑞芝离言菊朋为余叔岩吊嗓。时李慕良已拜徐兰沅。遂经梨园公会同意,言菊朋正式聘李操琴。

1938年:言菊朋在国乐公司灌制唱片五张。言菊朋应国乐公司之邀,灌制唱片五张,计:《二进宫》、《定军山》、《捉放行路》、《空城计》、《碰碑》各一张。李慕良操琴,谭长海司鼓。此系言菊朋最后一次灌片。1959年6月3日:马连良收梁益鸣为徒,授业拜师典礼举行。

1963年4月4日:曲剧《夺印》的剧本移植、改编、表导演和音乐问题座谈会举行。

2009年6月30日:李慕良作品暨京剧经典唱段音乐会新闻发布会举办。

重要作品

1、《八大锤》,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王佐、乔玉泉司鼓;

2、《庆顶珠》,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萧恩、乔玉泉司鼓;

3、《打渔杀家》,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萧恩、乔玉泉司鼓;

4、《群英会》,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鲁肃、李洪福饰孔明、乔玉泉司鼓;

5、《十老安刘》,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蒯彻、乔玉泉司鼓;

6、《汾河湾》,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薛仁贵、言慧珠饰柳迎春、乔玉泉司鼓;

7、《胭脂宝褶》,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永乐帝/白简、乔玉泉司鼓;

8、《打严嵩》,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邹应龙、乔玉泉司鼓;

9、《南天门》,1942年,演员:李慕良京胡、马连良饰曹福、言慧珠饰曹玉莲、乔玉泉司鼓;

10、《捉放曹》,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言菊朋饰陈宫、谭长海司鼓;

11、《空城计》,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言菊朋饰诸葛亮、谭长海司鼓;

12、《托兆碰碑》,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言菊朋饰杨继业、谭长海司鼓;

13、《二进宫》,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言菊朋饰杨波、谭长海司鼓;

14、《定军山》,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言菊朋饰黄忠、谭长海司鼓;

15、《失街亭》,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周啸天饰诸葛亮;

16、《辕门斩子》,1938年,演员:李慕良京胡、周啸天饰杨延昭

个人轶事

1952年7月1日,北京饭店大厅里灯火辉煌,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31周年。李慕良在此曾演奏过京剧曲牌——《夜深沉》。

相关评价

1、老舍先生曾以“幼小喜丝竹,功成20年。韵声长自远,意在手之先。春水流仍静,秋云断复连。翻新裁古调,歌舞倍增妍”的诗句赞叹李慕良的演奏技艺。2、“我非常喜欢李慕良先生创作的作品,凡是李慕良先生的唱片我都有。李慕良老师是我心目中非常崇拜的偶像。我和马先生、李先生在平壤的一个山洞里演了这出戏,这是我终身的光荣。”——梅葆玖

3、“李先生给很多戏都设计过唱腔,他设计的唱腔带身段带“神气”。他根据演唱者的声音去设计,赵燕侠的发声方法是什么,马连良的发声方法是什么,他都琢磨得透彻之极。他还有个绝活儿——定弦儿”——马长礼

4、“李慕良先生会针对不同的演员、派别,来创作不同的唱腔,并且都恰如其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钻研,可以说他是见多识广,所以他设计出来的唱腔不仅能让演员接受,更能让观众接受。”——谭孝曾

标签: 李慕良

更多文章

  • 李本一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本一

    李本一(1902—1951),广西容县人,出身穷苦人家,18岁入伍,作为新桂系中的后起之秀,得到白崇禧的赏识,并将其保送到南宁军校深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本一随部参加淞沪会战。而后李本一又先后担任安徽省第5行政区督察专员、皖东游击司令、第5战区第10游击纵队司令、第138师师长、第176师师

  • 李孟尧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孟尧

    李孟尧(1926年4月-2012年10月19日),原名李锡孟,出生于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潞灌乡李庄村。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演员,曾在电影《红孩子》中饰演黄静波,《小兵张嘎》中饰演老村长,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12年10月19日,李孟尧因病逝世,享年86岁。中文名:李孟尧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省沧州市

  • 李人林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人林

    李人林,湖北省天门市人,1917年出生。1931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坚持了叁年南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李人林调到李先念部下,担任鄂豫挺进纵队3团政委、新四军5师13旅38团政委、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

  • 李桦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桦

    李桦(1907.3—1994.5)广东番禺人。擅长版画、美术史论、美术教育。1927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30年留学日本,“九·一八”愤而后回国。1934年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是响应鲁迅号召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随军流转于湘、赣一带,举办抗战木刻展、出版利扬、推动木刻

  • 李瑞东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李瑞东

    李瑞东(1851—1917),名树勋,字文侯,号瑞东,别号烟霞逸士,慷慨大方,人称“小孟尝君”。清直隶武清县城东后街(今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东街)人。李瑞东恭拜武林名师,交英杰侠士,得内外家武功之精义,终将所学所悟衍化生新,创李式太极拳。中文名:李瑞东别名:名树勋,号瑞东,又号烟霞逸士国籍:中国出生地

  • 李仪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仪祉

    李仪祉(1882-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

  • 汪安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汪安钧

    汪安钧,湖北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汪安钧大将。中文名:汪安钧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人逝世日期:1863主要成就:加入太平军,隶李秀成部。任天将。性别:男加入太平军,隶李秀成部。任天将。1861年12月底,参与攻占浙江杭州之役。次年1月,留此驻守。后封康王。1863年4月,合钟万信等击败浙

  • 廖政国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廖政国

    廖政国,男,汉族,1913年出生,河南省息县人。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文名:廖政国别名:廖广庆、廖光清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息县出

  • 廖运泽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廖运泽

    廖运泽(1903—1987),安徽凤台人。1924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副师长,军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副总队长。1938年5月任第二十一师师长兼阜阳警备司令,次年秋任第五战区第九十二军暂编第十四师师长。1943年10月任骑兵第二军

  • 李世芳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芳

    李世芳(1921年-1947年)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名福禄,祖籍山西太谷,生于内蒙古包头。父母都是山西梆子演员。尤其父亲李子健是位戏路宽广,青衣、花旦、刀马旦、彩旦无所不精的名角,并且对每门角色都有绝活。李世芳为人谦和,毫无一般伶人的傲气。一九四二年他偕新婚夫人姚宝琏首次到青岛演出,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