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鸿宣

林鸿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72 更新时间:2024/1/16 8:49:22

林鸿宣,1960年11月出生于海南昌,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1983年林鸿宣从华南农学院毕业后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1986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199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6年在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1年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RGP)做博士研究;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2007年担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林鸿宣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鸿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海南文昌

出生日期:1960年11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文名:林鸿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海南文昌

出生日期:1960年11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2015年—复旦大学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年—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通用领域评审委员会委员2012年—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年—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林鸿宣的父亲林树州在年龄很小时就失去了父母,那时海南还没解放,日子过得很苦,更没条件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夫妻两人在东昌农场工作直到退休。

人物评价

林鸿宣在水稻产量性状以及抗逆性状的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林鸿宣具有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科研,每年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上海实验基地,还是在条件艰苦的海南试验田,都会出现他的身影,被称为“泥腿子”院士。林鸿宣长期致力于作物重要性状遗传学研究,创立研究体系,坚持面农业重大需求,瞄准作物科学发展前沿,率先在中国系统开展数量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并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克隆了多个控制水稻重要性状的基因并阐明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多次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和带动了作物遗传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在水稻产量性状以及抗逆性状的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了多个控制水稻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状的重要新基因,并深入阐明它们的功能与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作物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因

。主要成果如下:水稻产量性状遗传机理研究林鸿宣带领研究团队分离克隆了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的水稻大粒新QTL(GW2基因)。GW2编码新类型RING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可能参与蛋白的泛素降解途径,控制颖壳细胞分裂,从而调控颖壳大小,控制粒宽、粒重和产量。GW2作为粒宽和粒重的负调控因子,当其功能缺失或表达量降低时使谷粒增大、粒重明显增加,在高产育种上有应用价值。该研究为阐明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重要新线索,为高产育种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新基因。相关论文2007年发表于NatureGenetics。林鸿宣等从“海南普通野生稻”中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株型驯化的关键基因PROG1,其编码一个功能未知的锌指蛋白,其作为转录因子对水稻株型的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对该基因变异位点的选择,导致野生稻的不利株型驯化为栽培稻的理想株型(直立生长和分蘖适当)。该研究首次阐明了水稻株型驯化的分子遗传机理,为作物高产株型分子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新线索。相关论文2008年刊登在NatureGenetics上。水稻抗逆性状遗传机理研究林鸿宣带领研究团队在创建一系列的遗传材料基础上,首次成功克隆了水稻耐盐QTL即SKC1基因,并且阐明作用机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范例。SKC1作为Na+特异性转运蛋白,控制Na+/K+长距离运输,在盐胁迫下SKC1维持地上部高K+、低Na+的离子平衡,减轻Na+毒害,提高水稻的耐盐性。相关成果2005年发表于NatureGenetics上。林鸿宣研究组分离克隆了另外一个控制水稻抗旱耐盐的新基因DST,并揭示了一种调节作物抗旱耐盐的分子调控新机制。DST作为抗逆的负调控因子,当其功能缺失或降低时,直接下调过氧化氢代谢相关基因(如过氧化物酶)的表达,使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下降而增加过氧化氢在保卫细胞中的累积,促使叶片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在作物抗逆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相关成果2009年发表于Genes&Development上。通过对另外一个水稻耐盐相关基因OsHAL3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OsHAL3编码黄素蛋白,受光的双重调控,光既能抑制它的表达、又使它的三聚体解聚而丧失功能;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耐盐相关基因OsHAL3还参与光调控植物发育的过程。相关论文2009年发表于NatureCellBiology上

学术论著

PengQ,LinYS,SongXJ,ShenJB,HuangW,ShanJX,ZhuMZ,JiangLW,GaoJP*,LinHX*(2012)TheNovelQuantitativeTraitLocusGL3.1ControlsRiceGrainSizeandYieldbyRegulatingCyclin-T1;3.CellResearch.2012.22(12):1666-1680.HuangXY,ChaoDY,GaoJP,ZhuMZ,ShiM,LinHX*(2009)Apreviouslyunknownzincfingerprotein,DST,regulatesdroughtandsalttoleranceinriceviastomatalaperturecontrol.Genes&Development23(15):1805–1817.SunSY,ChaoDY,LiXM,ShiM,GaoJP,ZhuMZ,YangHQ,LuanS,LinHX*(2009)OsHAL3mediatesanewpathwayinthelight-regulatedgrowthofrice.NatureCellBiology11(7):845-851.JinJ,HuangW,GaoJP,YangJ,ShiM,ZhuMZ,LuoD,LinHX*(2008)Geneticcontrolofriceplantarchitectureunderdomestication.NatureGenetics40(11):1365-1369.SongXJ,HuangW,ShiM,ZhuMZ,LinHX*(2007)AQTLforricegrainwidthandweightencodesapreviouslyunknownRING-typeE3ubiquitinligase.NatureGenetics39(5):623-630.

承担项目

项目起止时间项目名称备注2018-01--2022-12未来作物分子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017-05--2022-04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主持,部委级2017-01--2021-12水稻抗高温的遗传机制与生物学基础主持,国家级2016-07--2020-12水稻功能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鉴定主持,国家级2012-01--2016-12水稻杂种生殖隔离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主持,国家级2015-01--2017-12水稻籼粳比较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主持,国家级2012-01--2016-12水稻耐盐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调控机理主持,国家级2011-11--2015-12水稻产量、抗逆的功能基因研究主持,国家级2013-08--2018-07水稻粒重的分子模块解析主持,部委级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2012年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水稻耐盐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及其应用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5年水稻优质、抗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二等奖,省级

林鸿宣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林鸿宣认为:“科研是需要积累的。只要集中精力按自己的方向去做,就一定可以出成果,这一点我们有信心。”身为研究生导师,林鸿宣在每年最热的七八月间,他都要亲自带着学生下到农田里,观察水稻生长性状。他一直认为,带着学生一块去做实验是他份内的工作。

指导学生

2008年,林鸿宣指导博士生任仲海的毕业论文《水稻耐盐相关QTL,SKC1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年,指导博士生献军的毕业论文《控制水稻粒宽/粒重主效QTL的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林鸿宣也因此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

林鸿宣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2010年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10月27日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科研综述

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在水稻产量性状以及抗逆性状的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了多个控制水稻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状的重要新基因,并深入阐明它们的功能与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作物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因。主要成果如下:

水稻产量性状遗传机理研究

林鸿宣带领研究团队分离克隆了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的水稻大粒新QTL(GW2基因)。GW2编码新类型RING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可能参与蛋白的泛素降解途径,控制颖壳细胞分裂,从而调控颖壳大小,控制粒宽、粒重和产量。GW2作为粒宽和粒重的负调控因子,当其功能缺失或表达量降低时使谷粒增大、粒重明显增加,在高产育种上有应用价值。该研究为阐明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重要新线索,为高产育种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新基因。相关论文2007年发表于NatureGenetics。

林鸿宣等从“海南普通野生稻”中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株型驯化的关键基因PROG1,其编码一个功能未知的锌指蛋白,其作为转录因子对水稻株型的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对该基因变异位点的选择,导致野生稻的不利株型驯化为栽培稻的理想株型(直立生长和分蘖适当)。该研究首次阐明了水稻株型驯化的分子遗传机理,为作物高产株型分子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新线索。相关论文2008年刊登在NatureGenetics上。

水稻抗逆性状遗传机理研究

林鸿宣带领研究团队在创建一系列的遗传材料基础上,首次成功克隆了水稻耐盐QTL即SKC1基因,并且阐明作用机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范例。SKC1作为Na+特异性转运蛋白,控制Na+/K+长距离运输,在盐胁迫下SKC1维持地上部高K+、低Na+的离子平衡,减轻Na+毒害,提高水稻的耐盐性。相关成果2005年发表于NatureGenetics上。

林鸿宣研究组分离克隆了另外一个控制水稻抗旱耐盐的新基因DST,并揭示了一种调节作物抗旱耐盐的分子调控新机制。DST作为抗逆的负调控因子,当其功能缺失或降低时,直接下调过氧化氢代谢相关基因(如过氧化物酶)的表达,使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下降而增加过氧化氢在保卫细胞中的累积,促使叶片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在作物抗逆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相关成果2009年发表于Genes&Development上。通过对另外一个水稻耐盐相关基因OsHAL3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OsHAL3编码黄素蛋白,受光的双重调控,光既能抑制它的表达、又使它的三聚体解聚而丧失功能;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耐盐相关基因OsHAL3还参与光调控植物发育的过程。相关论文2009年发表于NatureCellBiology上。

学术论著

PengQ,LinYS,SongXJ,ShenJB,HuangW,ShanJX,ZhuMZ,JiangLW,GaoJP*,LinHX*(2012)TheNovelQuantitativeTraitLocusGL3.1ControlsRiceGrainSizeandYieldbyRegulatingCyclin-T1;3.CellResearch.2012.22(12):1666-1680.

HuangXY,ChaoDY,GaoJP,ZhuMZ,ShiM,LinHX*(2009)Apreviouslyunknownzincfingerprotein,DST,regulatesdroughtandsalttoleranceinriceviastomatalaperturecontrol.Genes&Development23(15):1805–1817.

SunSY,ChaoDY,LiXM,ShiM,GaoJP,ZhuMZ,YangHQ,LuanS,LinHX*(2009)OsHAL3mediatesanewpathwayinthelight-regulatedgrowthofrice.NatureCellBiology11(7):845-851.

JinJ,HuangW,GaoJP,YangJ,ShiM,ZhuMZ,LuoD,LinHX*(2008)Geneticcontrolofriceplantarchitectureunderdomestication.NatureGenetics40(11):1365-1369.

SongXJ,HuangW,ShiM,ZhuMZ,LinHX*(2007)AQTLforricegrainwidthandweightencodesapreviouslyunknownRING-typeE3ubiquitinligase.NatureGenetics39(5):623-630.

承担项目

项目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2018-01--2022-12

未来作物分子设计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2017-05--2022-04

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

主持,部委级

2017-01--2021-12

水稻抗高温的遗传机制与生物学基础

主持,国家级

2016-07--2020-12

水稻功能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鉴定

主持,国家级

2012-01--2016-12

水稻杂种生殖隔离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主持,国家级

2015-01--2017-12

水稻籼粳比较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主持,国家级

2012-01--2016-12

水稻耐盐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调控机理

主持,国家级

2011-11--2015-12

水稻产量、抗逆的功能基因研究

主持,国家级

2013-08--2018-07

水稻粒重的分子模块解析

主持,部委级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2年

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

水稻耐盐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5年

水稻优质、抗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二等奖,省级

教育思想

林鸿宣认为:“科研是需要积累的。只要集中精力按自己的方向去做,就一定可以出成果,这一点我们有信心。”身为研究生导师,林鸿宣在每年最热的七八月间,他都要亲自带着学生下到农田里,观察水稻生长性状。他一直认为,带着学生一块去做实验是他份内的工作。

指导学生

2008年,林鸿宣指导博士生任仲海的毕业论文《水稻耐盐相关QTL,SKC1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指导博士生宋献军的毕业论文《控制水稻粒宽/粒重主效QTL的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林鸿宣也因此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

时间

荣誉表彰

201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9年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09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6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年10月27日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人物经历

1979年9月,林鸿宣进入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

1983年7月,林鸿宣从华南农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

1986年7月,林鸿宣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至1995年9月),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与育种研究。

1991年9月,林鸿宣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在职博士学位。

1994年7月,林鸿宣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10月至1996年9月,林鸿宣前往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年10月至1997年7月,林鸿宣担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年8月,林鸿宣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RGP)做博士后研究(至2001年2月)。

2001年2月,林鸿宣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国工作,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

2007年,林鸿宣担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标签: 林鸿宣

更多文章

  • 拓跋珪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拓跋珪

    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母为献明皇后贺氏。建国三十四年七月甲戌日(371年8月4日),生于参合陂北。建国三十九年(376年),

  • 郦善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郦善长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

  • 荆轲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1-2],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

  • 公孙胜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孙胜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中文名:公孙胜别名:入云龙、公孙一清、清道人饰演:

  • 刘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唐

    刘唐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赤发鬼,东潞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是晁盖的心腹班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一位,一百零八将之一,上应天异星,担任步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追封忠武郎。中文名:刘唐其他名称:赤发鬼饰演:邰祖辉、寇占文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

  • 雷横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雷横

    雷横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插翅虎,郓城县人,出身铁匠,原为县步兵都头。他和朱仝交好,因打死侮辱母亲的白秀英,而到梁山落草。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二十五位,上应天退星,是步军头领之一。征方腊时战死于德清县,追封忠武郎。中文名:雷横别名:插翅虎、雷都头饰演:郭柏松、白海龙性别

  • 阮小七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阮小七

    阮小七,绰号“活阎罗”,小说《水浒传》人物,和兄长阮小二、阮小五同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条好汉;梁山水军八员头领第六位,上应天败星。中文名:阮小七外文名:RuanXiaoqi别名:活阎罗、萧恩、小七饰演:李冬果性别:男登场作品:《水浒传》、京剧《打渔杀家》年龄:60岁梁山排名:31星

  • 阮小五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阮小五

    阮小五,绰号“短命二郎”,一百零八将之一,梁山排行中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上应天罪星。阮小五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与兄弟一起打败何涛。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水中奋勇杀敌。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

  • 宋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万

    宋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云里金刚,原是梁山三寨主。他是梁山的开山元老,但因本领平常,在晁盖、宋江掌政时期,地位不断下降。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八十二位,上应地魔星,职司为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润州,追封义节郎。中文名:宋万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绰号:云里金刚登场回目

  • 没藏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没藏皇后

    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1056年),西夏景宗李元昊之情妇,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母,权臣没藏讹庞之妹。曾为西夏大将野利遇乞之妻,野利遇乞被杀后入宫,得到元昊宠幸,皇后野利氏逐她出宫为尼,仍与元昊幽会,生子谅祚。在元昊遇弑后被尊为太后,辅佐儿子。后与情夫宝保吃多已一起被暗杀。别名:没藏大师、没藏尼所处时代